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0-12-04 14:29:1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的教学设计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颂,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同时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平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平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习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2、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3、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4、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习惯,这对让学生逐渐习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习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桥之美教学设计06-09

《桥之美》 教学设计03-03

《挑山工》优秀教学设计07-01

《老王》优秀教学设计12-25

《荷花》优秀教学设计04-14

白鹅优秀教学设计04-04

《松鼠》优秀教学设计04-03

设计师简历优秀模板02-20

《荷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07-22

《猴王出世》优秀的教学设计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