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溪流》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溪流》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溪流》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 1
一、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体验游戏的乐趣。
2、 学会相互评价。
二、 活动准备:
1、 场地准备:椅子摆成半圆形。
2、 材料准备:《小溪流》音乐光碟、钢琴。
三、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
难点:学会相互评价。
四、 活动过程:
1、 唱歌问好。
《小溪流》进入活动室,小朋友们,让我们都变成一条小溪,流到我们喜欢的地方。(找座位坐好)
2、 复习歌曲。(练声)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小溪是怎样的?(有水、水清澈、缓缓的流着……)
小溪也和你们一样会唱歌,今天我们和它一起来唱歌。
3、 听音乐感受歌曲。
师:现在我们听听小溪流唱的歌。
A:欣赏第一遍、:(常规要求)小朋友们听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听听小溪流想去什么地方?它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找大海的?
欣赏完提问:
(1)、小朋友们听到什么?
(2)、流进了什么地方?(哪里)
(3)、小溪流的心情怎么样?
(小溪流很高兴,我们一会跟小溪流唱歌的时候也要像小溪流一样用快乐、好听的'声音)
B:第二次欣赏,熟悉旋律。(拍手感受音乐)
4、 熟悉歌词。
师: 现在老师把小溪流的歌词念给小朋友们听一听。(1-2遍)
5、 学唱歌曲。
A:老师范唱。
B:幼儿跟唱。
6、幼儿分组表演唱。(学会从音准节拍,幼儿音乐的表现上去互相评价歌唱效果)
7、游戏:找朋友。
A:教师示范游戏,与幼儿共同讨论,熟悉游戏规则,一人(几人)当邀请人(小溪流),在音乐前半部分拍手唱歌,唱到“流进河,”及“流进江”时邀请一个小朋友跟着一起游戏。
B:按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体会找朋友的快乐。
8、活动自然结束。
《小溪流》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小溪流不断向前,永不止息,最终发展壮大的过程,告诉孩子们“成长”的道理。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此前学过一篇童话,对童话的特点有所了解,学生小学时又对想象能力做过培训,本文的内容又极其生动,所以,体会文章的构思及想象的特点,应该能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标标准”和“阶段目标”确定了如何品读(如第二段)让学生进一步体味童话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特点及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
1、感知。
(1)形象感知。
播放多媒体动画,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分组品读。
①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要求分别细致地阅读课文的4个部分,从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的特征的词各一个。
②再读课文,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③细细品味这些词语,然后联系各部分内容,明确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各自的歌声特点、力量表现,看看它们碰到了哪些劝阻者及应对情况。
(3)制表整理。
将品读赏析的结果加以整理。参照课后习题(可补充“特征”一栏)制成表格。
(朗读、圈点、勾画、作表、比较)
【感知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结构,初步感知小溪流的“形象”】
2、再现。
各组举荐朗读能力较强、表现力强的学生,到台前表演各自品读过的片段(配以多媒体动画作为背景)。
(一名学生在台下朗读叙述性文字,一名学生在台上表演小溪流,一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劝阻者)
【通过小组选拔,学生之间增强了合作和比较的机会。表演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整合。
(1)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大江的`歌”或“大海的歌”为题?
(2)“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怎样的歌?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合作,然后在班内交流,允许保留意见,允许展开争论)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题思想】
4、练习。
(1)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看看哪些词句特别有表现力。
(2)保持语言风格不变,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小溪流成长为海洋的过程。
板书:
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成长历程: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
勇往直前,永不停息
阻拦者:枯草——乌鸦——泥沙——沉船
《小溪流》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 3
设计理念:
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也要力求体现年段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素养:
一是应以“听”为主线贯穿始终。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的聆听手段,让学生在“听”中思考,“听”中感悟,“听”中审美,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培养较强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是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
教材分析:
《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淳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深情厚爱。歌曲为二段体,第一乐段(第1~16小节)节奏和旋律明快,尤其是第3、第4小节附点四分音符及第11小节的切分节奏运用,更使音乐富有动感,生动描绘出小溪流水欢快奔腾的形象。紧接着第二乐段以弱起进入,旋律与前段形成明显的对比,情绪转化为热情而舒展,歌曲结尾处的“啦”节奏欢快、跳跃,富有特点,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是欢快情绪的真实表现,使人仿佛看到了潺潺流水奔流不息,带着祖国的骄傲,汇入大海的生动情境。
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学习常规的训练,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有所增强。尤其是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使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新的特点。中年级学生大脑中的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在直观形象成分增加的同时,抽象逻辑成分开始增加。在学习上,要注意直观形象法和抽象逻辑法的自然过渡。特别是在音乐学习方面,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可逐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自然,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简单尝试进行识谱。
2.能用连音与跳音唱法,表现音乐舒展和欢快的不同情绪,通过两种情绪对比,体验不同的音乐形象。
3.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形成“音乐就在我们身边”的意识,以及寻找生活中“美的音响”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用连贯的气息、有力度变化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气息的控制、一字多音和音准把握。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自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伴奏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教学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这堂课的主角是一位大自然的朋友,一起来听听它的声音,它是谁?
播放课件(溪水声)
生:溪流
你模仿一下吗?
2、师:看来我们对大自然中的声音都非常的敏感。在美丽的山谷中,小溪快活的流动着,听,它的歌声:
5430|1032|1060|5125|3.1|217|1-|10‖
①出示乐谱,师范唱,你听出了什么?让学生说说哪里是欢快的,哪里是优美舒缓的,为什么这样觉得。(若答不出,老师可先范唱一次)
②出示图谱,学唱曲谱
今天咱们来挑战一下曲谱,还记得吗?让蔡老师来帮助你们。(听琴声再唱)
③唱“啦”师画图形谱。
三、学唱歌曲
1、师:你们的声音真动听,仿佛一条小溪从我眼前流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小溪流水响叮咚》。听完以后告诉大家,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师范唱。
3、学唱第一段
用“U”跟琴唱
学生默唱第一段歌词。
学生跟琴学唱歌曲第一大段,学生自己找出难点并解决。
4.学生跟琴学唱歌曲第二段
5.随钢琴带感情演唱整首歌曲。
6、教师范唱(突出强弱,音乐情绪)在歌曲中,哪里是欢快的小溪流,哪里是柔美的小溪流?
歌曲处理:指导学生讨论如何更好的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内容和意境。
(从音色、速度、力度等方面发表意见)
7、集体有感情地跟伴奏音乐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1、自制乐器碗琴和沙球。
师:同学们都成了一条快乐的小溪流,老师都被你们深深的感动了,因此我真的把小溪的歌声带来了。敲击碗琴,让生猜是什么乐器?出示,为什么音有高低?请生来尝试。
师:我可以用碗来表现溪水的声音。在美丽的山谷中,还有那么多动听的声音,我们可以如何去表现呢?
2、老师这里分别有两条节奏:
①X0X0|X0X0
②xo|xo练习拍打
拿出沙球,你看,他们分别适合用哪个乐器来演奏。用上沙球练习两个小节。
3.分组讨论怎样用上面两个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老师:我知道了,你们都非常的有节奏感。接下来,老师再来考考你们,刚才的两种节奏型都想为小溪流伴奏,那么你觉得他们俩分别用在哪里比较合适?同桌讨论一下,我请同学来回答。
4.课件展示节奏,学生随伴奏演唱并用手打节奏。
老师:你们回答的都不错,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是怎么把他们俩组合起来的。跟着老师一起来拍一拍。
5、师: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泉水的“叮咚”声,同学们优美的歌声交织成了一片,好像大自然中独一无二的交响曲。同学们,当你拍打这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吗?
6、师小结:最后我想对你们说,大自然太大、太美、太神奇啦!让我们去尽情挖掘她,从她身上找寻出更多的音乐。因为,音乐来自生活,音乐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踏着《小溪流水响叮咚》的节拍走出教室!
《小溪流》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积累文中生字词,理解“犟”的深层含义及文章主题。
2、能力目标:在领悟、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想像、理解、评价以及联系实际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认准目标、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弄清犟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它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的主旨,即对“犟”的深层理解。
[教学方法]
1、教法。采用情境感悟教学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等,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感悟质疑、探究。
2、学法。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通过个性化阅读和合作交流,在研讨过程中进行情感体验、大胆创新。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片)
导入:同学们,龟兔赛跑的故事,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乌龟凭着认准目标、坚持不懈的精神,最后取得了胜利。今天,让我们再来看看米切尔·恩德笔下“犟龟”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
解题。(板书“犟龟”)
学生谈对“犟”字的初步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配乐朗读。
1、请以“这篇童话讲述了一个……的故事。”的句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配以画面)
2、再看看哪些语句能表现小乌龟的“犟”,将这样的语句画下来。(学生边读边画。)
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投影显示要点)
1、犟龟一路上遇到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持什么态度?
请同学们分组找出相关语句,认真品味,表情朗读。
各组推选代表精彩朗读。师生共同评读。
2、“原来这是一只只管向前,不听别人劝告的小乌龟。”大家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交流明确
3、请用一句话说说:我们今天认识了怎样的一只小乌龟?
评议小结。
4、质疑:同学们学到这儿,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学生互相质疑、解疑,教师适当引导。
如:小乌龟本想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然而最后它历尽艰辛参加的却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这算不算成功?
四、拓展提升(投影)
1、试着讲出与本篇童话主旨相近的一两句名言、警句、成语、俗语。或自己创作一句含有类似道理的话。
2、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童话的主要特点吗?
结束语。
五、布置作业(投影)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只倔强的小乌龟,你认为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什么时候也需要这般“犟”劲?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附:板书设计
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犟龟婚礼
勇往直前择善而从(最美丽最盛大)
《小溪流》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 5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2、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和小溪流生动、活泼的形象。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欢快、活泼的情绪。
难点:理解小溪流生动、活泼的形象。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滑滑梯,让幼儿体验快速往下滑的感觉以及玩滑梯的快乐心情。
2、 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小溪流的歌》1册,图画纸1张,笔1支。
3、 主题录音带一盒。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引导幼儿回忆、讲述自己和同伴滑滑梯的趣事和感受。
2、看图讲述。
指导幼儿观察《小溪流的`歌》第一页画面,看一看、说一说图画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小溪流从哪里流下来,小溪流和小鸟的表情看起来是怎么样的 ;自己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会像小溪流和小鸟一样高兴。
3、欣赏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有谁?”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2)教师播放儿歌录音带,让幼儿欣赏儿歌,并向幼儿提问问题,启发幼儿回答问题,并学一学小溪流的模样,说一说小溪流滑滑梯的感觉。
(3)教师小结:小溪流是一个快乐的孩子,他一路唱,一路跳,嘻嘻哈哈地笑回家;小溪流是个顽皮的孩子,他把山坡当成滑梯,哧溜一下很突然、很快地从山顶滑到了山底,扑进河妈妈的怀抱里。
4、学念儿歌。
(1)教师逐句教幼儿念儿歌,再让幼儿跟教师完整地念儿歌
(2)请幼儿翻开《小溪流的歌》第一页,看图念儿歌,鼓励幼儿用像小溪流一样快乐的心情来念儿歌。
(3)让幼儿分组来念儿歌,加强对儿歌的朗诵,并表扬念得好的那一组。
5、活动延伸。
让幼儿自由在纸上画出小溪流高兴滑滑梯的样子,感受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学会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活泼、欢快的情绪,我通过看图讲述、欣赏儿歌、幼儿分组念儿歌、绘画活动来进行这个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特别是在学小溪流欢快的样子以及分组比赛念儿歌的时候,活动氛围很活跃,幼儿很高兴,所以这节课我能够达到了教学目标。
《小溪流》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 6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的歌曲的基础上,感受歌曲《小溪流》的活泼与流畅。
2、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熟悉游戏规则,按规则与同伴合作游戏。
3、用匹配的原则找朋友,并感受一起穿越“障碍”流向“大海”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会唱歌曲,并有用身体做障碍和穿越“障碍”的经验。
2、将幼儿椅子围成圆形。
3、“小溪流”颜色标记卡红、蓝、黄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
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一遍。
(二)玩音乐游戏:《小溪流》
1、教师扮演小溪流示范游戏,请幼儿观察,并讨论:
——老师在前奏部分做了什么?(在山头上等待)
——唱歌曲前两句时怎么做的?(绕椅子跑,然后跳两次)
说完后可以和幼儿一起唱着这两句试着做一做。
——老师是在哪一句邀请的朋友?(流进河,流进江)邀请时怎么做的?(邀请手势)
——被邀请到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跑到小溪流身后继续游戏)
——最后怎么做的?(和找到的朋友抱一抱)
教师总结游戏规则:一人当小溪流(邀请人),在音乐的前半部分绕椅子,唱到“流进河”和“流进江”时邀请一个朋友跟着一起游戏。
2、找一名幼儿当小溪流(邀请人)来玩游戏1次。(跟琴唱)(其他小朋友要一起演唱,谁唱的好,小溪流就就回找他做朋友了)
3、找两名幼儿当小溪流(邀请人)玩游戏2次。(可以播放音乐)
师:如出现两个人同时邀请一个人,该怎么办?(可以就近迅速换一个朋友邀请)
(三)增加匹配规则,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1、出示标记卡,教师示范游戏,引导幼儿发现匹配规则:
师:“小溪流”去找“大海”的.路上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朋友,有的却不是,哪谁才是“小溪流”的朋友呢?我这里有一个红色标记,把你们的标记从小椅子后面拿出来贴在手心上,藏起来,等领头的小溪流去邀请你的时候,你才可以拿出来看。现在看一看赵老师是怎么确定谁是我的朋友的?(示范游戏,引导幼儿发现有着相同颜色标记的才是好朋友)
2、请2名幼儿当小溪流来玩游戏,其他幼儿各持不同颜色的标记卡等待被邀请。(一段歌曲)
3、请2名幼儿当小溪流来玩游戏,其他幼儿各持不同颜色的标记卡等待被邀请。(两段歌曲)
师:第一段结束后在间奏时请你做小溪流跳舞的动作,第二段一开始唱歌词,就跟着你小溪流继续找朋友。(跳舞时注意不要和其他小溪发生碰撞)
(四)创编“障碍”动作,并穿越“障碍进行游戏
1、创编“障碍”动作和穿越“障碍的动作
师:小溪流在找大海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你们想一想怎么用身体做出各种障碍?(和其他伙伴合作做障碍)
2、遇到这些“障碍”,“小溪流”可以怎么过去?(绕,钻,跳……)
3、将全班幼儿分成三组。第一组三名幼儿扮演小溪流;另一组幼儿作为被邀请的人;第三组六名幼儿用身体动作创造出各种障碍。
4、评价及自我评价,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哪里还做的不够好,教师帮助总结经验,并再次进行游戏。
5、完整的边唱歌曲边合作进行游戏。游戏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决定进行的3-4次。
【《小溪流》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教学设计11-15
大班活动教学设计05-16
大班音乐《咏柳》教学设计和反思11-17
音乐教学设计08-02
中班音乐教学设计03-03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05-15
热音乐教学设计06-06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01-29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06-15
大班语言活动《落叶》教学设计反思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