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移动金融给我带来便利征文
移动金融是继互联网金融之后电子商务领域里另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对电子商务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下面是CN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例文一:移动金融给我带来便利征文
近年来,从红包大战到打车软件砸钱互搏,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移动金融领域逐渐积累了较高的“人气”,市场效果逐步显现。已拥有庞大线上支付市场份额的支付宝又开始在实体门店推广移动支付,今年“双十二”狂欢节,把2800万消费者引到线下门店。这让银行深感转型的紧迫。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人口达7.29亿,但在金融服务方面的渗透率仅为25%,仍有极大的开拓空间,也成为各家机构拼抢的“红海”。
线上金融服务落户移动端
当下,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战略日渐清晰,直销银行、手机银行、电商平台、网上个人消费贷等金融服务加快布局,而移动端也已成为落实互联网金融战略的重要渠道。
直销银行打破各行壁垒。直销银行的特色是,打破此前各银行间的客户壁垒。不论哪家银行的银行卡,只需手机注册、绑卡,便可在直销银行上开户,成为银行客户正变得越来越便捷。
手机银行让服务更贴近生活。不只限于存贷汇这样的传统金融服务,越来越多的个人业务可通过银行的手机应用完成,更有的银行推出了网上挂号、无卡取现等独有增值服务,利用手机银行更贴近生活的服务,提升客户粘性。
移动购物引流客户。注重金融服务的场景嵌入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普遍共识。以银行信誉作保障,喜欢手机购物的消费者对“银行系”电商的产品品质更放心,银行金融服务嵌入也更顺畅。
手机免费转账对抗第三方支付。银行喊了多少年的'“减免手续费让利于民”,不及第三方支付一句“免费”。为抗衡第三方支付,半年时间内已有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浙商银行等六家银行推出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转账全免费服务。
个人消费贷打价格战。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移动端进行借款操作,资金成本较低的银行借助移动端打起“价格战”,对于“剁手族”来说极具吸引力。
移动金融不是简单的服务“移植”
目前,已上线的直销银行产品单一、收益率不高,同质化倾向严重;“银行系”电商平台上的产品不够丰富、价格不够“亲民”;消费贷款申请门槛高,环节较为繁琐……尽管在移动金融领域银行做了诸多努力,但仅是将线上服务“移植”到移动端还远远不够。
线上服务尚有差距的同时,由于并未打破扫码支付的监管,银行移动支付的线下推广也远不及支付宝、微信支付。据此,20多家银行联合推出“云闪付”,希望通过存储在手机里的虚拟银行卡提高移动支付的便利性,用“挥”对抗“扫”。
“‘云闪付’推广开来并非一朝一夕,银行和银联还面临POS终端的改造、人员的培训、技术升级等一系列问题,但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新的支付方式会有多少使用者买账。”一位银联工作人员表示。
当初为培养移动支付习惯,阿里巴巴和腾讯在打车软件上拼命烧钱,“双十二”也是动辄半价折扣,此次银联和银行又能下多少“狠心”?
“看上去高大上的‘云闪付’,不只是风中那朵雨做的云,而是要化身为绵绵春雨,普降大地,洒在消费者的心坎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和银联能否通过“云闪付”守卫“疆域”,进而英勇地进攻,尚待市场检验。
例文二:移动金融给我带来便利征文
曾几何时,我们对金融业务的理解是单一而朴素的。以付款为例,使用货币、借记卡或者信用卡便是最终的支付手段,这种传统的支付方式看起来是如此的深入人心。首先,是因为其相对简单的流程,消费者对于此种支付方式已经再熟悉不过,以至于这种支付方式已经固化绝大多数的消费群体行为中。其次,传统支付方式不需要依赖于先进的科技和设备,安全系数也普遍被认可。如此看来,传统金融手段似乎将成为一种永恒。然而,随着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加之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移动金融逐渐从一种时尚行为成为了主流。
以手机银行客户端作为银行服务的延伸
传统的观念里,银行服务是十分狭义的概念,狭义到只是局限于在银行室内办理业务。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发了手机银行,通过本银行的移动端为顾客提供服务。与网上银行略有不同,手机银行所提供的功能更加强大,登录速度也更加快捷,支持业务更是十分丰富。除了常用的账户管理、转账汇款、信用卡还卡等业务外,还覆盖了结售汇、贵金属交易等理财手段。作为银行业务的拓展和延伸,手机银行给用户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体验。首先,办理业务不再受时空限制。以办理最简单的转账业务为例,如果没有移动端,客户只能通过银行柜台或ATM机进行转账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还要考虑银行柜面的营业时间。而选择使用移动终端就会大幅提高办事效率,只需一部可以联网的智能手机,足不出户,便可以随时办理业务。其次,手机银行业务可以降低银行服务成本。众所周知,现在各个银行营业点都人满为患,办理业务的人络绎不绝。不仅是国有四大行,就连很多外资银行也是如此。鉴于这种压力,银行方面不得不增加柜员数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其实,很多业务并非都是那种“非网点不能办理”的业务,多数都是简单的转账、还卡业务,这些完全都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来轻松完成。目前,很多银行都是免费为客户开通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目的就是以此减少银行的工作压力和运营成本。而笔者曾经查阅相关资料,结果显示,国外银行中电子银行替代率普遍超过80%,国内银行机构平均只有40%,中小银行则不足30%。显而易见,推广手机银行业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以安全、稳定性作为移动金融发展的立足点
移动金融模式得以大规模推广主要是得益于三方面。一是移动互联网及移动终端技术的创新。二是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发展。三是手机银行客户端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笔者认为,作为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举措,移动金融将成为未来金融行业发展的助推器。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技术的进步固然是推动金融服务创新的不竭动力,但在此过程中,难免存在着技术漏洞和安全隐患,这可能会对移动金融领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以前面提到的手机银行为例,目前各大银行重点关注的始终是操作界面和运行模式,努力方向也仅限于用户体验和操作流畅性,而忽略了手机银行存在诸多风险点。任何软件的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手机银行系统亦是如此。当黑客找到银行漏洞之后便可主动发起攻击,窃取用户信息,给用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银行的重点要从提高客户操作体验上向修补漏洞上转移,这才是手机银行大规模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手机银行给银行系统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与营业网点不同,基于移动端设计的手机银行是常年运行的,一旦银行系统不堪重负,发生故障,那么客户的业务必将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可能会使用户对手机银行业务产生不信任,最终彻底放弃使用。无需赘言,安全重于泰山,移动金融领域依然如此。
【移动金融给我带来便利征文】相关文章:
移动金融给我带来便利征文范文08-15
理财给我们带来的好处08-27
电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04-20
留言本给我带来的幸福作文02-11
新高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07-10
当下“互联网金融”卖的是便利而不是创新01-26
2017年移动金融发展趋势05-11
经典面试题你能给我们公司带来什么03-29
一份感谢信,给我带来工作机会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