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教学设计
执教人: 贾 学 方
单 位: 光华小学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59,60页
【教学课时】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难点: 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这有一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
教师逐步将照片放大三次,使学生看清照片。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变化后的图形哪一个与原图长得最像?
师:为什么图4与图1最像呢?【从而导出课题】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一)、观察体验
探讨:为什么图4与图1最像而其他的不像呢?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生: 发现只有图4的各对应边是同时扩大了原来的2倍,而图2是只把长扩大了2倍,宽没变;图3是宽扩大了2倍,长没变。
总结:所以,要想使变化后的图形与原图长得最像,必须把各对应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二)感知图形的放大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
2、理解要求。(出示例4的要求)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
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得。【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5、小结。
(三)感知图形的缩小
1、再回过头来看课件2,
师问:如果从花瓶4向花瓶1变化又该按怎样的比变化呢?
2、得出结论后播放课件8,演示让学生感受图形缩小的变化过程。
3、学生实际操作图形的缩小
4、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5、 交流评议。
【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6、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三)、总结
(1)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形状不变,大小变了。
(2)放大比和缩小比的区别。
(四)、反馈测试
播放课件10,单击5下之后停6分钟让学生做完后再依次单击4下对一下答案。
(五)、布置作业
课本60页 做一做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1 放大
各对应边
1:2 缩小
形状不变 , 大小变了。
【教学反思】
教学中,帮助学生在思维中清晰地建立起用比来表示放大的含义。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是:
1、明确比的表示是现在每条边的数据和原来每条边的数据之间的比,
2、是对应边之间的比。
为了不至于对用比来放大含义的混淆,所以当学生对比了原来图片长、宽和现在图片的长、宽的数据后,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片前后的变化后:“长扩大了2倍,宽也扩大了2倍”,教师应让学生用比来说说有什么变化,学生在表述中肯定是不完整也不规范的,但有了刚才几位同学不同的表述,学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感知了,如果此时教师趁热打铁用标准的语言叙述出长方形现在与原来对应边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图形按2:1来放大,清晰的说明了是现在和原来边之间的比,学生必然在思维中能用比来表示放大的概念。建立好了放大的概念,为建立缩小的概念打好基础。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04-02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04-26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09-06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合集3篇)03-01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5篇)03-20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通用20篇)05-12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03-30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03-31
《纸船与风筝》教学设计03-28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