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二语文《师说》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01 10:58: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二语文《师说》教学设计

  设计指导思想

高二语文《师说》教学设计

  《师说》一文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安排中,是属于“问题探讨”的的课型。学生要在阅读、表达、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发展起理性思维。而对于文言课文,学生还存在着文言知识积淀的问题。如何找一个突破点,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就是本课教学时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以“读”为本课教学的主线,立足于诵读和研读,诵读要读准字音、读懂文句、读清句读,研读要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思考。在诵读中让学生掌握本课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在研读中让学生走进韩愈的情感世界,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了解韩愈的教育观点,尤其是对从师问题的论述。这样,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让学生从文本中发现新的意义,获得对这一名篇常读常新的体验,并学会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这一名篇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从”等实词的含义;掌握虚词“之、其、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了解词性活用的词语,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3.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学会反复论证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4.训练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找出作者的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2.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的情感起伏。既读准句读,又读出情感。

  3.了解对比论证在论说作者观点时所起到的作用。

  4.认识到本文的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诵读文本 (读准字音,读懂文句,读清句读)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听说过“推敲”的故事,讲的是韩愈帮贾岛琢磨一个字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被传为美谈,韩愈对后生晚辈一直持勉励提携的态度,他还为名不经传的李蟠写了一篇传世之作《师说》。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了解背景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而韩愈却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从而写下了此文。

  3.了解题旨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诵读课文

  1.读准字音(投影仪显现文中的生字词和部分多音字,指导学生在正确发音的基础上初读课文)

  传道(chuaacute;n) 句读(dograve;u ) 针砭(biān) 阿谀(yǘ)

  郯子(taacute;n) 苌弘 (chaacute;ng) 师襄(xiāng) 老聃(dān)

  李蟠(paacute;n) 经传(zhuagrave;n) 巫(wū)医

  2.读懂文句(检查学生对课文中重要字词和文句的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1)检查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投影仪显现)

  (2)检查文中的重要文句的翻译(投影仪显现)

  3.读准句读(引导学生讨论第一段文句的句读停顿,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轻重缓急)

  第一段中部分文句诵读的停顿示例:

  ①惑/而不从师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④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⑤吾从/而师之

  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四、课间作业(请自己整理出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

  第二课时 研读文本 (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思考)

  一、读懂文意(指导学生通过研读,找出作者的基本观点,并加以理解)

  1.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理解:“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教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理解: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作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师的职责。作者突破教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职责局限,将其扩大到“传道”、“解惑”,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进步

  3.择师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理解:这明确指出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观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4.择师的标准与原则:“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理解:不论年龄长幼,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

  5.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理解:作者针砭了当时上流社会看重门第高低的恶劣风气,提倡学问面前,人人平等,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此思想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

  6.老师和弟子的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理解:这个结论是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二、读出情感(指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来研读课文,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来研读课文。

  从写作背景上可以明确看出作者是为了抨击时弊才写的,给门生李蟠不是真实意图,可以用忧虑的口气读出韩愈对当时社会不从师风气的担心。还要读出韩愈对“从师”问题的恳切、深刻的认识,因为在当时“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况下,他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问题,一方面很生气,一方面又特想让别人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太谦虚了不足以表达这种效果,必须读出庄重、冷静、深沉的感情基调。

  2.结合具体语句,了解作者的情感起伏。

  (1)分析第一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开篇的中心句明确提出观点,要读出肯定有力的语气。接着的点明教师的职能的句子要在肯定的语气中加入一点自豪的语气。择师原因的句子要在肯定的语气中加入一点欣慰的语气。择师的标准与原则的句子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要读的短促有力,一气呵成;后一分句,用反诘句,要读出强调的语气。最后从师的原则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结论,要呼应首句读出肯定有力的语气。此段的语调较平。

  (2)分析第二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第二段开篇要用深沉的口气读出作者一种结论性的认识。接着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在这三组对比中,每组作者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作者都给予了不同的评价。三句的言辞越来越激烈,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此段的语调是逐层上扬。(见下表)

  三组对比: 语气变化: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虽肯定但有请考虑之意

  为 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 从古到今 语气肯定,指出不明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 反问语气强烈,批判猛烈

  (3)分析第三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第三段开篇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接着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来论证,这要用肯定叙述的语气读出来。下面的论说老师和弟子的关系结论句要读得明白肯定。此段的语调较为平缓。

  (4)分析第四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第四段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因此,此段要读出褒扬的语气,语调要上扬。

  3.结合文段,找出诵读课文的“拐杖”

  (1)层次。在较长的语段中,表达的意思不会那么单一,因此口气要随意思的变化而变化,咱们要看看这一段分几层意思,然后再来决定应该如何读。比如本文第二段有四个层次:1.总写当时社会中不从师的坏风气;2.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3.“爱其子”与“于其身”的对比;4.百工之人和士大夫的对比。根据这来读出语气的变化。

  (2)句式。①整句散句结合。本文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这样读起来就能富有变化。②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标点符号。文章往往会运用感叹号和反问号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感叹号能鲜明地流露出作者潜藏的感情,要读出感慨的语气,如“其可怪也欤”,就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反问句的问号也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如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时,作者在纵向比较中用反问号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4)语气词。如第二段中的语气词特别多,我们仿佛能从“嗟乎”“呜呼”“欤”“乎”以及多达五处的“矣”中听到作者的声声叹息和呼唤。

  三、读出思考(指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思想感情来研读课文,从而引发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深层思考)

  1.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作者认为哪一项是主要的?

  明确: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

  2.韩愈为什么给他的学生写这篇文章?(李蟠有什么地方值得他写这篇文章?)

  明确:最后一段:不拘于时;好古文。

  (1)“不拘于时”的难能可贵。(要有“师道”精神,反对“耻师”)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做官。这就是“耻学”的客观原因。还有主观原因就是文中说的“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总之,他们是“耻师”,李蟠和他们比的可贵就可见了。作者也是借李蟠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要从师而学。

  (2)“好古文”的可贵。(师“是传道受业解惑”之人,反对“耻学”,“小学”)

  这里所说的“古文”和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有关系。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明人把他列为之首。因为他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内容: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作者说的“道”就是儒家思想,“业”就是承载这一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惑”就是学习这些著作时候碰到的疑难问题。“师”就是掌握“道”的人,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不分年龄、贵贱。韩愈赞李蟠是因为李蟠的好古文和当时人的“耻学”“小学”形成鲜明的对比。

  总之,李蟠“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3.韩愈把“句读之师”和“问道之师”区别开来,究竟有没有道理?如何认识学习的阶段性?“童子之师”与“读经之师”真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从终生学习的目标看,我们目前的“学业”起的是什么作用?

  韩愈的学习观,就是倡导从师问道,圣人无常师,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特别要向他那样的“经师”学习。“句读之不知”,在韩愈看来,是基本知识的欠缺,可以由“童子之师”解决;而对“道”的认识,是一般教师解决不了的。韩愈把“知识之师”和“问道之师”作了区分,不一定有歧视的成分。

  4.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但是他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求师作对比,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无意中流露出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这是社会等级观念所致。

  四、课文总结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当然,正是由于对这篇课文的反复诵读和研读,才能使我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来把握住文章的这些观点。以后请同学们在学习古文时,一定要围绕“读”来下工夫。

  五、课后作业

  1.根据对课文语气语调的分析朗读课文并加以背诵。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当代社会中的老师的看法。

【高二语文《师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莫高窟》教学设计10-09

语文《荷花》教学设计08-06

语文《长城》教学设计04-20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04-14

小学语文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03-29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2-28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09-09

语文天地四教学设计08-20

语文《卖白菜》教学设计04-15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1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