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初读求同,激情
1、导语:相见时难别亦难!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便,更是如此,因此也留下了许多的送别诗。今天,我们一起就来学习其中两首。
2、咱们一起先来读读题目。从这两个诗题,你们了解了什么信息?
3、没错,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那么,这两位诗人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送别呢?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老师给大家的提示自学。
4、初读古诗。
5、检查:
1)指名读诗,相机正音,理解难点字词(烟花三月、朝、浥、舍)。
2)谁来说说两首诗是谁在哪儿送谁去哪儿?
(第一首:相机扣“扬州”“烟花三月”读好诗句。
第二首:一二句带给你什么感觉?读好诗句。)
二、解读求异,悟情
过渡:不管是烟花三月还是渭城雨后,不管是黄鹤楼下还是青青客舍,都令人感到那么舒适、那么惬意,那么,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两位诗人会怎样送别自己的老朋友呢?
(一)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首,(出示第一首诗)李白是怎么送别老朋友孟浩然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到诗句中去找找,品一品,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地方圈出来。
2、李白是目送自己的友人离去。(见)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唯见)
3、读到这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4、是啊,你们都看到了!那么,你再想想,在这样一个烟花三月,李白站在长江岸边,眼望着老朋友要去那繁华的扬州城,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相机插入:李白与孟浩然的故事)
现在你再来读一读,感觉一定不一样! 指名读,指导吟诵。齐读。
5、老师似乎也被你们带到了黄鹤楼下,同李白在送孟浩然。配乐范读。
6、导读。
7、是啊,就这么望着,望着,李白这目光啊何尝不像这滔滔的长江水呀?它哪有尽头!没有尽头啊,那是因为李白与孟浩然的情没有尽头啊!
8、我们站起来,再同李白送送孟浩然,会背的同学,我们闭上眼睛,不会背的照着读也行!学生齐背古诗。
(二)读《送元二使安西》
1、故人情深,李白是用他那不舍的目光送别他的`老朋友的。那么王维呢?请同学们读读《送元二使安西》,看看他又是用什么方式送别元二的。
2、学生自学。
3、汇报:
(1)王维是一直在劝友人多饮一杯离别酒。
(2)劝了多少杯?(理解:更尽)
4、为什么一劝再劝?学生在诗句中找根据。(西出阳关无故人)
5、师伴乐介绍:当时阳关以西,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满眼的荒漠,满目的凄凉,没有了渭城滋润的朝雨,没有了渭城青青的柳色,没有了渭城舒适的客舍,更没有了渭城那情深似海的友人!从渭城到安西,一路三千多公里,三千多公里啊,在当时,元二要走半年多时间!
6、假如此刻你就是王维,面对着即将分别的老朋友元二,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呢?我们拿起笔来,写下来吧!
7、我知道你们都有许多话对元二说,我们起立,端起酒杯,千言万语全在这酒里了!喝吧!(读三四句诗。)
8、此刻,我们也是王维,也是元二,我们喝下了这杯酒。可今天这酒的味道有点不一样啊,这里面有种什么味道呢?你品出来了吗?(苦、酸、咸、怪味、说不清……)带着这种种滋味反复读三四句。
9、数不清这是第几杯了!老朋友啊,情太深!怎么喝得尽这酒啊!齐背整首诗。
三、参读求同,升情
1、两首诗,诗人不同,诗风不同,读境不同,诗人送别的方式也有不同,然而,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两首诗里有一种东西却是相同的!这是什么呢?(友人之间的感情都是深厚的!)
2、是啊,知音难觅,故人情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首诗。(齐读)其实,像这样描写送别的诗还有很多很多。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首(课件:《别董大》),在这首诗里,诗人高适送别他的友人董大,他们之间的离别又是一种怎样情景呢?希望大家课外去读一读。方法非常简单,在百度里输入“别董大”就行。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选15篇09-14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04-14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04-0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04-26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03-25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03-02
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学设计04-03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04-02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4-22
语文《莫高窟》教学设计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