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职场,魅力5步骤,从此敢开口
Google台湾董事总经理简立峰之前曾面试了一批年轻人,这群人的学历、素质之优不在话下,但他们普遍表现出来的“害羞”,却令他非常惊讶!他觉得,对于口语表达的生涩与胆怯,跟这群菁英本身的能力完全不相称。
关于“会做不会说”,安利大中华区副总裁刘明雄也有类似的观察。常参与全球安利国际会议,他发现:“中国人简报有‘专业的精采’,但不擅长自我宣传,欧美人的简报则很敢自我标榜。”于是,明明是中国业绩比较好,但若光看简报,反而会得到欧美区成绩比较好的印象。
拿这个问题来问勤业众信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李学澄,他的感受又更深刻。因为多年前,他有一位部属由于被要求当众演说,竟然以“我自认无法胜任”而请辞,李学澄差点失去一个极优秀的干部。
表达,是职场胜出核心能力
后来李学澄费了好一番工夫,说服、训练他面对群众,李学澄的理由是:“无论从事任何行业,都不可能避免与人接触。所以,不管私下沟通或公众演说,都是无法逃避、必须具备的能力。”
虽是会计师出身,李学澄从学生时代便练就一身说话功力,听他说话,不自觉便被他的热情活力感染。他直言,面试新人时,非常在意对方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研究指出,一般公司在面试新人时,其实在前5分钟就有定见。”既是5分钟决生死,能够利用短短几分钟清楚、有力表达自己的人,自然胜出。
因为表达力太重要,但又很难找到及格的人才,勤业众信甚至把表达力列为公司员工的“核心职能”之一,明确规定,基层员工至少要具备与人沟通、“把话说清楚”的能力;中级员工,则要求要有相当的文字表达能力;至于协理级以上的高阶主管,要具备足以说服他人的表达力。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沟通至上”的时代,但为何这么多企业主都异口同声感叹,新世代的职场工作者,在口语表达上不敢说、不爱说?就算开口,也说得不够好,跟欧美国家比较,有一段差距?
不是没内涵,是没开口的习惯
有实力,却说不出来。问题出在哪里呢?“没有表达的习惯,而不是没有内容,”台湾大学学生侯宗成得到以上结论。从大学生身上,可一窥新世代的表达习惯。侯宗成观察,“国际场合中,亚洲包括日、韩的学生都比较安静。台湾学生(乃至中国学生)总觉得自己的准备不够完整,不敢随便举手;但欧美国家的学生不然,只要有机会一定举手,尽管发言未必有内容。”侯宗成的另一个观察是,“(中国学生)比较怕面对激烈争论的场面,欧美的学生就比较爱争辩,也不怕表达与众不同的意见。”
淡江大学明星讲师刘中薇,有一次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他们不敢说话的原因,“答案五花八门,但最多的答案是:怕丢脸、没自信、怕说蠢话、怕跟人家说得不一样……”刘中薇分析,学生欠缺自信,因为不能勇于接受自己,自然就害怕说话暴露“愚蠢”;且在传统教育下太习于追求“标准答案”,所以不敢表达与他人不同的意见。此外,或许是受到家庭过多的保护,也不能忍受被别人驳斥。让刘中薇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堂课,某位同学对另一位同学的说法提出相反意见,而她对双方的说法都表肯定。课后她随即在E-mail信箱收到一封“万言书”,竟然是受到挑战的那一方自觉委屈,为此洋洋洒洒写了一堆不甘心、再次反驳回去的文字!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这句话,非常经典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对于说话的态度,以“刚毅木讷”为美。学校教育从小不鼓励孩子说话,爱说话的孩子往往被视为问题学生。大学校园中,文法科系可能还有写申论题,或上台报告、分组讨论的机会,理工科系则几乎没有这样的训练,更鲜少有关于表达力的系统课程。
别输在不该输的地方
然而,面对全球人才汇流的工作新时代,假若不想“输在不该输的地方”,势必要克服这项瓶颈。“敢开口、说对话”作为职场软实力的第1章,工作者可以如何自我补强?
■ 第1件事:没事常发言,多说多进步
说话是种习惯,有些人私底下想法很多,但就是不敢当众“说”出来。侯宗成曾有类似经验。即使很早就参加演讲比赛,但当他第一次赴美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时,还是历经了一场“震撼教育”──怯场、不敢举手。不过,第2年他有备而去。看到其他国家学生争先恐后举手,他规定自己:“有发言机会,先举手再说。”“其实不必等‘一切都准备好’,你可以就已知的部份发展,然后仔细聆听别人的意见,他人的意见往往又激发自己更多想法,继续延伸,”侯宗成说。别怕自己的`问题蠢、或是讲不周全,毕竟那就是你现在的样子。尝试说出来,未来才有不断改进的机会!
至于公众演说,即便是演讲高手或业界名嘴,照样都会经历发抖、冒冷汗、腿软的第一次。克服演说恐惧症,首先,一定要做功课。李学澄后来协助那位部属上台演说的方法之一,就是30分钟的演说让对方练习整整1个月,“让他有万全准备,就不会那么紧张。”借着对演说主题周延的研究,规画演说内容,进行充分事前演练,就能提高自信及自在感。事前演练时,试着写下较完整的演讲稿,若演说时真的突然脑筋一片空白,还有笔记可以帮忙。
至于建立演说信心,李学澄的招式是,在每次演说中寻找听众群里善意的眼神,透过与对方眼神交流,他会愈说愈起劲,“而且友善的听众通常可扮演你的‘桩脚’,跟他互动,可以帮你带动现场气氛。”刘中薇则强调热情的重要性,“想像你迫不及待地想跟别人分享某种观点,当你有这种热情,把注意力放在你想传达的讯息、与听你说话的人身上,它甚至可以超越你对于演讲的紧张感!”
克服内心恐惧,养成多开口的发言习惯后,第2步是开始装备内在。
■ 第2件事:强化内在组织、整合、逻辑思考力
若将技巧、声音、表情等比喻为电脑的萤幕、列表机等外部配备,那么逻辑思考、组织能力就等于是电脑的CPU(主机)。有技巧而没内容,说话就只是“打嘴炮”。所以,作文不好的人也不可能是说话高手。毕竟,说话的基础在于一个人脑子里是否“有料”,以及个人组织、整合资讯、逻辑思考等各种能力综合起来的表现。
口语传播学教授游梓翔认为,在职场上最常面对的情境,就是将外界过多的资讯吸收消化、过滤后,提纲契领报告给主管,偏偏这种掌握重点、化繁为简的能力,一般人最欠缺。“你有没有注意到?台湾人写书都不写摘要的,但外文书几乎都会有重点摘要,”他指出。为了训练学生的整合力,他常要求学生“用3分钟解释经济学的原理是什么?”因为再高深、繁杂的事物,背后都有个简单的“故事”,掌握事物的初衷、或背后的逻辑,就能以极精简的言语去描述它。
看看美国是如何训练写作力的!美国学校一学期可能只要求学生针对两、三个题目写作,但同一个题目会演练很多次。例如交完第1次作业后,老师会要求你将原先第1段的某个重点描述得更仔细,到第3次,则将原先的第2段再做增修……。透过对同一篇文章的反复重整架构、修辞,不断使文章趋于完美。
这套反复琢磨法,同样适用于组织、架构说话内容的训练。当然,提升说话的思想内涵及“生命厚度”,最简单、快速的方法还是读书、读书、读很多书。大量阅读,脑中资料丰沛,自然出口成章,旁征博引。
■ 第3件事:洞察人心
敢开口,说话的材料也备齐了,但要“说对话”,还是有两大原则。
首先切记,对人的关心,是说话的初衷。说话,无非是为了表达自己,打动别人。所有说话高手,无不洞悉人性,而所有成功的演说或人际沟通,无论其主题、目的为何,必定从对方、听者的需求与立场出发!
说话时,时时把别人放在心上,自然会知道何时该开口,何时又该保持缄默;何时该“进两步”,何时又该“退三步”;哪些话该说,哪些话又不该说。
■ 第4件事:反复演练、多方观摩
再来,观摩与反复练习,是提升说话力的不二法门。
说话是一门“表演艺术”,融合了外表、声音、语调、表情、台风、用词等各方面的整体表现。美国加州大学做过一项研究,观众凭借哪些元素判断演讲者的表现优劣?结论是:有55%的人看整体印象与表现,38%的人听语调,而只有7%是以内容、词句为主。既然说话就是演出,自然可以透过不断操练,使其更臻完美。游梓翔强调,“尽可能让自己处身于说话的环境中,就像KTV唱久了,歌艺一定会进步。”
李学澄从大学时代就兼差当家教班老师,每天上台面对各式各样的学生,久之台风就练出来了。上每个教授的课,他也同时在台下想像:“这老师的课太无趣了!如果换作是我,应该怎样说,这堂课才会更吸引人?”进入职场后,只要听到精采的演说,他必定用心观察各项细节,分析其中动人的因素;对于生活周遭发生的故事,他会刻意记下来,作为与人沟通或演讲时可用的素材。
■ 第5件事:创造个人说话魅力
慢慢的,你将逐渐超越“技术”层次,进一步将说话与自我人格特质结合,创造出属于你、独一无二的个人魅力与说话风格!
台湾卡内基中心创办人黑幼龙,他的卡内基课程曾造就无数说话、领导高手,但他说话不是口若悬河,而是慢条斯理,充满诚恳的情感,且有说不完的动人故事。这是黑幼龙的说话风格,那么属于你的呢?
职场表达力,亚洲各国比一比!
■ 日本人:说话精而美。写报告严守字数、页数的限制,开会也必在规定时间内结束;重视说话的内涵,多敬语、谦逊语。只是日本人拘谨内敛,说话常显委婉、暧昧,不易透过言语完全了解他们的本意。此外,日本人不喜强调自我主张,习于倾听、服从集体意见。
■ 韩国人:说话表情丰富,对于感情的表达能力极强;倾向于率直强烈的提出自我意见,即使在很多人的场合,也会大声说出自己的主张。
■ 新加坡人:新加坡是多语系国家,每个人都会几种语言,国家法令严明,一般人说话柔声细语、温和有礼。因为英语是官方语言,虽带“新加坡腔”,但新加坡人的英语表达能力在亚洲国家中仍堪称一流,口语表达、组织能力也满强。
■ 印度人:每个人都能长篇大论,爱说话、重思辩。印度教育强调无标准答案,首重逻辑思考。学校教育中有许多上台演讲与沟通技巧的训练,连软件工程师都个个能说会道。
■ 中国人:部分职场菁英具有相当强的逻辑思考力,加上人才竞争极度激烈,有部分中国人勇于表现,不怕开口要求,争取机会。但更多的人还是深受家庭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影响,职场表达力已为限制事业发展的短板。
http://www.cnren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