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01 12:02: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鳄、蠢、鲫、旱、缸、鳖、哼、鞭、颈”9个生字。重点指导“鲫”的读音,“鳖”上半部分的笔顺。

  2、联系上下文理解“逗弄“,“平安无事”,“不胜其烦”和“设想”的意思。

  3、学习抓住关键词简要地介绍“过山鲫”。

  4、学习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体会“我”对小动物的喜爱。

  5、初步感受题目与选材之间的联系,明白“愚蠢是要受到报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板书:小动物

  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曾经养过些什么小动物?

  2、介绍作者,巩固对“编辑”理解。

  3、突出“喜欢”,读好课题。

  二、反馈预习,介绍过山鲫的生活环境,感受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节。

  (2)引读理解种种东西。

  种种东西在这里说明作者养过的小动物——,而且还不止这些,课文还提到了哪些小动物?

  2、学习生字“鲫”“鳖”,指导书写。

  板书:过山鲫 鳖

  3、预习了课文,你对“过山鲫”有了哪些了解?

  适时板书:热带 生命力强 (半小时) 跃动找水

  (1)随机复习理解、正音:干涸

  (2)完整地介绍“过山鲫”。

  三、理解“逗弄”,了解作者在逗弄的小动物的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和蠢事

  (过渡:作者喜欢小动物,在养小动物的过程中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1、理解“逗弄”(学生自由说)

  2、学习趣事,体会作者在想象中获得快乐

  (1)指名读第4节

  (2)引读前半句体会作者是怎样逗弄“过山鲫”的

  出示:每次洗澡的时候,我总是把它们捞出来,放在地上,看它们跃动,数着:“一,二,三,四!”想像着它们是在进行比赛,过了好一会儿才把它们放回水缸。

  l 指名读:洗澡的时候,我是把它们——放——看——,就是这样逗弄的。

  l 全班引:我用这样逗弄过山鲫,把它们——(做动作)

  (3)了解作者逗弄“过山鲫”的原因,感受他的好奇。

  师:作者为什么每次都要把“过山鲫”捞出来这样子逗弄呢?

  板书:好奇

  (4)体会作者在想像中获得乐趣

  l 看着它跃动有趣在哪里呢?

  板书:想像

  l 想像它们在进行什么比赛?

  l 指导读句

  (5)抓住 “才”,深入体会逗弄“过山鲫”的有趣。

  这个“才”字说明什么?(舍不得)

  所以每次都要逗弄——好一会儿,好一会儿究竟要逗弄多久?能不能更久?

  虽然舍不得,但还是要把它们放回水缸,指导读句。

  3、学习蠢事,体会作者在逗弄鳖的过程受到了深刻的教训

  (1)借助提示概括蠢事的内容

  出示:虽然大人……但是“我”……结果……

  (2)理解“大人再三嘱咐”的内容

  l 思考:这句话有几层意思?

  l 指导读出担忧、警告的语气。

  (3)想像“恳求”的话语,体会“我”对小动物的喜欢

  过渡:既然大人们深知逗弄鳖是很危险的,怎么还会同意给“我”玩呢?

  创设情境想像说话,理解“不胜其烦”。

  引读,进一步体会大人的不放心

  (4) 联系大人的话想象“我”的心理活动,体会“我”的好奇和对鳖的喜爱。

  创设情景,体会“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师:现在你终于如愿以偿,怎么没反应的啊?心里想什么呢?

  引导学生联系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这是大人答应作者后的第一反应,要知道作者的小脑瓜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一定要联系他的行为,读读这两句话。

  出示:我就躲着,悄悄地和这只鳖“玩”了起来!小时候有时真蠢哪,我竟设想这只鳖是不敢咬我的。

  l 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好奇”

  l 小结:我们想象要结合课文内容,这样才能合情合理,可不能自己想当然。

  (5)品读逗弄鳖的语句,体会“我”在逗弄过程中的忘乎所以

  引读逗弄鳖的句子,了解作者逗弄的过程。

  你们发现了吗,在逗弄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一开始是……后来……

  引读:一开始我还是小心翼翼的,因为大人的话就在耳边响起,我谨慎地伸出——,鳖没有要我;我又小心地伸出——,鳖还是没有咬我;经过——,我都——,于是——甚至于把大人的警告都忘在了脑后;最后一次,当我——。

  理解愚蠢之处

  再次引读,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愚蠢”:

  (6)联系上文体会“我”对不听大人的话深感后悔

  四、感受作者选材的用意以及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1、体会作者详写蠢事是因为他对此印象深刻

  2、体会题目与蠢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合蠢事的结果,对照课题质疑。

  联系最后一节的道理释疑

  3、结合对秦牧的介绍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篇2

  一、活动目标:

  1、愿意说说在动物园看到的各种动物,并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2、能大胆的使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3、激发爱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动物名称。

  2、物质准备:幻灯片动物园拍摄的照片。

  3、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小红星若干枚。

  三、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去过动物园呀?那你们在动物园都看见过什么动物?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都看见过什么动物。

  2、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各种动物的图片。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动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幼儿与教师交谈。

  1、请猜猜老师喜欢什么小动物?

  1)请幼儿大胆猜测教师喜欢什么小动物.

  2)教师结合动物图片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说明那小动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喜欢,如:孔雀-美丽-会开屏…

  2、请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

  1)提问"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的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3)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喜欢的动物。

  (三)送颗红星给喜欢的动物

  1、请每位幼儿取一枚红星粘贴在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下面。

  (三)游戏:猜一猜它是谁?

  1、请个别幼儿上来模仿小动物,让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四)活动结束:

  小动物们都很可爱,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关心和爱护小动物。

  活动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为此,教师在活动前用心创设了“宝宝动物园”的教学情境。活动开始时,幼儿听说教师要带他们去参观“宝宝动物园”,都高兴极了。然后,在参观“宝宝动物园”时,动物园里生动形象的环境布置更是进一步引起了幼儿参观的兴趣。所有这些,目的都是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谈话情境,从而激发幼儿参与谈话的欲望,为后面的交流环节做好铺垫。

  二、多种形式,引导交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非常注重交流环节。分别采用了自由交流、分组交流、集中交流的形式,引导幼儿大胆交流。

  (一)自由参观,自由交流。

  在带领幼儿参观“宝宝动物园”时,教师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并发现“宝宝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然后引导幼儿以自己的观察和已有经验,自由说出自己发现的动物的名称以及相关认知。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做任何形式的引导,让幼儿在毫无束缚的状态下轻松参观,自由交流。

  (二)分组交流,大胆表述。

  在分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环节时,教师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幼儿的交流之中。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引导幼儿轮流发言并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提醒幼儿互相学习彼此的谈话经验。比如,当一位幼儿表述得较完整的时候,教师及时对该幼儿进行表扬,并提醒其他幼儿向该幼儿学习说完整的话。

  (三)集中交流,大胆表述。

  在幼儿分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进行集体交流。在此环节中,教师不仅注重对举手发言的幼儿的引导,还有意识地将问题延伸,引导其他幼儿一起加入谈话的行列。比如,当一位幼儿回答我喜欢的动物是小兔子时,教师会有意识地提问其他幼儿:“你们有谁也喜欢小兔子?小兔子是什么样子的?小兔子还有什么本领?”等等。这样做,既照顾到了个体,又照顾了全体。通过交流,幼儿之间的经验得到相互补充。

  三、关注差异,个别引导

  《纲要》中提到:“必须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师幼交流,大胆表述。”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地加入到幼儿的谈话之中。在参与幼儿谈话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并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

  (一)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

  教师注重引导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名称。在该幼儿出现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教师能够提醒幼儿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教师注意耐心倾听该幼儿的讲述,在该幼儿表述不对或不完整时,教师不是急于为幼儿纠正回答或帮助其说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其他幼儿,并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注意倾听能力较强的幼儿的表述。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拓展了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表述经验。

  (二)针对能力中等的幼儿:

  根据小班幼儿的爱模仿的学习特点,教师在引导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名称的基础上,教师使用平行谈话的方法为幼儿提供了新的谈话经验进行模仿。比如,在幼儿不懂如何表述时,教师这样对幼儿说:“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老师喜欢的动物是孔雀。孔雀很漂亮,它会开屏。孔雀开屏的时候,尾巴像一把漂亮的大扇子。”

  (三)针对能力较强的幼儿:

  教师则注重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来引导幼儿大胆与同伴进行交流。如“你喜欢的动物是谁?它长的是什么样子?它是怎么叫的?它有什么本领?”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有意引导幼儿用声音、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且请其他幼儿一起模仿该幼儿的表现。这样做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是另一种形式的表扬,无形当中进一步增强了这些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又帮助其他幼儿拓展了他们的谈话经验。

  教师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程度的引导和帮助,让每个幼儿都有话可说,从而促进了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四、游戏形式,体验乐趣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爱模仿,认知靠行动。对于小班的幼儿而言,游戏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多处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小火车”的游戏形式入场、竞猜游戏,模仿游戏……,通过游戏,一方面幼儿使幼儿的游戏欲望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幼儿的创造性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五、结合回答,随机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意结合各种动物的特点对幼儿进行随机的生活教育。比如当一位幼儿说小兔喜欢吃萝卜和蔬菜时,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教育幼儿要向小兔一样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当一位幼儿说乌龟的本领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躲进自己的龟壳里,教师从中教育幼儿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能随便让陌生人进门。

  存在不足: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育时机的把控还不够到位。

  2、在指导语的表述上还不够精确简练。

  3、在最后的游戏环节中,游戏的次数较少,不够满足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的欲望。

  改进策略:

  1、在交流中,教师还应进一步注意抓住教育时机,注意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表述。

  2、在指导语的表述上还要多加斟酌,尽量精确简练,提高指导语的有效性。

  3、在最后的游戏环节中,游戏的次数可适当增加,进一步满足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的欲望。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认识10个生字,能用找近义词、理解关键字、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再三恳求、不胜其烦、平安无事”等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第2节和后面4节的关系;重点学习课文描写的一件“蠢事”,指导理解关键句子,理清段落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开头复述第二件事。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我逗弄小动物时的乐趣,体会“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按顺序抓住小动物外形和动作的特点或具体事例描写小动物,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拓宽习作思路,学着新颖选材,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入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养过什么小动物?学生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小动物有关的课文,指名读课题。(带着这份喜爱一起读读课题。)

  3、文章的作者在儿童时代养过许多小动物。(出示小动物名称)一起念一念。

  ①出示三种小动物,请你再读读这三种小动物名称。“鳄、鲫、鳖”是三个生字,注意观察三个字的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②这是“鱼字旁”、这是“鱼字底”,(横改提)。看老师写一写“鳖”,特别注意左上部分的笔顺,跟老师书空左上部分。在桌上默写一个“鳖”,鳖就是——甲鱼。

  ③“过山鲫”是一种鱼,鳖和鳄鱼和既能在水里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它们却不是鱼,而是爬行动物。

  4、在课题上,有这样一个标记“①”,这表示——注释。

  5、打开书找找这篇课文注释在哪儿,轻声读注释。读了这个注释你了解了什么?

  6、小结:这个注释帮助我们了解了作者和他的作品的一些情况,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帮助。如果你还想进一步了解这位大作家,可以上网去查询。

  二、学文

  1、整体感知

  (1)下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要求:轻声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事?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地告诉了我们,请用直线把这句话划下来。(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要求,按照要求自学课文)

  (2)交流

  ①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②课文主要写了我逗弄小动物时发生的两件事,一件——趣事,一件蠢事,文中哪句话概括地告诉我们的?指名、齐读。

  板书:逗弄、趣事、蠢事(“蠢事”就是——“傻事”)是呀,课文就是围绕我在逗弄小动物时的这一件“趣事”和一件“蠢事”展开的。

  2、学习“趣事”

  (1)我们先来学习这件“趣事”。出示第4节,轻声读读这段话,(自由读)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学生交流

  出示:每次洗澡的时候,我总是把它们捞出来,放在地上,看它们跃动……放回水缸。

  ①指名读。

  ②我把过山鲫捞出来,放在地上,看它们跃动,嘴里还数着“一,二,三,四!”(男女生分别数)想像着它们是在进行比赛。(随机板书:看、数、想像……)比什么,怎么比呢?说话:我想像着它们在比。(高低、快慢、次数、远近)有趣吗?那就把这种“趣”味读出来呀!齐读

  (2)为什么我能和“过山鲫”这样玩,一玩就是这么长时间呢?指导齐读第3节“这种鱼生命力很强……再度生活下去。”只有了解了小动物的特点、习性,才能这样逗弄,喜爱小动物更要珍爱小动物的生命呀!课文这两节紧紧围绕这个“趣”字展开。

  3、学习“蠢事”

  (1)当然,在逗弄小动物时,我也做过些非常蠢的事,其中有一件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这件事和一只“鳖”有关。出示“鳖”的图片和介绍

  鳖,又称甲鱼。吻部突出,牙齿尖细,可以咬碎树枝、骨头等坚硬的东西。遇到危险时,头和四肢迅速地缩进壳内。(动物的嘴也可称为“吻”,吻最前面的部分就是——吻端)

  (2)出示第5节,引读:有一次,家里买回几只鳖来吃……

  大人不答应,我——再三恳求。我恳求了——一次又一次;很多次(理解“再三”的意思。)“再三恳求”变大变红。

  引读:大概“哼”得久了,大人——不胜其烦,“不胜其烦”变大变红。

  理解“不胜其烦”的意思——“胜”字义选择,“不胜其烦”的意思是——

  (3)大人再三吩咐(变大变红):(出示)“要小心哪……打你一顿鞭子!”

  齐读;“要小心哪!”大人的这份关心没读出来,再读;大人又是关心,又是吓唬,就怕我被咬着,大人可知道,一旦被咬着,后果可了不得!再读一遍。

  (4)听了大人的话我心里会怎么想呢?

  是呀,听了大人的话,我心里有些紧张、有些害怕,但又有点怀疑:真有这么厉害吗?我忍不住,悄悄地和这只鳖玩了起来。

  (5)指名读第一句。创设情景:小朋友,现在你就是作者,想像桌上就有这么一只鳖,我们一起来和鳖玩一玩。我伸出一只手指去逗它……还好,没咬着(一次);我伸出……又没咬着(跟着老师说);第三次(一起说)……还是没咬着;第四次、第五次……多次逗弄,我都——平安无事(板书:多次逗弄),这时我心里又会怎么想呢?交流

  (6)最后一次,准备:最后一次……咬住了!

  老师范读,重复“唉,一下子就给咬住了!”

  一个“唉”字,让咱们能感受到当时我——大吃一惊、毫无防备、害怕、疼痛……读出这份感觉来。(指名几人)板书:突然被咬

  (7)引读“鳖咬的痛楚……血淋淋”(“我只好拼命用力甩”拼命了吗?不够;还没甩掉,再使劲。)板书:强忍痛楚、拼命甩脱

  (8)这一幕真是惊险哪!让我们再来回顾这最后一次的情景——齐读“最后一次”

  (10)这事让我明白了——引读最后一节。我的“愚蠢”就是——不知道被鳖咬会这么厉害,盲目地去逗鳖,还不听大人的劝告,结果被鳖咬得鲜血淋淋,这部分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蠢”字展开的。

  (11)这件事情让我们印象深刻,现在请你来讲一讲这个故事。你可以这样开头:在逗弄小动物时,我做过一些蠢事,其中有一件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把逗弄鳖的过程说清楚,特别是最后一次被鳖咬,拼命甩脱的过程说得详细一些。我们在说的时候都要紧紧围绕这个“蠢”字。

  自由准备,交流。

  三、归纳

  儿童时代,我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以至于成年后,我还时常想起这些——有趣的事,甚至是一些蠢事。这些事让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乐趣。小朋友,在你的身边肯定也有一些让你非常难忘的事情,咱们也可以用笔把这些趣事或蠢事记录下来。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分析

  《我喜欢小动物》是著名作家秦牧的文章。课文先介绍了作者在儿童时代很喜欢小动物,并列举了养过的小动物;接着总述在逗弄小动物时有过趣事,也有蠢事。然后,分别用逗“过山鲫”和“鳖”来表现作者对小动物的喜欢之情,也表现了儿时的我那种天真、调皮、可爱的特性。同时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愚蠢是要受报复的,小愚蠢受小报复,大愚蠢受大报复。

  本文条理清晰,先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然后总述、举例分述,最后总结教训。

  二、学情分析

  进入三年级,学生基本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运用他们喜欢的方法,如:查字典、找近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等来理解词句。但教师并不能因而放弃字词教学,因为他们各种理解词句的方法掌握上还不够熟练。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一如既往地重视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的比较、辨析和运用,加强词句的理解训练,让学习形式更加丰富。

  三年级的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很少有顿读、唱读、一字一顿等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能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品词析句等方法理解课文的中心,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堂上,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并逐步学会阅读,可以在多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感悟、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在阅读中学习生字10个“鳄、蠢、鲫、旱、缸、鳖、哼、鳖、颈、悬”,指导书写“鳖”。

  3、继续学习运用适当的方法理解词语,能说出“恳求、不胜其烦”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10个“鳄鱼、逗弄、干涸、水缸、不胜其烦、鞭子、平安无事、血淋淋、愚蠢、报复”。

  2、学习课文,读懂句子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喜欢动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学会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难点:体会作者亲近动物、喜欢动物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激趣

  1、谈话激趣,出示课题。

  2、读注释,了解作者。

  3、学习第一节,了解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式。

  二、整体感知。

  1、过渡:作者很喜欢小动物,不但养了种种小动物,而且常常逗弄小动物。

  2、理解“逗弄”。板:逗弄

  3、找出作者具体写的逗弄的小动物。板:过山鲫鳖

  4、指导书写“鳖”的笔顺。板:鳖

  5、了解哪几节写过山鲫,哪几节写鳖。

  完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7、小结:作者先用在逗弄小动物时,我做过有趣的事,也做过蠢事总起,再分别用逗弄“过山鲫”和逗弄“鳖”来写具体。

  三、细读课文。

  1、学逗“过山鲫”

  1)抽读第三节——用自己的话介绍过山鲫。

  2)默读第四节——我是怎么逗弄过山鲫的?圈出表示我动作的词。

  自由读,读出作者对“过山鲫”的喜欢之情。

  抽读。指导朗读(我的语言)。

  (要读出“!”的语气。要读出“,”的停顿。)

  3)齐读句子,读好我的话,读出喜欢之情。

  2、学逗“鳖”

  过渡:逗“过山鲫”真是有劲,玩起来真开心。可是在逗“鳖”的时候,我就不敢这么放开地玩了。这是为什么呢?

  (1)读第五节

  理解词语:“恳求”(辨析法),不胜其烦”(关键词)。

  (2)抽读第六节——我是怎么逗弄鳖的呢?边听朗读边划逗弄的句子。

  说说“蓝色的句子”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承上启下)

  体会多次逗弄和作者情感的变化。

  理解平安无事。(联系上下文)

  想象说话:经过多次逗弄,我都平安无事,此时,我会想些什么呢?

  图片了解吻端。

  (3)齐读被咬后的句子,体会作者的被咬痛苦。

  (4)齐读最后一节——了解“愚蠢”带来的后果。

  3、总结:课文写了两件逗弄小动物的事例,一件是趣事,一件是蠢事。这两件事都很好地体现了儿童时代的我对小动物的喜欢。也只有这个时期的孩子,才会对小动物喜欢到这种程度,甚至忘了危险。

  四、拓展说话。

  我喜欢_,

  我这样逗弄它的,_

  五、作业超市。

  1、完成本课作业本,抄写课后词语。

  2、完成课后写话练习。

  3、回想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件蠢事,并说一遍这件事。

  六、板书设计。

  我喜欢小动物

  逗弄

  过山鲫(趣事)鳖(蠢事)

  (动词)(动词)

  五、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逗弄过什么小动物。

  3、ppt课件

  六、评价设计

  七、专家点评:

  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集中。小郭老师努力改变以静止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动态的语言实践模式,指导学生运用具体的听、说、读、写,语文学习的方式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内心变化,但还有一点内容分析的痕迹。本课教学重点突出,凸显学段要求,如结合文本学习用举例法把句子意思写具体,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学习过渡句等。学以致用,课堂教学和课内练习、作业一致性程度较高。

  八、自我反思: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初步能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品词析句等方法理解课文的中心,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堂上,继续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并逐步学会阅读,所以在这堂课上我用了多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感悟、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这堂课中不难发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还不够规范,但是如何使语言更加规范,使语言更具有感染力还有待我给他们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篇5

  设计理念:

  让学生观察动物,积累素材;以“我”口说“我”心,盘活心中积累;后自主完成习作。这种教学流程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旨在体现生活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能作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预设:

  1、写一个你喜欢的动物。

  2、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3、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它的喜爱。

  4、写完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课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收集、积累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3、动物头饰若干、《动物世界》录像资料。《动物狂欢节》音乐。

  教学重难点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流程预设

  一、谈话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几篇与动物有关的课文,那高傲的白鹅、古怪的猫、有伟大母爱的母鸡,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生动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动物世界》,去看看那些人类的朋友们过的怎么样。(播放录像《动物世界》)

  2、启发。《动物世界》的录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畅谈感受) 播放“动物世界”录像,引入新课。

  3 、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里的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

  设计理念:本小节的设计,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物世界》的观看,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动物,激起他们说话的欲望,会说就会写。

  二、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

  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

  ①说说动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

  ②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

  ③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设计理念:本节设计在调动学生说的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喜欢的平时接触的就多,就会多一份观察,自然说的具体说的有声有色。

  三、摆设擂台,分组交流

  1、抓住特征、指导描述。

  2、 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交流,学生相互评议,教师相机点拨。

  (1)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2)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

  (3)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设计理念: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平时的观察到的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和它之间发生的事说出来,这样写同样动物的学生就会起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也即是平日的积累,大家共享,也会勾起别的同学的回忆。

  四、习作指导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设计理念:本节设计引导学生抓住特点写,突出文章的中心。

  五、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点击课件:

  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注:先总写松鼠外形美丽,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具体写外形美。)

  ②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注:带点的词语把小燕子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

  2、复习《猫》、《白鹅》,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设计理念:通过对学过的文章的写作方法的梳理,学生就会把心中想说的有条理的写下来,对学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范文的出示,让学生思路开阔,语言的运用也起到感染的作用。

  3、学生作文。

  ①提出作文要求。(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呢?)

  a 、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 b 、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②学生完成初稿,教师个别辅导。

  六 点拨写法习作交流

  七、概述习作的情况。

  八、进行习作交流。

  1、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挑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集体修改。

  3、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设计理念:集体修改部分同学的习作,起到示范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正如人们所想:好作文是修该出来。

  总评:

  儿童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小学作文教学理应让学生多读范文,多仿范文。因为范文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活生生的例子。能在学生脑子里形成鲜明的印象,成为写作的具体榜样。它形象地告诉学生某篇作文该写什么和怎样写。直观了然,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模仿,容易掌握。对小学生来说,仿写范文比任何讲授都来得简单。来得清楚,来得有效。班图拉提出:“示范作用在几方面可促进创新性的发展。正像我们曾经看到的那样,示范作用可给创新提供认知和行为的工具……”也就是说,“模仿”对于创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示范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和认知策略,给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和手段。小学生学写作文,也必须遵循从“仿”到“作”的原则。在指导学生学写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发挥示范学习的作用,采用仿写法,教给学生观察、思考、取材遗迹下笔成文的方法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篇6

  活动目标:

  1、会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外形,感知动物的基本外形特征。

  2、尝试运用形体组合建构表现自己喜爱的常见动物。

  3、能大方的介绍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分享建构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幼儿参观过动物园,在美工区画过、用图形拼摆过常见的动物。

  物质:PPT,雪花片,展台,半成品(球体、椭球体)等。

  活动过程:

  1、观察分析常见动物的基本外形特征。

  (1)课件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有哪些动物?”

  教师:“老虎是什么样子的?头部什么形状?身体呢?”

  教师:“小兔是什么样子的?耳朵像什么形状?”

  教师:“长颈鹿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脖子跟其他小动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幼共同小结动物头部、身体等基本特征和典型特征。

  (2)拓展幼儿经验。

  教师:“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它是什么样子的?”

  (3)师幼共同小结。(动物主要结构为头部、身体、四肢。)

  2、出示范例,引发幼儿建构的愿望。

  出示建构好的半成品球体、椭球体

  教师:“你想插什么小动物?”“你们能用这些插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吗?” “打算怎么插”,“还需要添加什么才像你要插得动物呢?”(提示幼儿如何建构表现动物的典型特征)“在球体上面如何变化才像你要插得动物呢?”(鼓励幼儿尝试建构动物头的不同特征)

  3、幼儿建构,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想一想动物的头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提醒幼儿注意用色,帮助个别幼儿完成头部与身体处的连接。

  4、展示、评价

  (1)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谁来介绍你插的小动物?你是怎么插的?用了什么形体?”

  (2)欣赏同伴作品。

  教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伴建构的小动物吧!”

  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同伴建构动物特征的表现方法,帮助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启发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建构方法来建构喜爱的动物造型。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平安无事”、“逗弄”、“甩脱”等词语。积累“干涸”、“痛楚”、“实事求是”等词语。

  3.初步学习阅读参考资料:能读懂课后的注释,懂得注释的作用。

  4.熟读课文,了解第二节与后面四节的关系。

  5.体会作者亲近动物、喜爱动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通全文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能用几句话来说说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秦牧的作品《我喜欢小动物》。

  出示:

  26.我喜欢小动物(齐读课题)

  3.轻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阅读注释

  1.同学们,我们以前是否接触过注释?请说说你的了解。

  2.请学生到课文中去找找注释在哪里?(篇末)

  师:注释有的在当页,有的在篇末。

  3.用实物投影仪出示注释在当页的文章。

  4.本文的注释有几个?标在哪里?

  师:本课的注释只有一个,注释符号用数字加小圈标在题目的右上方。这个注释是对全文作说明。除此之外,还有对文章字、词、句的解释,我们以前接触过不少。

  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本课的注释,交流一下你能从中读懂些什么?

  6.学生自读、交流,教师概括:

  从注释中我们能了解到文章作者、主要作品、改动情况。

  7.请学生说说注释的作用。

  8.除此之外,你对作者还有什么了解?你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集体交流。

  说明: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会查找、阅读资料。这节课的训练包括两个要求:一、指导学生阅读文后注释,从而使他们明白注释能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并了解一些有关注释的知识,这个要求是主要的,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是作为重点训练的。二、课前让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如书籍、报刊、上网、听家人讲述)去了解作家、作品。这个要求是次要的,可根据学生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三、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进一步感知课文。用“△”将不理解的词语标出。

  2.四人小组自学生字。

  3.出示:

  鳄 鲫 鳖

  归类识字,三个生字都和鱼有关,书空。

  “鳖”就是“甲鱼”。指导鳖字上半部的写法。

  4.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吻端:指鳖的嘴。

  逗弄:逗引……玩

  甩脱:摆脱,文中指“我”不断地做甩手动作(可以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鳖终于松口了。

  平安无事:文中指没被鳖咬到过。

  不胜其烦:胜:承受。指大人不能承受我的多次请求,烦透了。

  5.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1.年幼时的秦牧是一个非常喜欢小动物的孩子。他与小动物们朝夕相处,将它们当作了玩伴。课文是这样写的:

  出示: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一些有趣的事,也做过一些蠢事。

  个别读——齐读

  2.想想文中哪些小节写的是我做的趣事,哪些写的是我做的蠢事呢?

  趣事(3、4节)

  蠢事(5、6节)或(5、6、7节)

  课文3-6(7)节就是围绕第2节展开描写的。

  3.再读3-6节,用概括的语言来说说两道填空题。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的有趣的事情是:(将过山鲫从水缸里捞出来,放在地面上,看它们跃动。)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的愚蠢的事情是:(用手指去逗弄鳖,以致于被它咬得血淋淋的。)

  说明: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用概括、简练的语言回答这两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可能学生会读出第4节或第6节中大段的语句。那么教师就应该耐住性子,给予学生一种宽松的环境,指导学生找到文中最关键的词语,表达上不求统一,意思正确,句子完整通顺即可。

  4.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趣”字,哪些地方又体会出“蠢”字?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试着把它读好。

  5.集体交流。

  个别读——小组读

  五、品词析句,积累词语

  1.三读课文,找到你欣赏的词句,用“——”划出,说说理由。

  2.集体交流(万一学生找不到事先教师希望他们积累的句子的话,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句)。

  举例:

  “听说天旱的时候,它能够从于涸的地方,不断跃动,找到有水的地方,再度生活下去。”

  (1)结合查字典理解“涸”就是水干的意思,用上“干涸”这个词语使文章更有了文采。

  (2)体会过山鲫的生命力很强(从“干涸的地方”到“有水的地方”,也许有很长的距离,但它不会很快死亡,而是靠“不断跃动”找到生的希望)。

  3.读好自己喜欢的一句话。

  个别读——小组比赛读

  六、总结课文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如果我们亲近它们、善待它们,它们也会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让我们同动物们和谐地相处!

  七、课外延伸

  1.你在亲近小动物时有什么趣事或蠢事?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全班交流。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小乌龟》知道作者是抓住小乌龟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写好小乌龟。

  2、能根据书上对例文的分析,通过讨论,交流,明确写好动物,要从外形和动作两方面,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3、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模仿例文的写法,先说说,再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教学重点:

  写出动物的动作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准确地表现动物的动作特点。

  作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写一周的观察日记。

  2、挂图

  一、学习例文

  1、出示挂图。

  2、指名说说小乌龟的外形特点

  3、引导悟法

  (1)自渎《小乌龟》,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为什么他写的小乌龟样子非常像,而且又像活的呢?

  (2)交流

  4、指名谈学习例文的收获

  二、展开讨论

  1、让学生阅读对例文的分析部分,同桌讨论。

  2、指名学生谈谈懂得了什么

  3、师生共同小结写好动物的方法

  (1)从外形和动作两方面写

  (2)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3)写动作特点时,要注意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

  5、再读体会

  三、提纲词语

  伶俐可爱翩翩起舞体态奇特

  饿虎扑食束手无策忽闪忽闪

  增添乐趣迫不及待来者不善

  调皮可爱尽心尽职忠诚善良

  四、进行说写

  1、学生阅读作文提示,说说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2、课前,老师布置过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交流

  3、先小组交流

  4、指名全班交流,师生点评

  5、对照写法,激励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来

  五、写草稿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篇9

  一、 自学导纲

  1、 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想和大家交朋友。但是,它们不愿自报姓名,想请大家猜一猜它们是谁,同学们敢接受它们的挑战吗? (出示谜面,学生猜)

  a 、小小年纪胡子翘,看见小鱼喵喵叫,爱洗脸爱理毛,老鼠看见连忙逃。

  b 、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衫,三瓣嘴儿胆子小,青菜萝卜吃个饱。

  c 、大耳朵,撅嘴巴,吃起饭来巴达巴,细尾巴,胖嘟嘟,吃罢就睡呼噜噜。

  d 、一个小小游泳家,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了有

  脚没尾巴。

  小结:为什么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它们是谁呢?生答,师板书:抓特点。

  师:正是因为谜语抓住了小动物的特点,而同学们也注意到了小动物的特点,所以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看,抓住特点多么重要呀!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板书:我喜爱的一种小动物)

  2、出示导纲,指名读。

  二、合作互动

  1、小组交流。

  2、师生互动。

  问:谁愿意说说你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喜欢?说的好的话,老师就请你把它板书在黑板上的花瓣里面。

  (生说,师随机请学生板书)

  A 、外形:

  外形就是——,怎样才能把动物的外形写好呢?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只可爱的小鸭子,咱们来共同探讨一下。

  (1)、谁来说说这只小鸭子什么样子?

  (大屏幕出示小鸭子,生观察后说小鸭子的外形,指名评价,师相机引导)。

  (2)、通过赏析例段,进一步领悟写动物外形要按一定的顺序。

  (3)、谁愿意用刚才的方法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

  (指名说,评价)

  B 、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包括哪些方面?怎样把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下来?

  (出示小鸭子吃东西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后说说,再对照范文明白要抓住动作、声音、神态等,来具体写。师板书:动作、声音)。

  三、 导学归纳:

  1、师引导:

  (1)、一篇完整的文章除了我们刚说的内容之外,还要有合适的开头和结尾,你打算怎样写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呢?(生说,师补充)。

  (2)、好的文章还要有一个好的题目,那你准备为你的文章拟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

  2、生归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 习作

  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动物,写出它的特点,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导学提纲

  探究性问题

  1、向同学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

  2、写好动物应该抓住哪些方面的特点呢?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目的:

  1、尝试用油画棒与水粉作画,体会油水分离的特殊效果,激发幼儿的兴趣。

  2、学习水彩平涂的方法。

  3、培养活动的观察、想象能力及大胆创作画面。

  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观看了动物世界及有关动物的图书等。

  2、白纸、油画棒、水粉色、毛笔等

  过程:

  一、变魔术形式,导入活动

  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事先用蜡或白色油画棒画好图案)平涂颜色,变出其图案。

  2、请幼儿模仿老师平涂的方法,进行操作,变魔术。

  二、观察讨论

  1、提问:你变出什么没有?老师变出了什么?怎样变的?

  2、还可以怎样平涂颜色来变?使画面更漂亮?

  三、操作探讨活动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画面。

  2、指导幼儿大胆涂色,在颜色交界地方不要停笔,两种颜色可以碰在一起。

  3、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蜡不溶水)

  油画棒涂色时,涂的深和涂的浅的部位,在最后用水粉平涂时有什么变化?两种颜色碰在一起有什么变化?

  四、展示、评价

  1、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不同底色间相互渗透的效果。

  2、表扬颜色搭配好、涂色均匀、画面具有想象力的作品。

【《我喜欢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喜欢的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03-29

我喜欢小动物教学设计02-20

《我喜欢的小动物》教学设计03-12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教学设计12-11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教学设计01-03

《我喜欢》教学设计02-15

《我喜欢的水果》教学设计05-03

关于《我喜欢》教学设计04-10

关于《我喜欢》的教学设计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