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合集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材内容分析与学生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我所执教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丑小鸭》一课。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 小鸭》改编的。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二)学生分析
童话故事深受儿童们的喜爱。尤其低年级的孩子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当捧读本文的时候,我们会浮想联翩,学生们充盈着童趣的心理会产生许多令人惊异的感想。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思想情感和认识发展的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纬度进行考虑,确定了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认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的道理。
(二)教学难点
通过读后感悟,理解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四、教学策略与教法设计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启发性、实效性,才能真正地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更好地让教材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识字部分我产用激发兴趣的方法,把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使其自主学习;在学文部分我产用启发谈话法。本课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从谈话入手,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载体于一体的特点。它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能有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通过画面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并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字词,我设计了多媒体的演示,让一只看到了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又惊奇又羡慕的丑小鸭走进课堂,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惊奇"和"羡慕"的意思。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分析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听童话故事吗?
(2)你们都知道哪些童话故事?"
[以童话为线索,启发学生谈话,引起孩子思维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利用识字经验自学生字。
(2)用不同方式,分生字分类,读一读。
(3)汇报交流。
[由于二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利用以往的经验和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并用不同的方式给生字分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分类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了生字。
3、读中感悟,激发想象。
(1) 大家为什么欺负丑小鸭?从哪儿能看出讨厌它?(理解课文3、4自然段)
(2) 丑小鸭"丑"到什么程度,以至于大家这么讨厌它。(理解第二自然段)指导朗读。
(3)(播放课件,丑小鸭瞪大眼睛,张着嘴巴,看着一群美丽的天鹅从天飞过)帮助学生理解"惊奇"与"羡慕"。
(4)你有过羡慕别人的感觉吗?
(5)丑小鸭是怎样实现理想的?
(6)当丑小鸭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时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指导读最后两句话)
4、展开想象:你最想对故事中的谁说一句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特别的作业》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主题单元主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爱护”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课文通过学生们完成老师布置的别开生面的作业:找春天,了解了小丽的“特别的作业”——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另外,小丽的做法还启示大家,遇事要善于独立思考。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环保意识,加之语言能力有限,让他们了解“怎样爱护”不算难,但要了解“为什么要爱护”却不容易。但一年级孩子形象思维较强,想象力丰富,好表现,情绪易于激动。因此,教师将生硬的说教安排于一个又一个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去倾听、理解、表达和交流。
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怎样进一步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知识要求
学会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能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会区分“昨”与“作”的不同,会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认字和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通过读文体会真实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创境引思,目标定向
1、教师:小朋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以“爱护”为主题的单元。(板书:爱护)
2、齐读单元课题,师“爱护是什么意思?”(喜欢;不弄坏;保护,不破坏。)
3、师:说得非常好!你们知道哪些东西需要爱护?(学校、小动物、花草树木……)
4、引入课题:小朋友说得真好!生活中值得爱护的事物很多很多,怎样去爱护,这就值得思考了。老师今天介绍一篇好课文给大家,大家一定会明白很多很多……板书:特殊的作业
二、鼓励质疑,引发兴趣
1、教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
2、学生回答:
A、特别是什么意思?
B、“特别的作业”是谁做的?
C、“特别的作业”指的是什么?……
3、小结:小朋友想知道的可真不少。那我们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三、自主探究,互动感知
1、自由试读
师:开书34
页,自己试着读一遍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小伙伴和老师、查生字表、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小组学习。
3、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学生汇报识字情况。(你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学生识字。
5、师:细心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带”“代”的读音相同,怎么组词,怎么区分?
“昨”“作”两个字的.样子、读音相象。昨天——与时间有关,所以是日字旁;作业——人来做作业,所以是单人旁。
6、检测识字:春姑娘看到你们学得这么认真,送来了很多礼物。看——识字卡片。(卡片在黑板上组成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
7、师:小朋友在识字时最喜欢作什么游戏?(开火车、猜字)
(猜字游戏:一个学生指字,一个学生猜字是“作”字吗?不是“作”字。是“业”字吗?对、对、对,你猜对了。)
四、交流体验,探究感受
1、教师:小朋友很开心。猜字游戏加深了对生字的认识。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我相信小朋友还会认识的。再读课文:这一次要读得流利、有感情,喜欢用什么方式读就怎么读。读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读……)
2、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
3、汇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A、我知道什么是特殊的作业,小丽画的画很特别,因为她爱护花草树木。(出示多媒体画面)
B、小丽做得好,我们要向她学习。
C、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小丽想到了,说明她爱动脑筋。
……
师:小朋友,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弄明白了吗?(明白了)
五、引伸创造,发展感悟
1、师:小丽的特殊的作业是最好的,我想其他小朋友也并不是故意破坏花草树木,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了错事,以后他们一定会改正的。
小朋友,如果罗老师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把春天带到学校里来,你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照出来、唱出来、说出来、画下来……)
2、小组活动:准备一下,表现你对春天的热爱。
3、小组表演。
4、多媒体:教师展示有关春天的照片、图片。
六、创设情境、指导行为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游公园吗?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多媒体画面)
2、你看到了什么?(小草、小花、树、小动物……)三块木牌子是干什么的?(写广告)写什么呢?(小组讨论。)
●小草人人爱,千万不要踩。
●小花说:“千万别摘我,我怕疼!”
●不要乱给小动物吃东西。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花草树木。……
3、小结:小朋友真不错!真正懂得了怎样去爱护大自然里的动物和植物。
七、板书设计:
爱护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理解炙烤有气无力发现发掘挖掘发掘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3、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推想的依据。
4、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谁先给大家介绍?
(指名学生上台解说并组织其他同学介绍、展示自制的化石图片或有关的资料等。)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出示课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板书课题:黄河象)
(二)学习第一段
1、看着这具大象的骨架样子(板书:骨架样子)
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高大、完整。师板书。)课文在第几段描绘,请划出有关语句。
2、学生交流。
3、齐读这些语句,体会黄河象化石的特点。
4、(再看图片)看着这具化石的样子,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5、学生自由提问。师引导提出: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能被保存得这样完整?
6、古代黄河象的化石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罕见的,人们是怎样发掘的呢?请快速、轻声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检查:人们是怎样挖掘出这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的?(学生回答)
2、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相机板书:化石的发现化石的挖掘化石被挖掘出时样子)
3、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4、待学生找到后,师出示句子,生齐读这句话。
师板书:斜插沙土 脚踩砾石。
5、师提问: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发掘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中间部分介绍了什么呢?
6、生答: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板书:假想来历。
(四)学习第27自然段
1、师问:什么是假想?
生答:假设、想象。
2、师: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也不可能找到现成的资料查询,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设。那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来想象、假设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的?
3、科学家从哪几步假想了黄河象的来历?
讨论得出四层:
(1)当时的时间、气候和地理环境。
(2)黄河象怎样来到小河边。
(3)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
(4)黄河象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4、师: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的样子,想象了化石的来历,下边,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家是怎样来想象的。
5、根据读书要求读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文。
(2)对这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你想问什么?请准备好,在小组内交流。
6、小组合作,表演大象当时陷进淤泥里的情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说说文中所说的黄河象是什么样的。
二、复述课文。
1、提示:(1)按课文的叙述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黄河象喝水失足变成化石发掘化石展出化石。
2、指名复述内容。
3、你认为科学家的假想最生动的一幕是哪里?(生自由回答)
4、如果不是科学家想象的这样,还可能是什么样?
5、自由感情朗读。
三、拓展延伸,陶冶学生情操
1、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真为大家高兴。你们知道大象的生活习性吗?
2、生自由谈。并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3、今天,我们今天认识的大象化石是在甘肃发现的,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老师收集的关于甘肃地貌的资料。(出示甘肃地貌)
4、待学生看完后,师问:看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引导学生谈到环保的话题)
四、回顾课文,巩固练习
对于课文的写作顺序,你有不同的见解吗?能按另外的顺序重新叙述这篇课文吗?(只要学生的见解合理,都应该予以肯定。)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
板书设计:
黄 河 象
骨架的样子----假想来历----发掘化石
炙烤
高大 ↓ 斜插沙土
完整 干渴 脚踩石头
↓
陷进
↓
化石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简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3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见过草地吧,都是什么色的?有一位同学看到的却是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金色的草地。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检查生字:
⑴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检查生字。
2、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三、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
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注意这句话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叹号)。
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
1、指名读: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
绿、金、绿⑴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⑶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板书(合拢、张开。)
⑴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阳升上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⑶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⑷(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
⑸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⑹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1、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2、指名读。
学习二、五自然段: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板书:寻开心)
2、“寻开心”是什么意思?谁在预习中查过辞典?
3、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寻开心的?
4、现在呢?最喜爱(板书)。
5、发散:你会怎么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
6、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看副板书,全班交流黑板上
2、发散:
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总结: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绿金绿
发现金色的草地合拢张开
寻开心──最喜爱
【点评】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揭示课题,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教师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
3、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
4、第四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习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
5、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6、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7、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习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有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布置学生收集谜语。
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猜谜语,这些谜语都是字谜。
学习前两则谜语
两则谜语可以同时猜,也可以一则一则猜。
1.第一则谜语。
a.指导学生朗读谜语。(自由读,指名读)
b.学生猜谜。
c.说说你们是怎样猜出谜语的?
d.老师小结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e.学习生字。
看到同学们猜谜语这么热闹,有两个生字朋友也想参加,同学们欢迎吗?(老师贴生字卡片“团”“量”)“他们是谁?”
学生认记生字。
2.第二则谜语。
a.朗读谜语。
b.教师引导学生把几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
什么东西是“绿的”?什么东西是“红的”?
哪些“绿的”“喜欢及时雨”?哪些“红的”“怕水来攻”?
为什么“绿”“红”在一块儿就起凉风?
“凉风”是在什么时候起呢?
b.可以个人猜,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猜。
c.当学生猜出来时,教师可用绿色和红色粉笔写出“秋”字。
3.学生交流自己的猜谜体会。
4.找出这则谜语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生字。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第三则谜语
1.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猜,然后请同学帮助。可以提示四句话指的是同一个字。
2.可以复习“请”“情”“晴”“清”“精”“睛”等字,启发学生思考。
3.再读谜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4.猜出谜底,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5.识记生字。注意:“互”的声母是“h”,不是“f”;“尊”是平舌音,“重”“纯”是翘舌音。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团”“量”等12个生字,同桌考一考,看谁读得准。
2.引导学生观察“谁”“怕”“跟”“凉”,发现这几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
a.“足”作偏旁时,最后两笔“撇、捺”要变成“竖、提”。示范写“足”,让学生观察比较“足”与“跟”字中的“足字旁”。
b.指导观察“谁”字中“亻”里“丨”的位置。
c.观察“量”“最”这两个字,哪一个笔画最长?教师范写:中间一横长,横与横之间挨紧一点,各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上下要写紧凑一点。
d.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录像、学文,了解桂林山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录像、收集有关桂林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发情感。
1、见过山吗?能用词语概括其特点吗?
二、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板书:山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句。
小黑板出示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2、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板书:奇、秀、险
3、朗读指导描写奇的语句。
(1)这段话该怎样读?请你从中选择一句,试着读一读。
(2)谁来读读描写奇的语句?(指名读)
(3)找到奇的感觉了吗?从哪儿找到的?
(4)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仅此而已吗?
(5)生:不是的。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6)完成练习纸上的作业。能干的可以尝试写更多的。完成后四人小组交流,推荐最优秀的全班交流。
桂林的山真奇啊!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7)老师也写了一首诗。师朗诵诗歌。
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
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
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姑娘织布,有山似耕作的老农。
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8)你再试试,能不能读得更奇呢?自由读后齐读。
4、朗读指导描写秀的语句。
(1)描写山秀的语句谁来试试?
(2)听了你的朗读,使人眼前一亮,有一种清新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呀?
(3)还有别的理解吗?
(4)看,桂林的山多秀啊!(幻灯)
(5)齐读。
5、读指导描写险的语句。
(1)现在,谁愿意来动手画一画山的险?几名同学到黑板演示。
(2)感觉险吗?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读有关句子
(3)学着他的样子读。
6、录像。让我们随着录像,一起去感受桂林山的独特之美吧!
7、配乐朗诵。配乐朗诵有兴趣吗?不过,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把这几句话记住,然后再充满激情地演讲。有信心吗?(生准备)
(1)指名背。
(2)全体有感情地背诵。
三、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国美丽河山的一小部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阅读。
(1)类似优美的文章,还有很多。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2)摘录课内外优美语句,也可尝试写读书笔记。
板书:桂林山水
泰山
桂林的山:奇、秀、险
香山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设计理念:
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上的“模糊与准确”的教育,读这篇文章,你传感到这篇文章写得很美,也很直白,孩子读完自会豁然开朗。而我认为,第一课时应该在定位上下功夫,所以我就从自己思考的定位说来设计这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谁能说出“模糊”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
师:谁能说出“大概”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
[以让学生说反义词来定位这一课,学生是喜欢的,因为学生愿意做这个活动,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是活跃的,孩子们是愿意把自己头脑中的思考表现出来的]
师:在第三单元中,全班同学根据范文,模仿写出一篇观察植物的文章。这篇文章我已经批完了,同学们也读过了批改过的文章,你们观察能力怎么样?我想同学们心中有数。我尊重你们的隐私,在这里我不说每个同学的观察能力,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篇特别有意义的观察文章——第一朵杏花(板书),我们一起来欣赏科学家的观察吧。
[以欣赏观察定位此课,可以使学生轻松学生,让他们与自己的观察对比后,自己就十分清楚自己的观察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师:请同学们先自已欣赏一篇吧!
(学生自读课文)
师:合上书本想一想这一课,然后谈谈这篇阅读的感受好吗?
生:
师:看来大家第一遍阅读知道了许多东西,其实欣赏科学的观察一遍是不行的,看看再读一遍或者再读两遍,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继续读,此时我也与大家一起读,因为我本人也需要欣赏呀!好的文章谁不喜欢?)
师:请同学再一次谈谈,看看有什么新的感受没有?
生:
[这两次阅读可以把孩子定位在一个较高的层次,这也为第二课时的冲动教学打好基础,当然这也是对孩子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提供材料式说话训练]
师:我轻轻地放一遍标准的朗读,哪个同学愿意与录音比读?
(放光盘中的读)(一学生同读,大家共同欣赏两种读)
[这是一种朗读定位,过去我常常让学生听后再读,训练一段时间后,发觉效果不好,所以想到了用这种复合式读,效果很好,孩子的辨别能力提高较高]
师:(读完后)请同学们静静倾听一遍录音吧!
(重放录音)(我与师生共同倾听欣赏
师: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诉说第一朵杏花?
生:
师:(放一段轻音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一个同学在那里诉说“自己心中”的第一朵杏花。
[三次倾听,学生的欣赏定位可以达到了第一课时的高潮]
师:读完这篇文章,你想研究哪些问题?请提出来好吗?
生:
师:请大家把这些问题写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课后自己或者与同学研究研究,看看能否解决这些问题?不管找到怎样的答案,都是你们努力得来的,建议你们最好把寻找的过程作为日记记下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合集9篇06-21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合集3篇12-16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合集8篇07-21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08-15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十篇11-17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6篇08-01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10篇06-11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六篇03-01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9篇02-27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九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