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麦琪的礼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14 10:36:5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麦琪的礼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麦琪的礼物-教学设计

  《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的短篇代表作,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德拉和杰姆这对小夫妻在圣诞节前想互赠礼物,结果却阴错阳差,两人珍贵的礼物却变成了无用之物。小说主题为揭示人性的光明面,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写得生动感人。这篇小说,作者巧妙地运用悬念和巧合,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学生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说,有着极浓的兴趣。所以备课时将重点放在对情节的研究上和体会主人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情感上。

  [教学目的]

  1、学习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说,培养学生想象和再创造能力。

  2、学习主人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3、领会小说构思之巧妙。

  [教学重难点]

  1、小说精巧的结构,出乎意料的结局。

  2、理解作者对小人物身上人性美的歌颂。

  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说,培养学生想象和再创造能力。

  [教学设想]

  总体构想

  摒弃按照小说情节“开端、发展……结局”而教的公式,采取“总体一局部一总体”的方法:先通览全篇,了解概貌(包括内容与形式),理清思路,再深入局部(细部),仔细揣摩。最后又回到全文,综合理解与消化篇中精华。

  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小说,要求学生应充分预习课文,除了常规做到的借助工具书解决生难字词外,须准备用四五百字复述全文大意,注意交代清楚时、地、人、事、事件的因果。

  教学方法

  1、复述法。

  2、讨论法。

  3、创作法。

  课前准备:小说片段《哑夫妻》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节日的到来,你想向整日整年不停奔波劳累的父亲、母亲表达你最真诚的“爱”,你想用什么方式呢?

  (学生回答)

  刚才我们说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今天我们来学一篇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小说,讲述主人公德拉、杰姆在圣诞节互赠礼物的故事,表达他们之间最真挚纯洁的爱情。这就是《麦琪的礼物》。

  二、粗读小说,整体感知。

  1、读完《麦琪的礼物》,你有何感受?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

  (学生交流:或幸福、或辛酸……)

  教师与同学交流:我读了这篇小说,既为这对夫妻间的感情感到幸福、快乐,又为他们寒酸的生活感到辛酸。而欧·亨利的作品大多能使读者有这样的感受,有人将此种风格归纳为“含笑的泪”。

  2、A.指定一学生口述小说大意

  B.要求全班仔细听,将其讲的较粗、错误的地方指出,准备补充修正。

  C.教师板书故事情节(一半),学生补充。(见板书)

  D.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大意。(50字左右)

  E.这样一个故事,为了表现主人公之间的什么?(板书“爱”)

  三、教授课文,研习要素。

  1、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欧·亨利将它讲得是引人入胜,靠什么呢?——靠构思的巧妙。

  本文的巧妙的构思表现在哪?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悬念的运用、结局的出人意料。)

  首先,悬念丛生。

  德拉一定得给杰姆买圣诞礼物,否则她过不了这个节。可是,贫穷的她怎样才能弄到钱?(悬念初起)后来德拉卖掉了夫妻俩引以自豪的两样东西中的'一样——头发,用卖发得来的钱,为杰姆买了一条表链,并在家中期待着杰姆的到来。读到这里,我们一定会以为杰姆回家后看到表链该有多高兴了。可是杰姆一进门就盯着德拉,露出一种“摸不透的表情”,这是为什么?(悬念再生)当杰姆听到德拉说是剪了发而买了一件“美丽的礼物”后,杰姆恍如梦中,多次向妻子发问:“你把头发剪掉了?”“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读到这里,读者心中疑惑:德拉的容貌改变了,难道杰姆就不爱她了吗?(悬念接踵而来)继续读下去才知道,原来是杰姆给德拉买了用来装饰那一头长发的成套发梳,可如今,德拉的长发却没有了,难怪他追问不休。杰姆哪里来的钱呢?(悬念又起)直到最后,读者方才明白:原来杰姆是卖了另一件引以自豪的东西——心爱的怀表,才给妻子买回了成套的发梳。

  其次,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2、悬念突起,结局出人意料,这体现在很多作家的作品中。下面我请我们同学也来当作家,为一篇小小说增加结尾。

【麦琪的礼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麦琪的礼物》教学设计范文04-07

《麦琪的礼物》教学设计2篇03-04

《麦琪的礼物》教学设计4篇03-03

《麦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04-19

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教学设计04-05

设计师传记《亚历山大·麦昆》01-07

小鸟的教学设计04-09

《蚕丝》的教学设计04-03

《灯光》的教学设计06-12

赵州桥的教学设计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