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好家训征文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织,是社会文明的主要载体,也是传承文明、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阵地。下面是中国人才网整理提供的好家风好家训征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好家风好家训征文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一个家的风气如果不好,就会影响到家里其他人的思想品德,虽然它对我来说是一个无形的概念,但我知道好的家风家训,才能让后代延续的更长,更久。所以长辈从小就教导我要尊老爱幼,虽然很普通,但是这也让我在大人眼里成为了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家风或许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它代表着这个国家繁荣昌盛,至关重要。我一直把家训记在心中,时刻叮嘱自己不要轻易忘记。
可有一次,我却忘了。这天我和爸爸还有妈妈一同前往外婆家去探望刚出院的外公。刚进门,一股浓郁的香味就扑鼻而来,再映入眼帘的是一桌的山珍海味,什么三色炒虾仁,清蒸螃蟹啊……平时不常烧的菜都炒了,我狠狠的吸了一口香气,咽了咽马上就要流出来的口水,急忙入座。爸爸看到这一幕不禁皱眉,对我的举动显然很不满意。但这时的我眼里只想着吃,并没有注意到那带有提示的目光,也没有跟长辈打过招呼便坐下了。
过了好一会儿,可能是还有几道菜没上齐,我望着桌上这些冒着热气的美味,忍不住拿起筷子趁别人不注意夹起一个虾仁就往嘴里塞,然后做贼心虚的望了望四周,确定没人看见,在咽下口中的食物。还好老爸没看到。我这么想着,正好这时老爸穿过人群走了过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爸爸走进了一个小房间里。“知道错了吗”?爸爸黑着脸质问我,见这情景,我就知道自己应该乖乖认错。“我不应该在刚进门就不和长辈打招呼便坐下……“还有呢?“不应该偷吃”,我的声音越来越小,心情也沉重起来。“和你说了多少遍,长辈未入座,晚辈就不该先入座;长辈未动筷晚辈也不能动筷,而且今天我们是来慰问外公的,可你却连最基本的问好都没有做到,是不是很不应该啊。来,拿上水果去问一下外公手好些没。”,我连忙拿上水果,朝客厅走去,爸爸的脸色这才有些好转,嗯,百善孝为先,我这次不会再忘家训啦!
家风之美,代代相传,我一定要把它们传承下去!
篇二:好家风好家训征文
要建立好的家风必须要有三个很具体的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把它做好。这三个环节不但缺一不可,而且环环相扣。其实,这三个环节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第一,修身;第二,齐家;第三,传承。
第一,修身
家里面不论男女老少,不管先来后到,都必须要好好把自己修好,叫做修身。"修"字是修整的意思。我们身上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它修一修,使它更正、更好。
《大学》里讲的这句话谁都会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地位高的人,一直到平民百姓,没有一个人例外,都必须要以修身做根本。这就告诉我们,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本,而是末。如果你连本都做不好,后面都是空谈。修身修得好,齐家才有可能做得好,然后才有本事去治国,最后才能够平天下。这就是《大学》里所说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修身是根本。
问题是怎么修身?《大学》里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八个字是专门讲修身的。可见修身是从格物开始。问题是格物怎么解释呢?现代人很喜欢科学,所以就会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说格物就是把每一样东西,都弄得清清楚楚。其实这个"格"是去掉的意思,"格物"即是把人对物的欲望去掉、减少。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会越来越多,对外界的需求也好像是无止境的。这才是最大的麻烦,也是修身最大的障碍。所以,《大学》才会把格物排在最前面。
人生短暂,欲望无边,而痛苦,往往源自欲望的不断膨胀。欲望不加克制,不但有碍人的健康发展,甚至还可能使人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良好家风的建立,首先就要让孩子懂得克制欲望,帮助孩子去除坏习惯、坏毛病,真正做好修身的第一步。当然,修身只有格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致知、诚意和正心,那么这些又如何理解呢?
致知是什么?现在有人这样解释:把物一件一件地格,然后知识就越来越充实了。致知其实是在讲《大学》里面"止于至善"的那个"止",就是说我们把物欲尽量地减少,减少到最后,我们就知道止。"止"是停止的止,但在此处并不解释为停止,而是适可而止。所谓"止于至善",不是说做最好的,而是做更合理的。因此,格物、致知是指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欲望,但我们要把欲望控制在适可而止的范围内,不要过分。致知就是说:我知道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可以讲什么样的话,我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然后才有办法诚意。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如果我们只会背,却连这四个修身的基础都无法很清楚地解释出来,又如何能够做到修身呢?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考试考高分的人,出来做人做事却很差劲。这是我们应该检讨的事情。
诚是对自己,不是对别人。所以,孔子把"诚"叫做"勿自欺",不要欺骗自己。外国人一般只会告诉你不要欺骗别人,但很少告诉你不要骗自己。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国人会告诉你不要欺骗自己。因为中国人最了解,你骗自己,才会骗别人;你不骗自己,就不会骗别人。做到前面三点,最后就能正心了。
《大学》中说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古代那些想要彰显人类的德行和德政于天下的人士,通常会先从治理自己的国家着手;要治理好国家,必先使自己家族和睦相处,齐心协力;要把家族的亲人整治好,必先修养自己的品德;要修好自己的德行,必先端正自己的心思;要使自己心无杂念,必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求诚心诚意,必先使自己知识广博明确;要获得广博明确的知识,在于认真地穷究事物的道理。
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会直接影响其外在的各种行为,因此人要懂得修身,懂得追求合理,凡事适可而止、不去自欺欺人。
第二,齐家
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人口数量不一样,居住环境不一样,家庭背景不一样,经济状况不一样……没有一模一样的。怎么齐?"齐"是这个家里的人,心要齐。一家人齐心协力,就叫齐家。而不是说把每个家庭都搞成一模一样,那不可能,也没必要。
齐心是很难的。齐心从谁开始?从夫妻开始。现在的很多夫妻根本就不是一条心。齐,需要夫妻互动。我们同甘共苦,我们不羡慕别人,我们不跟别人比。别人怎么说我们是他们的事情,我们走自己的路就好。
在巴金和萧珊身上,"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爱情誓言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巴金对爱情十分执著,他曾说过:"我看不惯那种单凭个人兴趣、爱好或者冲动,见一个爱一个,见一个换一个的做法……多多想到自己的责任,应该知道怎样控制感情。"
婚姻的幸福、家庭的和睦,都离不开夫妻二人的齐心协力,只有夫妻齐心,才有助于家业的兴旺和子女的健康成长,这是建立良好家风的关键环节。
第三,传承
当家风建立后,就应当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世代传承下去。中国人治家、齐家是非常严谨的。家都治不好,怎么出来治国?很多人就开始质疑了,你把家治好,就可以治国吗?那当然。中国人的家,是由小家庭慢慢变成大家族的,所以我们叫大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