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由“精兵简政”解读深化改革
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句大家十分熟悉的话:“‘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上世纪40年代初抗战正酣时期,由于日寇不断扫荡,加上抗日根据地连遇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根据地政府和军队的供给出现了困难,为减轻群众负担,解决“鱼大水小”等矛盾,“更有计划地积蓄与培植抗战力量”,党中央和毛主席果断作出决定:“精兵简政”。
军队干部和机关无疑成为精简的重点之一,1941年6月总政治部在下发的指示中指出:“政治机关工作机构应紧缩上面,加强下面,取消重叠机关,使独立作战单位具有相当自主能力为原则进行改革。”驻扎在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提出,精简后96%的机关人员充实到战斗部队。八路军第129师从机关和直属队抽调250多人充实到旅以下部队。八路军第115师及山东纵队司令部等三个机关,由上万人精简到5300人,八路军留守兵团将3000多名指战员转移到生产和作战一线。精简过程中,许多单位撤并,番号撤销,干部降职使用和到基层任职成为普遍现象。因为抗战这一大局的需要,无论机构怎么精简,个人岗位如何变化,干部战士都自觉服从安排。也正因为广大官兵有着这样高的思想觉悟,精兵简政得以顺利进行。
时间一晃,70多年过去了,今天人们总结当年精兵简政的历史经验,不无感慨地说,正是因为有了精兵简政,人民负担得以减轻,党群关系得到加强,机构人员更加精干,不良作风得以改变,适应了当时对敌斗争的环境和需要,对渡过难关、巩固根据地、夺取最后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经验。
的确,精兵简政作为改革的重要举措,很多时候都是用得上的,因为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军队打仗的样式也在变,必须适应新要求,调整改革组织形态和机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裁减军队员额30万,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优化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领导和指挥体制,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构建我军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正如当年精兵简政许多单位要撤并、许多同志要面临走转去留一样,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也必将使一些同志面临职务调整、岗位转换,甚至脱下军装。对此,我们在执行上级决定和组织安排上,要像革命先辈那样,坚持以大局为重,以军队现代化建设为首要,自觉服从组织决定,坚决服从上级调配,无论自己被安排在哪个地方、哪个岗位,都要自觉服从,做到能上能下、能去能留,只要组织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出发,决不讨价还价,决不迟疑拖沓。
与此同时,还要通过改革,纯正我们的风气。抗战时期精兵简政,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精简机构,裁减冗员,防止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蔓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这一做法,恰恰是改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也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让机构减下去、冗员裁下去,还要让队伍素质高起来,繁文缛节少下来,工作作风好起来。我们无论是留在老岗位,还是赴任新岗位,都要深知责任重大,要振奋精神,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不辜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
【由“精兵简政”解读深化改革】相关文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口号07-17
深化改革自查报告03-15
全面深化改革自查报告02-28
深化改革工作自查报告10-31
全面深化改革心得体会11-15
由爱生恨的句子02-01
新课标解读心得12-09
易经解读12-16
《白夜行》解读01-11
汉族的婚俗解读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