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时间:2024-11-13 07:22:33 规章制度 我要投稿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消毒隔离规章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1

  1、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消毒灭菌的规定。对于那些可能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部位的医疗设备,必须进行彻底的灭菌处理。对于接触皮肤和黏膜的器械与用品,则需使用消毒剂进行处理。对于使用后的医疗工具及物品,在进行任何后续处理前,应首先去除其表面的污染物,并进行全面清洗。对于曾被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过的医疗工具和物品,则应在清洗前先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彻底清除潜在的病原体。在进行维修或维护之前,所有医疗设备都应经过消毒或灭菌程序,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与健康。

  2、在选择消毒和灭菌方法时,首先应考虑物品的特性。对于那些既耐热又耐湿的物品,推荐采用物理灭菌技术。手术器械、穿刺针、注射器这类需要高度清洁的物品,通常会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油脂、粉末、膏状物等物质,则适宜采用干热灭菌法。对于一些不耐热的物品,如各种管道、精密设备、人造移植物等,化学灭菌方法更为适用。例如,环氧乙烷灭菌是此类物品的常见选择。内窥镜则可以选择环氧乙烷灭菌或者使用2%的戊二醛进行浸泡灭菌。在所有消毒方式中,优先考虑物理方法,只有在物理方法不可行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化学方法。

  3、在选择和应用化学灭菌或消毒措施时,需根据具体情境挑选不同的级别——灭菌、高效、中效或低效的消毒剂。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需要深入理解其特性和功能、适用范围以及操作规程,同时关注可能影响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在配制消毒液时,确保达到必要的有效浓度,并遵循相应的监控程序。当更换消毒剂时,务必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彻底的灭菌处理,以避免交叉污染。

  4、对于病患使用的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道以及婴儿温箱等,必须确保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的`严格规定,每次使用完毕后应立即进行终末消毒,并在消毒物品柜内存放于干燥状态以备下次使用。湿化瓶内的液体应当是经过灭菌处理的水,并且需每日更换或进行彻底消毒以避免细菌滋生。至于呼吸机的关键部件,如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部分,则建议按照制造商的指导说明定期拆卸、清洁与消毒,确保设备的卫生安全与有效运行。

  5、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执行 卫生 部《消毒技术规范》(20xx年版)。

  6、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以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剂浓度按要求配制。拖洗工具应有不同使用区域的标识,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7、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1、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等制度,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

  2、各护理单元设立医院内感染监控护士,检查督促本部门消毒隔离工作。

  3、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不戴戒指,不着工作服进食堂或离院外出。

  4、护理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按照 卫生 部《消毒技术规范》,凡是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灭菌;凡中度危险性物品,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凡低度危险性物品,可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

  5、针对不同类型的物品,应采用相应的灭菌方法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手术器具和物品,以及各种穿刺针和注射器,推荐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此法能高效杀灭细菌,确保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对于不易通过湿热处理的物品,如油脂、粉末、软膏等,干热灭菌法是更合适的选择,它通过高温干燥的方式达到灭菌目的。而对于一些不能承受高温处理的敏感物品,如各类导管、精密医疗设备、人造移植物等,可以考虑使用化学灭菌法,这种方法虽然不如物理灭菌法直接有效,但能适应更广泛的物品类型,确保其安全性。

  6、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

  7、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先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8、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定期消毒和每次使用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为灭菌水。

  9、在以下情况下,洗手是必要的:接触患者之前与之后;执行无菌操作前后;出入或离开如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以及感染性疾病病房等特定区域时;佩戴口罩及脱下隔离衣物前后等。在接触血液、体液及被污染的物品时,应佩戴手套并随后洗手。

  10、医疗区域内的病房与各个诊疗科室均需配备便捷流动水洗手设施,优选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开关,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为了确保卫生标准的维持,建议使用清洁、干燥的肥皂进行洗手操作,若条件允许,推荐采用液体皂以提升清洁效果。在洗手完毕后,应提供纸巾、热风干手器或一次性擦手毛巾等选项供患者或工作人员选择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方便进行彻底洗手的情况,应当配置快速手消毒剂作为替代方案。

  11、无菌容器和敷料需每周进行1到2次的灭菌处理;对于体温计的使用,应确保每次使用后都采用高效消毒剂进行彻底的两步消毒程序,以确保其清洁安全;对于装有碘酒、酒精等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始终保持密闭状态,并定期进行灭菌操作以维持其卫生条件;在执行注射操作时,务必遵循“一人一针一筒一带一垫”的原则,确保每个步骤的无菌性,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12、医疗机构中的门诊和病房区域需确保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以改善空气质量并促进健康环境。地面应当采用湿式清扫方式,确保日常清洁。每日对床头桌、椅进行擦拭,保持其表面整洁,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扫除。一旦发现存在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物时,应立即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彻底清洁。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抹布和拖把应按照特定区域(如门诊、病房)进行分区分用,并在使用后进行消毒处理,清洗干净后晾干存放。通过遵循上述清洁与消毒规程,可以有效地维护医疗环境的卫生标准,保障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13、患者出院后,病房及其内用品需实施彻底的终末消毒工作。针对传染病患者,则需遵循传染病管理规定与护理规范,确保安全。对于特殊感染患者,除了执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外,其使用过的器械、被褥、病房环境也需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对已污染的敷料等废弃物,则建议进行焚烧处理,以确保彻底清除潜在的传染源。

  14、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更换。脏被服不能在病室及走廊清点。

  15、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和处置需严格遵循相关法规与指导原则,比如参照《浙江省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规范》。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使用后的此类物品,在确保处于密封状态下保存时,无需进行额外的毁形处理或浸泡消毒,但依然需要按照规范要求妥善管理直至最终合规处理。这一做法旨在确保医疗安全与卫生标准的同时,合理优化资源利用,减少不必要的程序与成本。

  16、各具体部门、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管理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规范》及本规范有关科室管理条款执行。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2

  1.成立消毒隔离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和制定有效预防感染的措施。

  2.专人负责感染监控、评价、资料储存和信息上报工作。

  3.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包扎、消毒,做到包包监测,确保灭菌合格率100%。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防止切口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

  5.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手术人员按要求着装。

  6.严格控制进出手术室的人员,认真落实参观规则。

  7.无菌物品分类放置、标签醒目,每天检查、定期消毒,无发霉、过期现象。

  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好污物管理,落实环境保护。

  9.认真落实卫生清洁制度,保持手术室清洁、整齐、有序。

  10.实施特殊感染手术时,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后处理要求执行。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3

  必须分清非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

  手术间分清无菌间、有菌间。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

  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消毒或更换,尽量减少用浸泡消毒的器械,丝线、刀片、剪等应高压蒸汽消毒。

  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重新灭菌。九、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每月对工作人员作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

  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时数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并登记。

  手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做空气培养,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立方米。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4

  室温宜保持在20℃~22℃为宜,湿度应保持在50~60为好,要有监测温湿度的装置。ICU房间应定期消毒处理,室内空气培养要求细菌总数在200个每立方米(200个/m3)以下。控制出入人员的数量,减少其流通量。开门窗换气,一般每日2~3次,每次20~30min。

  紫外线照射、84消毒液,可配成1:500的溶液进行喷雾。

  严格洗手制度任何正常人皮肤上都有细菌存在,其中有少数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在正常人皮肤上不致引起感染,若一旦转移到人体易感部位,如伤口、肺部或泌尿生殖器等部位,尤其是在重症患者极易引起感染。为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在接触两个患者和两邻床之间,为病人作查体前,各种技术操作及无菌操作前,处理尿壶、便盆后,进入或离开ICU时,均应认真进行手的清洗,必须要在清洗后用75的酒精溶液进行擦拭消毒。

  ICU内墙壁、天花板,应保持无尘和清洗,每日应清洁处理,可用含氯消毒液500mg/L彻底擦洗一次。门窗、床柜、病床及各种装备仪器表面每日需用500mg/L84消毒液擦拭。各种各式的抹布分开使用,分类放置,每人每桌一块,定期消毒。地面可用500mg/L的84消毒液清洁处理,每日应不少于4次。

  严格隔离制度转送进入ICU与进手术室一样,应当使用清洁车或活动床。严格掌握患者进入ICU的分房标准,为了预防交叉感染和防止其散布,进入ICU的患者一定要分房治疗,如患者本人无感染但需要肾透析者,宜住单房间。有潜在感染病例如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须住单房间。有传染病患者、器官移植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以及有明显感染者如开放性化脓或引流的脓胸病人等均需住隔离房间。隔离房间应在位于通气道的末端或ICU之外。

  ICU内的.机械通气应定时按说明更换通气机的细菌滤过器,以及每24h换一次通气的管道和连接器,为预防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雾化吸入器在使用前后应适当消毒处理。ICU内使用雾化吸入器管道一般都是用10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或清洗后熏蒸消毒。ICU内使用的外科器械必须彻底灭菌。

  进入ICU要求更换衣鞋,戴帽子和口罩,外出时必须加隔离衣,更换外出鞋。所用衣、帽、口罩应每天换洗,以保持清洁。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5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进入室内时应衣帽整洁,带口罩,操作前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防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4、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5、药品应当按照种类进行有序分类,确保每种药物的标识清晰且文字工整可辨。抽取的药液与通过静脉输入的无菌液体均需标明提取或开启的.具体时间,且一旦超出两小时,不论其是否仍处于无菌状态,均应废弃,不再用于患者治疗。

  6、碘酒、碘伏和酒精应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并确保每两周更换一次。同时,容器需每周进行两次消毒处理。无菌敷料罐则需要每日替换,并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消毒,以保证其清洁状态。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如未使用,应在开启后的24小时内使用完毕,以防止细菌滋生。

  7、治疗车上的物品需按顺序摆放,清洁物品位于上层,污染物品置于下层,以确保卫生隔离。在病区内使用的治疗车与换药车,应配备有快速手消毒剂,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8、每日实施严格的清洁与消毒流程,确保室内环境的卫生安全。我们采用两阶段的空气消毒措施,每次消毒均详细记录在案。完成每项操作后,立即进行清理工作,采用湿式清扫方式保持地面清洁。所有清洁工具专物专用,以避免交叉污染。除了工作人员和接受治疗的患者之外,其他人员不得在室内停留。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6

  1、病区相对独立,不与其他病种混住,重病人与一般病人、排菌病人与非排菌病人分室安排居住。排菌病人尽量不准许探视,体弱者、婴幼儿禁止来院探视。严格分区管理,并告知病人注意相互隔离,勿串病房。

  2、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应佩戴多层防护口罩,推荐使用至少16层棉纱材质的口罩,确保每日更换,若口罩出现潮湿或受到污染时,应立即更换。使用过的口罩应按照1000毫克/升的有效氯浓度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进行清洗并晾干,再通过高压灭菌程序处理,以供重复使用。对于接触到患者分泌物或血液,或是执行可能产生分泌物或血液飞溅以及可能导致气溶胶生成的操作,例如为患者施行气道吸引、气管插管等操作时,医护人员必须穿戴隔离衣,配戴护目镜和手套,必要时需佩戴全面型呼吸保护器和穿上鞋套,以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3、为了确保严格的医疗安全标准,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在服务完一位患者后再处理另一位患者、进行各类医疗操作之前和之后,以及在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血液后,均需立即执行手部清洁程序。遵循标准的手部清洁流程,即六步洗手法,确保每个步骤充分覆盖并彻底清洁双手,建议搓手时间不少于15秒。随后,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双手,以去除所有残留的清洁剂和污垢。对于手部快速消毒,推荐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并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操作,搓手时间应控制在1到3分钟之间,直至手部完全干燥。这一系列措施旨在有效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健康。

  4、每日对在用的加湿器和呼吸机管路进行替换,并使用浓度为20xx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浸泡60分钟,随后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待其自然晾干后备用。对于使用后的体温计,同样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即在20xx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再以清水冲洗并晾干。至于血压计、听诊器、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外部表面,则需用浓度为1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若血压计的袖带因分泌物等物质受到污染,应将其放入同浓度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清洗干净后晾晒干燥。

  5、确保全面实施一人一针一巾一管原则,所有进入诊疗区域的操作台均需配备快速手消毒剂以保证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物流传输应遵循洁区到污区的单向流程,严禁将污染物品带入半污染区或清洁区,以防止交叉感染,维护医疗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6、对于需要排痰的患者,应将痰液吐入专门配备且密封的容器内。患者的痰液、胸水以及引流液均需使用浓度为20xx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液体1000毫升与有效氯20xxmg混合,浸泡时间需达到6小时后,再将其安全倾倒至医院的污水处理系统内。当患者出院时,用于收集痰液的专用容器需经过消毒处理,之后按照感染性废物的标准流程进行妥善处理。

  7、针对病患产生的废弃物,我们按照感染性废物的标准进行妥善处理。在医院区域内,所有医疗废物均需分类并规范包装。其中,感染性废物应置于具备医疗废物标识的双层黄色塑料袋内,而损伤性废物则需使用专门设计的锐器盒收集。为了确保安全与卫生,上述容器内的废弃物不应超过其容量的三分之四。每日,由清洁服务团队负责统一收集这些医疗垃圾至暂存区域。之后,这些垃圾将被交由指定的第三方公司——美因公司进行专业处理。同时,我们严格遵循医用垃圾转移联单制度,确保每一批次的医疗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直至处理的.全过程都能得到有效的记录和监控。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医疗废弃物的安全处置,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8、病人的被服每周更换一次,污染后随时更换。换下的被服放入密闭的污衣袋内,由洗衣房统一收集,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禁止在病区内清点病人换下的被服。

  9、空气消毒:清洁区、半污染区用紫外线消毒,每天2次,每次60分钟。病房为负压病房,新鲜空气由外面送入病房,病房内污染的空气由专用通道经高效过滤、消毒后排放。病区内每周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雾消毒2次,密闭30分钟后开窗通风。

  10、对于地面与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我们采用的是20xx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湿式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拖把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循分区与分室原则,并且在每次使用后,应立即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彻底清洗,然后悬挂晾干以备下次使用。对于物体表面,每日至少需进行两次擦拭,使用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一旦发现地面、物体表面或墙壁出现污染情况,应立即采用喷雾方式进行针对性消毒,确保作用时间达到30到60分钟,之后进行彻底的清洗处理。

  11、在病人离院或去世后,对床位区域以及个人物品如衣物和书籍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这通常通过采用专门设计的床单位消毒机来进行。针对空气的净化,则建议使用移动式紫外线灯进行60分钟的照射,或者选择喷洒消毒液以确保密闭空间内持续30至60分钟的消毒效果。

  12、严格执行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13、其他同传染病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7

  一、一般隔离消毒要求

  1、传染病与一般病房(或其他建筑物)应当保持一定或有严密的隔离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传染利、结核科和小儿科,均应设有单独的出入口,小儿科门诊,应设有专人进行预检,遇到传染病可疑有立即隔离。

  2、医院的手术室、分娩室(产房)、婴儿室、传染病房、隔离观察室、血库、注射室、药剂制剂室、检验室、供应室以及可以成为传染源的处所等,均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医院的门诊和一般病房也应有定期的消毒制度。

  3、传染病房应备有单人房间,以便收容需要观察的病员。

  4、传染病员所住的病房,应按时进行消毒;用过的家具、器皿、被褥、碗筷等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

  5、传染病员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入下水道。

  6、工作人员进病房和诊前,必须穿工作服,在传染病房应穿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口罩(条件许可时应穿特备胶鞋),但不得穿出传染病房。接触病员后应及时洗手。

  二、门诊防止交叉感染

  l、门诊发现传染病员时,必须按规定上报疫情。

  2、在门诊或急诊室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应立即就地隔离,进行消毒,并根据情况将患者送入传染病院,传染病或隔离病室。

  3、传染病员离开或死亡后,室内床单等应一律更换,并进行终末消毒(方法视病种而定)。

  4、传染病流行期间,设立临时检疫岗,对每一个就病员,必须经过初步检查后才能挂号,可疑者进行隔离处理。

  5、放射线科及理疗科应将门诊及病房病员的`治疗和检查时间严格分开。

  6、病员应在指定地区候诊、检查和治疗,不得在门珍各处走动,以防止交叉感染。

  7、门诊应设肠道传染病员的专用厕所。

  三、住院防止交叉感染

  1、住院防止交叉感染。

  (1)病员进入病房前应根据情况沐浴或擦澡(危急病员须先进抢救,以后在病房内进行)、理发、剪指甲。

  (2)病员进入病房前应测体温,如遇发热的病员应判明发热原因。决定是否进入病房或入隔离待查。

  (3)病中的服装应进行清洁处理,如条件许可,病员更换的鞋、袜、衣、裤不得与医院准备之干净服装接触。

  (4)无接诊室或住院处者司以进病房后当日进行卫生清洁工作。

  2、病房

  (1)病员在住院期间,如发现传染病,应按隔离消毒原则处理。

  (2)病房经常保持整洁,住院病员应按期沐浴或擦澡、理发、洗头或剪指甲等。

  (3)患者用过的便盆、便壶应进行消毒,有传染病的患者(如滴虫阴道炎、肠道寄生虫病、肠道传染病等)应固定使用。脸盆、澡盆,每次用后应及时擦洗与消毒。

  (4)患者餐具用后消毒,茶具固定使用并按期消毒。

  (5)被脓、血、排泄物所污染的敷料和布类等应采用可靠的力一法进行浸泡消毒后洗涤。必要时再进行煮沸消毒,小件敷料可焚烧处理。

  (6)患者的衣服、被单、枕套等应定期更换,必要时随时更换。

  (7)有传染病可疑的衣物或污脏之大衣、毛毯、。被褥、枕套及报纸、书刊等应用日光曝晒或用其他方法消毒。

  (8)打扫厕所的清洁工具,与打扫其他场所的工具,应严格分开。

  3、传染病房(或隔离病室)

  除严格执行病房的各项有关规定外。

  (1)传染病房的设立应尽量集中,不得与居民住宅或职工宿舍设在同一院内。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大便化验、大便常规检查、咽喉培养。工作人员患有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须隔离观察,直到检疫期满为止。

  (3)每病房只能收治同病种的传染病员,如确有困难,可安排在病房一角,。用屏风隔开,同时实行床边隔离。

  (4)患者小能随意离开病房。得到医师许可者,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5)传染病患者一般禁止探视,特殊情况须经医师或护士长决定。

  (6)进入传染病房须穿隔离衣,遇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

  (7)胃肠道传染病员的便盆,遇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

  (8)传染病房的地面和墙壁应注意消毒,病员出院或死亡后,病房和用具须作终末消毒(处理方法视病种而异)。

  四、病员衣物用品污物清洗消毒

  1、污物应放置于指定地点,污物箱、痰杯等应带盖,并经常消毒。处理人员应注意安全,避免感染。

  2、各种污物应经指定路线送出。传染病房的痰及大便纸、一律焚毁。脓、血污物的敷料应用可靠的方法进行消毒,必要时可焚毁。一般病房可倒入带盖垃圾箱内。

  3、化验室、病理解剖室等检验物、标木、尸体及接种动物的处理,均应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制度。

  4、传染病房污衣、被服等必须包好,再送洗衣房,先经过浸泡消毒冲洗后,再进行煮沸消毒。

  5、传染病房污衣物、被服等附上明显标志,与一般衣服分开放置和处理。

  6、芽胞细菌(破伤风、炭疽、气性坏疽等)感染患者的衣物应用间歇灭菌法消毒。

  7、供应室必须将清洁无菌与污染物品绝对分工,凡经传染病员或可疑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包好并有鲜明标记,及时进行单独消毒处理。对高压消毒器应每次进行指示剂消毒效果检查,定期进行细菌培养测定。

  8、对洗净消毒过的衣物、被褥,定期作采样细菌化验,并登记备查。

  9、医院的洗衣房应建立安全制度。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8

  一、环境卫生

  1、要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要消灭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2、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清洗。

  3、经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室内要有防蚊、防蝇、防暑、防寒设施。

  4、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儿童用的'便盆,每次用后要立即倾倒,刷洗干净,每日用消毒液浸泡。三岁以上幼儿要提倡用蹲式厕所。

  5、幼儿桌椅高度应符合要求。

  6、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7、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应隔离治疗,所在班要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来园。

  8、幼儿离园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9、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及时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二、个人卫生

  1、幼儿每人二巾二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早晚用流动水洗手和脸,经常保持清洁。

  3、饭后要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定期洗头和洗澡,保持服装整洁,衣服被褥床单要勤洗勤晒。

  5、保护幼儿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看电视一次时间不宜过长,看时不要离的太近。电视机安放高度要适中。

  6、工作人员要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和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相关文章: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06-20

口腔门诊的消毒隔离要求与制度06-18

消毒规章制度01-12

消毒间规章制度08-05

消毒规章制度11篇04-11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07-03

手术室消毒规章制度03-23

手术室消毒规章制度05-29

幼儿园卫生消毒规章制度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