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立家规正家风经典征文

时间:2021-01-14 16:43:31 实用范文 我要投稿

2016立家规正家风经典征文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下面小编整理了立家规正家风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立家规正家风经典征文

  【1】立家规正家风征文

  《千年包公》情节波澜起伏,动人心弦,生动展现了包公修身律己、刚直不阿、为官爱民的事迹与思想。观看纪录片,我努力探寻:是什么造就了包公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品格?

  包公留传下来的唯一一首诗让我印象极为深刻,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大意是,“清心”是治身的根本,“直道”是处世的要诀。笔直而细小的树干,一定会长成支撑大厦的栋梁;百炼的纯钢,决不能作弯曲的钩子。仓库里堆满粮食,连老鼠、麻雀也会高兴;田野里寸草不生,连兔子、狐狸也会犯愁。史册上记载着古人许多宝贵的教训,做官就要做好官,千万不要留下耻辱,让后人笑骂。这首诗是包公出仕做官的座右铭,他用这首诗告诫自己,为官者当谋正直之道,去除贪欲。

  包公不仅严格自我要求,还依此涵养家风,教育子孙。包公家训中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贼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他严训,包氏后世子孙有做官的,如果胡作非为,贪赃枉法,活着,不得再进家门;死了,不能葬身祖坟。在封建社会,不被族人认同,不得衣锦还乡,不得归葬祖坟,是最严厉的惩罚。由此可见包公治家之威严,训子孙之严厉。

  家风是一个家庭灵魂的延续,是家族内部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家风连着党风,家风好则党风正。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党员,该怎样践行包公精神,建设好家风,助推党风廉政建设呢?

  要自觉强化党性修养、品德修养和党纪观念,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要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为党的事业献身的理想,踏实工作,乐于奉献,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做服务于民的党员。同时,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服务。

  要树立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时刻牢记肩负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保持奋进不息的精神,为党的事业发展多尽一份责任,多贡献一份力量。要树立高尚的道德追求,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修养,以党的规矩和纪律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而带动和影响家人。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本职工作,替基层教师分忧解难。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中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节着眼,以肩负的责任鞭策自己,坚守“道德底线”,堂堂正正做人,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家风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让我们从包公良好的家风中汲取精神力量,以良好家风涵养党风民风,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基石。

  【2】立家规正家风征文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成语辞典中也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词条,这就是说,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当官为人更要遵守道德规范,做到守住底线,不踏红线,不碰高压线,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领导满意、百姓拥戴的好官。近日,县委组织部发文,要求党员干部撰写家规家风的文章,结合本人的家庭、家风、家规,对照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我想说出自己正家风、行家规的体会和感悟。

  作为本人及其家属,一个是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个是单位副职干部,多年来,约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规,家风,就是: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权私,不留话柄。

  我认为,正家风、立家规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头为家为人树立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私利,敬畏纪律的榜样。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里的招投标事项,我没干预过一次,也没背地里让亲友同事参与过一次,都是由局物品采购及工程论证领导小组进行阳光操作;优抚安置,调残评残、城乡低保工作中,没为一个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打过招呼、发过话。

  我认为家风家规连着党风党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立好家规,树好家风,更是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不是万能、品德必须高尚。周恩来总理一生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不以权力为自己为家人、为属下谋取私利,其高风亮节,世界敬仰,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就是因为他有了自己的“十条家规”,并时刻用“十条家规”的尺子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规范家人的行为,他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认为立家规、正家风还是一种责任担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权高位重。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尤其重要,但要管好,必须有责任担当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然是句老话,但从这句老话中我也悟出了新的道理,一个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新常态。要管理好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必须视那个部门、那个单位为自己的家,这个“家”的好家风、好家规更为重要、更应立好。诸如大到人、财、物规范管理制度,为民服务承诺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软环境建设评优制度,小到上下班纪律、机关作风建设、年度考核等制度,都应不断建立,不断完善,因为这样的“家风”、“家规”,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这个部门党风行风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及其部门和单位工作的兴衰。

  我们家好的家风、家规,将继续保持下去,它虽然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贴在墙上,但每时每刻都会在我们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现,做到天天常思已过,日日警钟长鸣,争做一个家规好、家风正、受到党和人民信赖的民政干部。

  【3】立家规正家风征文

  “为人堂堂正正,莫忘勤慎诚勇”、“百事孝为先,做事意为坚”、“处事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近日,宜兴市谈家干社区的144名党员向社区递交了自家的家训,100多条家训记录由社区统一归类张贴,接受群众监督的同时,供社区居民共同学习。

  推动领导干部立家规、共产党员正家风,这是宜兴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打出的一张“特色牌”:通过创设多样化载体,创新开展“清廉家风润万家”主题活动,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将爱岗与爱家结合起来,培育良好家风,推动文明家庭、廉洁家庭建设,在全市形成家风正、民风淳、政风清的良好风尚。

  让“党员家庭”挂牌亮相,以党员带动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是“立家规、正家风”的一大有效形式。官林镇笠渎村是宜兴最早实施党员家庭挂牌亮相的单位,如今,农户门上挂着的“党员家庭户”牌子可谓是村里的亮点。“党员身份被亮明后,

  村民们都知道,谁家有急事、难事,只要看见这块牌子,就能找到党员帮助解决。另外,主动站出来支持村里工作的党员也多了。”村党总支书记宗达仁说道。党员陈海年的家门口有块菜地,去年村里计划把他家门前的道路拓宽,他觉得家就在村口,道路改造对他家作用不大,拓宽后反会让自己的菜地少一块。但今年挂牌后,他主动到村委要求修路,还以身作则,劝说周边的村民把菜地让出来支持道路建设。目前,该道路改造已顺利进入招标阶段,不久将开工建设。

  而在徐舍镇美栖村,1130户村民的家门口都挂上了“德正尽心,惟勤惟俭”的家训,倡导村民要为人公正、做事尽心、工作勤劳、生活节俭。村民之间展开相互监督,村里成立评比小组,定期举行“美德之家”、“好儿媳”等评比,并将典型事迹上墙,供村民学习,营造住有美居、行有美德的良好氛围。

  【4】立家规正家风征文

  近年来,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文化,被其谆谆教诲之言、殷殷期盼之望所感,更为其影响深远的立德树人的教化作用所撼!又因许多家规家训出自名人大师之手,兼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读之爱之学之用之,对自身、子女、家庭,乃至社会,无不体现出向上可以助力,向内可以聚力之功。传统家规家训内容浩繁,现撷其一二,算是偶得。因所阅不够系统,所悟自然浅显,权且抛砖引玉,贻笑大方亦在所难免。

  传统家规的个性

  虽然传统的家规家训大都以教子、立身、处世、治家等为目的,但许多名人家训家规也体现出鲜明的个性。

  教子老于世故。西汉文学家东方朔性格诙谐滑稽,其《诫子书》也与众不同。“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象。”教育儿子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让人顿生“圆滑”处世的现实感。

  教子如何当官。唐朝苏環当宰相时,就认为自己的儿子苏颋颇有宰相之器,作《中枢龟镜》戒子。后颋果然于开元年间登相位,苏環出此文示人。

  内容伤感的家书。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与儿子分别之际,因面临江山衰亡,作《诫江夏王义恭书》训诫儿子为政之道,言语间流露出丝丝伤感之情。无独有偶,大诗人陆游创作诗歌无数,但一生不得志,其著名的《放翁家训》作于际氏家族日趋衰颓、生活清贫之时,“俸禄入门,旋即耗散。今已悬车,目前萧然。”辞官居家,入不敷出,所以充满悲情。

  “人事管理”的教科书。唐太宗李世民写给儿子的《帝范》被历代列入家训名篇,深受历朝帝王重视。较大篇幅告诫儿子如何求贤、御人。“明主之用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无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等等,至今具有借鉴意义。

  诗歌形式的家规。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和宋朝范质、韩琦皆文采丰奕,分别以五言诗的形式作《符读书城南》、《戒从子诗》、《戒子侄诗》,且名句佳句叠出。如“物盛则必衰,有隆还有替。”“学业勤则成,富贵汝自取。”使人同样产生敬意。

  制度式家规。南宋曾两度出任宰相的赵鼎所立家规《家训笔录》也是与众不同的一个版本。全文以现代规章制度的条目形式开列三十项,且事无巨细。大自“凡在仕宦,以廉勤为本”,小到怎么管理家里的仓库,“主管宅库人,专管宅库应干事物,诸位不得私役及非理凌虐。”可谓事无巨细。

  比喻手法的家规。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女训》在传统家规中占有重要地位。全文以修身为旨,借修容设喻。重要的是文中之意,不仅训女,凡人所读,无不有所思。“面一旦不修,则尘垢藏之;心一朝不思,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惑矣!”

  可称为“最”的家规。中国传统的家规家训中最为人们推崇的范本之一莫过于北齐颜子推的《颜氏家训》。此书对治家修身、求学处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是我国封建时代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乱世寄高洁,以贯穿古今之识,垂训子弟,读书养生,齐家涉世,句句堪师。”凡篇计二十章,堪称家规中的“论语”,其部分内容已超出训子范畴。虽流传广远,演变出众多版本,鲁鱼亥豕,仍为今之学者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的专题资料。

  传统家规的共性

  家规家训中的个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其共性,也是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始终是围绕正本、治家、处世三个方面展开的。除上文提到的《颜氏家训》外,最典型的,要数司马光《训子孙文》、《涑水家仪》,陆九韶《居家正本制用》,袁采《世范》和嵇康的《家诫》。

  正本。古人认为,“居家必先正本,即孝悌忠信、读书明理,正本则可戒除时俗名利积习”。从小应该知道“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明白最基本的做人道理: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党,以交朋友。行孝悌仁义,则为贤为知。解安宁和睦、孝悌谦逊之道,知愚贤不肖者本、贫富贵贱者末之理。

  治家。袁采所作《袁氏世范》,为历代赞为“《颜氏家训》之亚”。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了“治家”的要义。从立屋“招朴实之人居之”,“屋之周围,须令有路可以往来”,“居宅不可无邻家”,到教育家人“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面面俱到。司马光在《涑水家仪》中则更多地强调了居家礼仪。“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凡为子为妇者,毋得私蓄私财”,“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凡人事父母,乐其心不违其志”等等,上至家长,下到仆妾,对家中各色人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谨而有序,堪称古代家庭的礼仪教科书。

  处世。教子为人处世之道的,要以嵇康的《家诫》为最,用了大半的篇幅训子如何谨言慎为。忍言不失。“于意不善了,权且忍之”。不义之言不和。“小小异同,不足和答”。变争之言不解。“人有相与变争,慎勿豫之,默以观之。”酒坐之言,远之。“若会酒坐,见人争语,当远之也”。遇私议则舍起。“若见窃语私议,便舍起,勿使忌人也”。私言不答。“凡人私语,以言答之”。不越正常礼尚往来。“有壶榼之意,束脩之好,此人道所通,不须逆也。过此以往,无他宜适”。可谓洁身自好的典范之言。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优秀的家庭教育象断了线的风筝失去了根,无水的苗木没有了生命力。现在重新大力提倡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填充家庭教育的空白,是当务之急,也是明智之举。是为了人的成长,更是为了国家伟大复兴的必要之需。让我们用优秀的家规家训文化来涵养当代中国的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庭基础。

【立家规正家风经典征文】相关文章:

最新立家规正家风征文800字10-16

2016年关于立家规正家风征文10-16

“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主题征文05-16

2017年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征文05-16

2016家风家规家训征文素材02-06

2016家风家规家训征文「优秀」02-06

2016家风家训征文「优秀篇」07-24

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02-17

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精选」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