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梯形活动设计
中班下册数学活动——认识梯形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认识梯形是中班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因此,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已经对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正方形及长方形等图形有了认识,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梯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由于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较的抽象,因此通过各种形式游戏,操作活动,让幼儿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从而实现将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的原则.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
案例过程: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能不受梯形摆放位置的影响,在各种图形中正确找出图形.
2,初步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难点:认识不同的梯形,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三,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机器人图片,幼儿操作纸人手一份,水彩笔每人一支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选图形,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现在桌上有好多的图形,你们自己去选个图像吧(幼儿自选一个图形,)现在请你们来说说你选的是什么图形.
(二)初步认识梯形,了解梯形特征
1,这是什么图形?(梯形)请幼儿说说梯形的特征.
2,初步认识直角,等腰梯形,了解梯形的特征.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认识梯形做好铺垫,引导幼儿认识梯形的特征,通过比较了解直角,等腰梯形饿特征)
(三)集体寻找梯形,加深了解梯形的特征
梯形还会翻跟头,他们翻呀翻,变呀变,都藏到机器人身上了,我们一起来把机器人身上的梯形都找出来,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把梯形从机器人身上拿下来.
1,幼儿找梯形,集体进行检查,分析.
2,请幼儿对找到的梯形进行分析,并判断它属于哪一种梯形.
(通过在机器人身体上找梯形,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又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经验,去分析图形特征,正确找出梯形,使幼儿对梯形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四)独立寻找梯形,巩固了解梯形特征.
梯形又翻呀翻,变呀变,现在藏到了这里,我们按找梯形的方法,将找到的图形给他们用线圈住,幼儿操作,教师适时指导,讲评.
(个别操作,巩固对梯形的认识,让每一位幼儿的认知水平都能得到提升.)
案例反思:
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儿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动设计教师就不从概念入手,而让幼儿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如:找图形)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
幼儿认识梯形的另外一个难点是梯形的多样性。幼儿认识的特点是先入为主,容易形成定势。所以活动开始时就要让幼儿接触各种梯形,每个环节中幼儿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种各样的。
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死板、机械,抽象的数学知识使教师越教越烦,幼儿越学越厌,怎样使孩子全身心的、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之中呢?那首先就要对幼儿进行数学兴趣的培养,激发幼儿学习欲望,教师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几点尝试:
1、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2、开展区角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开展区角活动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易于感知。
3、让幼儿自己动手,找找、玩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能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来自运动器官的信号,当幼儿注意变为幼儿直接操作的对象时,就使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引起高涨的学习兴趣。
4、创设一定的难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遇到困难,都是大人及时解决,幼儿很难得到锻炼,也不会主动克服困难,要是让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后,就会有种从没有过的快感,从心底里得到满足。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设置一定难度,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后才能跨越过去,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认识梯形的活动中有一个在机器人身上找梯形的环节,教师设计了让幼儿选择不同的梯形,这里就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选择不同的梯形,对一部分幼儿来说,是需要思考一下的。
【认识梯形活动设计】相关文章: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04-09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03-04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12-01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09-06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07-27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4-07
《8的认识》教学设计03-03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03-30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02-23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