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润泽生命征文经典1000字
品读经典,把握现在。你参多少次感叹《红楼梦》的传奇;你参多少次沉醉于《巴黎圣母院》的哀伤;你参多少次徘徊于《飞鸟集》的意境,品读经典,让我们生命灵动,然我们灵魂流光溢彩。
例文一:品读经典润泽生命征文
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学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升温的。《论语》《庄子》等国学经典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讲坛,小学生也学起了《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做法无非都是想让国学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社会上对于国学热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就认为现代化带来了飞速的发展,还需要靠故纸堆里的典籍来武装我们的思想吗?国学热确实触及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国学热并不是现在才发生的事情,早在上个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有一场国学热,北大出版《国学季刊》,清华成立国学研究院。当时的知识分子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寻找思想文化资源。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毅然接纳了西方的现代化思想资源,同时为了让现代化思想广泛传播,又断然与传统采取了决裂的方式。尽管当时推崇国学的学者们其出发点与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有相似之处,但被迫的现代化容不得学者们到故纸堆里翻寻,否则我们只有挨打的份。这是上个世纪的国学热的处境。而新世纪以后的国学热则是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兴起的。它一方面说明全球华人日益增强了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国几十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开创的中国道路,远远不是用西方的现代化观念就能够解释清楚的,它应该包含着中华文化的智慧。如果说,上个世纪的国学热是一种被动的应战,那么今天的国学热就是一种对现实和时代的积极回应了。为了“中国道路”更加宽广更加通畅,我们有必要到传统中开掘更多的思想资源。这就涉及一个如何学习国学经典的问题了。比如将国学解读为心灵鸡汤的做法,或是搞祭孔之类的复古仪式,都不是真正普及国学经典。最近我读到夏海的《品读国学经典》一书,感觉到这才是一部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向普通大众推广国学经典的书籍。
我首先很欣赏夏海的写作姿态。大凡写作与国学经典有关的文章,总会摆出一副不妥当的姿态,或者是故弄玄虚,或者是炫耀卖弄,或者是旁征博引,或者是借题发挥。也许从写散文随笔的角度看,这些姿态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来。但我感觉夏海并不是为了写一些孤芳自赏的好文章,而是为了将自己阅读国学经典的体会以最明晰的语言传递给广大的读者。所以他采取了一种传道解惑的宣讲姿态,他每写一篇文章,就像是写一份教案,主题明确,层次清晰。出于宣讲的需要,每一篇文章的结构都基本相同:大致上每篇文章分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介绍经典的作者,特别是作者的思想造诣和文学成就。第二层次对经典文本进行解读,阐明其主要观点。第三层次是对经典文本的延伸阐发,包括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技巧,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后人对经典的研读,等等。第四层次则是夏海站在今天的立场,以现代的视野去重新观照经典,对经典作出新的理解。第五层次是就经典的启示意义作点睛式的发挥。在夏海的文章中,尽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出其不意的构思,但作者是以朴实的文字将深邃的内涵最明晰地表达出来,我们阅读起来会感到这才是最为解渴的文字。从一定意义上说,朴实是文字表达的最高境界,因为朴实就是没有遮掩和装饰,如果一个作者没有丰厚的学识,是无法在朴实的文字里藏拙的,也不可能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夏海选择宣讲的姿态,不仅在于他的目的就是为了与读者交流学习国学经典的体会,而且还在于他有宣讲的“本钱”。《品读国学经典》收入了三十六篇经典的品读。这些经典作品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而夏海也不是单纯从语文的层面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赏析,这就需要作者自身有更广博的知识准备。针对经典的不同内涵,夏海的品读角度也会有所侧重,有的是学哲学,有的是看历史,有的`则是欣赏文学意蕴。夏海说:“在哲学经典中,我们仿佛徜徉在思辨的王国,感触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乐趣。在历史书籍中,我们好像同先贤前辈一起呼吸,探秘他们的活动足迹,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犹如身历其境,可以爱、可以恨,在爱中追求善与美,在恨中鞭挞丑与恶。”这是夏海为自己确立的写作目标,他也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夏海采用宣讲的姿态,这就保证了对国学经典原义的准确传达,但同时他又注意到不要将品读当成书斋式的阅读,不要把经典当成静止的文本来研习,而要从动态的、发展的角度延伸出经典的精神价值。也就是说,他总是站在当代思想的高度,以今天的经验和信息去呼应国学经典中蕴含着的远古的声音。当夏海这样做时,他总会有新的发现,也会对经典的精神价值有新的拓展。比如在品读晁错《论贵粟疏》一文中,夏海以现代经济学原理分析晁错经济思想中所闪烁出的智慧火花,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他认为晁错强调君王要发挥经济引导作用的观点,涉及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无论古今中外,政府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总是有着一定作用的,不可能完全消极无为。就算是最自由放任的国家,政府还得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又如品读曹丕《典论·论文》,这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理论经典作品,夏海在分析了这部经典在文学理论上的价值和贡献后,又引申出另一层意义——“对官员最大的启示是要写好文章”,并阐发了什么是官员的好文章。在夏海看来,官员的好文章首先要有思想,这是文章之魂;其次要有逻辑;其三要有文采;其四要有个性;其五要有气势。而在品读柳宗元《封建论》一文中,夏海站在当代政治的高度,对这部总结中国历史规律的经典作品作出了新的理解。围绕《封建论》的坚持郡县制、反对封建制的基本观点,夏海认为“单一制的国家结构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自然条件恶劣和灾害频繁,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他同时又指出,“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把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奠基于民主与法治基础之上,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和失去监督。如是,则国家幸甚,中华民族幸甚”。
夏海说:“国学经典是天空,更是大海。”那么人们需要借助飞机和舰船才能到天空和大海中遨游。这种飞机和舰船是用知识和思想来打造的,也许普通读者还欠缺这样的飞机和舰船,没关系,夏海的《品读国学经典》就是遨游国学经典的最合适的飞机和舰船。
例文二:品读经典润泽生命征文
历史上,对孔子及《论语》的评价有两句话:一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二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细读《论语》,获益良多。然游于圣门难为言,略议一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话作为《论语》开篇语开宗明义,强调学习是一种快乐、享乐的事。
说到快乐学习,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中,为了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让小孩去吻,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的,读书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这与孔子提倡的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如出一辙。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以读书学习为乐,他们都信奉:“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以读书为乐已经深深融入了犹太人的血液里,这一优良传统使他们在人类长河中格外光芒四射。据统计,从1901年到2008年,全世界共有730多人获得诺贝尔奖,犹太人就有164人,约占四分之一,而他们的人口只有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三。他们还拥有马克思、爱因斯坦、伯恩斯坦、毕加索等世界杰出人才。
孔子强调学习必须老老实实,实事求是。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话的意思是:“仲由,教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智慧啊!”
南北朝时,佛教禅宗弘忍大师有弟子500多人,大弟子神秀是大家公认的衣钵继承人。神秀也自以为学好了。有一天,他作了一首禅诗:“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说,我身如智慧的菩提树,心又像明亮的明镜台,我会不时打扫身心,不让自己沾染尘埃。神秀写这首诗的目的是在向弘忍大师表明,自己学习修炼到家了,您就放心交班吧。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弘忍大师的另一个弟子慧能听到后也作了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家一看,这才是禅宗的最高境界,境由心生,当你把那些俗物不放在心上时,你的内心就是空的,既然把一切都放下了,哪来尘埃?可见,神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学习中,我们很多人会和神秀一样犯同样的错误:自认为学得不错,懂得不少,其实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再没有一个谦虚的态度,我们就更难具备真知灼见。常言:人生有涯,而知无涯。
《论语》全书万余字,微言大义。其中要义实难一一尽表,唯此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例文三:品读经典润泽生命征文
《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是说“道尊”的前提乃是“师严”,而“敬学”又依赖于“道尊”。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不无道理。只有严正方能生出尊严,而有了尊严才能使人产生由衷的敬畏。这便是“师道尊严”的由来。
唐代大文豪韩愈在其《师说》一文中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韩愈看来,教师的作用和意义是有不同层次的,他首先担当着传承道统的使命,其次是传授某种技能,最后是解惑释疑。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当然是道统的传递,亦即如宋儒张载所谓的“为往圣继绝学”。“师者”代表着文化的道统,是文化生命的人格化。在一定意义上,尊敬老师也就是尊重传统。说到底我们并不是尊崇和敬畏老师这个人,而是尊崇和敬畏他这个人身上所承载的文化血脉。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作为浓缩并积淀着文化传统之精神的人格化形式,师者受到人们特别的尊崇,这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特有性格的内在要求。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传承。从历史上看,它在总体上表现为一条线性的脉络,“源”“流”关系至为明显。中国文化不是横截面的,也不是断层式的,而是像一条纵向延伸、绵绵不绝的漫漫长河,虽历久而弥新。诚如《诗经》所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所以,对于中国文化来说,若是不深谙先秦典籍,不从源头上入手,就根本拿不到登堂入室的“入场券”。中国经学传统之所以发达,与此不无关系。经、传、注、疏、诠、解、诂、勘、辨、雠、校、考……诸如此类的功夫,无一不是中国文化传承性特点演绎出来的结果。这一点同西方文化相比较,显得格外突出。西方文化的断层性相当明显,例如在西方哲学史上做出了划时代贡献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多么深厚的哲学史修养,却照样可以开辟一个哲学上的新时代。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意味着“求真”比“尊师”更重要,因为它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真”未必一定依赖于“师”。
然而,中国文化的上述特点到了现代社会却遇到了严重挑战。海外学者林毓生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讲求民主。民主当然有许许多多好处,但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对传统的权威地位形成解构和腐蚀作用。大家知道,民主意味着平等。林毓生通过对美国的观察,认为在“一个民主绝对化的社会,一般人自然处处要求平等,什么事都要由自己来决定,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各种决定;否则就不民主、不平等。因此,各式各样从传统演变而来的权威都相对地遭受削减:父母、师长、学校、经典、教会,甚至语言规律都不再被信服,也不再被依靠”。在我们眼下的社会,人们甚至平等到了孩子对于父母可以直呼其名的地步。其实,这正是今天的人们之所以出现文化认同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比如,我们都强调师生之间关系的平等,其结果往往是淡化以至于遮蔽了由“师”到“生”的文化传递方向。横向关系瓦解了纵向关系。它使得我们无法充分地分享本该遗传给我们的古老传统,文化的承继功能因此受到极大的抑制,从而造成道统的断绝。这是导致现代社会人们价值观紊乱,以至于出现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好坏不清状况的重要原因。就这个方面来讲,“师道尊严”是有其不可忽略的文化价值的。
当然,“师道尊严”并不是说学生在老师面前只能唯唯诺诺,甚至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以至于丢掉自己的独立人格;而仅仅是说通过老师的尊严来造成一种对于传统的敬畏,对于文化有一种温情和敬意的了解。事实上,除此之外,中国文化传统中还有一条重要的补充,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当仁不让”。按照《论语·卫灵公》的记载,孔子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这表明,比“师”更重要的是“仁”,当两者发生抵牾时,我们宁愿放弃前者而保全后者。套用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孔子的话可谓“吾爱吾师,但吾更爱仁德”。它告诉我们,在仁与不仁的选择上,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哪怕是与老师的意见不相侔,亦须坚持道德原则而不屈从老师。
师道尊严”与“当仁不让”恰好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其中既实现了文化传统通过“师者”的尊严而延续和传承,亦维系了道德原则借助“当仁不让于师”的信念而获得的至上性。我们的文化传统,正是在这种相互矫正和彼此限约中,得以生生不息地发展和弘扬。
【品读经典润泽生命征文经典】相关文章:
品读经典润泽生命征文800字09-05
品读经典润泽生命征文700字09-05
品读经典佳作润泽生命征文1000字09-05
品读经典润泽生命征文素材1000字09-05
品读经典润泽生命征文五篇汇集09-05
品读经典润泽生命1000字征文「荐读」09-05
品读劳模故事 点化出彩人生征文「精选」01-14
品读劳模故事,点化出彩人生征文201601-14
感恩生命的故事征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