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考改革方案

时间:2021-02-10 10:00:48 规章制度 我要投稿

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

  教育部正式向社会公布两个高考改革的配套方案,明确通过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加强与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进一步探索打破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新规高中学业考试将覆盖所有科目。小编同样时刻关注着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现在小编把知道的都分享给你吧。

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

  在刚刚公布的加强与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中明确,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到了五个方面:一是思想品德。重点依据的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等。二是学业水平。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特长和优势的学科情况。三是身心健康。将重点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等情况。四是艺术素养。重点看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各个方面的兴趣特长以及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五是社会实践。重点是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

  国务院在今年9月推出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改革方案中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课程)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听起来很绕的这段话,简单说就是:以后高考将不再是升学的唯一决定因素了,改为“两依据、一参考”作为升学的标准。“两依据”是指语、数、外三科的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则是考生在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新出台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中明确,今后学业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学生自选3科计入高招总成绩

  教育部规定,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今后高中在校生都要参加学业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创造条件将为学生提供同一科目两次考试的机会及更换科目的机会。

  计入高招总成绩3科以等级呈现

  据悉,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三科以等级呈现,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省(区、市)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其他科目以合格与不合格呈现。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考试所有科目的成绩,将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思品学业健康艺术实践5部分成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作为这项改革的重要配套政策,昨天,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此后还将陆续发布自主招生及高考加分的相关意见,为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工作提供政策支持。相关意见的出台将会对学生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能不能打破一考定终生呢?我们先来看看“两依据”。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2005年开始推出,到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此次《意见》的出台重在对学业考试制度的.完善,以提高其权威性、科学性、公信力。在实施中,全国将从2015年起全面推进包括语、数、外等9个科目以及艺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的学业水平考试。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说:

  刘利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方式呈现。除了进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以外,其他学科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

  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也是此次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在于,试点地区上海和浙江将首次在2017年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并采取科目可选、成绩分等的模式。届时,原来要么文科、要么理科的选择,如今变成文理随便选,还可同时报。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看来,这种设计文理兼顾,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有利于扬长避短,同时也控制了学生的负担。

  郑富芝:这次就是在所有学科当中,科目可选、文理兼修、文理兼考。成绩是分等的,不搞百分制,主要是淡化分分计较。

  淡化了分分计较,3门计入高考总成绩的科目将以等级的方式呈现,由高到低依次设定A\B\C\D\E5个等级,其中E等级为不合格。同时为高考选拔人才,各学科按人数比例设定水平区分度,占比依次为:A等15%,B等30%,C等30%,D等、E等共25%。举例来说,如果一位同学考到A等,说明他排在所有考生的前15%,这相当于给他打了一个“优”。

  《意见》还提出:各地要均衡排课,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个期末,原则上,学完即考,两次机会。

  上海、浙江两地的不少学生认为,文理不分科,还能选考或更换科目,选择权大大增加了,可也有不少同学担心:选择多了,也面临不知该怎么选的问题。浙江长兴金陵高级中学高一新生杨金:

  杨金:因为选择性更大了,但是想到我要选哪几门课的时候,就不知道选哪几门了,所有的课程都是没有接触过的,有一些新课程加进去,会感觉很纠结。

  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挑战同样不容小觑。在上海,原来采取语数外的3+1模式,可自选1科,这一门也常常作为学生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单独成立班级,今后变成3+3,现行的分班制度将面临重新洗牌。面对新变化,上海某中学高三李老师袒露心声:

  李老师:我们现在存有疑惑的就是,以后高三啊,我们以前是分班,比如物理班、化学班、生物班,都是各有一个班的。现在这个情况,学生要选三门了,他可以跨文理科的,那么以后上课的话,是不是会出现一种问题啊?

  不过,也有不少同学和家长觉得:不再分分计较,亚历山大的局面会得到缓解,孩子们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上海市重点七宝中学高二学生家长丁女士认为:

  丁女士:比如说你是个B啊,B就很宽泛了,假如35%的孩子都是B的话,那么你是第16名和你是第50名是一样的,压力小多了。35个孩子我们是站在同一条线上。并不是说我考的只差零点几分,现在分数咬的那么紧,一分就要差好多个名次。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认为,现行的选考模式,固然有其复杂之处,但其意义是打破了原来单一高考的考试模式,第一次在制度上让考生拥有了更大的选择权,这也为完善考试制度、让学生更全面健康的成长奠定基础。

  再说“一参考”,昨天出台的《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中提出,今后各地中学将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及社会实践5个方面来客观记录学生的各项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高考多元录取提供重要参考。那么,如此参考的依据是什么?又该如何去界定呢?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评价,但也有两方面问题,一是有要求,但很抽象、难把握。比如要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但怎么来记录体现很难量化。二是,无论德智体美,还是社会实践,记录过程是否客观、可信,甚至还涉及到社会的诚信体系。

  也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更是结合我们现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完整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亟待建立,这其中如何让中学自己觉得有用、让高校认可并承认各地的评价内容真实有效十分关键。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这次评价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写实记录,不是人为的、主观的评价,客观的在这三年当中,他在干什么、取得什么样的成效,这些记录一定要真实,有据可查。

  为此,《意见》强调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在活动中的表现,举例来说,今后不仅看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还要看参加的次数、持续时间等,这样就可以具体考察、进行比较了。

  在高校如何客观使用的问题上,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世洁给出解决路径:

  于世洁:原来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格式不统一、名称不规范等问题无法使评价内容大范围使用,今后各地将以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电子化管理平台。同时,高校自主确定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还将组织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对面试这样的环节中也会进行综合考量,大学的对综合素质的评价和使用也有利于大学和中学教育的衔接。

  据了解,教育部要求,各地要根据两个《意见》制定本地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办法,并于明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

【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相关文章:

30省份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6地启动改革02-19

户籍改革方案出台02-12

户籍改革方案出台 浙江02-12

天津户籍改革方案出台02-12

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如何制定呢11-21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11-15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有哪些05-15

高考生必看的高考复习技巧04-08

高考的贺词03-23

高考的寄语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