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雨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设计雨的形成
导言: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而在探究中,科学思维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以下将撷取教学中一个片断,借此引发对于培养科学思维的研究与探讨。
案例主题:
一系列困惑的存在,就引流出了本案例要探讨的主题: 科学思维的培养是探究的核心。在上《科学》四年级下册《雨的形成》这一个内容时,我按照一直的做法,先让学生在课前先自主查找关于“雨的形成”的资料,然后记下自己想了解但还没了解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讨论,在一轮的资料交流,实验后,我想学生对于雨是怎样形成这一教学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便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后的漫画演绎“雨的形成”课本剧。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对雨的形成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那么下面请大家自由地分配角色,我们在这里上演一场名为《雨的形成》的.课本剧!
(底下学生一片欢呼,看来学生兴趣很浓) 师:那我们先来确定一下角色,首先是? 生1:太阳!生2:大地上的水! 生3:水蒸汽! ??
(于是,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理解,很快我们就确定了有:太阳、大地上的水、水蒸气、冷空气、小水珠、雨、旁白七个角色。)
师:那请同学们自由组合,自由编排,待会我们就进行“汇演”
(学生又一次欢呼,我也满腔热情,可这时,一把声音硬生生地打断了大家的兴奋 ) 生:老师!我觉得还应该有一个角色!
(我细心地再看了一遍角色分配,却没发现什么疏漏。) 师:是吗?那请你说说吧!
生:刚才老师说了,在小水珠变成云滴的过程中,要粘在灰尘、小的悬浮颗粒上才可以的,我找到的资料里,也有一种叫凝结核的,我想应该增加这一个角色。
(听了学生头头是道的发言,我犹如当头棒喝,是啊,“凝结核”这一概念,在备课时我就毫不犹豫地把它排除,因为我认为,那么复杂的一个概念,学生未必理解,只要他们能大致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就行了,想不到学生比我还严谨)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很精彩,确实,在小水珠凝结成雨的过程当中是需要凝结核的,那么大家知道什么叫凝结核吗?它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1: 我想它就是老师刚才讲的小灰尘!
生2:对,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反正能飘在天空上的都行。
生3:我觉得它的作用就和我们浴室里的墙壁是一样的??(他话还没说完,马上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他马上涨红脖子解释)不是的,我说的一样是说都是让小水珠附在上面,你们笑什么呢!
(他不服气的样子更是让大家捧腹大笑,课堂上久久回荡着同学们的笑声,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手高高地举起,等待着发表自己更精彩的简介??)
课的最后,我们的“大汇演”还是顺利地举行了,增加了“凝结核”这一角色,而这一角色也被评为最“幸福”的角色,因为,根据同学们的理解,“凝结核”就是要被“小水珠”们紧紧抱住才形成“云滴”。
案例问题:
探究性学习是必要的,但当我们走近科学,走近科学的课堂,走近一群群活生生的学生,却发现探究活动也包含着各式各样的问题,究竟怎样的探究才适合学生呢?学生在探究中执着的是具体的科学知识的传递还是科学探究的精神呢?如何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去探究呢?
自我反思:在学生的小学阶段,科学探究的理念是一定要贯彻落实的,问题是具体要落实的是探究的重点和核心应该落在哪里。在这节课当中,我抱着避重就轻的观念,想着让学生更容易点了解雨的形成,恕不知道,对于科学,乃至任何一个学科来说,具体的知识掌握是重要的,但是严谨的、客观的、科学的学习思维以及善于求异的学习态度的培养更是在探究活动中应该注重的。“凝结核”这一概念的或缺,就会造成学生在理解上的偏差,会简单地认为小水珠就自动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是不严谨的,而我的这种含糊的做法,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一边,主观地为他们划定范围,就更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不利于科学思维的培养。
结束语
总之,科学思维的培养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在真实的课堂中,我们就应该抓住学生的动态生成,灵活地调整课程组合,让学生亲自参加学习活动中,以“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探究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记录试验结果。
2、能归纳总结出是杠杆尺保持平衡的规律。
3、小组合作分析试验数据,描述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学生研究发现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2、教学难点是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发现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教学材料准备:
演示用杠杆尺 学生分组试验杠杆尺铁架台勾码 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认识杠杆尺。
1、出示杠杆尺,指导学生认识杠杆尺:
明确:支架,调整螺丝(调整起始平衡),刻度(显示支点到动力点
和阻力点的距离),中点(支点)。
2、提出问题,导入探究:
(1)调整杠杆尺使之保持平衡。
(2)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保持平衡的杠杆尺,今天我们的研究任务就是: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板书课题)
二、假设猜想,制定计划:
利用表格,先提出几种假设,将假设填入表格。
三、实验操作,填写表格:
1、分组实验,各小组要分工明确,逐一详细记录数据,注意猜想数据与实验数据是否相符,将猜想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的改正过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为分析数据,发现规律作好铺垫。通过对猜想数据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实验中获得科学数据。
2、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仔细分析表中数据,将格数与勾码数联系起来考虑,从而发现动力点格数与勾码数的乘积与阻力点格数与勾码数的乘积相等。
四、交流发现,总结规律:
通过实验、分析数据,你能说一说杠杆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保持平衡吗?
将自己发现的杠杆平衡的规律与同学交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明确: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
五、拓展活动: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杠杆平衡的原理。
板书设计:
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阻力 动力
距离(长)勾码数(少)= 距离(短)勾码数(多) 距离(短)勾码数(多)= 距离(长)勾码数(少)
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 =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
反思:
本文是对河北版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撬棍的学问》第二个知识点: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教学反思。
怎样是杠杆保持平衡的探究,较直观地让学生感知到杠杆尺两侧相互作用现象以及作用过程中的平衡条件,从中发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的距离×钩码数”这一规律。
在落实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每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钩码组装出多组不同的平衡杠杆,让后把平衡的结果记录在教师设计的表格中,通过观察表格中的平衡数据,发现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篇二:四年级科学下册雨的形成教学随笔
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力,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
1.水变成水蒸气例子:锅盖上的小水珠;洗澡间内玻璃上的小水珠;早晨叶子上的小水珠;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上的小水珠。
2.会做活动1《小水珠从哪里来?》的实验,它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常温玻璃片放在热水上方,有小水珠生成;加热的玻璃片放在热水上方,无小水珠生成。
3.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4.写出雨的形成的实验的计划。
研究的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假设:水蒸气受冷变成小冰滴,然后掉下来,形成雨。
需要的器材:烧杯一个,热水、玻璃片、冰块。
实验步骤:
(1)先在烧杯里放上热水;
(2)把玻璃片放在烧杯上;
(3)在玻璃片上放一些冰块;
(4)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得出的结论:玻璃片上出现很多小水滴,一会聚集多掉下来。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集多了掉下来成了雨。
【四年级下册科学雨的形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范文04-20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15篇)05-26
《桂花雨》教学设计(15篇)10-25
《桂花雨》教学设计15篇03-03
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教学设计04-05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14篇10-29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2-28
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03-23
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学设计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