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花变成的镜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搜集张秋生的资料以及他《小巴掌童话》。
有海浪声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一定阅读过许多有趣的童话故事吧,能给大家说说你都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吗
2,我们中国也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张秋生。他为孩子们创作了许多童话。
3,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简单地介绍张秋生。
4,是呀,张秋生爷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童话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读一篇他的作品《海浪花变成的`镜子》(板书课题)
(二)出示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思考:
(1)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齐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反馈
(1)分段及概括段意。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播放有海浪声的音乐)大海妈妈有很多的孩子,那就是活泼好动的海浪花,他对每一个孩子都很疼爱,把他们紧紧的搂在怀里。带着他们一起去涨潮,退潮——哗啦,哗啦,哗啦……下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2,学生默读第一部分内容,思考:
(1)"身不由己"是什么意思
(2)海浪花怎么会留在岸边的仅仅是因为他好奇吗
(3)海浪花身不由己地留在海岸边,一开始他习惯吗后来呢
3,指名反馈。
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这部分内容。
(五)小结
一朵活泼好多的海浪花由于好奇,身不由己地留在海岸边,变成了一面平静的镜子。那么,他怎样照出了女孩的美丽,照出了男孩的健壮,照出了螃蟹的善良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六)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搜集你喜欢的童话作品,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海浪花变成镜子,他怎样照出了女孩的美丽,照出了男孩的健壮,照出了螃蟹的善良探究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了解海浪花变成镜子,他怎样照出了女孩的美丽,照出了男孩的健壮,照出了螃蟹的善良探究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
有海浪声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棵
1,几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在海岸边挖了个很深很深的大坑。一多活泼好动的海浪花由于好奇,身不由己地留在海岸边,变成了一面平静的镜子。他照见了蓝天,照见了白云,他照见了过往人们的身影。
2,那么,他怎样照出了女孩的美丽,照出了男孩的健壮,照出了螃蟹的善良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学生自学第二部分,出示提示: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思考海浪花是怎样照出了女孩的美丽,照出了男孩的健壮,照出了螃蟹的善良。如果你就是那未女孩,那位男孩,那只螃蟹,还有那个海浪花,你会怎样想
(2)读了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2,交流反馈。
3,谈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5,小结海浪花变成了镜子帮助别人找到优点,他善于发现别人内的优点;女孩,男孩还有螃蟹也能找到自己的优点,他们都能正确地看待自己。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又到了涨潮的时候,焦急的妈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她一伸臂膀,就把这多海浪花抱走了。海浪花又生活再哦妈妈的怀抱里了,可他为什么还想当一次明亮的镜子呢
2,出示:读一读,体会带横线的词语。
他一遍遍地向妈妈,向兄弟姐妹,讲述他当镜子的见闻。他在企盼有一天还能留在海滩上,照照天,照照地,照照过往的人们。他还想当一次明亮的镜子。
3,集体反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要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关心,帮助别人内。下面,你们就说说自己身上有什么优点,找找别人身上有什么优点。
2,以小组为单位给别人,给自己找优点。
(五)小结
是的,"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他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是,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要善于寻找自己的长处,这样,我们的生活更快乐。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
板书设计:
10,海浪花变成的镜子
女孩美丽
海浪——→花镜子男孩健壮发现别人和自己的优点
螃蟹善良
【《海浪花变成的镜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照镜子》教学设计07-24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9篇03-07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09-14
吴海三次创业把酒店变成水果的故事04-15
镜子外的福尔摩斯02-26
三次创业者吴海的故事:把酒店变成水果05-04
《镜子》观后感05-14
经典传记电影《镜子》09-19
小鸟的教学设计04-09
《蚕丝》的教学设计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