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五章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光源,能举出光源的实例。
2.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现象。
3. 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4.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重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难点
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
教具
演示 小型激光器、水槽,纸板等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漆黑的夜晚,我们什么也看不见;站在太阳下,紧闭双眼,仍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们要看见东西,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进入人们的眼睛。阳光使得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得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本章我们将学习光的初步知识。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 光源
让学生阅读P64部分内容。
归纳什么是光源。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它可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二.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1:用小型激光器沿白纸板照射
演示2:用小型激光器照射到水槽中的水中,
引导学生得出结果:光传播路线是直线。
指出: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就是介质要均匀,才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弯曲。
归纳: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 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空气中近似认为3108m/s)
四. 光线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就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把本来看不见的光线及光的传播路径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这种图叫光路图。
练习:
(1)画点光源的光路
(2)光线AB是同一点光源发出的光线,请画出点光源的位置
归纳
举例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观察光路
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五. 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光直线传播例证)
(1)影子:大家想一想,在灯光下、阳光、月光、下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影子的出现不恰恰证明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吗?如果光能拐弯,它就能绕过物体跑到物体的背后去,物体背光的一方就会亮起来,那还会有影子吗?
(2)影子为什么会随着人与光源位置的改变?试画图说明
(3)日、月食(投影片)
(4)小孔成像
五.小结(利用板书)
三思考与作业 P66:1、2;《课课通》
四板书 第五章 光的反射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速:真空:3108m/s,
(空气中近似认为3108m/s)
4.光线: 5.说明光沿直线传播例子
(1)影子
(2)影子为什么会随着人与光源位置的改变?
(3)日、月食
(4)小孔成像
五说明
课题 第二节 光的.反射 执教
教学目标
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知道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理解它们形成的原因
难点
应用反射定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问题和相关的现象。
教具
演示 小型激光器,小平面镜,白纸板
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它)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规律。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光的反射
教师: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会被反射,仍在原来的物质中传播。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画出图:
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
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教师: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
学生实验一:
(1).按照课本图5-8甲,让微型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纸板入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
(3).按照课本图5-8乙,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
教学过程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生实验二:
把入射光线沿学生实验一画出的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的位置。
讨论得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讲述反射光路图的画法:
例:右图中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画法:①过入射点画法线;②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生练习:(写在小黑板或投影仪的胶片上)。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三:用镜子和白纸反射太阳光或灯光。
问:为什么镜子反射的光很强,白纸反射的光很弱呢?
我们来研究这两种情况。
教师: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的情况如图:
演示四:把几根大头针垂直插入硬纸条中表示法线,把硬纸条任意弯折后法线不再平行。
强调: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3.小结
4.练习作图
三思考与作业
四板书 第二节 光的反射
一. 什么是光的反射
1.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2.名词解释(画图)
(1) 入射角:入射光线
与法线我夹角。
(2) 反射角:反射光线
与法线的夹角。 二. 光的反射定律
1.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路是可逆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五说明
课题 第三节 平面镜 执教
教学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4.介绍我国古代的平面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
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教具
演示 平面镜、潜望镜。
学生
平板玻璃,黑白各半的纸、蜡烛2支
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所用镜子的反射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镜前物体的像,你知道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吗?那我们就用实验来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平面镜
学生实验:
教师先介绍实验器材,做课本图5-14实验。在黑白各半的纸上白的一边作交界线垂直的线段,并在线段上画出刻度(以1厘米为最小刻度,以交界线为起点),把平板玻璃竖立在交界线上。
实验步骤:
①在垂直线段的任意刻度处放上蜡烛,点燃蜡烛看玻璃后的像。
②用手在玻璃后摸一摸是否有蜡烛存在。
③拿另一支与点燃的蜡烛完全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后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吗?
④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看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总相等。
提问:蜡烛和它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板书: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提问:由玻璃前后的蜡烛完全重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板书:2.像和物大小相等。
以上两点结论均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讲述得出。
教师:把像和物体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它们的连线与玻璃垂直。
2.平面镜成像原理
板书: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 问: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物体?
教师:只有物体上某点S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眼内,这点才能被看见。物体上各点射出的光都进入眼内,整个物体就都被看见了。
现在我们就运用光的反射来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画图边讲解:
①在蜡烛上任选一点S。
②眼睛看着平面镜,进入人眼的光只可能
是S入射到镜面上的反射光。
③从S发出的光中任选其中两条入射光线,
画出反射光线。
④如果人眼正处在这两条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眼睛会觉得这两条光线好像是从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发出的。我们把S叫做S的虚像。
⑤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虚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
强调指出: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
怎样画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呢?(两种方法:据平面镜成
像特点作图,和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
教师举例:作AB在平面镜中的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如上图)
三、平面镜的应用
1.用平面镜成像如照镜子,商店里墙上的平面镜。
2.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如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平面镜阵列等。
3.用平面镜既改变光路,又要看它成的像。如潜望镜,并介绍它的构造。
四.小结
三.思考与作业 P79:2;3;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放在平面镜前的三角形在镜中的像。
四板书 第三节 平面镜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
(2)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4)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二.平面镜成像作图
法一: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
法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
三. 平面镜的应用
1.用来成像
2.改变光路
3.先改变光路,再成像。
五说明
【《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课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03-21
光的反射中考物理考点总结08-09
语文《七色光》教学设计07-30
《司马光》教学设计(集锦15篇)12-05
新课程中考物理的复习策略10-15
初中物理《认识浮力》教学设计范文03-20
有关课程网站的设计开题报告02-05
课程毕业设计的论文致谢词01-06
《灯光》的教学设计06-12
赵州桥的教学设计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