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版小学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利用大家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表演、画图等方式,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化难为易、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画图等方式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通过图表等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和方形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周六早上,突降暴雨,天气十分恶劣,行人出行非常危险。学校决定,原定于周六上午举行的合唱比赛取消。要求我尽快打电话通知合唱队的15个学生。通知1个学生大约需要1分钟。
二、探究方案。
1、整理信息。
师:你从我刚才的介绍里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A、需要通知15个学生。
B、通知一个学生要1分钟。
C、我完成通知的时间越少越好。
2、初步感知。
(1)逐一打。用课件的形式出示我自己逐一打的方案。
(2)讨论,发现用时太长。
(3)引导交流分组通知的方法。
这里学生可能会谈到逐一通知和分组通知两种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话说清楚,或通过简单表演的形式让其他学生明白他们的意思。
3、开放探究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帮我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那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帮我设计一个分组通知的方案,看一看最少需要几分钟?好吗?
呈现合作要求:
(1)先组内讨论,再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
(2)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作业纸上。
(3)用完整的语言解说方案。
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听取学生对方案的解说,并发现典型设计。
4、对比分析
(1)展示部分方案
师:你喜欢哪个方案,说说你的想法!
(2)选取几个典型分组方案解析。
师:请这个方案的设计师上前来解释一下。
师:这位同学的方案你看懂了吗?我一个一个通知需要15分钟,可是他的方案只要×分钟,时间怎么变少了?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想法。
师:那就用这个方案打电话,好吗?还有更省时间的方法吗?
师:哪里浪费了时间?怎样修改?
(3)优化方案
引导学生讨论:分组通知时还有学生是空闲的,只有接到消息后马上继续通知其他队员才最节省时间。
小组再次讨论,优化方案。全班交流展示,并对最佳方案进行整理,将每一分钟所通知的人放在一起。
师:还有用的时间更少的方案吗?
(4)反思“不空闲”,形成全面认识。
师:想一想,如果合唱队有16人,需要几分钟?这第16个人该由谁通知?
5、整理归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打电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我们找到了用时最省的方案。现在让我们一边回顾,一边填写表格。
师: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包括我自己吗?
师:第5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会是多少呢?猜一猜吧!为什么是32人?
师:那第6分钟呢?第7分钟呢?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想一想第9分钟已经知道消息的总人数该怎样计算?第20分钟呢?第n分钟呢?
师:已经通知的人数是什么意思,不包括谁?怎样计算?
三、应用规律。
1、结合填写的表格,师生一起讨论解答如下的问题。
A、照这样,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人?
B、照这样,要通知50人至少需要几分钟?
C、照这样,通知32个人至少需要几分钟?6分钟还可以通知多少人?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2、师:找到了这个最优方案,现在我可以通知了吧?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情况?
四、总结全课。
1、回顾优化过程,感悟优化思想。
师:刚才,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案。通过对方案的思考,我们知道需要“同时打,不空闲”才能实现“最节省时间”的目标。后来我们通过修改方案,找到了最优方案。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不断追问自己,还有更省时间的方案吗?从而实现了方案的优化……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体验
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说说吗?
五、数学欣赏。
师:在这里,我们看到打电话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成倍地增长。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成倍增长的事情还有很多。
课件播放:你知道吗:棋盘上的麦粒。
教学反思:
打电话这节课属于开拓脑筋的课,比较难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我采用了循序渐进、条理清晰的设计理念设计了本节课。课堂的主要环节如下:
1、展示目标。课前展示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针对性会强一些。
2、大胆猜想。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3、数形结合。以图形、表格形式去发现规律比较直接,容易理解。
4、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5、应用规律。学以致用,加深认识。
在实际的授课当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也有些遗憾。总结有以下几点:
1、在导入新课时,没有把打电话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2、在大胆猜想的环节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有些学生还没有弄明白问题是什么,我就着急地说出了答案。所以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没有平时的高。
3、在应用规律的环节,留给学生做题的时间比较短,讲解得也比较仓促。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反思,我会更加努力,打造出更精彩的课堂。
【小学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优秀02-15
小学语文《打电话》教学设计12-31
《打电话》教学设计01-31
《打电话》教学设计优秀03-1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8-2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5-30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优秀01-31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10-2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7-2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