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设计模版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学习围绕中心选取几件事刻画人物的写法。
⑵ 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⑶ 掌握文中一些生动活泼的词语。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⑴ 体会作者缅怀与思念长妈妈的深沉感情。
⑵ 感受长妈妈的人品。
⑶ 学习鲁迅从小就喜爱读书的良好品质。
【教学设想】
1、重点:
学习围绕中心选材,选材要详略得当。
2、难点:
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从生活现象中挖掘深刻的主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本课目标
1、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2、阅读全文,作者在文中围绕长妈妈写了几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3、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表达长妈妈的思想感情的。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生动的向我们介绍了他童年时期难忘的生活:百草园令人难忘的乐园、三味书屋枯燥的读书生活、阿长讲的美女蛇故事。阿长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反映他童年值得缅怀与思念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并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较,有哪些异同。
2、整体感知:
⑴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生字生词。
⑵ 文章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⑶ 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迅先生对她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从文中找出。)
⑷ 阿长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
3、合作探究:
⑴ 生字正音:
憎恶(zèng wù) 疮疤(chuāng bā) 霹雳(pī lì) 震悚(zhèn sǒng) 诘(jié)问
先由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再互相交流,最后教师再予以归纳。
⑵ 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介绍了长妈妈的身份、外貌及其性格特点。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姓名用了别人名字的保姆,可见其地位是何等卑微。她喜欢切切察察,爱饶舌,睡觉姿势不雅,占床等都是略写。懂得许多规矩,繁琐的礼节,迷信等内容则详写。
第二件事向我讲长毛的故事。写的较详。
第三件事写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这里没有详写长妈妈怎样给我买来《山海经》这本书的,重点写我如何喜欢《山海经》及其他好书。这件事写的详细。
这样安排与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⑶ 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的词语:
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新的敬意阿长是一个没有姓名的保姆,大家是用别人的名字来称呼她的。我起初对阿长的看法: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 :
① 她喜欢切切察察,低声絮说,还竖起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点着鼻尖。
② 向母亲告我的状。
③ 她粗俗:睡觉时在床中间摆成个大字,一条胳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我所不耐烦的是她懂得许多规矩:除夕夜教我新年第一天如何说祝福的话、吃福橘等繁琐的礼节,让我如同受磨难一般。还有许多麻烦事如:有关死人、生孩子、拣饭粒、晒裤子的竹竿等。虽然愚昧无知、落后陈腐,但却很善良。
让我对她产生空前的敬意的原因,是她常对我讲长毛。拿人头当饭吃、拉小孩去当长毛、女人脱裤子敌人的炮就不响了。她肚子里装满了故事,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却不料她有这样伟大的神力。对幼小的我具有很大的诱惑,实在是深不可测。使我对她的感情由厌恶到赞叹。
我对《山海经》的渴望,以致于念念不忘,没有人愿意替我买,作为保姆的长妈妈却帮我买回来了,满足了孩子内心强烈的愿望。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发生了大的改变,产生了新的敬意。
这本书给鲁迅先生留下的印象和影响是极深的,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成美好的祝福。
⑷ 长妈妈与《山海经》本无任何关系。看到我对《山海经》的念念不忘,就来问是怎么一回事,在我看来,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既然问了,也就对她说了。当听到长妈妈说三哼经买回来了的时候,我全身都震悚起来了。一位没有姓名、满肚子繁琐礼节、大字不识的、连《山海经》都说不准的保姆,居然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又怎能不使我对她产生新的敬意,反映了她虽然粗俗却很细心。她给我买的《山海经》虽然粗拙,但却是我最心爱的宝书,成了我喜欢读书的启蒙。
3、小结: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怀着诚挚的感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纯朴善良的农村妇女的形象,抒发了对她的思念。鲁迅认为长妈妈与《山海经》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长妈妈就没有他渴望已久的《山海经》。作者对长妈妈感情的变化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达到高潮的。
4、课后拓展:
你对本文还有什么疑问或自己的看法?请谈谈。
【板书设计】
没有姓名 行为粗俗 (不大佩服)
礼节繁琐 迷信 (不耐烦)
长妈妈 讲长毛的故事 (产生敬意)我的感情变化
帮我买《山海经》(新的敬意)
(为她祈祷、祝福)
第二课时
一、本课目标
1、本文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
2、比较;《阿长与〈山海经〉》《拣麦穗》《雪地贺卡》三篇中大人们对孩子的关爱。
《阿长与〈山海经〉》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教学过程
1、回顾上节内容并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理清了文中所记事例,掌握了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进行简单陈述。(请一两个同学来讲)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比较本文与《拣麦穗》《雪地贺卡》三篇中大人们对孩子的关爱及《阿长与〈山海经〉》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研讨新课: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试着自己归纳,然后再明确:
⑴ 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首先是刻画主人公时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前呼后应、先写阿长的'种种缺点令我不满、繁琐的礼节等内容、然后笔锋一转,着重写了给我买《山海经》一事。我渴望得到《山海经》,可谁也不肯帮我,只有阿长主动帮我买。充分表现了她对孩子的心思观察得是那么仔细,对孩子的愿望是那么体贴,满足孩子的愿望是那么认真,郑重其事。
其次,运用多种描写使人物更加生动鲜明,①细节描写如:她在向别人絮说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指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体现了她质朴的一面。②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等动作及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喜和热情的语言,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还有文章线索明确清楚,详略处理的巧妙开始语言幽默,富有情趣,对长妈妈的感情发生大的转变时语言则变得深情了。
⑵ ① 本文与《拣麦穗》《雪地贺卡》三篇中大人们对孩子的关爱具体是:卖灶糖老汉明知小女孩不可能做他的媳妇,到死都疼爱小女孩。别人都只拿我开玩笑,老汉却满足了我的愿望;家里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想要一部绘图《山海经》,但就是没有人帮我。每人把它当回事,阿长主动问我并帮我买来我向往以久的《山海经》;我对李小屹美好童心的呵护,李小屹却毫不知情。
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阿长与〈山海经〉》:
两篇文章的题目都突出了所要写的内容,都能表现出文章结构的特点,不同的是:前者用了从到的句式,表明所写内容是要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后者用和的句式,和的前面写人,后面写人和书,都是为突出人物。
两篇文章都写的是少年时期的生活,都是怀念故乡的人或事。前者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之情。后者则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深化中心。
前者在文中只提到了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是为了增加百草园有趣的生活。突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后者侧重描写长妈妈的言行,突出人物特点,以达到赞颂祝福长妈妈的目的。
3、总结:
通过学习比较,我们分析了不同文章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了解掌握了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及材料的详略安排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板书设计】
写法:
1、先抑后扬的写法,前呼后应。
2、多种描写使人物生动鲜明:
⑴ 细节描写;
⑵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3、线索明确清楚,详略处理的巧妙。
4、语言幽默,富有情趣:
比较:《阿长与〈山海经〉》《拣麦穗》《雪地贺卡》三篇文章都体现了主人公对孩子的关爱。
【《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设计模版】相关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2-09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5篇09-15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答案04-05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9篇)04-25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集锦9篇)04-25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合集9篇04-25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合集9篇)04-25
论文提纲模版与要求07-06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04-08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