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教学设计范篇
篇一:水生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水生植物》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
命个体。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秘密,并研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水葫芦、金鱼藻、实验记录单。
老师准备: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图片。
五、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猜谜游戏)
上课前,我们先玩个猜谜的游戏:一个小姑娘,家住在水乡,身穿粉红袄,坐在绿船上。猜一种植物,是什么?
(莲花)(若时间充足,多问几位同学:你怎么认为?为什么这么想?)对照PPT荷花照片。
真聪明!看来这个比较简单,来个难点的:有一种果实,我们可能都吃过,他的样子像小船,角儿两头翘,黑色骨头在外面,白色肉儿里头包。是什么?
(菱角)
厉害!(展示菱角和菱的图片)喏,这种植物就是菱,我们吃的是上面结出来的果实。它生活在那里呀?(水里)嗯,照片上可以看出来。蒋老师平时很喜欢观察植物,看到喜欢的,都会用相机拍下来。大家以后在生活中观察一些感兴趣的东西,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或者可以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1、导入(常见的水生植物)
我这有几张以前拍的照片,现在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展示图片——常见的几种水生植物。)
这些植物中,你们认识那些?(学生介绍后老师简单补充。)
其实呀,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都生活在水里。) 我们把生活在水里的植物称为……(水生植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来研究水生植物。
2、新课教学
(1)观察、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我带来了水葫芦和金鱼藻两种水生植物……(投影、停顿)你知道哪种是水葫芦,哪种是金鱼藻吗?(学生分辨)
左边这种是水葫芦,右边是金鱼藻。(板书,并标注拼音)
观察一下,这两种植物有哪些特点?(一个是沉的,一个是浮的)(板书) 想不想更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点呢?(想),那我们需要更仔细的观察。
等会蒋老师会给每个小组发放这两种材料,有几个地方提醒一下大家,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提示:1、仔细观察,把水葫芦和金鱼藻的样子画在记录单上。
2、画好的同学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这两种植物还有哪些不同?3、实验完后,马上做端正,我们比比哪个小组最有效率)清楚了吗?(清楚了)注意:领取材料和观察的时候要轻拿轻放,不要把水打翻了。
现在,请前面的同学拿好你的笔和记录单转过去,材料员上来领材料,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交流反馈:刚才,每个小组都观察得很认真,相信你们有很多的发现。我们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的发现。其他同学请注意听,你们观察到的和他们的一样吗?
介绍一下:它们有哪些不同?(学生展示时直接将实物放在图的两侧)
(学生介绍:水葫芦上有圆圆的东西,比较胖,金鱼藻中间瘦瘦的。)你能在旁边的植物上指出来吗?你们发现了吗?(发现了)金鱼藻有没有这个圆圆的?(没有)还有吗?继续。(下面有毛毛的、上面圆圆的)边介绍边指出来给大家看。嗯,确实。看来,这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得真仔细,介绍得也不错。还有小组补充吗?(下面有毛毛的根)你的意思是,刚才这部分是它的“根”,这部分呢?(叶)真聪明,这的确是水葫芦的根和叶。金鱼藻呢?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同样,我们可以一边指着一边介绍(学生介绍:边上有细长的,很多;中间有跟特别长的)有补充吗?(有,继续介绍;没有)对比水葫芦和金鱼藻,这些细长的可能是它的……(叶),那中间的是它的……(根?)这可不是根。大部分水生植物都有根,可金鱼藻比较特别,它没有根。中间细长的是它的茎。它有茎,水葫芦有没有茎呀?(有,没有;说有的同学举手,你来指给大家看)(学生上来指)有不同意见的吗?其实这都不是它的茎,这些和圆圆的都是叶的一部分。咦,茎在哪呢?在这,根和叶中间有一段很短很短的茎。所以水葫芦是有根、茎、叶的。金鱼藻有茎和叶。(板书)
刚才观察到的这个圆圆的(“肚子”)既然不是茎,那它是什么?里面是怎样
的呢?(…………)大家有不同的想法。这样,蒋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和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意见,等会每个小组请组长代表大家发言。如果交流中有不同意见,可以用手轻轻捏一捏再交流。可以做到吗?(可以)四人小组交流,现在开始。
你们小组认为里面可能是怎样的?(……棉花、有水)里面到底是怎样的呢?蒋老师也很想知道,怎么办呀?(剥开看一看)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可得仔细的观察,看看跟你们之前猜的有什么不一样,现在开始。(学生剥开看一看)
交流:(把水葫芦气囊切开,投影)里面是怎样的?(里面是海绵、棉花;白白的;有经;有小孔)真不错!你们有没发现里面有小孔?孔里有东西吗?(没有;有水,全是水吗?不是)孔是空的,里面有很多空气。正因为里面是这样的,所以水葫芦的外面看上去圆鼓鼓的。我们把它称为“气囊” (板书)。这和我们夏天游泳时用到的一个装备很像。(救生圈)有什么相似之处?(都有空气,都浮在水面上)现在,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了吗?(使它浮在水面上)真聪明!金鱼藻有没气囊?(没有),所以它在水中是(沉的)。还有不同吗?(叶子形状,一个有根,一个没根)
我们观察了水葫芦和金鱼藻,原来它们有这么多不同,有没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都是水生植物)说明它们都生活在(水里)
(都是绿色的、都有茎叶)其实,除了这些,它们还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进一步观察研究。
教师圈出来,科学上,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比较两种物体,相同的地方写中间,不同的地方写两边。
3、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其实,除了水葫芦和金鱼藻,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水生植物,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图片,欣赏。)
你有什么感受?(非常的美!)正是这些可爱、美丽的生命构成了奇妙的水下世界。
此外,你也可以回去跟爸爸妈妈玩猜谜的游戏,你来出水葫芦和金鱼藻的谜语,让爸爸妈妈他们猜一猜,看看他们能不能猜出来。
记录单
请把两种植物的样子画下来。
画一画:
说一说:它们有哪些不同?
记录单
请把两种植物的样子画下来。
画一画:
说一说:它们有哪些不同?
篇二:水生植物教学设计
《水生植物》教学设计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水生植物》一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中的第四课内容。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是两种非常典型的生存环境,对植物来说,水生环境下的生存需要相应的形态结构,这就显示了植物的多样性。多样性是植物的个性独特面貌的体现,多样性背后仍然蕴涵植物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本课的设计仍然围绕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展开。前三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陆生植物,相比较陆生植物而言,学生对水生植物的认识较少,因此需要认识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然后对其中两种(水葫芦和金鱼藻)进行细致观察,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探索水生植物能够浮在水面的秘密,这对学生认识水生植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很有好处。
三、教学方法说明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观察、探究、讨论为主,老师讲述、直观教学为辅。通过让学生认识、观察常见的水生植物,对水生植物的特征进行描述。同时,我还综合运用了引导法、讨论法、谈话法的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大门的单元 ,成功开展与否可以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也至关重要。这个单元是一系列非常典型的观察活动课,是学生与科学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植物在学生生活中非常常见,应该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但这些观察对象是学生常见却又容易忽略,熟悉却又陌生的。
学生平时看到过的,只是对它们的一些零星感觉,这些还不是观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从事独立、完整的科学观察活动是有一定困难的,需由老师进行引导。在前面观察大树和小草时,学生已学会用自己的感官观察,眼看,手摸,鼻闻,做到有顺序、有目的、有发现、有思考、有记录的观察,然后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学会用维恩图进行归纳、整理。这样就发展了学生们探究的兴趣,实事求是追求结果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填写维恩图。
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感知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区别和不同的生长情况。
2.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相同与不同特征。 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七、教学准备
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记录本,铁尺,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视频:公园里鸟语花香,到处都是大树、小草和花儿。
师:同学们,多美的风景啊!有高大挺拔的大树、嫩绿的小草,还有盛开的花朵。这些植物都生活在哪里啊?(陆地上)
2.接着播放视频:一个小朋友在王莲叶上嬉笑。
师:这个小朋友在哪里玩得这么开心啊?(莲叶上)
3.教师介绍王莲,并引入课题:水生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植物美的同时,王莲的出现,学生非常好奇,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自然导出了课题。
(二) 前概念测评:我们知道的水生植物
1. 学生交流:你知道哪些水生植物?
2. 教师出示几种水生植物(浮萍、水花生、金鱼藻、水葫芦)让学生说名称。
3.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观察对于我们科学课是多么的重要,也通过观察了解了很多。今天我们还是来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
设计意图:通过从学生原有知识出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通过观察,深入体验
1.学生交流:你想怎样观察这两种水生植物呢?(板书观察方法)
2.小组合作:观察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
观察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在水槽中观察结束后,然后再拿出来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在一边观察一边思考,遇到了什么问题。
3.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以及遇到的问题,师生互评。
4.水葫芦怎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5.小组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会有什么发现?(水葫芦的葫芦里面不是实心的,是有很多空隙的,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设计意图:学生亲身经历计划——观察的活动中,教师只是充当促进者、引领者的角色,同学们用自己的感官观察,眼看,手摸,鼻闻,做到有顺序、有目的、有发现、有思考、有记录的观察,然后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独立性得以充分的展现的同时,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加以证明,同时将本节课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入了一个高潮。
(四)通过比较,整理归纳
1.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小组讨论: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填写记录表,全班整理完善维恩图。 (课件出示)
2.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1)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师生共同完成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维恩图。(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这个比较活动,主要让学生采用直接观察的方法,对金鱼藻和水葫芦进行初步的比较;通过讨论,师生共同整理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用维恩图展示结果,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更多植物的特征,加深对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特征的理解。将所学的新知构建到原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并不断地进行扩充、完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五)、课外延伸
1.观察其它水生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
2.小结。
九、教学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所以评价时,我不是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而是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师生互评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为了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努力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以此使学生快乐地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快乐探究科学的奥秘,快乐地攀登科学的高峰。
十、设计特色简述
1. 营造儿童喜欢的课堂氛围。未知现象的神秘感,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科学学习。导入课题时,我用了学生感兴趣的王莲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样就用了探究的欲望。
2. 本课采用“自主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重点组织学生对水生植物进行观察和探究,了解水生植物的基本特点。
3.建构主义十分强调学习的具体情境性,强调仿真性的探究情境,让学生解决真实性的问题。由于探究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对于增进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十分关键。学生通过对陆生植物的了解,通过本节课对水生植物的观察,
将所学的新知构建到原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并不断地进行扩充、完善。
附:板书设计
4.观察水生植物
观察方法:
在水槽中进行观察
在水槽外进行观察
记录自己遇到问题
记录表:
【水生植物教学设计范篇】相关文章: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10篇03-04
范姓男孩起名12-08
范姓女孩名字04-06
范进考研作文12-05
拼音教学设计04-05
《早》教学设计04-04
氓教学设计04-04
牧童教学设计04-02
《乘法》教学设计04-01
必备教学设计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