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红色经典的征文

时间:2022-08-15 12:45:19 实用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红色经典的征文(通用18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写征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样的征文才能称之为优秀征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红色经典的征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红色经典的征文(通用18篇)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1

  翻开历史记忆的书签,那些曾经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民族和国家美好的明天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如一座座丰碑永远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去寻找他们动人的故事,去感受他们的伟大人格,去品味他们忠贞信仰;不论威慑和诱惑,他们都扬着高傲的头颅,为美丽的新中国而不惜牺牲生命,而我要介绍的这个民族英雄——邱少云,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力,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1952年10月17日,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故事是这样的:“17日中午12时,一颗燃烧弹在邱少云身边爆炸,燃烧液溅到了他身上,立刻燃烧起来。

  但他为整个战斗取得胜利,咬牙坚持,丝毫不动。身上的棉袄渐渐烧完了,豆大的汗珠从的额头上滚了下来,他以顽强的意志忍受这烈火烧身的剧痛。

  他紧握钢枪,坚强地抬起头来,仿佛在说:”首长,同志们,我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为了保卫我们可爱的祖国,再大的困难,绝不屈服,读到这里,我眼泪情不自禁地落个不停,像雨滴一样打湿了书本,心情澎湃不已。我握紧双拳,暗下决心:一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大好的学习机会,常怀感恩之心,感谢革命前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国家安定,感谢革命前辈用热血谱写了感人的诗篇;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虽然没有炮火硝烟,但是我们一定要学习邱少云先烈,做事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做事有始有终,有集体荣誉感。

  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不向苦难低头,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不辜负革命先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这些忠贞爱国的革命烈士们,必将在历史的长河留下我们永恒的记忆和怀念。阅读他们的故事,是我们人生信念和理想的一次庄严洗礼。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2

  独立橘洲,往事已越多少春秋,仰望那雄发英姿的少年,寻觅那指点江山的余情,走览偶像胸中的天地。

  世界之大,可敬者甚繁,我独爱那蔚为万夫雄之男儿。放眼当下,偶像者无不星光璀璨,宝马雕车,万人青睬,也许历史也情愿流转百年,回到那红色的年代,那是与我们一般的恰同学少年,却是窘迫穷困的生活与战火纷飞的乱世。也许正是这些,造就了胸中条条沟壑,幅幅宏图。那时,他们就有了一个“读书会”,毛泽东所谓的讨论小组,有志之士在那畅宇宙之奥,品类之盛。他们,道出了社会的玄机,用双手探索出了历史的规律;他们,着眼于苦难的人民,构想着一个改日换月的新天地;他们,心中惟有革命,用血色染红这足迹;他们,应是我们心中的偶像,即使已越百年,他们也将为世人敬仰,不磨不灭,我们,也应寻着那足迹勇往直前。

  血色,从来就不可怕,可怕的是血已褪色。安逸已让许多人不知何为红色,不知如何运用双手艰苦奋斗,不知这神洲曾铺满绯红的鲜血。历史,从不是使人回首感慨的,而是催人奋进的;偶像,也绝不是麻木追捧的,而是为人所标榜学习的。先烈、伟人,是世人口中他们的代名词,殊不知他们也是血肉之躯,而为了信念与理想,必须流血掉肉。血红淌到如今,就应褪去了?不应该的,也是不可能的,如今的主旋律依旧是红色,是为人所敬,而不为人所惮的红色。曾经的你们,现在依然浸染着红色,那抹抹珍贵的红色。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3

  “爷爷,您多大参军?”“爷爷,上战场您害怕吗?”“爷爷,您受过伤,疼吗?”同学们围坐在老游击队员杨爷爷身边,眼神专注,激动得你一言我一言争先提问,对杨爷爷的革命历史充满了好奇。

  “爷爷吖,十三岁参加革命,当过地下交通员,打过游击战,上过朝鲜战场”杨爷爷一一道来,脸上的皱纹慢慢舒展开来,陷入了回忆里。“上刺刀,把手榴弹弦拉出来!”“6名战友随后集中投掷手榴弹突围,鬼子应声倒地。”说到打鬼子的战斗经历,杨爷爷时而眉头紧锁,为革命的暂时失利而惋惜;时而面色凝重,声音哽咽,为战友们的离去而痛心;时而眉开眼笑,充满了革命胜利的喜悦。

  听着杨爷爷的亲口讲述,我非常感动和震撼。我想起奶奶时常回忆起她的爸爸的故事,那就是我们身边一位令人崇敬的老革命者艰辛而又光荣的一生。我想起了爸爸妈妈带我参观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纪念馆里那些简陋的生活用品和长长的烈士名册。以前,我总以为革命只是电影或电视剧里的剧情,此刻,我才知道光荣而伟大的革命是真真切切的历史和生活。以前,我总以为我们糖果般的生活是生而有之的,现在,我才知道那是无数有名无名的爷爷奶奶,奉献了青春和热血谱写的。感谢,感恩,革命者——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缔造者!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4

  去年5月,达姗阿姨开了一个名为《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班会,请来了一位姐姐的爷爷——湖南籍飞行师长欧阳端详到他们班讲述战斗的故事。机会难得,妈妈带着我一起去听爷爷讲自己的经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欧阳爷爷成功击落间谍气球。1972年,一只高空间谍气球飞到中国上空,能够在一万到两万米的高空清晰拍摄地面的景物。欧阳爷爷的任务是打掉这个气球。万米高空上这个气球就像个小鸡蛋,但是气球直径有15米,如果靠得太近,高速飞行的飞机很容易撞上气球,被气球裹住,导致机毁人亡。在他们之前,这个气球也飞到过别的国家,他们都没能够把气球打掉。欧阳爷爷接到命令,马上驾驶飞机飞向蓝天。可是射出几次炮弹,气球并没有被打破。欧阳爷爷不断靠近,准备三炮齐发。这是多危险的事情啊,因为一下子打出三个炮弹,飞机很有可能停止运转,那爷爷和飞机就要掉下来了。可是爷爷顾不得那么多,为了打掉这个气球,他冒着生命危险不断靠近,终于在离气球五百米的地方,把气球打掉了。因为这次击落气球,欧阳爷爷出了大名。

  欧阳爷爷的故事听得我捏了一把汗。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啊!可是爷爷为了打掉气球,竟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因为许许多多的功绩,欧阳爷爷获得了很多奖章。我听了之后非常敬佩,觉得欧阳爷爷很厉害,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5

  今天,我在爸爸的桌上发现了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上有一男一女。他们的脸上都挂着安详的微笑,可他们的背后是监狱的铁窗,手上划出了长长的伤痕,脚上还挂着重重的镣铐。我问爸爸,他们是谁,他们的照片为什么会在这里。爸爸说:“他们是革命烈士周文雍与陈铁军,这是他们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虽然他们已经去世很久了,但是还活在我们的心里。”

  哪些去世的人会被后人记住呢?我想起了我看过的电影《寻梦环游记》。那是一个关于“记住”的故事,只有“热爱”他人的人去世后才会被后人记住。爸爸告诉我,陈铁军和周文雍是在广州起义中被捕的人,也是著名的“刑场上的婚礼”的主人公。他们曾经为了掩盖周文雍的地下员身份假冒“夫妇”,一起经历了很多波折。广州起义后他们被叛徒出卖,为保护陈铁军的妹妹被警察逮捕。他们被捕后遭到了酷刑拷打,但仍然无所畏惧,不向敌人屈服,坚持自己的信念,最后被敌人残酷地公开处决。

  这张照片就是他们在被公开处决前拍的。他们在刑场上面对大批围观的百姓大声呼喊:“我们要结婚了!就让刽子手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周文雍和陈铁军离开世界已经将近一百年了,我们还能从他们留下的照片中看到他们。那时的他们的样子是多么年轻,眼神是多么执着。他们是为新中国而牺牲的,是为他们深爱的人民而牺牲的。我们还会记得他们的样子,就像我们会记得爱我们的“亲人”的样子一样。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6

  黄爷爷是住在我外婆家隔壁的一位抗战老兵,他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虽然他头发已经全白了,但是精神很好,很喜欢给我们讲他参加过的抗战故事。那些故事非常惊险,听后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黄爷爷讲的上甘岭战役中火烧邱少云的故事。

  我清楚地记得,黄爷爷给我讲邱少云的故事之前,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你被开水烫了一下,你会不会喊疼啊?”我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会啦!”黄爷爷停顿了一下,慢慢地说,“我们的一个战友,被火整整烧了几个小时都一声不吭,你相信吗?”我摇摇头。接着,黄爷爷给我说起了邱少云的故事。黄爷爷告诉我,邱少云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过世了。他从小给地主放过牛,干过很多很辛苦的工作。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时,他积极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勇敢地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一次,邱少云冒着美军飞机扫射被轰炸的危险,从熊熊燃烧的火房子里救出一名朝鲜儿童。但是,在一场反击战中,邱少云为了圆满地完成组织交代的潜伏任务,不幸被敌人的燃烧弹击中了。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他坚持着一动也不动,忍受着烈火烧身的疼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最终的胜利!黄爷爷说完后,眼睛里闪烁着泪花,我想像着邱少云被火烧的场景,心里充满了对英雄深深的敬意和无比的怀念。

  我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7

  已故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曹靖华先生是河南省卢氏县人,卢氏县是革命时期红25军军部所在地,是重要的红色长征文化发源地,2013年7月12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征迹”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以“点燃青春,照亮梦想,跨越时空八十年,重走长征两万里”为口号,以“聚焦美丽家乡,传承魅力长征”为主题,重走长征路,感悟红25军的长征精神。

  河南省卢氏县位于洛河上游,跨崤山,熊耳,伏牛三山,峰峦叠嶂,林木葱茏,是河南省西部边陲。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2900余人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12月4日,抵达栾川叫河,正要进入卢氏境内时,突然陷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困境,军长徐海东却认为卢氏的多山地形是对红军最有利的条件。后来,由卢氏小货郎陈廷贤带路,红25军穿越大石河,文峪大峡谷,闯龙驹,战官坡,于12月8日抵达豫陕交界的铁锁关,并一举击溃民团,进入陕南,建立了鄂豫陕根据地,可以说,卢氏连绵起伏的伏牛山脉和卢氏人民的大力帮助,对于红25军绕开国民党围追堵截,顺利到达陕南起到关键作用。

  在长征史上,红25军是一支神奇的部队。他们是长征开始时人数最少的一支队伍,结束时兵力不减反增;他们一路与百倍于自己的兵力的国民党军队拼杀,百战百胜,并开辟了鄂豫陕根据地;他们是红军长征的北上先锋,历时10个月,最先到达陕北,迎接主力红军北上,为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奠定了重要基础。从这样一支队伍中,曾经走出了共和国97名将军。红25军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踏出了人生亮丽的轨迹!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8

  转眼间,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早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建党90周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身为党的阳光下哺育的花朵,我们更应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

  尽管抗战已经过去多年,可还是有许多老党员与老红军。我的身边就有一位老党员,一位八、九十岁的老爷爷,双脚已经不能活动,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之后的日子。他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最近的事情都已经记不清,甚至能把曾孙当成别人的小孩,把孙子当成小偷,但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抗战的时候。当我去寻访这位老党员的时候,他黯淡的眼睛似乎又亮了起来,龙飞凤舞的讲了起来:“我出生的时候,外国已经在如猛虎般的侵占我们的祖国,在我15岁的时候,我们那些孩子,每天都盼望着当军打鬼子。刚好晋江成立第一支武装队伍,开展游击战争,虽然不是打鬼子,但大家都很高兴。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参加了武装队伍。21岁,我成了党员。当上党员没几个月,我就被蒋军()抓去了。我原来的老伴当时也是党员,她去救我,结果被枪毙了,留下了大毛(指老爷爷的儿子)。后来,中共晋江县共委派人把我救了出来,我才知道我原来的老伴已经死了,我很生气,积极参加党员活动,发誓要打死蒋军,有好几次到鬼门关前走了又回来了。成立泉团晋江大队(1949年5月)后,我也加入了。大队主动出击,摧毁基层政权,后来配合解放军解放晋江(8月31日),晋江才算解放了。后来,我的身子不争气,垮掉了,才停止参加党的活动。”

  我想不到,原来,抗战有着这么多历史,共产党的红色足迹,早已经深入千家,造福万家。总有一天,我也要成为党员,继续党的红色足迹!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9

  年幼时,父亲常教导我:“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那时我还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要义。此次,我有幸参加了“红色追寻”采访活动,在车流如织的蔡锷北路边一个小小弄堂里,找到了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这里曾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先生的办公地。在旧址陈列馆里,一副字迹隽永的对联使我倍感亲切:“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

  随行采访的文史专家介绍,徐特立先生1938年9月赴延安出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途经湘潭,在一家油盐店住宿了一晚。当时店里几位青年店员围坐在徐老面前,要他讲革命道理。徐老从国家大事谈到社会生活,深受鼓舞的青年要求徐老题词留念。次年12月,徐老便履诺为他们题写了这副对联。

  此联,语重心长。上联中的“家国”,应该是指齐家治国。一个人应该先修身,尔后才有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无益身心事莫为”,告诫我们,对身心健康没有益处的事情不要做。

  今天重温徐老的金玉良言,感慨万千。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我们,应该常读一些利于家国的好书,这对个人修身,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理想,服务于国家的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10

  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3周年,我们不仅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更不能忘记旧时代中国的耻辱,以及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今天的。

  随着西方国家的兴起,中国逐渐落后。从1840年开始,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用鸦片、洋枪,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不完全统计,旧中国在外国侵略者的强迫下,先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100多个。这是多么可悲啊!

  但是,经过一次次战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伟大的南昌起义,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今天,我们应该传承这红色基因,做这个时代的新人。

  这使我想起一篇文章《木笛》,主要讲了报考乐团的木笛手朱丹,不愿在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演奏欢快的乐曲,但他的爱国精神最终感动了主考官,被乐团录取了。我们要学习朱丹的那种爱国精神,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抛弃个人的利益。

  时代在进步,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但红色的基因得传承下去。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争做时代新人!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11

  “先登宝塔山,再看南泥湾;先听安塞鼓,再看山丹丹……”一曲《我要去延安》唱出多少人的心声,而我则有幸生长在延安,一个传奇又美丽的具有革命色彩的地方。

  说到延安,我不得不夸夸她。

  延安,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1935年红军长征驻足到这贫瘠的土地上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在根据地号召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热火朝天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军战士平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南泥湾的劳动号子喊得欢,延安旧貌换新颜。

  延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枣园,杨家岭,王家坪都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影,他们住的是狭小,简陋的窑洞,用的是破旧的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著作,给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定的基石。也是在这延安窑洞里,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天下。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延安,革命圣地的摇篮,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更是大家游玩的好地方。延安的山多,有远近闻名的清凉山,花香扑鼻的万花山,颤颤巍巍的宝塔山,闻名遐迩的凤凰山,为海内所共知。甚逢五一节,遂一早起来,登临凤凰山。

  凤凰山倚圣地之西,与清凉山相对,和宝塔山成犄角之势,三山相拥,围拢着城区。上凤凰山的道路四通八达,有石阶小径,也有车辆通行的大道,我是从市场沟石阶沿着小阶上山的,上到山顶已是汗流浃背了,映入眼帘的便是游人散客,有的打羽毛球,有的散步,有的引吭高歌,有的窃窃私语……好一副幸福祥和的景象。关于凤凰上的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说很久以前那,凤凰上叫西岭山,山下有个叶家渠,村里有个叶姓人家,叶家大公子饱读诗书,一日吟诵“家有梧桐招凤凰”之句,遂栽植梧桐,吹箫迎凤,经七八年,终于感动了玉皇大帝,派凤凰仙子下凡了却他的愿望,后凤凰仙子与叶生生情,结为伉俪,触犯天条,被天庭责罚,化为山岳亡卧西岭,就形成今天的凤凰山。

  沿着石阶,缓缓前行,不觉中我已等上了最高出,封顶建有亭台,攀上去时,见亭上有“邀月台”三个大字,抬头仰望,一颗颗星星眨巴眨巴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突然间想起了一首应景的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刹那间,灯火辉煌,云雾再次缭绕,遥望清凉山方向,依稀可见修建中的新区景象,俯瞰老区轮廓更加清晰,三山葱翠,俩河奔流,高楼林立,道路交错,车辆行人川流不息,彰写延安之繁华。

  思想上的洗礼,视觉上的眺望,好一座秀美之山,文化之山,革命之山,但是没有了饮食,还能继续前进吗?

  延安,一个流连忘返的地方。延安虽地处陕北,但在小吃上却种类繁多:洋芋擦擦,擀面皮,香菇面,大米皮,子长煎饼,钱钱饭…...当然还有当地糜子面做成的油糕,黄馍馍味道更是回味无穷。我对洋芋擦擦却情有独钟,它味美价廉,操作简便,没有海鲜的腥辣,也没有走兽的野味,但它是延安人民三餐不离得佳肴。

  土豆削皮,加工到一寸见长,拌些许干面粉,使得每条细土豆都裹上一层衣裳,避免粘连,在加少许正逢时节的槐花,上锅,蒸十五分钟,蒸好后用筷子抖散,这时加上先前炒好的柿子酱,肉沫,辣椒油,葱姜油,是不是口水都要止不住啦!

  延安,永远继承着老一辈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精神,这里景色优美,风景怡人,这里美食佳肴,无所不有;更是您游玩的地方!这就是美丽的延安。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12

  作为一个00后,我并不对革命抗日战争有多大的了解,并不对这些英雄故事有多大的触动,因为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不过,我的家乡却在红都—延安。虽然我并不知道这里有过多少次著名的战役、会议,但我知道他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指挥和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

  很多人想起陕北,脑海里都会想起尘土飞扬这个词语,但就是这方黄土高原,养育出了热情、粗犷、豪爽的陕北人!如果说,南方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文尔雅的话。那么,陕北人给人的感觉肯定是干脆豪爽。比起江南女子的软侬细语来,我还是觉得陕北汉子的以高亢著称的信天游更好听些。如果说他们江南风景比我们好,那我可不服。你看,在党的号召下,我们这里的山都建起了层层绿化带。远远望去,更别有一番风韵。黄河蜿蜒的流过,在我们陕北的宜川县形成了著名的壶口瀑布,它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

  延安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黄帝生于此,长于此,葬于此,我们有著名的黄帝陵,每每到清明节祭祖,来黄帝陵就会络绎不绝。在历史上,延安就曾作为兵家要地,也走出过许多英雄人物,如李自成等。

  作为一个延安人,我为我的家乡延安而自豪。它曾为中国的发展与解放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我爱它,我爱革命红都—延安。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13

  7月8日早晨,我们参加了晶报组织的红七月自驾之旅,陪伴我们旅途的是本次活动最眩目的车型:天籁VIP。我们购买天籁车不久,一直都想找个机会出去飞飞。

  近百辆车近200人的自驾大队浩浩荡荡,驶向赣州,赣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这里奠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出发;

  赣州是中华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东江的源头,和广东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

  赣江之水碧波荡漾,章江和贡江合流成为赣江,江西省由此简称赣。

  近百辆自驾团队,汇成一条长龙,尤为壮观,引来无数过往车辆羡慕的灯光和眼光。我们从深圳启程,前往赣州。驶离深圳后,窗外,蓝天白云,青山碧野,所有车辆都撒腿欢奔起来,犹如奥运赛跑,我们天籁车就是其中的刘翔,一路领先,成为此次赛跑的胜者。

  此次活动所有车辆都装了对讲机,这个对讲机成了维系全体车友的无形纽带,车友们一路天南地北谈笑风生,中间不断有其他车主询问天籁车使用情况——问的最多的是这车怎么那么快啊?我们回答这是天籁3.5,最大功率是180千瓦,最大扭矩是318牛,比同级车动力性好很多。

  一路上感人的情节很多,在中学里读“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许多车友都记得瑞金的红井,如今来到这口毛主席亲笔题字的井前,车友们掬一捧清洌甘甜的井水,摸摸毛主席亲笔题字的字碑,敬意顿生。

  最令人感动的场景发生在叶坪红军广场红军革命旧址群内。7月9日下午,我们到达“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全部车辆车辆在叶坪革命旧址群大会师。车友们首先在红军纪念碑为先烈献了花篮,之后进行了红军文艺表演和为老区人民捐赠的'仪式。在得知革命先烈的后代因为生活贫困,读书学习没有保障时,我们纷纷起身涌向台前捐资助学。捐款台下排起了长对,捐款台上人们争先恐后,当时的感人场面,随便从哪个角度按下快门。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

  在旅途中,很多人文景观引人入胜,我们游览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景区,然后来到有江南宋城美誉的八景台风景区。站在八景台上,青风徐来,满目生辉,心旷神怡。朝北望,赣洲著名的章江和贡江犹如在脚下汇聚,合二为一后向北奔流而去。

  7月10日下午,自驾游活动圆满结束,大家互换名片,互留电话,场面热烈。

  回来之中又是我们拿了第一!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14

  现在我们已经步入21世纪,科技的发展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但是,那些祖祖辈辈留下的红色经典却渐渐淡出我们的脑海。不,我们不应该将它们遗忘,我们应该细细品味,始终将它们铭记在心。

  细读《红岩》,真的让我感触很深。《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许建业)、江姐(江竹筠)、成岗(陈然)、刘思扬(刘国志)、余新江(余祖胜)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

  当时,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这部经典红色作品,也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他们虽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但是,他们始终以一腔热血对待自己的革命事业。其中,江姐这个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她失去了丈夫,但依然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了丈夫的工作。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受尽拷打。最后英勇牺牲,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仅29岁的生命。

  我要感谢《红岩》,它就像一面旗帜,让我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没有革命英雄的英勇善战,没有革命英雄的拼死保卫,哪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可看看今天的社会,很多人都不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为了金钱,有些人不惜走上犯罪道路;为了权力,有些人不惜花钱去阿谀奉承。这些黑暗的社会现象,让我们不禁连连感叹。难道就让烈士们的鲜血付之东流?不,我们应该振作起来,不能再腐败下去。为了我们的未来,更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用勤劳的双手,去建造美好的明天。

  我愿就这样,品读红色经典,书写精彩人生。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15

  我似乎曾经见过你,见你目光坚毅,一袭红衣。你清浅地对我笑着,举手投足间尽是少年的活力。你的眼神清澈明快,让我不禁走近了你。啊,我想要了解你,听你微微上扬的嘴唇究竟想要诉说怎样的秘密。

  你说,你是被中华儿女世代坚守传承的红色精神,自你诞生起,已经历了近百年春秋的更替。而当我凝视着你,却找不出一丝岁月的痕迹。你仍然有着少年的躯体,意气风发,展现着你旺盛的精力。

  听说你诞生在一九一九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浪潮里,那时代的浪涛冲击着人们的心灵,而你,从此便拥有了生命。先辈曾见过你在这片潮流之中激起的滔天巨浪,这巨浪曾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久久回荡。看着华夏大地上的人们终于走出了迷惘和彷徨,你笑着并不说话,眼中闪现出一缕光亮。

  诞生之后的你,又在祖国的万水千山之间留下了数不清的足迹。你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里。你曾在长征路上的红军耳畔反复叮咛,摇响了他们心中希望的铃。从此这铃声便伴随着他们一路艰苦跋涉,无论是岷山、赤水还是金沙江、大渡河,他们都咬牙走过,在青史上留下了一段动人的传说。你曾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共产党人身边徘徊,扫去他们内心的尘埃。当他们坚持革命斗争而永不屈服,你似乎看到了中国革命光明的前路。你说,中国的革命的道路注定不会是坦途,但共产党人传承的精神如同划破暗夜的闪电,电光火石之间便可以让祖国风云突变。你也曾在延安静默地走过,驱散人们心中的困惑。你终于见证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感叹着前无古人,盼望着后继的来者。在黑龙江畔流连的你,也曾陪伴过垦区的广大劳动人民。你激励着人们向荒原宣战百折不挠,你说这荒芜的边陲上桀骜不驯的土地无法缚住人们的手脚。在西柏坡停留的你,聆听了“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建设道路”的崭新思想,你说这思想就像一盏明灯,会将革命的漫漫长路照亮。经历了世界科技革命时代的你,见证了“两弹一星”的诞生,规划着祖国的似锦前程。你说我们终于攀上了一座又一座科学的高峰。

  动荡的年代里,爱国进步是你;革命的年代里,勇闯新路是你。开拓的年代里,无私奉献是你;科技的年代里,自力更生是你。你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助他们取得建设祖国的辉煌业绩。

  你说,你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变化是发展。你又说你其实从未改变,不变是传承。你发展,不断创新;你传承,始终如一。如此,你便能让祖国人民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中国发展的道路中经历了多少次挫折和困难,你都始终未被击败。你经历过风风雨雨里的涤荡,泥沙俱下中的死扛,当你再次出现之时,仍然是少年的模样,一袭红衣飘逸清爽。你说,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奋斗给了你生生不息的力量,他们传承的决心就是你眼里的光芒。传承已近一百载,你风华不减当年。

  后来的你,也曾有过一瞬间的迷惘。你见到城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从中穿梭的行人的脚步越发匆忙。一派和平景象的大街上,车水马龙熙来攘往。你身在其中,不免彷徨。自古便说安乐的环境最是容易使坚定的意志消亡,如今人们的心中可还有你的立足之地吗?如今你诞生的故乡,已经与以往不同了啊。你隐隐有些担心,担心他们忘记。

  那些身处和平年代的人啊,你突然无法确定他们匆匆脚步背后的意义。拓荒的年代已经过去,人们是否会忘记回头看看,那些被祖辈传承了多年的精神财富?是否会渐渐忘记,你还一直在他们身边,盼望着曾经那些美好愿望的实现?

  一阵和风吹来,你的红衣随风飘起。微风过后,尘埃散尽,你的眼睛又逐渐变得神采奕奕。

  “因为我知道我在这里。”我透过你身后门上的玻璃向里望去,见一个全神贯注的科学家手中的笔时而舞动,时而犹豫。你说,你在这里,在每一个科学家思考的轨迹、笔下的符号里。你在这里,在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知识的原野里,与他们一起开拓未知的领域,完成不懈的创新。每一次的探索都是一次结果未知的征途,但是你会陪伴在他们身边,坚信黎明的曙光终会出现,无论如何要勇往直前。终于这场征途中的阴云逐渐消散,希望的曙光越过层层山峦。祖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果,意义非凡。神舟飞船圆了数千年来中华儿女的飞天梦想,带着人们的渴望,在遥远的太空中徜徉;蛟龙号潜水器探寻着深海神秘的宝藏,从此海洋也把大门向我们开放。

  你知道,人们从未忘记过你。

  “因为我知道我在这里。”我跟随着你来到一片开阔的场地,见一群刻苦训练的军人顶着烈日昂首站立。你说,你在这里,在军人们每一滴挥洒的汗水、每一声激昂的呐喊里。你在这里,在士兵们整齐的步伐里,也在将军深沉而坚定的目光里。你听过他们一遍遍重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誓言,也见过他们的气势有如长箭穿云,似乎一人可破万军。战争的年代若有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面对危险,和平便不会遥远。战士们的血肉之躯因为有了你的激励而成为保卫国家最坚固的屏障,将军们听到了你的低语而奋发谱写出维护祖国和平的光辉篇章。战场之内我军既出无人不降,英魂永存,常镇八方万邦。中原九万顷,他们便是国家挺直的脊梁,你若犯我,我必当仁不让。

  你知道,人们一直坚守着你。

  “因为我知道我在这里。”我顺着你手指的方向,看到一轮初升的朝阳。穹顶之下的孩子,面庞迎着阳光。你说,你在这里,在孩子们的每一个笑容、每一道渴望的目光里。你在这里,在他们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里,陪伴他们揭开一个个未知的谜底,探究永恒的真理。他们从小就仰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想象着革命先烈如何奋勇御敌,永不放弃。传承了多年的红色精神,由此便深深烙在了他们的心底。祖国的未来终将被交付到他们的手里,而他们执着的目光里蕴含着探究万物之理的恒心。相信有朝一日,我们必将看到东方巨龙声震世界,大国崛起。

  你知道,人们始终传承着你。

  风云更替又如何,你始终都是华夏的精魂。科研的天地中,艰苦卓绝是你;卫国的疆场上,勇敢无畏是你。更何况,你是奉献的精神啊,无论是为革命献身还是为科学献身,抑或是为和平献身,都是你。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心中,都是你啊。先辈传承的精神永不会被忘记,你的身影,早已融入了每个轩辕传人的血液里。祖国的过去有你,祖国的当下有你,祖国的未来,也交给你。

  你又一次清浅地笑着,转身走向了灿烂的朝霞深处。留给我的印象,只是一个背影,一袭红衣。但自从我见到了你,你就已经在我的心底激起了层层涟漪。我愿意永远铭记你和你的红衣,将这蕴含了中国人民意志的精神传承下去。你在我的身边走开,消失在一片灿烂之中,而我却再也无法忘记你的笑容。我愿意等,带着我满腔奉献的热情,等你回来叙旧。

  我知道,你也知道,你始终都会在我的心里,在所有中华儿女的心里。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16

  毛主席旧居门前有一方小石桌,标牌注明是当年毛主席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会见处。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毛主席谈笑风生,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毛主席幽默风趣的语言在陆定一准确流利的翻译下,不断引起美国记者的笑声。后来,期特朗在她的记录里写道“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那里没有讲究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在毛主席旧居前,还有一块坡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便是当年毛主席开垦的菜园,他在这里种下辣椒和西红柿等蔬菜。日理万机的领袖,自己身体力行,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生产运动。

  杨家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看上去都那么亲切,发生在杨家岭的故事都那么耐人寻味。漫步在这儿,我的思绪不由又飞到了当年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眼前浮现出的是革命先烈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雄壮激昂的冲锋号声里,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的画面。因此,我们更加怀念和崇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的洗礼。

  在普照的阳光下,我们赶往下一站——枣园。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因枣树多而得名。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此处。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亦迁入园内居住。

  来延安之前,早就听说毛主席在枣园住过。想象中,可能是陈旧的窑洞、荒凉的黄土坡。没想到,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枣园里绿树成荫、树木茂密、环境幽静、风光秀丽,园中千余棵枣树、桃树、杏树生长繁茂。一入园,迎面看到的就是中央书记处小礼堂,这是1943年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的;再往前走,进入一个小广场,老远就看到了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的塑像;广场后面,是一片参天大树;顺坡而上,看到一排一排窑洞。毛主席住的窑洞,分卧室、办公室、会客室,从1943年10月直到1947年2月,毛主席一直住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毛主席在这里也写了大量的著作,著名的有《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等。在毛主席住的窑洞旁边,有一个毛主席生平图片展览,图片大都是没有公开发表的。过去看到的照片,都是一些领袖形象,高大威武、气宇轩昂。今天,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领袖的风采,其中,有一幅毛主席和家人的合影,很引人注目——领袖也是人啊!也有儿女情长。

  参观枣园后我们来到新华社旧址前,这里正对宝塔山,背靠清凉观,是个留影的好地方。老同志们纷纷下车,以宝塔山、延河桥为背景,留下了参观延安的永恒纪念。

  仰看宝塔山,近观延河水,夕阳西下,我们将结束旅程,踏上回归之征途。此情此景,我仿佛又听到了那久违的老歌《延安颂》:“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前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啊!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17

  两辆车,十个人,其中六位几乎都是七十以上的老人。中秋节那天凌晨五点,我和朋友组织的夕阳红旅游团启程,顶着星辉,奔向大海。

  刚听说中秋国庆假日高速路免费,我就在计划自驾车出游的事,目的地为广西海滨。约了几个周,只约到一家朋友,也像我家一样,孩子在外地上学。于是商定动员两家的双方老人一起去看大海。本来担心老人们想在家过了中秋节再出门,结果,除了我的母亲晕车严重不敢去,其他六位老人全部同意中秋节一早出门。

  全程高速,当天疾驰一千公里,傍晚抵达广西防城港。晚饭是在一家小餐馆吃的。点菜后,几位老人拿出了从家里带来的食品:月饼、核桃、炒板栗、煮花生、煮青玉米、煮毛豆、炸蜂蛹、炒干巴菌,甚至还有咸菜,我和朋友顿时傻眼了:那么多东西,还点菜干什么?猛然想起是中秋节嘛,难怪!那么多的家乡风味摆上桌,这千里之外的中秋节就有了家乡味了。

  窗外就是桃花湾广场,广场上正举行一场社区文艺演出,舞台前人头攒动,伴奏、演唱听得清清楚楚。边赏节目边赏月,品味美食,一天开车、乘车的疲惫渐渐烟消云散了。广场边隔着兴港大道就是海湾,西海湾大桥横跨海湾,气势雄伟,桥上灯火辉煌,车辆川流不息。海风徐徐,海浪声声,送来陌生的大海的气息;一轮明月,浸润了北部湾的夜色。

  阳光、沙滩、海浪、渔船……第二天上午,东兴市京岛旅游区,坐着雇来的渔船出海捕鱼。看着一条条鱼粘在渔网上被拉到了船舱里,岳父像孩子一样地激动:“太好玩了,让我来拉几条!”看着他那高兴劲儿,结果我和妻子都忘了照相,岳父下船以后都还遗憾没有在大海上照过相呢。好在当天下午到东兴口岸,为他在国门前照了几张,算圆了一个心愿。

  老人有老人的乐趣。到桂林游览靖西王府,岳母听了导游介绍面前这高耸的独秀峰后,突然冒出一句:“今天我一定要爬到这座山的顶峰!”妻子追问原因,她才说她今年六十六岁,一定要征服这座六十六米高的山峰。于是我们陪着六位老人一举登上了峰顶。下山途中,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搀扶着一位老人登山,据说是他八十一岁的父亲。妻子就对岳母说:“再过二十年,你八十六岁时,我再陪你来登独秀峰。”岳母开心地笑了。

  老人们还会自寻乐趣。漫漫归途,乏味疲劳。岳父说来的时候忘记了数一数经过了多少个隧道,回程要数着,回家好给村里人讲。我找了纸笔,于是每过一个他就画一竖。这样,每当导航仪一播报“前方五百米进入隧道”,岳父即使已睡着也会一下子坐直起来,等着到隧道口就画上一笔。如果导航仪说的是“前方五百米进入隧道,再进入隧道”,他就更激动了。回来那天晚上在家门口餐馆吃饭,岳父让我数数一共画了多少竖,我数了说五十。朋友的父亲坐在他旁边,听了说:“怎么我数的只有四十八个,每过一个我都往那个口袋里塞一个核桃呢?”岳父说:“你也数着?你数的不准,肯定是你嘴馋不小心把核桃吃了两个了。”大家一起哄笑起来。

  吃完晚饭,我们几个子女在一边结账,几位老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谈。岳母说:“今生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这些七老八十的山里人还能到几千公里外的大海边开开眼界,全享儿女们的福了。”朋友的母亲也说:“是啊,几十年的中秋节都是在家里过的,这一次居然跑到了大海边去过节呢!”朋友的岳母接口说:“不对,我们是享了共产党的福气。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儿女们哪有钱买轿车,哪有钱去旅游?我们老人跟谁去?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我们苦到老了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有心思去玩?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我们哪里能享受农村养老金?进公园哪里能免门票?说到底,还是共产党好啊!尤其是这十来年,家家都大变样喽!我们要好好活着,再多享几年共产党的福呢!”房间里,一片幸福的欢乐。

  一路欢笑,一路顺风。想起了第一晚在旅馆登记房间时,妻子不小心拿出了几本老年证,服务员疑惑地问:“怎么你们这么年轻就有老年证了?”朋友的妻子笑答:“我们是夕阳红旅游团的领队。”从那天起,我们就自称“夕阳红旅游团”了。

  红色经典的征文 篇18

  鲜艳的红领巾深深地印在我心中,它如同烈士的鲜血一般,它激励着我前进,让我奋发向上,我记录着我的童年,我的一切。

  童年时的我天真、活泼、充满激情,想为社国贡献一份力量,便努力的充实自己。

  我如同羽毛渐翼的雏鹰,想要尝试飞翔的滋味;我如同崭新的帆船,想感受乘风破浪的感觉;我如同胜利者,想要赢得他人的肯定。

  就算是鲜艳的花儿,也会经历挫折;就算是参天大树,也会有失望的时候。我也如此,在这条道路上,我失望过,想要放弃。

  有一次,我真的绝望了。独自走在大街上,我似乎觉得天是那么黑,连小鸟也不肯定我的做法。我简直想躺在妈妈的怀里嚎嚎大哭。可是我没有哭,因为我看到了一群“红领巾”,他们帮助的人,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他们遇到过再大的挫折,但是他们都坚台的挺过来,不屈服、不放弃。而我呢,也是一位“红领巾”,我却不能像他们那样坚强,因一时挫折而承受不住,想要放弃。这是我一向的作风吗?我迟疑,当初我满怀激情想要做出一点成就,而今我却要放弃。我不甘心,我不能屈服,我要向那一群“红领巾”学习,无论遇到多大挫折,我都要坚持下去。正应如此,我克服了心理的重重障碍,用另一种角度去对待事情,用满腔热血重新去实现当初的愿望。

  正因有信念,我就像初开的花儿一般,想把自己的芬芳传给他人;我就像安升的朝阳,想把自己的光辉传播给每个人;我就像成功者一样,想要与人分享收获。

  我不会再轻言放弃。因为我每时每刻都是一位“红领巾”,红领巾永远飘在我面前,它是推动我前进的动力。它是我的知心朋友,与我同分享我的喜怒哀乐,无怨无悔。

  就这样,我欢度六年小学。这六年,我过得充实快乐。因为有红领巾的陪伴,我不会孤独,也不会寂寞。六年后,我离开亲爱的小学,进入初中,虽然我的胸前不曾戴有红领巾,但是红领巾早已在我心中,因为我永远认为我是一名“红领巾”,我应以一名“红领巾”的身份去履行我应尽的义务。

  红领巾在它心中装着一个女孩梦想,红领巾永远为她默默加油红领巾永远是她的依靠。我深信如此,因为我是一名“红领巾”。

【红色经典的征文】相关文章:

关于红色的征文01-04

红色记忆征文1000字03-03

红色旅游优秀征文范文01-17

阅读红色经典振奋改革精神征文06-20

小学生征文红色的魅力06-20

小学生红色旅游征文01-17

红色历程光荣梦想征文「精编」02-01

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征文01-17

2016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征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