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识字教学设计范文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项重点任务。通常,低年级的老师结合课文在语境中让学生掌握了音、形、义后,为了巩固该字的用法,更好地掌握词义,就会让学生大量的组词、扩词。这样做表面上看似乎无可厚非,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学过的同音字,音、形近字多了,却惊奇地发现,学生用词老是张冠李戴。如:泼-波,辩-辨,蓝-篮,密-蜜……这样的错误大量出现,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词语教学。这才发现,在引导学生巩固词语,进行组词时,过于粗糙,急功近利。
对于一个生字,学生固然能随口组几个词,这是跟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有关系,但有没有真正在理解这个词的基础上组词呢?这需要打个问号。因此,学生在真正用词造句、写话时会张冠李戴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活用这些词呢?在《曹冲称象》一课中,我改变了以往教生字时让学生扩词的做法,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
“在下面的一段话中填上由沉组成的恰当的词语”。
“曹冲让人唤醒(沉睡)的大象,然后(沉着)地把大象牵到了大船。因为大象太(沉重)了。它一上船,船身就(下沉)了许多,传差点儿(沉没)了,最后称象终于成功了。
填好后,再要求学生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重点体会、比较一下所填的词。
在如何提高组词的效益这一点上,这道题的设计意图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 创设语言环境识字
从语文教材的编著情况看,编排的识字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随着教学的需要,将某个被识字(作为生字)安排在一个语言环境(课本)中后,其他的语文环境就不再将它作为实在教学的对象。也就是说,每个汉字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只有一次作为识字(生字)对象的.机会。而这一次机会又只是体现一个语言环境中。显然,教学生字时,如果只抓住课文中的“这一个“书面语言环境,那么,学生就只能知道该字在该语言环境中的字音字义了。如学生在学习《秋天到了》一文的生字“气”时,教师经常是结合“天气”引导学生读准了字音,记住了字形,将“气”的音、形教学落到实处就完事了
而在汉字中,一字一又的汉字极少,一字多义的汉字却很多。如只让学生根据“下沉”理解“沉”在课文中的字义是“船在水中下陷”。但学生对“沉”的其他义项也就不能知道了。因此,上述的这练习题就是通过创设一定的语境,帮助学生从语境中理解“沉”的其他义项,如“沉睡”中的沉是指“睡得深”、“沉”还指“镇静、不慌张”(沉着),指船没入了水中,如“沉没”。
二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让学生在学习生字之后当堂生字组词,使新学生字当场应用,想法不错。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所学生字义项了解不多,再加上有的学生原有的语言背景不强,搜肠刮肚,东拉西扯,瞎猫碰死耗子,即使撞对了,他可能还没搞清这个字的用法,更没能在他的脑海留下痕迹。就如“沉”,当学生在这一课中弄懂了“沉睡”这个词,当碰到诸如“沉睡、沉思”这些词时,他就不清楚也是这个“沉”,或当碰到“成功”的“成”,他们会与这个“沉”混淆。这就是很多学生在会组词之后,当在真正写文章时,却满篇别字的原因。笔者设计这样这一练习,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让学生“蹦一蹦,摘桃子”中领会了“沉”等生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既轻松又学得扎实。
三 有利于词语的积累和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都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学期,一年下来,学生学的词汇已很多,而且,在学会生字后,又让他们组词扩词照理,他们已掌握了不少的词汇量,但实际照句,写话中,他们的文句中措词却贫乏、枯燥。这是和学生严重脱离语境掌握词语有很大关系。如本课中的沉,学习“下沉”之后,他们在以后的说话中很难用到诸如“沉着”、“沉重”、“沉睡”更别谈“黑沉沉”、“沉醉”等较为形象的词语了。而笔者设计的这个练习,能实实在在的帮助学生借助语境,切实领会,更重要的是无形中为学生日后写句、段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激发学生组词兴趣
笔者设计的练习题中的这一段话,并不是原文中的话,而是笔者合理的想象的基础上对原文其中的一段的扩词,是对课文其中的一个情节的合理补充。学生看到这一练习题,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经过思考一段时间后,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起自己的意见。很明显,在学校时一贯做组词练习的他们明显地有了兴趣。这样类型的练习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另外,在这一道练习题中,还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在做题时可以仔细比较、鉴别这些词。从而更透彻的掌握这些生字的用法。
【《称象》识字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10-08
《识字二·日月明》教学设计03-02
《识字学词学句》教学设计6篇03-04
识字教学开题报告总结03-25
《太阳》教学设计范文04-09
《赵州桥》教学设计范文04-09
《西湖》教学设计范文04-07
跳绳教学设计范文09-10
识字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合集五篇03-03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范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