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和时间赛跑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5-08 17:29:5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和时间赛跑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和时间赛跑优秀教学设计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 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文中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

  2、布置学生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古诗,以及身边的人珍惜时间的事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语境 激趣导入

  同学们,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和时间赛跑》这一课,看看文中的“我”,是怎样认识时间,对待时间的?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意义深刻的句子

  学生边读书边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或难以理解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四、精读课文 体味感悟

  1、出示三个引领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谈谈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

  ⑴ 从哪里看出时间一去不复返?

  ⑵ “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⑶ 从哪里看出“我”受益无穷?

  2、研读课文第1~7自然发段,体验“我”对时间流逝的哀愁:

  ⑴ 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组内交流。

  ⑵ 重点指导学生讨论以下语句: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从而使学生知道,“我”从父亲充满哲理的话语中,从“我”的生活体验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

  ⑶ 指导学生读出时间的紧迫和“我”的感伤。

  3、研读课文第八自然段,体会“我”和时间赛跑的快乐:

  ⑴ 指名读,说说课文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那几件事?

  ⑵ “我”跑胜后的心情怎样?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

  教师幻灯出示:“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讨论理解这句话,让学生想想,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跑在了时间的前面;想想自己平时有没有浪费时间的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赢得时间后的感受,从而理解快乐得无法形容。

  ⑶ 指导学生读出“我”跑赢时间的快乐心情。

  4、研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感受“我”和时间赛跑受益无穷:

  ⑴ 教师出示:“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明,也可以用其他人的事例来说明。

  ⑵ 教师补充介绍林清玄背景资料:林清玄,小时侯家里很穷,常跟着父亲下地种田。一次田间休息时,他对父亲说,我长大,就不需要你种田,我天天呆在家里就能挣很多钱。果然如此,十几年后,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做记者,为了实现作家梦,十几年如一日,每一早晨4点就起来看书写作,每天坚持写3000字,每年就是一百万字,就是好几本书,一本书就可以卖几十万册。他终于梦想成真,已经出了一百多本书,成了台湾最优秀的散文家。

  五、升华主题 拓展延伸

  1、让学生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自己珍惜时间的想法或自己读课文的感受说一说,写一写。

  教师此时也即兴赋小诗一首,以此抛砖引玉,勉励学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时光如水,生命如歌。惜时如金,勤学奋进。待到他日,鲲鹏展翅。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教师补充。

  3、布置学生课后继续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成语,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并建议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惜时名言贴在桌角或床头,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

  六、作业

  1、抄写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七、板书设计

  (略)。

【和时间赛跑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荐】读《和时间赛跑》有感04-25

【推荐】读《和时间赛跑》有感04-25

读《和时间赛跑》有感【荐】04-25

【热】读《和时间赛跑》有感04-25

读《和时间赛跑》有感【热】04-25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04-09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07-27

《荷花》优秀教学设计04-14

白鹅优秀教学设计04-04

《松鼠》优秀教学设计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