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05 09:11:0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精选8篇)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第一课时 P122--12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众数的含义,学求一组数据的众数;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平均数、中数、众数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对比理解众数的意义,体会三种统计量的特点及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培养探究精神,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体验统计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意义及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2、难点: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教学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众数

  引入语:当朝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的时候,国旗护卫队员护卫着国旗迈着矫健的步伐,英姿飒爽地走向升旗台。

  (1)国旗护卫队行进的壮观场面。

  (2)看了刚才的场面,说说你的感受。(生:队伍整齐、漂亮)

  飒爽的英姿,整齐的步伐,代表着国旗的神圣与庄严。国旗护卫队共有36名队员,在挑队员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非常优秀,然后对身高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请看,他们的身高如下:

  36名国旗护卫队队员身高情况:(单位:m)

  1.85 1.85 1.84 1.86 1.86 1. 85 1. 85 1. 85 1. 85

  1. 85 1. 85 1. 85 1. 85 1.85 1.85 1.85 1.86 1.85

  1.85 1.85 1.85 1.85 1.85 1.85 1.85 1.86 1.85

  1.85 1.85 1.86 1.85 1.84 1.86 1. 85 1. 85 1. 85

  仔细观察分析这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大多数队员的身高都是1.85m,他们中最高的是1.86 m,最矮的是1.84 m)

  师引出:嗯,同学们对数据观察分析得很仔细。今天我们继续来分析数据。

  板书课题:统 计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例1出示

  “六一节”快到了,重庆市要举行集体舞比赛,全校同学勇跃报名参选,经过一阵激烈紧张的海选,首先,选出了20名舞姿比较好的同学,接下来准备根据身高情况选出最后的这10名同学。这20名候选人的身高情况如下:

  (数据见例1)

  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最后入选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2.分组活动,寻找方法(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确定2组平均数方法,2组中位数方法)

  下面大家分组交流交流。请看活动要求:

  1、 分组交流,确定方法;

  2、 根据方法选出10名队员,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3、 说说你选择这种方法理由。(过程中需要计算的地方可以用计算器)

  3.汇报解决方法(课件出示每种计算方法和选出来的10名队员)

  师:好,下面先请一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法。

  (1)各组汇报方法,并说明理由

  第一组:(平均数)说方法,选出了哪十名队员,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

  第二组:(中位数)说方法,选出了哪十名队员,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

  (板书)(1)平均数(1.475m左右)

  (2)中位数(1.485m左右)

  (这两种方法引起学生争论:平----中-----平------中)

  师:听起来,似乎用求中位数这种方法也比较合理哟,哪组同学对求平均数这种方法还要作补充说明的呢?(平均数组发言)

  师:再请选择中位数组的同学说说你的看法呢?(中位数组发言)

  师:那其他组同学有什么看法呢?(出现第三种方法:选1.52米左右的合适,并说明理由:因为在20人中大多数人是1.52米)

  (板书)(3) (1. 52m左右)

  (2)统一认识

  师:哇!现在出现了三种方法,到底哪种方法比较合理,请大家再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看法.(课件出示三种方法选出的人)

  (众数组发言:这种方法选出的人身高更均匀)

  师小结:刚才同学的辩论很精彩!

  其实这三种量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只是它们描述的角度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到底采用哪种统计量,还得根据数据的特点和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而刚才各方选手都从自己关心的问题来进行思考的。但是,从参加集体舞比赛这个角度来看,身高均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所以,大家认为那种方案会更加合理呢?(第三种)嗯,因为这种方法选出的队员身高更均匀。(课件突出“均匀”)

  4.认识众数

  (1)揭示意义

  师引出:像这样,在这组数据中, 1.52出现次数最多,在统计学上,把它称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它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猜猜看“众数”的众字,是那个众。(课件演示) 再看看,这段话,你觉得那些词句最能体现众数的特点。

  板书:出现次数最多

  反映集中情况

  (2)掌握找众数方法(小小比赛)

  过渡:刚才我们知道什么叫众数,那你会找出一组数的众数吗?(会)那就试试看!比一比,谁是火眼金睛,最先找出众数。

  (课件出示“试一试”)

  五(1)班20名男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次)

  19 31 26 29 31 31 34 33 31 31

  25 27 31 36 37 31 29 26 30 31

  追问学生“为什么你认为众数是31呢?”(生:31出现的次数最多)

  过渡:这回合还行,有信心挑战下一回合吗?(有)请接着看!

  2、认识一组数中有2个众数和没有众数的情况

  (课件出示““议一议”分四次动画出现)

  学校举行了口算比赛,四(1)班和四(2)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四(1)班:98 90 98 98 87 85 96 87

  98 93 98 87 92 87 87 100

  四(2)班:97 85 92 86 84 96 93 87

  89 98 95 99 88 90 91 94

  师追问:从这两组数据的众数情况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引导生小结: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三、回顾小结,明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

  师:现在咱们对众数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大家一起回忆一下,这三种统计量到底有怎样的区别呢?(学生自由发言,主要从计算方法上和意义上分别加以区别)

  平均数:与所有的数据都有关系。

  中位数:与数据的排列的位置有关系。

  众 数:与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系。

  四、拓展练习

  过渡:现在同学应该对三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了。那你能在实际问题中作出合理的选择吗?请同学打开书123页,完成做一做。

  1.做一做书123页(课件出示)

  学生汇报

  2.小淘招聘记(课件做动画)

  师:请看动画片:小淘应聘记。

  (1)仔细观察表格,你有什么想法?

  (2)你认为用怎样的数反映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比较合适?为什么?

  3.合理选择

  过渡:从这则故事中,咱们又一次发现,这三种统计在实际生活中,一定得合理选用。那下面这些问题,你打算如果选择呢?

  (1). 要反应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哪一种统计量比较合理?

  (2).五年(1)班有50人,五(2)班有45人,要比较两个班成绩,应该选取哪一种统计量比较合理?

  (3).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取哪一种统计量比较合理?

  师:对,只有我们弄清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反映的特征,和我们所要解决的实际的问题,才能做出比较合理地选择。

  五、全课小结

  数学文化的渗透(生活中的“均码”选举、调查销售情况等)

  结束语:。

  六、板书设计:

  统计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 (1)平均数(1.475m)

  反映集中情况 (2)中位数(1.485m) (3)众 数(1.52m)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能有意识地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学生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节约时间,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你还知道哪些与人口有关的数据。下面是某地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统计表,(课件出示)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课前预习完成)

  师:在制图时要注意什么?

  生答后师简要小结:作图时要注意线条要直,画完后要标上数据。

  2、自主探究

  ①、学生观察单式条形图(课件分别出示城镇人口统计图和乡村人口统计图)。

  ②、设疑问难:

  ③、生尝试自主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可根据书上99页完成)师巡视并辅导个别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生互评后教师点拨:这就是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

  ②、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③、全班汇报、交流

  ④、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⑤、联系实际激发情感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人口逐年变化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某超市两种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图,回答①、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

  2、出示1997-2000年我国废水排放量统计图,观察并回答问题。工业废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废水排放在逐年?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渗透环保意识)

  四、拓展应用

  ①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 ②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③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五、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2,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广泛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行成。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应用

  1、出示第4题。

  2、用什么方法调查

  3、提出要求:

  (1)每人只能选择一个喜欢的电视节目。

  (2)在调查中每位同学都要做好记录。

  4、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作业,集体评价。

  5、在小组中看图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二、探索与实践

  1、完成第5题。

  提出要求:

  (1)应按题目要求的时间及时测量蒜叶的长度。

  (2)每个蒜头长出蒜叶可能不只一片,测量时应该测量最长的那片。

  (3)以"厘米"为单位测量,测量结果应精确到十分位。

  2、完成第6题。

  分组开展活动。

  提出要求:先在正方形的六个面分别写上"1""2""3";再轮流再桌子上抛20次。其余同学帮助记录,最后分别进行整理,独立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四人抛正方形木块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多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少

  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三、评价与反思

  了解各项评价指标的意思,在小组中自我评价及同学互评。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

  教学思路:

  这节课的重点是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在重点的突破上我设计选“最喜欢的小羊”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参与。因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的题材来自生活,来自学生熟悉的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从而达到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难点是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在难点的突破上,我预设问题,学生用我所发的统计图统计时用1格表示1单位不够,怎么办?学生通过讨论想出办法。通过预设问题,学生不但回忆了旧知,更重要的是亲自感觉到统计的数据比较大时,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从而理解和掌握了为什么要1格表示2个单位,同时,为以后学习1格表示更大的单位打下了伏笔。

  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设计与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进行统计(选取“最喜欢的小羊”,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资源的使用上,充分利用投影仪和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投票单,统计表,方格纸,投影仪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生互相认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那你们都喜欢看哪些动画片呢?(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如果有学生说到《喜羊羊和灰太狼》,老师顺势就说自己也比较喜欢这部动画片,便又提问:你们都喜欢他们当中的哪一个角色呢?(指名回答)一听到你们的回答呀,有那么三只羊就发生了争吵,为什么呢?(课件出示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的图片)因为他们都说自己是最受小朋友们喜欢的那只羊,于是他们又找到了村长来帮忙解决,你们说村长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于是村长就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这个忙,在这三只羊中,请你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羊。

  2、这三只当中,到底哪一只才是你们最喜欢的那只小羊呢?我们应想个什么办法呢?(学生出主意)

  揭示课题: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统计的方法

  板书:统计

  (二)确定方案,收集数据

  1、投票环节每人领到一张选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只羊。(注意,每人只能选一只羊)

  2、让小组长收集选票。

  3、计票选票收集好了,现在你们知道它们各自的得票数吗?要知道每只羊的得票数还要把选票进行整理。

  (三)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1、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记录他们的票数?

  2、教师进行唱票。

  3、下面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也可小组合作(抱票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学生要仔细听,认真地听报出来的结果,不要计错,同时到学生中间去看看,学生采用的不同方法,以便接下来的分析反馈)

  4、记录好后,总结每只羊的得票数。

  5、让学生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到课前所发的统计表中。

  6、学生填完后,投影展示一两位同学的统计情况。

  预设:学生可能有画勾,画圈,写数字。

  教师可以用板演的方式,适时介绍画“正”字的方法,让学生比较哪种计票方法最合适。最后让学生得出哪种方法最好。介绍正字方法的好处:为什么要选择“正”字呢,因为正字有5笔,我们五,十,十五,二十的算比较方便。“正”字的笔画不是横就是竖,所以用起来比较方便。

  小结:画“正“字的方法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并且又方便,在这里哪只羊的数量增加1,就在那只羊的名称下面加一画。合计的时候如果是画正字的话算起来会非常的方便,你们发现了吗?

  7、师:在生活中为了更清楚,更美观地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还可以把它制成条形统计图。

  8、学生拿出课前所发空白统计图,同时投影空白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1)这张统计图上有多少格?(10格)

  2)可是如果他们有的票数超过了10票怎么办呢?(学生分组讨论想出办法)

  9、讨论完后,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10、师小结:当统计的数据较大时,我们可以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

  提问:如果统计的数据更大一些我们可以怎么办?

  11、师生共同把空白统计图的数据填上。

  1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统计图作好。

  13、展示学生所画的统计图,师生共同进行评判,(特别是单数票时怎样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14、说一说,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15、师小结:经过学生们收集票数、整理票数、统计票数,××羊得的票数最多,它当然也就成了最受小朋友喜欢的羊了。

  (四)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学得非常认真,辛苦了!老师还想在你们班做一个调查,老师这儿给大家提供了三项体育运动项目:跑步、跳绳、游泳,你们最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1、让学生想办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选择举手表决,班长点数,老师记录)。

  2、学生翻开课本95页,根据整理得统计表完成“做一做”

  3、展示学生所填的统计图。(师生共同订正)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布置作业:97页第二题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统计(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学会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准备:

  相关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运动项目情境

  师:我们浔中中心小学明年要举办学校运动会,想参加吗?主要项目有:①跑步②跳绳③拍皮球。你将会选什么呢?说说理由?

  学生口头回答,师做相应的评价。

  2、收集信息,填写单式统计表。

  师出示表格,二年级男生喜欢项目统计表

  师:要填写好这份表格应先怎么做?

  让学生调查,搜集信息,把男生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表填写完整。

  3、试着制作表示二年级女生喜欢项目统计表

  学生说,师画后让学生调查后填写完整。

  4、明确方向,提出问题

  师:可是这样要用两个表格太麻烦了,能不能在同一个表格内把男生和女生喜欢的项目都完成呢? 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究新知,总结方法

  1、尝试交流,探索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

  小组讨论后交流,并尝试探索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学生独立制作完成,教师收集并抽个别学生的板演。 展示,师做适当评价。

  2、比较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

  师: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有什么异同点?

  3、完成复式统计表

  师生根据提供的单式统计表,分别完成本班男生、女生喜欢运动项目复式统计表。

  4、解决问题。

  5、师小结:什么是复式统计表。

  三、练习巩固。

  每课一练。

  四、总结。

  说说今天自己的表现,有什么收获?学会了哪些知识?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8—69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里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4、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今天,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也举行了一个生日宴会。看,小主人来了……(多媒体显示大象及录音: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妈妈告诉我等会儿会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他们来啦!多媒体显示:小动物们带着面具边唱生日歌边依次出现)

  师: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二、知识探索

  师:是呀,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他们分别有几只呢?我们帮助大象对来的客人作好登记。一个客人就拿一张相应的动物头像摆在课桌上,看……

  (多媒体显示:动物客人依次揭开面具)学生摆动物头像。

  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学生回答)

  师:他们分别有几只?(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

  师:怎么分?(学生回答)

  师:有的小朋友说一个一个地数,有的小朋友说先分一分再数一数,请小朋友讨论一下,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

  (学生分组讨论)

  师:分一分、排一排的方法,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小组合作,先讨论怎么分,怎么排,然后动手理一理。

  学生小组讨论、操作,然后教师把每一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有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横排的、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竖排的,还有斜排的等多种情况)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哪一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呢?

  (学生回答)为什么?

  生: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叫我们排队时要横排对齐、竖排对齐。

  师:说的真好!奖给你们小组一个图片。(教师把代表他们小组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的得奖栏中)xx小组这样从下往上,横里面对齐,竖里面对齐,排得既整齐又漂亮。小红也是这样排的(多媒体出示第68页例图)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填写)

  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你发言很积极,奖给你们小组一个图片。(教师同样随意地贴,下同)

  ……

  师:小朋友们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揭示课题)。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来客人的情况。这些客人还给大象带来了好多五颜六色的鲜花作为生日礼物呢!你们也能这样帮他统计一下吗?

  三、知识应用

  学生在音乐声中把学具鲜花图片分类统计在课本第69页例图上,然后相互交流,有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有的学生走下座位与别的小组学生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些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

  师:其他小朋友也想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吗?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高高举起书本向老师、向同学、向听课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老师大概统计了一下,我们班大多数同学是这样排的(多媒体显示从下往上竖排的情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教师为上述学生所在的小组贴上奖品)看,大象他跑来感谢你们了!

  (多媒体显示大象及录音:谢谢你们的帮助。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爸爸研究种植的神奇果树结果子啦!)

  师:(四棵“神奇果树”张贴在两旁的墙壁上)看,在这棵神奇果树上结满了苹果、桃子、梨、西瓜、草莓。你们想吃吗?

  师:好!挑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然后组长带领大家在发给你们小组的纸板上统计你们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学生在音乐声中摘水果并统计)

  各小组长上台展示,老师将各小组的统计图竖着对齐贴在黑板的左侧。(便于学生观察)

  师:(指着竖排的六组统计作品)你们能看出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师:下次大象请小朋友做客一定要多准备些xx。今天我们帮大象解决了两个问题,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动脑,齐心协力,在今天的活动中哪一组是冠军呢?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结果呢?

  师:好,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统计一下。

  两名学生在喝彩、欢呼及音乐声中统计黑板得奖栏中各组的得奖情况。

  师:今天的冠军是“xx”小组!祝贺你们!其他小组的小朋友表现也很出色,来,为自己鼓鼓掌.

  四、知识的延伸

  师:今天学了统计,课后你准备统计什么?

  学生回答。

  ……

  师:你们想的真多啊。课后选一项进行统计,然后我们再来交流。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l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以一当二”的表示方法,会画条形统计图。

  2.掌握条形统计图(以1格表示2个单位)。

  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

  2.统计表。

  3.姓氏图片。

  4.装有若干平面图形的大袋子。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兴趣导入。

  1、谁能说出我们班有多少同学?有多少男同学和女同学呢?

  2、你们发现了没有,我们班有哪些姓呢?例如:姓马的、姓王的等。

  3、我们怎样才能很快的知道那种姓氏的人数呢?

  教学活动2

  二、制作统计图

  1.搜集、整理数据。

  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学生姓氏图片,并提问用什么方法来统计。统计时,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你记录的方法的好处在哪?(学生汇报)。

  (1)、合作完成整理数据

  从一组或者四组开始,轮到谁谁到黑板上记录(学生自己决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老师并说出没有姓氏的就在其他的下面记录。按顺序依次完成记录。

  (2)、多媒体出示统计表,检验是否和本班学生人数一致。我们二年级姓氏已经统计出来了,看看结果,你们想说什么呢?(同学自己发表意见)

  2、探索完成统计图

  (1)探索完成统计图

  尝试:统计表不够清楚明了,有没有其他的统计方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明白的?

  (出示统计方格纸)请学生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试着涂一涂,完成统计图。(学生尝试活动,发现疑难:格子不够)

  (2)探讨:格子不够怎么办?请每组小朋友共同研究研究。用你们想的办法试一试,看哪种方法好。

  学生活动

  反馈: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统计图

  预计:A、学生把格子涂到外边去。(即往上涂)

  B、把不够的格子涂在左边或右边。

  C、把不够的格子分开,即原来一格表示2个。(不能只是把不够的一格表示2,应全部都表示2)。

  小朋友在组内交流不同的方法,讨论尝试发现:一格表示2个人比较合适。

  (3)演示:一格表示2个人,2格表示几个人?3格表示几个人?(依次出现数字)大家觉得这个方法行吗?

  (4)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1格表示2人的方法在另一张统计图上再来画一画。(学生活动)。

  (5)交流,展示。注意单数的画法----画半格。

  师:用一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我们终于画出了统计图。当统计的人数很多时你觉得一格还可以表示几个人?

  3、看图提出并解答问题。

  (1)现在这张统计图能让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吗?你看明白了什么?谁来说?(学生汇报)。

  (2)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小结:小朋友用一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画出了这么清楚、这么漂亮的统计图,并且通过统计图还发现了许多的知识,你们真了不起。

  教学活动3

  三、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制作的统计图、表。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考考你的小组同学?

  3、提出要求:观察教材上的统计图、表完成教材上的问题。

  教学活动4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得愉快吗?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表现得怎样?

  教学活动5五、课后作业

  统计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吃什么蔬菜,完成下表,自己制作一张统计图。

  种类萝卜白菜南瓜茄子番茄其它

  人数

  教学活动6

  六、课后反思

  以小朋友们喜欢的熟悉本班学生人数的统计,到学生姓氏的统计,直接入题,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想知道哪个姓氏的人数最多,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知识冲突,诱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但在小组调查时教师指导的不够到位,小组内同学合作的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学生合作等方面加强指导,注意平时的培养与提高。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

  把收集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具谁备:

  小黑板、统计图、统计表、图片、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老师这里有三种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数量比较多,请同学们帮帮老师数数各种图形分别有多少个。

  学生活动数图形。

  2、现在老师想知道,哪种图形最多?哪种图形最少?怎么办呢?(把各种图形统计出来)

  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统计方面的知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己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统计各种图形的数量呢?

  2、班内交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统计出各种图形数量?

  生:数数、画○、画△、画□、画√、画“正”字……

  3.小组合作:用最喜欢的方法把各种图形数量统计出来,并把统计的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图形

  △

  □

  ○

  个数

  4、绘制条形统计图:

  (1)引导学生观察:什么图形较多,提供的方格不够,怎么办?

  (2)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在下面的统计图中表示统计的人数?

  (3)班内交流:学生自己的想法。

  (4)在此基础上总结:可以用1个方格代表2个人,以后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1个方格代表5、10等更大的单位。

  (5)根据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的方格中涂色。

  (6)展示学生作业,并问为什么这样涂色?让学生说明涂色的理由。

  5、学习例1

  (1)同学们都喜欢什么动物!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动物?为什么喜欢?

  (2)老师这里有四种动物卡片(展示图画:小猫、小狗、小兔、小乌龟),你喜欢什么动物,请说一说。

  (3)老师这里有某个学校的二年级喜欢动物的情况的统计数据。

  喜欢动物的统计数据表

  动物

  小猫

  小狗

  小兔

  小乌龟

  人数

  8

  10

  16

  6

  (4)学生活动比赛绘制条形统计图(选出前五名的作品展示)

  教师提供条形统计图有1格表示1个数量和1格表示2个数量的,让学生自已选择用哪种。(总结出用1格2个数量的较好)

  请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6、看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1)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课本95页“做一做”

  (1)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

  (2)跑步、跳绳、游泳这三项体育运动你喜欢哪些体育运动?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小组合作统计数据。

  (4)在统计图的方格中途色。(学生独立完成)

  (5)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生说。

  五、作业布置

  选用课堂课时上的作业

  探讨问题: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 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节《统计》课,主要是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经历把整理出来的数据用图表形式表现出来的过程,经历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从中理解并掌握一些有关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单位、表示2单位或更多的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

  1、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教科书所给的材料,结合我自编的内容,创设了一个数图形的情境,并让整个情境贯穿于课的始终,数图形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利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一年级的学生容易数出图形的数量,学生的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快地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由此可见,兴趣还真是学生乐学的法宝!

  2、新课改以来,合作学习成为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但很多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在进行“数图形”的统计时,先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统计图形可以用什么方法统计(如:画“正”、打“√”、数一数等),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统计,然后让展示学生统计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统计,但是学生没有做好小组合作学习,只是独立进行统计。小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3、整堂课,我都以低年级学生能接受并喜欢的面貌出现在他们面前:亲切,平易近人,语言温和;并时常以微笑鼓励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路基本都跟着我走了,同时时刻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让活动富有童真童趣,让学生是在快乐的学习,在学生的全体参与中学到了所要掌握的知识。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统计》数学教学设计03-16

数学《统计》教学设计03-16

统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9

统计数学教学设计01-22

数学统计过程教学设计03-16

数学小统计教学设计03-16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设计05-01

苏教版数学《统计》的教学设计04-20

小学数学《统计》优秀教学设计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