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华,语录36条

时间:2023-06-27 14:38:38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3年中华,语录36条

  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墨子《修身》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语录36条,大家快来看看吧。

2023年中华,语录36条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刘禹锡《陋室铭》

2、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易经·系辞上传》

4、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易经·同人卦》

5、《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6、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墨子《修身》

7、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墨子《亲士》

8、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何故弗言也?墨子《鲁问》

9、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 墨子《天下志》

10、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1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1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6、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8、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19、道生之,徳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0、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尝出乎众哉!

2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22、"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

2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

2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

2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26、诚之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知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

27、"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论语·学而》

28、"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曰》

29、"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为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

30、"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3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3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3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则不惧。" 《论语·子罕》

3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35、"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3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中华,语录36条】相关文章:

中华魂中华好家风征文11-20

中华经典诵读心得08-24

中华魂中华好家风征文15篇11-20

中华魂中华好家风征文(15篇)11-20

中华经典古诗词07-20

中华美德的句子02-02

中华经典古诗词02-24

中华魂中华好家风征文汇编15篇11-21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