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颂》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黄河颂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河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词语积累与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
3.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揣摩某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
教师:
1.搜寻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像作品。
2.准备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学生:
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
2.查阅历史与地理资料,了解黄河在中国历史上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1.用多媒体播放关于黄河的照片和影像片段,然后请一两个学生代表谈观后感。
2.请两名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教师小结:“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
二、朗读诗歌
1.教师示范朗颂。
2.朗读指导:
3.学生根据指导反复品读。
三、内容研讨
1.这首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朗诵词起什么作用?
2.歌词部分,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
5.诗歌是怎样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的?
6.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7.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学生们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明确:
1.朗诵词提纲挈领地概括了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
2.描绘黄河的句子是“望黄河滚滚”所统领的四句。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这个问题学生概括难度较大,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4.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则表明黄河天险作为军事屏障对中华民族起着保卫作用,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5.本诗塑造了一个源远流长、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的黄河形象,给人以雄壮豪迈的美感。“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这样的气势多么雄伟;“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样的气度和力量无坚不摧;“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这样一条金色的巨龙源远流长;“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这样的'气魄是何等的伟大坚强!诗中的这些语句,刻画出黄河气势雄伟、源远流长的壮美形象,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宏大壮阔的雄伟图画,营造了歌词的画面之美。
6.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雄浑豪迈的风格。诗歌节奏感强,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自由奔放而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自然的韵律。
7.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四、配乐朗诵
师生齐诵诗歌,播放音乐《黄河颂》。
五、教师小结
昔日,黄河以他英雄的气魄激励着中华儿女浴血奋斗,赢得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今天,愿我们继续宏扬黄河精神,勇往直前,把我们的民族建设得更加强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
六、布置作业
1、练习朗颂。
2、完成《基础训练》。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2
【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本课例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了解作者和作品。
⑵了解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
⑶利用字典,掌握“涛、澜、浊、宛、魄、涤、泻、荡、屏”等9个字。
2、技能目标:
⑴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3、情感目标:感受歌词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
【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学法指导】
通过“读──品──诵──谈”的四步进行学习。
【课前准备】
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和网站。
学生──收集《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并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没有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
(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
4、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议性的意见。
5、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
注: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不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
⑴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⑵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
三、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
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2、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注: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寻诗歌的朗诵要点
教师质疑:这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以本课为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共议得出。如:
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2、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学生个体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
让首轮朗诵欠佳者再诵课文,展示自己的进步。
五、再诵课文,探究修辞
配以音乐,将学生的感情调至高峰,教师读朗诵词,全班一起朗诵。继而找出运用比喻、拟人和反复的语句。
六、联系课文,拓展延伸
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七、学生评价
教师设计学生自我评估表,让学生进行效果自测。
八、作业
民族的诗人在亚洲巨人的面前,兴起了怀古的心情。他向着黄河巨人,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于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曲曲壮歌一气呵成。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学习歌词的方法任选《黄河大合唱》中的一篇进行赏读,写出阅读体验。
【教学反思】
本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首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使之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其次,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教师借助论坛这一畅所欲言的平台,使学生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得到了和谐统一。第三、这样的整合模式所营造的教学氛围既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任务,既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也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3
内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积累词语,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并学会运用。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③理解歌词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理解歌词中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的'内涵,理解意蕴丰富的词语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
美美地听——深情地读——细细地品——尽情地说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美点寻踪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聆听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颂》,感受黄河的英雄气势。﹙多媒体播放黄河的壮阔画面,录音机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第一、二部﹚
板书课题:黄河颂
二、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
读教师分发的材料,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自学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美美的听,多媒体播放《黄河颂》,让学生仔细聆听,进入诗中雄浑壮阔境界。
3.深情地读
一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读:有感情的朗诵,把握诗的内容,领悟诗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读: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让小组的其他同学给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四读: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每人只读一个方面的内容),看看谁最有感染力。(也可以男女之间合作朗诵)
三、课堂探究
1.细细地品
(一)自主探究:
可以对歌词做批注,然后自由交流读书感受。
(二)合作探究:
将你所不懂的问题或在自主过程中的其它质疑提出来,与小组同学共同探究。
2.尽情地说
①各小组选一代表,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给优胜小组以鼓励)
②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要求学生以“我欣赏这首诗的﹙﹚,因为﹙﹚”的句式说话。
教师小结:
美是多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同学们以个性的眼光发现诗歌独特的美。美在旋律,美在语言,美在画面,美在风格,美在意象,美在情感。真是美不胜收。让我们齐诵这首歌。
学生齐诵《黄河诵》,教师拨放《黄河诵》音乐。
四、课堂拓展
教师提供《长江之歌》歌词,学生阅读。
五、课堂小结
穿越炮火纷飞的岁月,烈士的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以黄昏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捍卫祖国的尊严,捍卫民族的利益。
六、课外作业
课外搜集有关黄河的诗句、俗语、故事等,进行归类整理后,在班上进行展示。
七、板书: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黄河颂主体望---颂中华魂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4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初一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认知比较浅显,教师应设法使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体会诗歌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故确立第一个教学目标。
感情朗读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新课标中对学生的朗读能力非常重视,诗歌是训练朗读水平最好的题材,况且这首诗歌感情澎湃激越,尤其值得朗读,故确立第二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历史课了解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通过导入语将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的资料和课文相联系,调动学生的知识储藏和爱国情感)
二、激发情感:
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并对音乐所要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
2、学生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3、带着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来齐读课文。
(首先借助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然后通过想象音乐中描绘的场景和体会音乐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交流转换。《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的感情一脉相承,因此最后就能以学生自己从音乐中感受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诗歌,效果显然胜于教师对学生说要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三、朗读交流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3、全班齐读诗歌。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先给一点时间小组中交流,可避免刚开始就单独朗读的`胆怯。
教师时时提醒学生:出感情才能读好诗歌。朗读技巧的指导不必过多过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老师视情况适当的范读。以下几点供参考:
①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②“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
③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④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四、内容研讨: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见板书设计)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见板书设计)
4、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针对教学目标1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将课文的结构、内容、主题进行梳理明确,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朗读诗歌)
五、配乐朗读:
1、小组中练习。
2、上台配乐朗读表演。
3、师生共同评出最好的小组。
(通过深入理解课文,朗读时可以更好地把握感情,再配以音乐的辅助,将学生的感情提升到最高。借助表演和评选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给予适当的刺激和压力。达成教学目标2的要求。)
六、结束语: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所以,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将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向实际行动,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七、布置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其它乐章的音乐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音乐激情,诗歌导入。
1、音乐激情: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2、诗歌导入: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古往今来吟唱黄河的篇章可谓多矣。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写黄河的现代诗--《黄河颂》
二、诗歌诵读,感悟黄河。
1、诗歌诵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与情感。
2、感悟黄河:
在你朗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节最有气势?请你读给全班同学听。,并交流一下朗读感受。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②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颂黄河部分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历史贡献、地理特点、自然特点)
③结合时代背景,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河精神。(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国。)
2、品读赏析:
①分小组自由选定最欣赏、理解最深刻的片段进行朗读赏析。
②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四、回味抒情,拓展延伸。
1、回味抒情:
同学们,情到深处自成诗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高声诵读《黄河颂》,再次感受黄河,感受伟大的中华民族。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2、拓展延伸:
①以啊!黄河!为情感基调,仿写几句话歌颂黄河。
②与音乐老师联系让学生学唱《黄河颂》。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2、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
3、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1、感情朗读,理解诗歌。
2、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
1、朗读理解诗人表达的对黄河、对民族的赞颂之情。
2、重点词句的赏析。
【课前准备】
1、教师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寻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像作品,使学生能通过观看这些作品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
2、准备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制作课件。
3、学生:搜寻查找了解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文明的发源地等)。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语言、江河、文化、民族等,爱祖国就要爱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请学生说说我国的这一切。
由学生说到的大江大河,师提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
你对黄河了解多少呢?多媒体观看黄河彩图,说说黄河在你心中的印象。
二、新授
1、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投影展示。
2、朗读课文:
⑴学生齐读了解内容,读准音,揣摩情感。
⑵学生选出各自感兴趣的部分自己读。
⑶师指导朗读。
⑷录音示范读,学生模仿读。并用多媒体配上相关画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⑸生朗读展示,选取适合自己的朗读方式,感兴趣的部分读,注意语气,读后其他学生评价。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歌颂了黄河?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绘?由哪个字引出下文的?
3、找出你欣赏的语句朗读并赏析。
4、师提示重点句学生赏析。
(学生没有赏析到的语句)
四、小结
五、拓展
多媒体展示有关黄河的现状的几组图片。
黄河不仅带给我们欢乐和幸福,也带给我们灾难和痛苦。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黄河又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请结合这一现状呼吁大家保护母亲河,并写一则公益广告。
六、积累有关写黄河的著名诗句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7
一、导入新课,渲染气氛
(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章《保卫黄河》片段)
师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正式上课前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请把眼睛闭上,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听完这段音乐后,用语言表达你有怎样的情绪?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答: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
师问: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师自答: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在这时期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反映了国难当头的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师问:全诗共有八个乐章,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他的第七章《保卫黄河》,另七章分别是什么?在预习作业中老师已作了布置,请一位同学回答:
《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怒吼吧,黄河》。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可以这样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在这里我们的诗人放声歌唱,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颂歌。今天我们就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黄河颂》
板书:黄河颂光未然
二、反复朗读,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思考: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配乐《黄河颂》)
生答:对黄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你对诗的理解,大声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黄河?
3、大家在充分领悟诗的情感基础上齐读全诗。
大家读的不错,如果想要读得再好一些,这就需要同学们深入了解课文,深刻领悟诗的内涵和意境。
三、内容研讨,赏析词语
(一)序曲
师问: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
明确:两块。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生答:伟大坚强
读朗诵词
板书:序曲赞美黄河伟大坚强主体
师问: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
生答: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
师自问答: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
生答: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
师问: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生答:望。
师问: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
生答: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师问:请大家打开课本第一页,看图片,黄河在你眼中是一个什么形象?你能用你所知道的词语或诗句对黄河的特征、形象、气势进行描绘吗?
生拿出预习本,自由回答。
板书:描绘黄河形象、气势
(三)主体:颂黄河
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请欣赏歌曲《黄河颂》中的“颂黄河”部分。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
明确: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
(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
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板书:歌颂黄河巨大贡献
问: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生答:伟大坚强
(四)尾声
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伟大坚强的`精神
师:以此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板书: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四、问题研究,理解主题
昨天老师把同学们的预习作业本收上来看了一下,在大家的提的疑问中老师归纳出了2条,在课堂上请我们同学在老师前面讲课的基础上自行解决。四人小组讨论。要求:(1)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2)将小组意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小组交流问题(投影)
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不是。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请再次感受课文,谈谈文中你觉得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切的爱?同时用你的朗读把这种爱表达出来?
教师点评,配乐朗读表演。
(例:“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的诗风格与之不同,显得委婉含蓄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静夜》)
五、总结课文,强化主题
刚才我们通过对课文的探讨,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六、课堂延伸,知识反馈
刚才我们学习了《黄河颂》这首诗,你能通过课堂的学习自学下面这首小诗吗?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请一两个学生谈谈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感性认识
师生共同欣赏黄河照片和录象
激发情感
请一两个学生谈观后感
朗读诗歌
1,学生齐读诗歌
要求;了解诗歌内容,读准字音,揣摩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2,学生各自选取感兴趣的部分反复练习朗读。
要求,读出感情,语音清晰,准确。
朗读交流
请一两个学生选取感兴趣的部分在课堂上读给全班同学听,并请大家讨论如何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以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提示: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颠,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内容研讨
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
么特点?(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提示: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
3、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提示: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再次朗读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齐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赞颂伟大的中华民族。
结束语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9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并把握诗歌内容。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的黄河形象,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文明、文化、灾难);了解一些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欣赏《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综合探究,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保护母亲河,了解黄河的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三、【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内一节时,课外一节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你见到的黄河。
2、欣赏歌曲〈黄河颂〉。
教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以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在艺术作品当中广泛出现。人们歌咏它,因为它古老,它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因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它苍桑,它与它的人们一起经历过抗争与苦难。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和黄河有关的歌曲,希望大家用心去感受。
3、让学生说说听之后的感受。
4、这首歌曲的名字是?词作者是?曲作者呢?
二、介绍写作背景:
先让学生介绍。
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其中的《黄河颂》、《黄水谣》和《保卫黄河》流传最广。今天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品读,感悟。
1、解题:课文的题目为“黄河颂”,其关键词应是?
课文分为两部分:朗诵词、歌词。
2、听课文配乐朗诵。要求:
(1)体会朗诵词的作用
(2)朗诵者是如何朗诵的?在一些关键处做标注。
3、思考朗诵词的作用:朗诵词在歌词之前,可以起到一种铺垫、提示、总起这样的作用。他提示我们后面的歌词要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精神。
4、一起来把朗诵词读一下,体会它所起的作用。同时,老师希望,在能够对后文起到作用的关键词、句同学们应当在读的时候加强语气。
5、快速浏览歌词,思考你认为哪些诗句直接描写了黄河的英雄气魄,而哪些诗句又集中地赞颂了黄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从“我站在高山之巅”一直到“劈成南北两面”,这描写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6、自读,体会怎样通过朗读表现黄河的英雄气魄。(提示:注意重要词语)
(1)望黄河滚滚”的“望应该拖长一点。
(2)奔向东南”的“奔”读得快一点,要用力。
(3)“掀起万丈狂澜”的“掀”声音也应当随之高亢起来。
(4)“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读得有一种高低起伏的感觉。
(5)劈成南北两面要用力,干脆。
(6)看来,我们要读好课文,读好诗篇,一定要读好关键词。
7、齐读这一节。
8、师:很好!这就是黄河的气魄!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所以见到黄河这样的一种气魄,诗人对它的赞颂之情随之也油然而生,喷勃而出。所以,后面就是在赞颂黄河,对吧!我们可以根据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把这一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它是?(浏览,回答)。这三个层次的朗诵方法一样吗?小组讨论,作答。
第一个“啊,黄河!”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赞颂黄河对中国的贡献,写到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既然是摇篮,我们就应该读得深情一点。
第二个“啊,黄河!”它是从地理位置的优势来描写、抒发对黄河的情感。所以,读得要比第一个稍微带点感情一些。写到了它像一个巨人。既然是一个巨人,我们就应该读得更加坚定。
而第三个则是写的黄河的泽被众生,它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所以,读时感情要最浓厚的。写到了它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就应该在读这一段的时候使感情达到顶峰。
9、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10、太好了。同学们的朗诵可以登台表演了。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在朗诵的时候,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的经验:要读好诗歌,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我们要读好诗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投入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来读,还要读好关键词句。这样呢,我们就能够把诗篇读出情感,读出韵味。最能够体现诗句的内容、抒发我们感情的词语,就是关键词。
11、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手段增强我们的朗诵效果?
布置背景、在朗诵时配上音乐、加入动作,表情,增加手势、分角色来读,把诗歌的'韵味层次都读出来。
1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进行全文朗诵。
五、很好,我们今后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我们今天这堂课上同学们总结出来的读诗的方法。这就是《黄河颂》。它只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那同学们想了解更多的《黄河大合唱》的内容吗?那我们今天的课呢,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去了解《黄河大合唱》,去真正地感受到黄河的气魄。不过,这里我还是给大家准备了它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朗诵方法来感情朗诵一下这首歌词?
1、小组合作,探讨朗诵方法,推举出一位代表。
2、班内朗诵。
3、听歌曲〈保卫黄河〉。
4、写公益广告词。
课上到这,想必同学们心中一定漫溢着对母亲河的深情厚意。可是我们是怎样对待我们的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黄河)。现在,我们的母亲又变成了什么模样?让学生看几幅触目惊心的图片。黄河今天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现状堪忧。请针对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或只是广告词,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六、我们今天这堂课,既学习了《黄河颂》,我们同时也在学习当中体会到了我们读诗的方法。我想,我们的语文学习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对黄河的关注也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保卫母亲河,《母亲河,黄河》。那么,我希望同学们开展广泛地课外阅读,真正地走进黄河。今天的课到此结束。下课,起立!同学们再见!
七、布置作业:做练习册
八、教学反思
九、板书设计:
黄河颂
光未然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10
《黄河颂》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概,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4、理解诗歌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5、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热情。
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具体过程】
一、导入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聆听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颂》,感受黄河的英雄气势。
二、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1、关于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关于作品: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3、关于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的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了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三、美读诗文,体味黄河的雄壮气势
(多媒体展示黄河的壮阔画面)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
提示注意以下读音(多媒体显示)
浊流zhuo;狂澜lan;山巅dian;屏障zhang;澎湃pai;哺育bu;九曲连环;qu
2、学生自读:
注意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处理。
针对学生朗读情况,酌情点拨。
3、指名朗读较好的同学配乐朗诵。
4、学生齐颂。
四、内容研讨
1、选择连三个同学概括诗歌大意。
2、悟读诗歌:
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诗人从那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3、学生朗诵诗歌,序曲由;一女生朗读,主体部分学生齐读,尾声由一男生先朗诵,再全班齐诵。
五、课堂小结
穿过炮火纷飞的岁月,烈士的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捍卫祖国的尊严,捍卫民族的利益。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感受黄河悠久的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反复朗读诗歌,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并用相应的感情朗读出来。
3、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感受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及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黄河颂》这首诗歌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需要学生用心品悟与积极交流,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对诗歌要旨的把握片面、肤浅甚至偏向。因此,宜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激励祖国儿女为保卫黄河而战的思想内涵,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看黄河、导入诗境:
1、设问:同学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来为人们所歌咏。大家到过黄河,看过黄河的美景吗?老师先带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黄河的壮观景象。
2、观看视频、配乐解说:(黄河视频、黄河颂伴奏音乐)
这就是黄河。黄河以它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它,因为它古老,它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民族危在旦夕。黄河就以它磅礴的力量,激励着她的儿女们,奔赴抗战前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光未然所写的诗歌——《黄河颂》,去感受他那澎湃激昂的黄河情、爱国心。
二、颂黄河,读懂诗意:
1、自由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停顿。
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思考:(时间2分钟)
(1)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朗诵词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3、自学反馈、提问、明确:
(1)抓住朗诵词中的关键词:英雄的气魄、民族精神、赞歌,明确朗诵词的作用: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歌词的内容,引出下文的歌词。
(2)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小结学习方法: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
范读:要求听老师是如何安排停顿、处理好重音、调控好速度、把握好语调。
齐读朗诵词:要求:对下文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要重读。
(设计目的:通过通读全文,理解课文深刻内涵。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究去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在自读中求得对诗歌的初步理解。)
三、悟黄河、美读诗歌:
1、快速浏览歌词部分,根据朗诵词的提示,划分歌词层次。
绘黄河颂黄河抒壮志
过渡: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用相应的感情朗读出来。用我们领悟到的方法,学习歌词部分。
2、绘黄河部分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读出感情呢?
(1)自学指导一:悟黄河、美读诗歌
自学内容:反复朗读绘黄河部分,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并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朗读的方法。
自学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歌词的含义,结合语境体悟感情,并用相应的感情朗读出来。
(2)自学反馈、提问归纳朗读指导:
“望”统领下文,停顿稍长。
动词:掀起、结、奔向、劈成:表现了黄河的力量之大。
“澎湃、万丈狂澜”:要重读,用语气表现黄河一往无前、气势磅礴的气势。
宛转、九曲连环:表现了黄河外形的特点,用起伏的语气表现出来。
“从昆仑——”语速加快,其中“奔”、“劈”要重读,读出雷霆万钧的气势,表现黄河的伟大力量。
(3)自由揣摩、指名朗读、齐读这部分内容
3、颂黄河部分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朗读呢?
(1)自学指导二:“颂黄河”三个层次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从哪些关键词语可以看出来,应该怎么朗读?4人一小组展开讨论。
(2)自学反馈、提问归纳朗读指导:
读出三层不同的情感与气魄:
是摇篮,舒缓深沉。
是屏障,坚强有力。
是臂膀,高亢激昂。
三个层次语气逐渐地增强,感情在逐渐地加深。
(3)师范读、分层次指名读、学生评价、齐读。
4、抒壮志部分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黄河学习的誓言,要读得铿锵有力。
5、朗读指导小结: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6、四人一小组分层次分内容展开朗读交流,分别做出评价。(时间5分钟)
7、全班分层次合作表演朗读。
8、小结: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要投入自己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还要读好关键词,这样才能把诗篇,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设计目的: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朗读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熏陶、感染,另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做出多元反应。因而,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诗歌。)
四、说黄河、拓展诗趣:
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历代文人写过不少关于黄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
(设计目的:抓住本课关键词语,拓宽知识面,积累有关语句)
小结
古往今来,黄河以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今天我们学习的《黄河颂》,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与音乐家冼星海合作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章歌词。“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其中的《黄河颂》、《黄水谣》和《保卫黄河》流传最广。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再次感受作品中的爱国感情。(播放歌曲黄河颂视频)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3、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设置情境法
3、讨论点拨法
4、延伸拓展法
5、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章《保卫黄河》)
1、师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正式上课前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请把眼睛闭上,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请你边听边发挥想像。听完这段音乐后,用语言表达你有怎样的情绪?有什么样的感受?(播放音乐)
【学生活动】学生谈对黄河的感受。可能感受到黄河的汹涌澎湃、浊流滚滚,一泻千里的魄势,可能有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
【设计意图】一节课,成功的导入是关键。因此,我先设置一个能渲染气氛的导语,激发学生感情,师生入境。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2、师问: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情绪?(介绍抗战背景和作者、作品)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1、展示黄河景色图片,欣赏黄河,听《黄河颂》配乐范读。
思考: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解题)即黄河颂的“颂”
【学生活动】学生看图片,听朗读,进一步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学生回答,如:对黄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歌咏黄河、赞美黄河的情感
【设计意图】听配乐范读全文,是理解课文深刻内涵的前提。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提问成为学生求知欲的“催化剂”,促使学生去探究去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在自读中求得对诗歌的初步理解。
2、师问: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
明确:两块。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如:铺垫,概括、总起、提示的作用,表现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精神,
赞美黄河的伟大坚强
3、老师范读朗诵词
思考:朗诵词有什么作用?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板书:序曲 赞美黄河伟大坚强)
三、 内容研讨,赏析词语
(一)主体:望黄河
1、师问: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
2、师问: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3、师问:要用声音把气势体现出来,你认为那些关键词应该加强语气重读,读出气势? (师指导朗读,如动词“望、奔、掀、澎湃、劈”;和形容词“高山、滚滚、万丈”) (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学生活动】请一学生朗读此段,用声音把气势体现出来。
【设计意图】朗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诗歌
(二)主体:颂黄河
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接下来学习《黄河颂》中的“颂黄河”部分。
1、师:接下来请大家再快速阅读,找出诗人直接赞颂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并思考: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直接赞颂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是“啊!黄河!”)
2、师问:三个“啊!黄河!”读得可否不一样?小组合作交流(舒缓—坚定—激昂) 3、分角色试着朗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诗人的感情的变化。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朗读三个“啊!黄河! ”的内容并分角色朗读。全班齐读或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板书:歌颂黄河 巨大贡献)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四、问题研究,理解主题
(三)尾声
1、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最结尾四句并没有写黄河, 可否删去 为什么?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的精神)
师:以此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板书: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2、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总结课文,强化主题。(不是。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激励学生以黄河为榜样,学习他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把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质疑,会提问题,深入钻研。
五、课外延伸 话说黄河
师: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爱
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让我们热爱黄河吧。今天的黄河对我们有意味着什么呢?你对我们的母亲河有了解多少?你又能为黄河做些什么呢? 现在让我们话说黄河。 (以《龙的传人》配乐烘托气氛)
1、说说黄河的文化、历史、流程、灾难、污染等
2、以“啊,黄河!你是---------我要为你----------”的句式说话,表达你对黄河的感情
【设计意图】既是对搜集的资料的一次整理,也是借此对搜集资料的方法技巧的一次交流,更是对团队协作的人际交往智能的一次锻炼
六、作业:
1将收集的资料以手抄报的形式表现出来。
黄河颂教学设计 篇13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过程方法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读中领悟诗歌的爱国热情
3、情感价值目标:理解诗歌中浓郁的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领悟诗歌中伟大的民族情怀
课时: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黄河吗?你们了解黄河吗?
生答:
黄河本身就是一部中国的历史,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它惊涛澎湃,气势恢弘;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它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黄河奔流不息的壮阔景象,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二、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诵(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要注意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同时要融合国难当头的悲壮情怀)
2、师范读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关键一个“颂”字,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歌颂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3、指名生读,师生互评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4、齐读
三、二读,研讨赏析。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品析“颂黄河”部分。
1、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 了黄河。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4)、“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四、三读,品味语言。
1、品赏诗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学生谈一谈: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
2、“望”换成了“看”,把“掀”换成了“激”,把“奔”换成了“流”,把“劈”换成了“分”,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加以体会用词之妙。还让学生去品味“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中“铁”的含义
五、拓展研讨
“我们现在还需要这种民族精神吗?”
今天仍然需要这种团结一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众志成城夺取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才有了奥运盛会的成功举行,才有了天宫一号的遨游太空,才有了世园会又一次胜利举办……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黄河颂反思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切不可从“抽象”再次走向“抽象”。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在上课一开始我向学生介绍了作品的有关背景,从九、一八事变到《黄河大合唱》的几个部分,如《黄水谣》《保卫黄河》这几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由介绍历史背景到聆听这段历史的痛苦呻吟,由对《黄河大合唱》的整体感知到对音乐作品的领会、感受,学生对这样宏大的'作品的主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上课时,分析课文的主题,学生基本都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都说在朗诵这首歌词时要体现出一种在压迫下的呻吟,要展现出人民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愤,要表现出全民团结抗战的激情。学生能谈到这些,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基本可以掌握。
在教《黄河颂》时,我还根据自己的见解和简单的音乐了解给学生唱了《黄水谣》、《黄河大合唱》、《满江红》等几首歌,让学生在宏观的角度先感知作品,把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具体,为下面的分析课文奠定的基础,虽然在介绍背景和作品时用去了大量的时间,但在教学效果上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河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黄河颂》教学设计07-21
教学设计的设计07-17
蝉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11-03
ai教学设计 ai的教学设计10-13
教学设计07-18
《》教学设计09-27
教学设计07-11
怎样教学生构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及教学思路12-28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