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抵抗弯曲》的教学设计
一、教育理论指导: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的。本单元知识的编排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先研究薄形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再研究弧形结构和框架结构,最后再涉及研究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自然引出“宽度、厚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筷子模拟横梁和柱子,用力压一压,看哪个先断裂?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横梁受压时比柱子更容易断裂和弯曲,从而导入新课,明确研究主题。第二部分:学生自主选择材料研究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上放铁片,比较不同宽度(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然后收集数据,并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增强。第三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要求他们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
三、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使物体拉伸、压缩、弯曲。弯曲是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在三年级时,学生已做过纸条弯曲力的实验。同时,还积累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如:厚的物体承受的力大,钢铁比木头抗弯曲能力强等等,但是又存在许多疑问,如为什么用几十根柱子就能支撑起高楼大厦?本节课就将利用学生的这些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科学课的学习方法, 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贯穿在科学课中的对比实验思想,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陆续接触,大多数同学已经领悟了,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大有帮助。
四、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 知道“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2) 理解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的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的能力。
2.科学探究
(1) 识别和控制变量,采集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2)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2) 发展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中不变量和改变量的识别与控制。
六、教学准备
1.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卡纸粘贴而成),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片;直尺;实验报告单。
2.教学用PPT。
【六年级科学上册《抵抗弯曲》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30
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01-03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4-22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2-23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02-14
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优秀的教学设计07-17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04-0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04-24
小鸟的教学设计04-09
《蚕丝》的教学设计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