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语录》读后感(通用3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语录的情形吧,语录具有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那什么样的语录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姥姥语录》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
其实在张校长发这条信息之前,我们的杜老师就已经让我们阅读《姥姥语录》了。
这是一本充满爱和善的书,字里行间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包包子,捡麦穗,聊闲话……但却在作者的笔下生动了起来,如果没有对姥姥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对生活的感触深厚,怎么会写出那么生动,那么活跃,那么活跃;更激活了心中对爱的理解,对孝的理解,对人和生命的理解。
这本书启发了我两点: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语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其中,就有这么一句: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这叫别人帮你。”我一开始对后半句很奇怪,给别人盛饭,怎么能叫别人帮你呢?后来想了想,正因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锅米自己吃不了”,这句话才能让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为了能让97岁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让姥姥剥瓜子来挣钱,作者是想让姥姥快乐地过完一辈子;为了能让姥姥补补身体,补品从几元一斤买到几千一斤,为了能让姥姥开心,作者真是费尽心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趁着家人还健在,只要让长辈感到满足,幸福,这即是孝了。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2
作者倪萍以“唠家常”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却悟出许多人生大智慧的姥姥,别看姥姥说的都是土话,大白话,但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到那种朴实、真诚,没读过书的姥姥用她承继和累积的生活经验指导自己的处事为人,并将其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子孙,而就在这么质朴的语言中让人深深感受到了倪萍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以及姥姥对倪萍那种无私伟大的爱。
姥姥的一生可谓活得明白,活得清醒,活得有数,她的包容、豁达、感恩与执著,给他人带来挚爱的温暖,随着姥姥的远去,我的泪水逐渐在往心底里流淌,也随着作者的想念开始寻找已离开我们的至亲,寻找那些无限眷恋在一起的日子,感受着回忆带给我们的幸福,仿佛能感觉她们就在我们身边,一转身就会找到她们的影子。在这本书中,姥姥的那几句平凡却富有人生哲理的话语一直记在我心中。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靠山山到,靠人人老。靠来靠去你就发现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
“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
“东西不在多少,话有时候多一句少一句就得掂量掂量,有时一句话能把人一辈子撂倒,一句话也能把人抬起来。”
“有苦也不是坏事,苦多了甜就比出来了。你吃一块桃酥试试,又甜又香,你再吃一斤试试?你那嘴呀就想找块咸菜往嘴里塞。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3
从小我也是奶奶带大,总觉得奶奶那一辈子的人非常的淳朴,奶奶也说了很多大白话,但是却对我应该很深,奶奶说天亮睡不久,人老命不长。
每每奶奶早上都是很早就会起来,虽然奶奶做的饭一般,但是我却认为是世界上最好香德菜,随着奶奶年龄德增长,慢慢奶奶很多时候老是糊涂,饭菜有时候盐少有时候言多的,但却一样时常都拿出鸡蛋出来,在她认为鸡蛋就是最珍贵的,很多时候自己不舍单吃留给我。小的时候有好吃的奶奶总会留给我,我问她奶奶你也吃,奶奶却说少吃多有味,说他吃饱了。后来长大了才慢慢知道奶奶其实是舍不得吃给我吃罢了。
再到后来我也学会了骗奶奶,每次给奶奶买东西总告诉他很便宜。带她去超市总会说十几块一斤的东西告诉他一块钱一斤,然后奶奶不亦乐乎的拿了很多,边拿边说比家门口卖的还便宜呢,我说是的呀 喜欢吃就多那拿一点。记忆中的奶奶给我感觉其实真的很伟大,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教给我很多的道理却比文化人还文化人德感觉。文章?很多部分放佛就像看
到了奶奶的影子了一样。最后祝愿我家老小孩能够长寿,而我能够对对回去看看他。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4
很少读语录,总觉得语录放在当时的语境里才更有劲头,更是味儿。可是翻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抱着很多想法,一页页地翻了下去。倪萍老师画画虽是半路出家,虽然我不懂画,但是看到那一页页我觉得真美,真自然。读着老人从小对她的教导,真实在啊,老人是一脚一脚走出来的智慧,是实践来的,话老,理却实在。我想到我那个活到98的老奶奶,我爸爸的奶奶,真不容易,早年守寡拉扯5个孩子长大,一辈子坚强,忍耐,勤劳,聪明,明白了一辈子,那只裹着的小脚同样走出了真智慧。
这样明白的老人真不少,能让我们继承的东西也真不少,传下来就是财富。倪萍老师对姥姥的爱让我汗颜,我也是在姥姥胳膊上长大的,从小学开始,一到周末就骑自行车跑十来里去找姥姥,她帮我藏了那么多好吃的,多少年了都这样,可是慢慢我大了,上大学了,毕业了,结婚了,生子了,离姥姥越来越远了,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讲起话来也不知从哪讲,亲起来也不知怎么亲了……是我还不够用心吧,怎么就忘记了姥姥怎么给予我的爱呢。最悔恨不过是想孝顺却再也没有机会,而值得庆幸是,如今还来得及,不让自己隐藏的爱毁于遗憾和无奈,还好,姥姥还在,好好爱,还来得及。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5
经过校长的推荐我买了《姥姥语录》这本书,读后让我很受启发。
为《姥姥语录》”字里字外都是些人人都明白的理儿,家家都遇上的事儿,“所以才更让人感到自然、亲切,才更容易走进人的内心。
白岩松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你看倪姥姥这个没上过学的小脚老太太,用朴实的语言讲的都是人生的大道理。姥姥说:”一人一个脑子,不好把自己的脑子往人家脑子套“,这句话貌似更有学问的表达可以是”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还有”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就想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就看惯了“,姥姥其实是想说”要学会换位思考“;还有”国家和小家一样,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你看这个姥姥多不简单,语录里不但包含生活智慧,还有”治大国若烹小鲜“,”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思想。姥姥的语录还有很很多。
姥姥语录是倪姥姥在99年的酸甜苦辣的人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且一直身体力行着。原来,生活,才是我们最伟大的导师。当然,姥姥毫无疑问是所有经过生活磨砺的人中的智者,我想,根源应该是姥姥有一颗善良、宽容、感恩的心。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6
读完《姥姥语录》着实被感动了:感动倪萍对姥姥的孝顺,感动姥姥的善良、宽容和智慧。
姥姥是个有大智慧,活得大气的老太太,真正的能人不是斤斤计较,精明有心机,而是把平淡的日子过的舒心,和睦,让家是个温暖的地方。精明的过是一辈子,聪明的过也是一辈子,有的老人是家里的明塔,让人尊敬,晚辈们发自心的孝顺。
白岩松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你看倪姥姥这个没上过学的小脚老太太,用朴实的语言讲的都是人生的大道理。姥姥说:“一人一个脑子,不好把自己的脑子往人家脑子套”,这句话貌似更有学问的表达可以是“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还有“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就想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就看惯了”,姥姥其实是想说“要学会换位思考”;还有“国家和小家一样,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你看这个姥姥多不简单,语录里不但包含生活智慧,还有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思想呐。感谢姥姥语录让我茅塞顿开,收获颇多!
挺喜欢这本书的,也希望你能去看看。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7
《姥姥语录》叙述的事情朴实,简单,温暖。却又让人如此敬佩,敬佩于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太,用淳朴博大的胸怀,将许多“文化人”也看不清,理不明的事情,处理的那么透彻,那么在理。一时找不出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这个老太太,就是能感觉到,她是多么了不起的姥姥!一个活到99岁的老太太呀!
我羡慕倪萍有这样一个姥姥,但是,倪萍又何尝不是因为自己的伟大,才有了几十年那么多辉煌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依然善良,依然努力,依然不忘初心。
整本书有太多常人应该明白的做人做事的道理,然而,合上书,我最深的印象是在描述姥姥年纪大了,经常坐那打瞌睡时,倪萍想尽办法,让姥姥有事可做,比如叫她剥瓜子仁,买回来许多瓜子,让姥姥剥,然后告诉她单位回收瓜子,要出口的,所以剥完回收有工资发,姥姥那段时间便天天精神抖擞的忙着剥瓜子,因为老太太一辈子干农活,从来没感受过上班赚钱,拿着自己赚来的钱,是那么的兴奋,那么的大方。是的,她并不缺钱,但是,自己赚的钱,怎么能和别人给的一样呢。看似老太太在辛苦干活赚钱,可是,有什么比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更重要呢?倪萍换着法子让老太太找到活着的价值感,让我特别钦佩。是啊,人在老年的阶段,常常容易被忽视,对于家里不能自己找到老年生活乐趣或价值的老头老太太们,我们要怎样爱他们?什么才是他们想要的幸福?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8
虽然是一本很通俗的书,但还是慢慢地,细细地品味完了。因为倪萍老师的书意想不到的好看。之前在《朗读者》里面看了一篇《姥姥语录》的书摘,了解了一点倪萍的特殊的遭遇,以为此书也就是看看姥姥一点透着人生哲理的话。现在看看,倪萍虽然不是专业的作家,可是她的书比起不少专业作家写得更吸引人。真挚感人、通俗直白是本书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数个地方都看得我泪水涟涟。“骨肉相连,分开了就是血”这篇看得我最为伤感。
也很佩服喜欢倪萍的真实坦诚,她在书里数次写到自己如何花钱,钱赚的多,这是我所佩服她的一个地方之一。另外她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以前看她主持春晚就是感觉她很热情,感性,泪点比较低,就像一些读者说的那样感觉她比较煽情。现在读了她的文,感觉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善良、坚强、勤劳、能干、宽容……就像她形容姥姥一样。她和姥姥一样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值得我敬佩的人,能说会写、能上能下、能吃苦能耐劳、能赚钱会画画。
她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可能这本书以后还会再读一遍,因为里面真的有精神食粮。还想以后再读读她写的《日子》,现在等着它的电子书上架。总之个人认为《姥姥语录》绝对是值得一读的书。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9
今天终于把看了倪萍大姐的《姥姥语录》,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就像奶奶,妈妈的话儿,很贴心,很实用。看完了。很是让我感动。
作者以“唠家常”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裹着一双小脚,大半辈子围着锅台转的平凡的老太太——姥姥。姥姥却用一生的生活经验,指导着自己的为人处事,并潜移默化地教育着自己的后辈,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却透着豁达,透着大度,透着善良,透着哲理,透着智慧。
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是呀,生活中很多事需要换个角度,换个位子思量,往往就能得到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
姥姥说:”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是呀,再大的事,再难的关,总会过去的。很简单的话,仔细品品,很有些哲学的味道,耐人寻味。
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这是何等的境界,她告诉我们,表面上我们帮了人家,实际上,是人家接纳了我们。
这是让我在生活中很有用的一本书,这是教我做人的一本书。看了倪萍的《姥姥语录》,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就像奶奶,妈妈的话儿,很贴心,很实用。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0
总算看完了,起初看这书都是睡前抹泪看的,我的外婆也就是文章所谓的姥姥在我小时就中风对她没有什么情感寄托,包括我奶奶也是因为重男轻女思想感情不深。所以看这书时我想到了三个人,一是我的舅妈,我是随着舅妈长大的,父母自小出门打工,所以在我心中最割舍不下的就是她,记得父母刚回来那几年我时不时都会想着要去舅妈家看看她,就算在她身边也想念她。我很怕她老去的那一天,不知道我会有什么反应,我不敢想,怕想。
看到中间部分我想到了我女儿的姥姥也就是我的母亲,说实话她在我童年记忆中出现的并不多我是跟着舅妈长大的孩子,但是她却做足了姥姥的角色,怀孕母亲就没有上班,出月子后我就久住娘家,女儿的成长是姥姥陪伴的,我在想以后我的女儿是不是也可以写一写她那质朴的姥姥,或是从生活中表达她的这份孝心。
第三个想到的是我自己,文章姥姥的闲语中都饱含大智慧,一把年纪的姥姥刻苦勤奋还和季老成为同学,毫不逊于年轻人,倘若我成为了姥姥能不能言传身教一番教好自己的小外甥呢?这个想的倒也有点远了。先从自己的孩子着手吧!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1
在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姥姥”的理解是像大部分人一样,姥姥只会宠着自己的孩子:会带他去玩,去耍,孩子不高兴了就哄,就逗。因为我没有姥姥,所以我的理解会这么片面,读过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姥姥也会教给孩子影响他一生的话。
书中倪萍的姥姥就教会她很多的事情,而姥姥说的话也变成了语录,变成了贴近生活的哲理。姥姥曾这样说过“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不怕存钱。”这句话是倪萍问姥姥“你不怕我爱我妈就不爱你了?”的答语。爱是无限多的,可以把爱分给妈妈,分给姥姥,还可以分给更多爱自己的人。这一篇一直在讲倪萍认为自己的妈妈不够爱她,她把这件事给姥姥说了以后,可姥姥却说“你妈不是亲妈,也不是后妈,是个合格的妈。”妈妈知道应该怎样爱孩子才会让孩子懂得更多,妈妈不管孩子怎样误解,但她最终还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而我们呢?说什么孝顺,孝顺是美德吗?不,是应该的。有哪个父母说照顾自己的孩子是美德?没有。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我们无论为他们做多少,也是补偿不了的。父母总是想给我们最好的,可我们为他们做过什么?不仅是姥姥的话,这本书里的其他内容也是很有哲理的。
姥姥的话,影响了倪萍的一生,平凡的99岁的姥姥的话,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智慧。难怪倪萍会说“葵花朵朵向太阳,姥姥是我心中的太阳”,姥姥也是我心中的太阳,更会是更多人心中的太阳……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2
前几日,妈妈给我买了王校长推荐的四本书,我先一口气看完了倪萍的《姥姥语录》,这里面没有太华丽的语言,也没有波澜曲折的故事情境,但姥姥那朴实、亲切的语言却深深的吸引着我。
姥姥说:“人最值钱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个分量你往大秤上站站试试?那个秤砣动都不动。”没想到姥姥也经常做自我反省,认识自己,探究自我,分析自我。我想我们这些站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更应该多做反思,清楚认识自己,摆放好自己的位置。
姥姥说:“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多么富有自然哲理!换个角度看,姥姥也是个心态极好的人,即便遇到再大的事,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和处理事情。这些简单的话我们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在生活中我们也许表现的是焦虑和急躁,能做到泰然处之,那也是需要的一个境界。姥姥有这种良好的心态,所以在面对死亡时,姥姥的认识是“有些事能使使劲,有些事啊就使不上劲了,天黑了,谁也挡不住喽!”并不是说姥姥是个不怕死的人,只是她的认识比较深。
现在大多数家庭还是不缺钱的,城里的老人也都有老保的,有的认为只要给钱了物质丰富就是了,其实也不是这样,现在的老人缺的是这份孝心,缺的是精神上的,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3
读一本好书,就如喝一杯咖啡,喝完后就会体会到其中的美好和醇香,所以读完后就肯定会有一些感受。
《姥姥语录》是著名主持人倪萍写的,写的是她与99岁姥姥共同过的日子的书。
当我读完《姥姥语录》这本书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着书中的姥姥竟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那前不久已经去世的姥姥。
书中的姥姥是一个很慈祥又很可爱的姥姥。她爱吹牛,她爱骂人,但是骂人的话只有两个词,加上她一把年纪了,更多人都愿意逗她,让姥姥骂他。其实我姥姥和她很像,每次当我犯错或调皮的时候,我姥姥总是骂我‘败家子’,骂完以后就会问我饿不饿渴不渴,想吃什么之类的问题。倪萍的姥姥爱叫人起床。老年人睡得少,所以她一大早就起来,然后开始轮流叫人起床,她会大叫‘起床啦’如果没有反应,她会用大冰手去冻你,如果还不齐,她就会掀开你的被子。
倪萍对姥姥很孝敬,为了让姥姥穿新衣服,就说单位回收旧衣服,一件旧衣服一百块,姥姥相信了,把自己所有的旧衣服都拿出来,还到表妹家收回50多件。为了不让姥姥整天没事干而整天昏睡,倪萍还特意给姥姥分配工作……倪萍对姥姥所做的一件件事都可以充分体现出倪萍对姥姥的关爱和孝敬。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倪萍能在自己的姥姥生前为姥姥做这么多,对姥姥这么孝敬,让我很羡慕,因为我已经没有机会为姥姥做一些孝敬的事情了。以前每当过节的时候,我会和妈妈一起去老家看姥姥,那时候姥姥就会一大早搬着板凳在门口坐着等我们,看到我们时,会很开心的站起身来招呼我们,屋里饭菜都准备好了。每当这时候我都感觉很幸福,真想一直在姥姥身边。吃过饭,我和妈妈想帮姥姥收拾,姥姥总是板着脸说:”我有那么老吗?老到什么都需要你们帮忙的地步吗?“这个时候我们谁也不敢再帮忙,因为姥姥已经生气了。姥姥就是这么可爱。可是姥姥终究是老人,每个老人都会面临着去世,姥姥当然也不例外,就在前不久姥姥永远离开了我们,看着姥姥那像熟睡的脸,我想起姥姥总爱对我说的那句话‘小静啊,什么时候你有时间多陪我几天啊?’姥姥对我那么好,她的这一个小小的愿望我都没有帮他实现,如果在姥姥生前我能为她做一些事该多好啊。姥姥也是这样期望吧,但是直到她老去我都没能为她做任何事,还真是可悲呢。虽然会很,但却弥补不了什么。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倪萍对姥姥的一片孝心,而且也让我及时明白了:如果你想为你的亲人做一些事就要抓紧时间,不要等失去机会了才在原地独自后悔。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4
看这本书源于朗读者,起先也只是抱着闲适时随便翻翻看看,就当心灵鸡汤的想法,可真的开始看了之后就停不下来了,书里姥姥的身影一直在我脑海里转悠慢慢的就转成了我自己外婆的身影,然后就是整个人边哭着边看完了整本书。我也是从小被外婆带大的,我一出生外婆就申请退休来帮妈妈带我,让我的童年过得特别温暖。外婆是一个特别特别善良也特别特别有爱心的人,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好,有好吃的东西总会给我留起一点锁在她的衣柜里等我每周周末从寄宿学校回来悄悄拿给我吃,那芙蓉糕和绿豆糕的香味至今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吃过那么多鸡蛋卷、粉蒸肉、甜白酒,都还是觉得只有外婆做的味道最好。
没读过几年书大字不识几个的外婆却能把繁体字版的圣经看懂,退休工资没有几文的外婆却在生前每年都给教堂捐款从没停歇过。外婆也是个很重视衣着容貌的老太太,每天都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出门参加各种老年活动时头发必须整整齐齐、还会给自己稍稍画个淡妆,衣服也一定是让人看着就非常舒服的。有时感觉她就是个艺术家,绣花缝补样样拿手、唱歌跳舞样样在行。外婆还是个特别积极生活的人,拉扯大了五个孩子又拉扯大了五个孙子外孙女,一辈子都把一家老小照顾到妥妥当当的。外婆总是和我心灵相通的,记得中学时代,学习压力很重且又到了青春叛逆期的我就像个火炮一点就着,和爸爸妈妈的关系非常紧张,经常哭的歇斯底里的来发泄,每每这时外婆都会匆匆赶到我家不对我说一句重话,只轻轻的抱着我给我一个温暖的停泊港湾,我知道外婆是世上最懂我的那个人。
外婆走前其实她是有预感的,她总对我们说希望自己跳着跳着舞就一下去了,没有痛苦,开开心心的;外婆走前其实我也是有感应的,那天星期五,在省城上大学的我本来头一个星期才回过家不知怎的那天就特别想回家,心里各种浮躁,但又怕爸爸说我周周往家跑一点都不独立,就一直忍着,晚上特意邀了舍友和我逛校园放松心情,但心里的浮躁怎么都平静不下来,一晚上也是觉得超级超级热一直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接到了爸爸电话,爸爸那时应该是怕我在学校就挺不住所以只说外婆头天摔倒了正在医院救治让我叫上表妹回家一趟,一路上我还一直祈祷外婆能脱险,回到家后才知道她已经走了,头晚和外公一起跳着跳着舞突然倒下三分钟不到就走了,我一直在想如果那天我坚持着自己的心就回家了,那外婆就一定会等在家里给我做饭,那她就不会去跳舞,那她也就不会那么突然的离开我们了……
教会的姊妹们都安慰我们说这是因为外婆一生善良所以上帝才让外婆没有疼痛的在开心中离开人世,和那些与病魔纠缠多年的老人们相比外婆是幸运的,我们也知道这个道理,可又想着要是早点发现外婆心脏方面不好给她早早搭个支架没准外婆就能现在都还陪伴着我们,心里那个悔啊,得早点强行让她到医院检查一下的,外婆从来没表现出身体不舒服让我们忽略的人到老年身体的各个零部件都在老去得时时检修才行。但即便是外婆走了她还是一直在我身边为我祈祷着让好运伴随着我,自外婆走后每次考试啊、面试啊这些重要时刻前夜我都会在梦中和外婆相见,她还是穿着那件我最爱她穿的鹅黄色雪纺衬衫白色长裤开门笑吟吟的迎我放学归来,给我塞好些个好吃的,给我好多好多温暖,然后这些个考试啊面试啊我都都能轻松的顺利通过,你看看她就是一个那么善良的老太太啊,去了另一个世界都还挂念着我......
外婆也和书里的姥姥一样把生活中的哲理理解的透透的,总是大白话中含着大道理的养育我们长大,让我们明白善良、朴实、团结、分享、互助等等这些美德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人一定要活的积极、正直!也许我们身边都有一个倪老师书中的姥姥吧,她用她一辈子积攒的人生之道指引着我们真实的活着、前行。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5
朴素、平实的语言,“唠家常”的叙述方式,读完满是感动:感动倪萍对姥姥“想方设法”的孝顺,感动倪姥姥的善良、智慧、宽容。这就是《姥姥语录》的魅力。
“姥姥”,人世间一个温暖的称谓,而书中的姥姥也不是名人,只是俗世里一个平凡的小老太太,她大字不识,但说出的话句句在理。她的那些语录是对岁月经验的体悟,也是一个善良人的内心准则。姥姥说:“念书的人不管长得怎么样,你仔细看都长得好看。书念得越多,人长得越俊。没念过书的人眼神是傻的。”我想姥姥说的不是书的养颜美容效果,而是用朴素的话语说出书对一个人心灵的滋养作用。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心仪的书,会怡情养性,能让人洞悉世界,通透人生,能使我们内心平和,不再纠结、拧巴,于是心里释然,面容怡然,处世坦然,正所谓相由心生。姥姥说:“人的手不能轻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来,救命的事儿!”这说的是对自己的隐忍,对他人的相助,这是一个人可贵的人生观和正义感的体现。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这说的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为人处世应辩证地看问题。姥姥还说:“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这说的是人自身生命力的强大。
其实《姥姥语录》中这样的哲思妙语还很多,不过都是用大白话演绎的,字里字外都是些人人都明白的理儿,家家都遇上的事儿,”所以才更让人感到自然、亲切,才更容易走进人的内心。通俗易懂,更令人信服。煽情也好,催泪也罢,倪萍笔端质朴无华的文字很温暖、很贴心,给人的感觉是塌实与靠谱。有人说倪萍的《姥姥语录》是“一本感动人心的人生智慧书”,我觉得,作者更愿意与读者分享姥姥的人生态度与朴素的价值观。这本书像一张储存智慧的银行卡,遇到现实生活中的事儿,就会想起书中那些大白话,并很自然地征引其中的语录,跟别人一说,还真的管用;这本书也像是心口的水窖,它给那些干涸的心灵、躁动的生活带来静谧与清新。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6
《姥姥语录》是这么饱含作者对姥姥的爱以及对姥姥的孝心的一本书,有那些令人读后潸然泪下的故事,那些让心变得柔软酸楚的话语。使人心为之动容。这位99岁的姥姥虽没有文化,但是总会在我们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非常巨大的启迪。让我带大家走进这位99岁姥姥看似平常但使人受用终生的大智慧。
作者倪萍是著名主持人、演员,她用她真挚感人的文字,描述了她姥姥淳朴,看似平凡却又不凡的一生。
这本书读后有两点给我触动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
倪萍的姥姥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但在困难时刻,姥姥总会用她那大白话点拨着我,多少个想不开的问题,都是姥姥一个个鸡毛蒜皮的比喻让我豁然开朗;姥姥的宽容,姥姥的良善,不断地修正着我的缺点,改正着我的错误;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终照耀着我,温暖着我。使我感到什么叫做人生的大智慧。
不想用华丽的词藻赞美姥姥,因为那不是她的风格。姥姥平凡质朴才是她最美的特点。读《姥姥语录》发现,所谓的平凡人,智慧却是非凡的。姥姥和我们身边很多老人家一样,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却比很多拥有高学历的人士更明白、更善于把握和运用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人的时候,生活的时候,不只是一份高学历,更是要有一颗对热爱生活的心。
这就是姥姥!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国老年妇女说出来的话语!
倪萍为了让97岁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每天开心一点,就想了一个点子:说欧洲某国家收购瓜子仁,要求必须是手剥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须是完整的,15元一斤,问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剥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开始剥瓜子。那时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给姥姥发工资,并动员全家偷偷吃掉这将”出口欧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来临走也要让朋友带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觉得自己还有用,还挣了钱。这件事可见倪萍是费尽心思让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乐乐。从此可见作者倪萍十分爱姥姥,也体现出了她的一片孝心。
虽然这本书中有许多姥姥这个农村妇女不太正确的见解,但这话语十分朴实,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人启发。这也许就是作者倪萍怀念姥姥的最好方法。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7
对于倪萍,不像父母辈的对她那么喜欢和熟悉,但也是从小就听说的,后来淡出荧屏,直到前段时间出现在大众视线里,这时候的她面容沧桑,身材臃肿,很多人开始评论她面容身材走样,不像别的哪个哪个明星一样容颜不老,读了这本书,了解了她所经历的事情,更觉得她伟大、美丽,她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把自己的青春容颜给了她生病的孩子,为了孩子的眼睛劳碌奔波了十年,那还顾得及保养自己的外貌,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给孩子,并且她的容貌与她真实的年龄也是相符的,为何非要要求明星们拥有二十几的容颜呢,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啊。所谓偶像,不是高高的站在台上,用胭脂水粉涂过的面容展现给大家看的,而是拥有真实的灵魂,用自己的勇敢善良鼓励着爱她的人们。看着这本书,那些朴实却有深刻道理的话语、水门口的村子,都给人一种无比的亲近感,就像在听一个同村人讲故事,如此平易近人,在自己遇到不顺的时候,打开读几篇,看几句姥姥说的话,顿时就能打开心结,继续温暖的往前走。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8
假期里张建平校长推荐了《姥姥语录》这本书,书中的姥姥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她安享九十九岁高龄,她一生感恩生活、感恩生命,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境况,都拿得起、放得下,始终保持一种淡泊自守、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
姥姥说:“平淡是真,普遍是好,这都是懒人说的话,你问问山顶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说实话,他保准说他这一辈子不后悔,下一辈子他还上山顶。”无限风光在险峰,姥姥的话让我知道了工作就像是爬山,要想达到顶峰,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们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更需要我们拥有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文中,你可以多次看到姥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在帮助别人。还有姥姥好强的心理,但那并不是争强好胜。
一生平庸的姥姥却贪命。姥姥活了快一个世纪啦,但她还是不想走。姥姥的每个精神都值得我去学习。姥姥用她最朴实、最有文化底蕴的语言让我懂得了人生要多读书,学无止境。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9
倪萍的姥姥语录是一本可以翻翻的书,看它可以借着想念自己家的老太太,可以是奶奶、姥姥甚至是婆婆和老娘,姥姥语录就像家家老太太家长里短的事儿、理儿,陈芝麻烂谷子都可以从尘封的记忆中揪出,晒晒晾凉。
自己的姥姥也来自山东,和书中的老人一样,讲着旧礼、循着旧规、有点朴实、有点世故、有点从容,留着齐鲁的遗风。也许是这个原因吧,对书中姥姥的言行尤其熟悉、亲切,像是在脑海中过电影,触发了对自己姥姥的音容笑貌和甜蜜场景的回忆。
计划着将姥姥语录作为临睡前泛读,计划着进行泰戈尔式的品味和享受,只是,看了几章就发觉这其实也是倪萍的语录,萍姐的话如够年头的美酒,不仅甘醇,而且辛辣,搞得每一小节抒情短评都见微知著,澎湃得一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姥姥语录读后感一年级作文。
还是那个总是煽动得人心情荡漾不已的大牌主持啊,有本事拿起笔刀继续无声地拨动、震颤人的心弦。我决定临睡前还是不看了,保持淡定。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20
第一次知道《姥姥语录》是倪萍在朗读者节目中,一口气听完了《姥姥语录》,倪萍通过她的嘴转述着姥姥的话。书里没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隐约间看得到姥姥的模样——一个活得明白的老太太。
倪萍的《日子》我没看过,但我相信,就算她出书为了赚钱,只要是她亲自写的,就一定会受用。扉页上微笑着早年的照片,和蔼、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润的临家大姐,而是臃肿的面容上堆积着生活中的经过风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记。倪萍是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为了儿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个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个心里、肩上承载太多的女人,她是一个大女人。
“日子得靠自己的双脚往前走,你看谁能帮你搬着你的腿走路?......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弯,拐个弯也不是什么坏事,弯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会儿,只要你知道上哪儿去,去干嘛,道儿就不白走。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儿上,你为什么不好好走,好好过呢?这就是姥姥,一个没有学历却又文化的中国老年妇女说出来的话语!透着豁达,透着大度,透着善良,透着哲理。这些再平实、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话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给了我无数的启发。
非常感谢《姥姥语录》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这样面对生活,懂得了孝心、孝道、感恩、感激的真正含义,告诉我们用乘法追忆那些美好的,用除法摸掉那些瑕疵,用加法感恩,用减法怨恨。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21
看见这本《姥姥语录》,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姥姥。正赶上假期,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倪萍通过文字转述着姥姥的话,渗透着她对姥姥的爱。书里除了一句句姥姥的'”至理名言“,看不到姥姥的模样,但我隐约间感受到——一个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老太太。
读完这本书读后有两点给我触动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扉页上微笑着早年的照片,和蔼、可近的倪萍,在经过了生活中的风霜雨雪吹刮后,不再是幸福滋润的临家大姐,而是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为了儿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个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个心里、肩上承载太多的女人,她是一个大女人。但我相信,她是幸福的。
倪萍带领读者走进她99岁姥姥的平凡生活,追忆她与姥姥一起走过的有泪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心底那一个个姥姥与外孙女之间爱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清澈质朴、真挚感人的文字,温暖人心。细述这位纯朴、善良的山东老人生命中的最后乐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却让人终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她讲她的姥姥,让我想起我的姥姥。今年已经88岁的姥姥,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硬朗得很,不管村里谁找她,她都热情相迎,姥姥常说:”别人信任咱,咱就得实心实意对人家。做人一定得出好心眼,老天爷都看着呢“。虽然姥姥说的话没有倪萍转述姥姥语录的精彩,但是理儿是一样的,都喜欢拿老天爷说事。如今,我已经参加工作了,她还经常嘱咐我们要多看书多学习,哪怕一天多认一个字,一年还能认识365个字呢。哈哈!她眼里的学习就是认字,我可爱的姥姥。
这本书,文字间褪去了华丽的修辞,却体现了最简单最质朴的人生哲理,一时间我很难想象这位不识字的老人家能将很多事情看得那么透彻,并且用非常简单的充满智慧的语言表达出来,字里行间让人读出的都是自己明白的显而易见的道理。读了这本书,突然觉得眼前的世界分外透亮,觉得那些一时的不顺都过去了。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是啊!今天我们如果我们都能以这样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就会发现温暖无处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趁亲人还健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让长辈感觉幸福、满足。这本书及时提醒自己爱我的亲人。再多一点!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22
看了姥姥语录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其中还有很多我不懂的道理,我很喜欢文章中的姥姥,她勤劳能干,一生过的十分充实,她善良好心,即使自已并不是很富裕也愿意接济他人。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姥姥,但因为她无穷的智慧和99年的人生之路,她的形象显得越发越光辉起来。
我也想去书中的水门口看看,看看是怎样的环境让姥姥拥有如此多的智慧。姥姥说,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别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是啊,人世间少不了生死离别,却是无法避免。亲人走的时候,谁不会悲伤谁不会心痛。但是生活还要继续不是吗,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对待自己,不要让他们走的仍有遗憾,珍惜身边爱自己的所有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他们的爱,才会珍惜。
我很喜欢文中姥姥的教育方式。文中作者说,她小时候偷了生产队的麦子,想拿回家叫姥姥蒸馍吃。可是怎么都蒸不熟,作者只好承认了是自己偷的。最后姥姥用一大锅馒头告诉了作者,公家的东西不能偷。在那个少粮寡食的年代,姥姥能肯浪费那么一大团面来教育一个5岁的孩子。那这个孩子有什么理由成为一个本性不好之人?很多人踏上犯罪的道途,都因为家庭教育问题吧?如果中国的姥姥,亲人都像文中的姥姥一样善于教育,那何来不良少年之说?
姥姥这一辈子都没穿过艳色衣裳好料子衣服,可是她并不觉得委屈。作者问姥姥,身为女人,一辈子没穿过高跟鞋,遗憾吧?姥姥却摇摇头,说那年头,作者不包脚都算怪物了。作者又问,一辈子没穿过裙子,遗憾吧?姥姥说,怎么没穿过裙子?围裙也是裙子。对啊,围裙也是一种裙。姥姥一辈子都带着围裙,一辈子都站在灶前,一辈子都那么勤劳忙碌。
书中的姥姥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什么都不懂,大字不识一个,学都没上过。可是她懂得善恶,懂得是非,懂得丑美。她用99年的人生经历总结了一条又一条智慧,叫我们叹服。姥姥的理儿很直白,很实在,她为什么不悲观不放弃呢?是无奈还是现实?她从没想着以此来教育谁,给予谁,她就是这么想的,这么过的,她认为是个人都该明白的理。
姥姥虽然不在了,可是她的精神和智慧却在我心中扎根。姥姥用一句句平凡的话打动我们,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真理。人这一生中,乐就是福。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23
倪萍女士的姥姥活了九十九岁,是一个善良、乐观、智慧、鬼精鬼精的姥姥。她勤劳能干,一生过的十分充实,她用九十九年的人生经历总结了一条条"大白话儿"智慧,把一颗心活的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把所有事想的通透敞亮的姥姥。《姥姥语录》里没有高大上的语言,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没有过多的修饰,都是日常交流的大白话,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足以触动现代人本以麻木已久的心中最柔软的那一个小角落。
《姥姥语录》这本书就像一个朋友,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姥姥一辈子不动大气,平静如水,却冷暖分明,不烫着谁也不冻谁,多吃一口姥姥说饱了,少吃一口姥姥也说饱了,心和身子都是富有余地的,怎么着都行,没什么不可以,这是姥姥给别人宽容,姥姥却说这样做最宽容的路还是留给了自己。多么聪明豁达的老人,姥姥一辈子也受过不少委屈,也吃了相当多的亏,但她以她的人生尺码把自己卡在了自我的身躯中,然后自我分解、自我承受着人生的苦。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学都没上过,却一生都在读着人生这本大书。她读懂了善与恶、读懂了是与非,读懂了美与丑,她是一个用功的女子,在自己的人生历尽磨难、饱经沧桑之后总结出来做人要心如海纳百川。
现代社会太多人为了长寿不惜重金把精力花在养生上,但这种想法是单纯地把身体看做一台机器,忘记了身心为一体,像姥姥这样一辈子平静如水、心宽似海、懂得管理情绪的人有几个?所谓养生其实也就是拥有平和的心态而已。
姥姥有一辈子的日子辩证法,啥死疙瘩到了她那儿都能顺利的解开,找个合适的说法,就让你信以为真,且心里舒舒坦坦。倪萍女士回忆小时候,好奇一山崖下的河水,因为崖下的河水格外凉爽,夏天孩子们晌午都到那洗澡,有几年很蹊跷,洗一个病一个,她好几次故意往深水里走,让裤子衣服都湿透,就是想试试水有多深,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就是一瞬间,她从姨姥姥家带回的那一篮子好吃的不见了,明明放在河边的石头上,明明四周没一个人,真是见鬼了,她哭着跑回了家。一篮子油饼,煮鸡蛋,一大碗西葫芦饺子全没了,在那个人人吃不饱的年代,这意味着"天塌了".姥姥不但没说她,还笑嘻嘻的安慰她"好哇!鬼也馋啊,她吃了饺子就不吃你了,拿一碗饺子换个小外甥女,上算!"活的多么通透的姥姥,知道什么东西都赶不上人贵,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常常想不明白,可这些个想不明白的问题让姥姥一个鸡毛蒜皮的比喻使我恍然大悟。
我很喜欢姥姥的教育方式,姥姥认为,人的一生一定要使出自己所有的劲儿去登上你自己的山顶,一个农村老人却有如此远见,教孩子努力上进,把自己的子女孙辈个个培育的勤劳优秀。姥姥的怀抱真是与众不同。
姥姥说:"给别人听的话就得先替别人想,人家愿不愿意听,听了难不难受,高不高兴,你看见人家脸上有黑点,你不用直说,人家自己的脸,不比你更清楚吗?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你要真想说,你就先说自己脸上也有个黑点,人家听了心里就好受了。"
是啊,凡事要替别人想想。
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就想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就看惯了。"什么人在姥姥眼里都有长处,坏人身上有好,好人身上有坏,没有坏透了的人,也没有好的一点毛病都没有的人。姥姥的心如春天的阳光般暖人,大字不识一个的姥姥说的话就像天籁之声,我细细的品读着,让姥姥的精神气儿和智慧深深刻进我的心中。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这句话说的就是书中的姥姥。她告诉我一个又一个真理,让我明白了人这一生中,快乐就是福气。
一个大难担过、大福也享过、从从容容地过了九十九年的老人,道出了平常生活中的小道理,让我悟出来人生中应有的心态,学会了微笑面对生活。这是一本内容很美很善良的书。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24
在书店与《姥姥语录》的偶遇,是十分美丽的意外。在书里,倪萍老师用16万字写姥姥,写的尽是她对姥姥的爱和思念。每翻动一页,我的内心便被深深触动,千千万万遍。
白岩松先生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书中的姥姥,不是闻名遐迩的大学者,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不是言辞晦涩的哲学家。姥姥没念过书,讲话却掷地有声。她是真真切切活在身边的普通老人,有用大白话讲的道理,有温润如水的性子。这样的姥姥,倪萍老师喜欢,读者喜欢,只因她的善良、智慧和平凡。
姥姥说:“管哪儿的肉皮都好撕开,就是脸皮不好撕。撕一块儿你试试?这一辈子脸上都有块儿疤。”
姥姥的持家方法很简单:管事的人要一碗水端平、一把盐撒匀,大事小事都用心。虽不可完全运用在社会生活中,但遇事多辩证地看待,总能守住自己心灵的一方圣地。勾心斗角、潜规则、耍心机上位是这个现实社会的癌症,根治的概率实是茫小,所以姥姥的持家方法在这物欲横流的泥淖中就显得尤其清亮。生活已不易,不要轻易地和生活撕破脸皮,试着把生活活成一种友好,你会发现世界其实比你想象中的要敞亮得多。这并非要求你把自己变为一个八面玲珑,曲意逢迎之人,而是要深知脸天天露着,一张遇人遇事常常显得凶神恶煞的脸极其丑陋,所以要成为待人和气之人。
姥姥说:“天黑了就是遇上挡不住的大难了,你就得认命。认命不是撂下(放弃),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
走向光明的路曲折回转,但毕竟通向光明之处。雪莱有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姥姥的儿子为救战友牺牲,曾外孙又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但她咬牙挺着,认为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我们的一生像一支长长的曲子,其中既有欢快壮丽,又有和缓平淡,更多的是跌宕起伏。我们穿越时光的风风雨雨,也经历过被生活“欺骗”的日子。生活中的矛盾重重,学习上的成绩下滑,身体上的伤筋动骨,这些厚重的乌云遮住阳光,唯有把意志化作一阵阵风,才能吹散乌云,阳光和煦。彩虹总在风雨之后,无论你现在正经历着多么难熬的日子,正感受着多么刻骨铭心的疼痛,一切都会过去。多年之后,它们都只不过是你和着茶酒的只言片语。所以你只管用咬牙,换来坚韧的光辉。
姥姥说:“快乐你别嫌它小,一个小,两个加起来,三个加起来,你加到一百个试试?快乐就大了。你不能老想着一天一百个快乐,你这一辈子能碰上几个一百的快乐?”
知足者常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善于于生活中发现欢悦,善于积累生活中的小欢喜。作家丁立梅说过,活着之所以成为一件让人特别不舍的事情,正是因为生活中的小欢喜呀。阳台上精心照料的植物开花了,邻居主动向你问了声好,今天多认识了一个字……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你人生的快乐王国,便这样一砖一瓦地建立起来了。一夜暴富具有太浓厚的戏剧色彩,更多的人是生活在一点一滴的尘世幸福之上的。
感谢与《姥姥语录》的相遇,让我懂得了宽容、坚持、知足,还有更仆难数的浅显易懂的道理。姥姥的这些道理有别于哲学著作中高端深奥的哲理。姥姥讲的大白话道理如一盏明灯,着着实实地在你身旁照着远方,让你勇敢的去闯。毕竟夜雨茫茫,白雾森森,荆棘高山,深谷悬崖,这条路只有走到尽头,才知道这个世界的终点是海纳百川,还是星火燎原。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25
《姥姥语录》这本书是倪萍所写。书中书写了姥姥和倪萍生活中的点滴生活。姥姥的话语透露着姥姥眼中的人生哲理。教育了倪萍在与人相处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姥姥一生都为人着想,为人谦和善良。倪萍说:”葵花朵朵向太阳,姥姥是我心中的太阳。姥姥的宽容、善良,不断地修正着倪萍的缺点,改正着错误,姥姥的智慧、像光亮始终照耀着、温暖着倪萍。
姥姥语录,记录了姥姥和倪萍生活的事情。都记录姥姥的善良,宽容…姥姥就是这样的人。给予是幸福,欠人家是受罪。
姥姥说﹕“爱越多越好,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因此倪萍在姥姥的影响下养成了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还有一个语录就是快乐你别嫌小,一个小,两个小,三个加起来,你加到一百试试快乐就大了。你不能老想着一天一百个快乐你一辈子能碰上几个一百个快乐这体现了这位姥姥那种知足常乐精神。
姥姥一辈子没上过学,不识字,但却对做人有深刻的理解。没读过书的姥姥用平淡话语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导给孩子们。这些经验是姥姥的智慧结晶。
读完《姥姥语录》这本书们我们应该学习这种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宽容,善良的精神。读姥姥语录更像是一盏明灯,照亮在奋斗的路上。让人稳步前行,追逐梦想。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26
其实在张校长发这条信息之前,我们的杜老师就已经让我们阅读《姥姥语录》了。
这是一本充满爱和善的书,字里行间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包包子,捡麦穗,聊闲话……但却在作者的笔下生动了起来,如果没有对姥姥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对生活的感触深厚,怎么会写出那么生动,那么活跃,那么活跃;更激活了心中对爱的理解,对孝的理解,对人和生命的理解。
这本书启发了我两点: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语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其中,就有这么一句: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这叫别人帮你。”我一开始对后半句很奇怪,给别人盛饭,怎么能叫别人帮你呢?后来想了想,正因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锅米自己吃不了”,这句话才能让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为了能让97岁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让姥姥剥瓜子来挣钱,作者是想让姥姥快乐地过完一辈子;为了能让姥姥补补身体,补品从几元一斤买到几千一斤,为了能让姥姥开心,作者真是费尽心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趁着家人还健在,只要让长辈感到满足,幸福,这即是孝了。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27
《姥姥语录》内容简介:《姥姥语录》包括了我不敢为她送行、姥姥挣钱了、好心加好心,就是搅人心、姥姥的冬天、三个爸爸、骨肉相连,分开了就出血、如果有下辈子……、什么日子都是掺合着过、两个妈、爱不怕分,越分越多、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姥姥的金元宝、心心相印、愿姥姥的世界鲜花盛开等。
朴实的老人,朴实的话,这本语录是倪萍姐与姥姥生前就说定了的,“记得第一次跟姥姥说这事的时候,她那个只剩下一颗牙的嘴笑得都流出了哈喇子:‘人家毛主席说的话才能叫语录,我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婆子说的些没用的话还敢叫语录,那不叫人笑掉大牙?’躺在姥姥床上的我也笑翻了。你想嘛,一个只剩下一颗牙的人还说‘笑掉大牙’,多可笑呀。”这是一位多么可爱的老人说的话,让人觉得倍感亲切。姥姥是智慧的,但又是很宽容的,“早年有个人让她帮着藏布匹,结果姥姥吃了苦。我说,你怎么不记恨那个先让你藏布匹然后举报你的人?她说那个人老远看着她就拐弯,那个意思就是出卖了别人心里很难受。”姥姥是个很善良的老太太,日本人捅死了姥姥的姐妹,但是她却说“爷爷的事儿,恨孙子干吗。” 天下所有的老人都是善良宽厚的,什么事都是为孩子为亲人着想的。常常看到电视中那些对老人不孝不敬的,甚至唾弃老人,我真觉得痛心。明明是自己的父母亲人,为自己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却不知回报。
生活很累,工作很累……有时候会很心痛,很无助,看了倪萍大姐的《姥姥语录》我很温暖,很感动!!就像奶奶、妈妈多年前跟我说的话儿,虽质朴,也没有深刻的哲理,却很实用,很贴心,我觉得在这个急剧转型的社会中,它宣扬的美德与价值观,会给浮躁、喧嚣的社会带来清新与温暖。很感谢倪萍大姐的良苦用心。希望我和大家生活得好点,快乐永远!!很喜欢这本书。很真实,很深邃,很实在,也很动人,句句话都在理儿,都那么让人难忘。让我过目不忘的一本好书。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28
姥姥走的那一年,我忘不了;姥姥走的那一天,我记不起,也许是大脑刻意回避了姥姥的祭日,只是每年的高考季,总会有姥姥的英容笑貌…
高考前一星期,我回家见到姥姥,她老人家拉着我的手,让我送她回家,我答应她,等下星期高考完带她回家。
考完到家,我问,姥姥回家了?我妈立刻就泪崩了,我的眼泪也流个不停,没表情,没意识,木木的听我妈把姥姥去世下葬的经过讲了一遍,老妈满满的自责和懊悔,毕竟姥姥是在我家住着发的急病……怕影响我高考就没告诉我。有时我也庆幸没能送姥姥走最后一程,没能见到她躺下的样子,我的脑海里才留住了姥姥一贯的倔强老太太模样。
时至今日,能够忆起的是逢年过节,姥姥家的热闹劲儿,老妈姐妹6个,拖家带口的齐回娘家,二三十个人张着嘴等吃,姥姥舅妈忙的底朝天,就把二姥爷一家也请过来帮忙,大大小小的外甥男女撒着欢儿,男人们喝着酒,女人们嗑着瓜子聊着天,一坐就是一天,天黑了,不想散,再来个小表妹专属的音乐会,即兴之时,舅舅唱段戏,二姥爷家的舅舅也来一段,笑着说着聊着夜深了,开始分配住处,十几人挤在姥姥的大炕上,分一波人挤到二姥爷的炕上,再分一波挤到二姥爷舅舅家的炕上…
姥姥在时,每年的寒暑假,姥姥家就是我和老弟自己的家,不到开学不回家,姥姥家的杏,核桃,柿子,大石头旁边的酸枣树,只能推车步行的“二里坡”,姥姥目送眺望每个来去的亲人依偎的那棵树,门前的那座山,房后的那些树,菜园子旁边儿的那口井…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人去了,孩子们大了,大炕拆了…可不变的是对姥姥家的那种情感,那种印在骨子里的幸福感!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29
看完全书,感觉姥姥的一生真的活得很透彻,小小的生活细节里蕴藏着大大的智慧,一个上世纪初出生的老人,很多观念我觉得比现在的很多人都要先进,佩服。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会想起我自己的外婆。我跟外婆的感情虽然没有倪萍和她姥姥的感情那么深,但是从小到大,还是感受到了外婆对我深深的关心和爱护。她曾经为了我和舅妈在年二十九吵架;小时候她总是拉着我的手哽咽着说“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们娘儿俩”,她也总说“好在你那么听话,你妈就没那么辛苦,你看那谁谁谁……”每次想起,我的内心都感觉特别温暖,又有点难过。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去告诉她,她眼泛泪光,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这下我就不用担心你们了,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将来挣大钱,过好日子!”她是真的高兴,也是真的放心了。
今年过完年我们走的时候,坐在车上的我看到她憋着眼泪拿着扫把假装在扫地,心里特别难受,也许八十多岁的她心里早已知道,每一次的分别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吧。外婆真的老了。外婆八个子女中,老妈排第六,我一直觉得自己现在二十多了,还能有外婆,真的特别幸福。但愿外婆健康无病,长命百岁。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30
《姥姥语录》是含着热泪看完的,看了一遍再看一遍。
都说倪萍老师善于煽情,可是写姥姥我想煽情绝对不是有意为之。倪老师字字真情,她含着泪写完,读者含着泪读完。
姥姥的爱一生养育着倪老师和一大家子的心灵。姥姥的生活哲学如同储蓄卡,里面储存了善良、宽容、坚持、给予、吃亏、放弃、感恩、豁达、承受……太多太多的、人活着所需要的精神。姥姥的宽容、良善,不断地修正着孩子们的缺点,改正着孩子们的错误,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终照耀到她离开之际。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大家子人才辈出,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倪老师拿着这张姥姥赠与她永远也刷不爆的卡,也像姥姥一般笃行着大爱的人生哲学。对于姥姥的离开,倪老师始终不能释怀,可是人啊总要经历生离死别,是姥姥先撒手的啊。但是就像姥姥说的,一家人一个一个的来,一个一个的走,到那边一家人还会团聚。从写姥姥开始,到写儿子结束,生命生生不息,姥姥精神一代一代传承。而且如今我们不也读到了姥姥的语录吗?这是大爱啊!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31
发现这本书是在看《朗读者》的时候,倪萍阿姨朗读时带笑的泪花让我想要去读这本书,去读一读她的姥姥,去读一读一个很普通的老人一生所说过的老话儿。
很惊喜的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本白的封皮,红色烫金的书名,水墨渲出几朵小花,三四行手写的字,再没有其他的了,简单但是却显得很郑重。
我将书拿在手中许久才开始打开第一页,心里是很忐忑的,一字一句的读的过程我现在想起来神经都是紧张的,以前也读过很多书,像这本书让我看到书名就很敬畏这还是第一次。因为这本书她写得是姥姥。
她的姥姥是个很普通的老太太,典型的家庭妇女,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很多人却都说她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点我也是非常赞同的。姥姥说过的话都是大白话,姥姥做的事也都是很平凡的事,但这平凡中透着人生的大道理,透着人生的智慧。
姥姥是一个善良的人,她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自己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姥姥一直在教育儿孙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只要自己还站着就也要拉着别人一把。
姥姥的小儿子牺牲之时,姥姥让孩子们学到的是坚强,她擦干眼泪说,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这句话倪萍阿姨受用到现在,在最艰难的时候,在以为就要过不去的砍儿面前,姥姥无声陪伴,姥姥说过的话却一直在耳边,孩子,别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
坚强,善良,姥姥教会给我们的太多太多。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这是在说要与人宽和;姥姥还说快乐你别嫌小,一个小,两个加起来,三个加起来,你加到一百试试?快乐就大了,你不能老想着一天有一百个快乐,一辈子能碰上几个这样的日子。
姥姥是知足常乐的,她懂得怎么把日子过得就有味了,她说过的话令人开怀大笑,想想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儿嘛。姥姥一辈子没读过书,却很重视孩子的读书,她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二十几块钱买个啥,买个吃的一会儿就吃完了,买本书吃一辈子,好的书下一辈儿又接着吃,上算”。我们的姥姥在算账上着实精明。
一口气读完一本书,读着姥姥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感慨一个99岁的老人,自己本身就是一本厚书。怎样做人,怎么生活,一个吃过大苦又享过大福的老人,朴实无华的语言里饱含着世间最透彻的智慧。
整个下午,看看,停停,想想,眼眶经常是潮湿的,想到我的姥姥,那些情景那些话语我又是多么的熟悉。和倪萍阿姨一样,我也是由姥姥带大的,姥姥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先认识的人,也是我认识的人中最可亲的。
姥姥的性格是顶好的,在我记忆中她从来没跟别人拌过嘴,也从来没有说过什么伤害人的话,她总是给我们讲好的东西,讲事物善良的一面,姥姥说你对人家好人家才能反过来对你好,做人不能没有良心,后来等我学到了与人为善与己为善这句话,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姥姥,姥姥的觉悟和古代文学家一样高呢。
《姥姥语录》这本书讲了姥姥的人生智慧,还有倪萍阿姨对姥姥的孝顺疼爱,尤其令人动容。爱一个人,不是纯粹的为他做所有事,不是把好的东西都买给他,而是要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要让你的爱成为别人的负担,不要因为你的爱帮他做了所有的事而让她的生活没有意义没有了盼头。
为了让97岁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倪萍阿姨便“雇佣”姥姥当起了自己的员工:单位出口欧洲瓜子仁,要求必须是手剥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须是完整的,15元一斤。姥姥很是开心,活了一辈子忽然能自己挣着钱了,很是满足,剥瓜子剥的非常有干劲。
还时不时分着自己的“工资”给孩子们花,眉眼里尽是藏不了的高兴。倪萍阿姨按瓜子重量给姥姥发工资,并动员全家将“出口欧洲”的瓜子仁吃掉,甚至有朋友来也要让朋友带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觉得自己还有用,还挣了钱。可见倪萍阿姨是费尽心思让姥姥在世的日子里快快乐乐。
接姥姥到北京去住,带姥姥吃遍了北京最豪华的饭店,就像姥姥当年带着自己坐在高级饭店门口啃馒头一样,饭店充斥着祖孙俩的笑语;海参从几十块一斤涨到几千块一斤,倪萍一直给姥姥买从未断过;蚕丝被,新疆棉花被,姥姥的被子多的已经盖不了了,倪萍阿姨一直在尽自己所能深爱着姥姥。可是终有一天,姥姥还是走了。
还记得书的扉页写得几句话:“小时候是姥姥拉着我的手往前走,长大了我拉着姥姥的手往前走。从来也没想过有一天我们俩是要分手的,而且是姥姥先松的手……”大红色的扉页,写着这些黑色的小字,读来令人压抑。
有些事能使使劲,有些事啊就使不上劲了,天黑了,谁也挡不住了。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的座位上想了半天,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许在想自己什么时候有能力去拉着姥姥的手往前走,心里很沉重,但也很幸福,这本书让人有想落泪的感觉。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32
《姥姥语录》是央视名人倪萍先生在自己的姥姥故去后为她写的一本书。
初在书城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便被里面的资料深深的吸引了,这本书打破了我脑海中以往对“语录”说教风格的认识,取而代之的是字里行间里透出的一种亲切,倪萍用最平实的语言记叙了自己与姥姥五十多年间相处的点点滴滴。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平平淡淡才是我们更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越是平淡的日子越能引起读者强烈的代入感,读的越深就越觉得这本书就是在讲我们自己的生活。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芸芸众生中,我们每个人都在经营自己的生活,大千世界里,不同的人选取的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人虽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却能守着一扇能看得见日升月落的窗子悟出生活的道,完成生命的升华,而有些人却还没遭受一点挫折就大声呼喊着救命,怀抱着自己易碎的玻璃心,颤抖着蜷缩在世界的角落等待别人的安慰,我们常常感叹自己读破了万卷书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而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却在自己并不顺利的一生中总结出一套生活的哲学,还转过身来把我们这些高学历的“知识分子”给教育了,难怪白岩松曾评价《姥姥语录》:“有文化的人不必须有学历,而有学历的人也不必须就有文化”。
“忠言”不必须是逆耳的,但必须是最直白朴素的,熟悉倪萍的人就应都明白,倪萍的儿子在出生后不久便患有一种很难治愈眼疾,刚得知这个消息的倪萍万念俱灰,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感觉自己的天都黑了”,那个时候的她经常整晚都合不上眼,夜深人静的时候靠着一根又一根的香烟来稳定自己的情绪,麻痹自己的神经,这一切,都被当时住在她家里的姥姥看在眼里,姥姥叮嘱她:“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姥姥还说:“天黑了快睡吧,孩子,天亮就快起来”,姥姥把不可避免的灾难说成是“天黑了”,“天黑了就是遇上挡不住的难事儿了,你得认命。认命不是撂下,是咬着牙,挺着,别在黑夜里耗着,把神儿都耗光了,好事儿来了预先还打个招呼,不好的事来了咣当一下就砸在你头上了,这些灾难从不会通知你。能人是越砸越结实,不能的人一下就被砸倒了。”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倪萍退出了中央电视台,带着儿子漂洋过海、寻医问药,最终治好了儿子的病。
姥姥是对的,生活本就无常,而人又偏偏是感性的动物,应对突如其来的灾祸,我们常常在第一时间就被情绪冲垮了自己的精神防线,一时冲动做出许多伤害自己与家人的事,等我们从痛苦中清醒过来后才追悔莫及。那么应对飞来横祸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姥姥告诉我们:第一,你要“认命”,认命就是应对现实,冷静下来正视此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第二,“认命”不等同于“认输”,要在黑暗中咬着牙“挺着”,等待黎明,而不是在焦虑中消耗自己的精神,影响自己的决定。
这样直白平实的大白话“语录”在书中比比皆是,比如:“房子没有梁,早晚得塌了,人要是没人帮着,你有多大能耐也活不起来呀!”、“糖稀越粘越厚,苦菜越洗苦水越少”、“父母帮着儿女,仨人都笑了;儿女帮着父母,仨人都哭了”,围着“炕沿锅沿”转了一辈子的姥姥用最简单易懂的道理类比出人生的大道,比起那些引经据典的“大道理”,这样朴实简单的“语录”却句句扎人心。
《姥姥语录》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真情实感、朴实无华,它用最“生活”的语言触动了我们每个人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合上书本后我陷入了沉思:我们每个人都有姥姥,每个人家里都有老人,寻常岁月的相处中,我们可曾做到像倪萍那样用心倾听她们说的话?如果没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用心听一听了,相信你必须会有收获。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33
上周的时候去六楼的图书馆借了一本《姥姥语录》来看,倪萍写的,走的时候借书的师傅说,这是什么书啊,我说是倪萍写的《姥姥语录》,师傅说,哦,倪萍还是挺有才的,我说:是啊,所以她写的书才想看看。
我拿着书嗒嗒嗒的就下楼了。
坐在班级里翻来这一本姥姥语录,仔细的看着,倪萍的姥姥很长寿的,虽然老人家没有活过一个世纪,但是九十多岁的高龄也是对生命的至高崇尚,姥姥虽然不识字,但是做人处事的道理,确实比我们吃过米还多,姥姥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老。
靠来靠去你就发现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
对这一句话我深有感悟。
可能在我年纪尚轻的时候不会太理解这一句而现在参加工作了才知道的,你就是你自己的全世界。
小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能力也不能体现我们的任何人生价值,父母是我们最大的靠山,有人欺负了我找我爸去,没钱了找我爸去,想吃什么了,妈妈给做。
那个时候,父母俨然是我们一座最大的靠山,山上郁郁葱葱,我们想要的什么都会有。
如今,年过20了,父母的背也一点一点的变弯了,这座郁郁葱葱的山已经不像是当年的那一个青翠欲滴的山了。
就如姥姥说的那样,靠人人老,父母正在像年老迈进,我们的人生却刚刚开始,我们有年轻的资本和结实的臂膀,这一次,我们就成了父母的山!这一次,我们要靠自己,参加了工作终是可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
以后我们就是自己的靠山,父母的靠山。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34
《姥姥语录》看了有半个月了吧,斟酌姥姥说过得的话,佩服姥姥,一个朴实的农家妇女,一个围着锅台转了一辈子的小脚老太太,不识字,一生为小家付出,竟有如此多的大哲学,全部源于生活,她说快乐你别嫌小,一个小,两个加起来,三个加起来,你加到一百试试?快乐就大了,书中总是看到快乐的她,不计较,大度,有种吃亏是福的风度,这应该就是乐天派的性格吧。
真真切切明白了什么是小生活里的大智慧, 一种平平淡淡,朴朴实实的生活,看到了倪萍老师的尊老爱幼,秀外慧中,善良大度等美德,真是羡煞旁人。
看着倪萍和姥姥的一点一滴生活,他们的感情,真是友情大于亲情了,就像好朋友一样 无话不谈,完全没有代沟,不管是年轻时姥姥,还是年老后的姥姥总是那么可爱,总是那么有智慧,那么幽默惹人爱,那么通情达理。
看着姥姥语录,脑海里总是不时的想起祖母,已经离开好久了,每每都会想起,都会说,要是祖母在该多好啊!其实,倪萍第一次赚到8000块,和姥姥在关房间数钱的场景,我也似曾相识,那时新年小辈们孝敬的给祖母的红包,大年初一早上,祖母拿出红包,我和老姐帮忙数钱,哈哈哈,那时候我们仨一起睡,每晚都有故事听或是猜谜语猜字谜,可惜现在故事情节能记住不多,但是讲故事的语气依然印在我脑海里,祖母故事讲到一半喜欢掉人家胃口,每次就不讲了,困了,要等明晚再讲,再三要求下,还是不讲,呵呵,有些结局没听完整,后来问姐姐,她也记不清了不。
话说数钱,我只会相同的堆一起,主要老姐帮忙数,那时候的祖母都会边拆红包,边说这是谁谁给的。
一脸幸福样,然后看祖母准备钱,包给小辈们,看她包红包可有意思了,喜欢从大孙子到小孙子一包包,算她有几个孙子,说这包给谁谁谁的,哈哈,不亦乐乎。
我们仨关门算钱包红包的那份快乐也永远镶嵌在我的记忆力,就像倪敏一样,她是镶嵌在他生命里的。
其实祖母,她也是一路苦过来的,很坚强的女人。
后来听父辈们讲,也是一生坎坷,到老了,孙子们都会赚钱了,才好多了,我有记忆以来,祖辈们还算孝敬,仅此而已。
回想起来,小时候,总是好奇的看着她,围在她身边问这问那的,那时还真是不懂事,像祖母假牙那件事,洗头发为什么不用洗发露,为什么头发盘成陀罗的样子,为什头发是白的还那么少,手上戴着发光的珠子,为什么祖母就喜欢吃豆腐乳,小麦片泡饼干之类的,记忆涌上心头,后来搬家了,祖母没有一起搬,她有自己的考虑,父母也就顺了她的意思,还好亲戚都还住那里,有人照顾,那时候应该是九岁前的记忆,想想祖母已经离开好久好久了,离开时她才88岁,依然记得祖母每天起床都会静坐,谁都不许打扰,而调皮的我总会试探下,祖母是真的专心在静坐么?从各个方向捉弄,总是被识破,哈哈哈,想想好玩是不止一二。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35
最近读了倪萍写的《姥姥语录》,感觉写的很平实、很感人,还有些风趣。
姥姥虽然没上过学不识什么字,但她一生勤劳善良、精明能干,是个让人爱戴、令人敬佩的人,以前常说毛主席语录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我看姥姥语录也可堪此评价,往往真理就是从平凡的生活中悟出的道理。
姥姥是具有我们中国传统美德的劳动妇女代表,她勤俭持家、朴实善良、吃苦耐劳、坚韧勇敢。姥姥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智慧的人生,姥姥一生辛劳,也经过一些磨难,但姥姥的晚年的过得非常幸福、子孙也非常有出息,这些都证明姥姥是个有大智慧、大福气的人,可亲可爱的姥姥活得很明白、很真实。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读了《姥姥语录》更是深有体会,《姥姥语录》让姥姥成了我们大家的宝,她的话朴实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的哲理,记住她的话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大的益处。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36
一本倪萍撰写的《姥姥语录》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倪萍姥姥——一个99岁的农村小脚老太太简直是太棒了!太可爱了!
当我这个还算年轻的姥姥走进99岁姥姥平凡的日子,享受质朴无华的人生智慧时,我感到那一刻是充满快乐的,是极其享受的。
老人一生没念过书,却那么崇尚念书人,那么明事理,那么有哲理,那么有心气,那么有骨气!怪不得养了那么一大群成功的后辈儿孙!
倪萍的文笔是平实的,朴素的,没有太多的修饰,完全是质朴的白话儿,却让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勤劳善良,胸怀博大,充满智慧的姥姥跃然纸上,仿佛就在身边。之所以那么打动我的缘故,读着倪萍的《姥姥语录》,我想起了自己没有文化的小脚老奶奶,有些地方一如相近,也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一生。可能这就是没有文化却不乏智慧和品德的老人们共同的地方吧。
如今,俺也进入了姥姥的行列,看看倪萍姥姥对她的深刻影响,想想自己的言行将对后辈儿孙的潜移默化,姥姥深感责任重大。
倪萍姥姥说:“心闲着闲着就麻了,麻了就跳的慢了,慢了就上床躺着,躺着就是心脏有病了。”我虽然退休了,没有工作的心可操了,人很容易思想犯懒。我很佩服倪萍为了不让姥姥闲着,给姥姥安排了整理报纸和嗑瓜子儿出口的“挣钱工作”,看到此我哑然失笑。
姥姥我可别让心闲着,好书还是要经常读读,好戏也要经常看看才不致于落伍呀!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37
从朋友那里偶然得到《姥姥语录》一书,随手一翻,不过十几页,便潸然泪下。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理性之人,很少会为一本书动容。于是合上书“清醒”片刻。哪曾想再翻书,不多时便又泪流满面。道理着了什么魔?我索性不管她,任眼泪肆意流下,待书读完时,早已泣不成声。
毫不夸张,这就是我第一次读《姥姥语录》的反应。发自内心的感动。无论是姥姥的只言片语,还是两代人的对话,句句都能戳到自己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看着她的姥姥,我脑海里尽是远在山东的我的姥姥。我想,也正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亲爱的姥姥,都有难忘幸福的童年,才更使得这本书能唤起作者这么多的共鸣。
倪萍的姥姥俭朴、乐观、热情,渴望子女有好的生活,为一大家子人操了一辈子的心。这难道不是所有的姥姥,所有那个时代老人所共有的美德吗?小时候,我也是伴着姥姥长大的。姥姥给我讲故事,教育我好好读书的场景,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长大后离开姥姥求学在外的孤独感,也近在咫尺。就在前天,和姥姥通电话时,她还不断地嘱咐我,不能想家,要好好教学,别耽误学生……
时间都去哪儿了?似一块鹅卵石,扔到水里,换来记忆的一片涟漪。那些我们不曾想割舍的过去,也在岁月的流沙中,伴着想念,渐行渐远了。
至于倪萍姥姥的“语录”,也自然地流露出了岁月在一位普通农村妇女身上留下的智慧和伟大。“人的手不能轻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来,救命的事儿!”“吃一辈子小亏,站了一辈子大便宜……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个。”“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来靠去你就发现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这些人生哲理、生活经验都是大白话的,但句句让人信,让人服,让人不自觉地摘录下来,作为座右铭常伴左右。
朴实的语言,真情的流露,思想的共鸣,使我越发的喜欢这本书。这个活的明白的小脚老太太,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学习的地方。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38
刚见到这书名《姥姥语录》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很想翻翻这本书都写了些什么,正如所想,看似并不华丽的语言,亲切的叙述,却让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与姥姥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作者对姥姥深深地怀念。书中回忆了作者与姥姥在一起生活过的快乐时光,还有作者想方设法让年迈的姥姥留在世间所做的点点滴滴,像与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聊天一样,讲述着关于姥姥的故事,关于姥姥那些值得一生受用的道理。
书中的姥姥和蔼可亲,善良而大度。她并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却把人生的事看得明明白白,透着生活的智慧;她知足常乐,不计较得失,坚信着老天的公平;她勤劳肯干,一生忙碌而充实;她善解人意,聆听之后会用浅显而又深奥的道理点醒你。阅读的过程中,时刻让人感觉暖意融融,深深爱上了这位可爱的姥姥。她好像很少会被愁事困扰,她明白,“乐就是福”,就像她说的“吃了一辈子小亏,占了一辈子大便宜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个”。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如何乐观的面对生活,更是让我们不自觉的被姥姥那颗知足、宽容、感恩的心感动。书中姥姥那些语重心长的话,那些实实在在的理也不禁让我想到自己的姥姥,同样是小时候经常待在姥姥家的我,在看到倪萍对姥姥那种浓浓的爱时不由得感同身受,姥姥对外甥女的特别疼爱和外甥女对姥姥那种浓浓的依恋与感激之情我都能深切地体会到,不由得让我更加喜欢这本书。姥姥懂得疼爱,却不溺爱,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总结出做人的道理,教会我们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快乐,要学会靠自己,要坚持,要好学,不让自己闲下来才能把日子过的更充实。
书中的水门口也令人向往,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清新朴实的地方,才孕育了淳朴善良的心灵。在这个充满了人群与车辆的城市时代里,书中的水门口仿佛让人看到了一抹清新的绿色。也正是因为经历过了自由的农村生活也经历了严厉教导下的城市生活,才有了倪萍亲切的笑容、率真的谈吐和胆大心细的作风。她毫不隐瞒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在书中坦言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她也有一段凭借抽烟消除恐惧的堕落时光,最后还是姥姥用她那真真切切的理告诉她“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坚强的倪萍,还是做到了姥姥眼里那个无所不能的人。
质朴无华的语言流露着真挚的情感,贴心而温暖,我相信,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被书中那些真实而打动,为那些字字在心、句句在理儿的大白话而豁然。这就是《姥姥语录》,一本朴实地描述了日常生活的书,它没有华丽的语言,却那么让人亲切,它靠平凡去感动世人,用一句句贴心的老理儿去点醒世人,我相信,这位可爱的姥姥将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永生,时刻提醒着我们“乐就是福”。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39
放假在家,买了一本倪萍写的书《姥姥的语录》来拜读,读出了一份辛酸,读出了一点味道,更读出了一份想念。于是想在空闲的时间写点东西,就算是对疼爱自己的姥姥姥爷的一份清明节的心灵对话吧!
清明,一个值得让人辛酸的日子,一个值得让人怀念的日子,一个值得让人沉思的日子。4月4日,早早起来,开车来到了老家,把姥姥姥爷喜欢吃的用的东西准备齐全,带上儿子来到了姥姥姥爷的坟墓前。一年了有太多的话想对二老说,有太多的嗑想对二老唠,此时的脑子里象过电影一样充盈着美好的回忆:春天,姥姥和姥爷合作,在地里为春耕而忙碌的身影瞬间浮现在眼前,姥爷专业的驾驶着牲口,一口行话让牲口变得温顺而听使唤。姥姥则在一旁点豆子和种子,撒的匀称而专业,他们二老合作的默契而愉快。累了姥爷就会在地边休息片刻,吧嗒吧嗒抽带烟。姥姥则坐在一旁开始用头上的草帽扇着扇着;夏天,姥姥总喜欢拿着一把芭蕉扇坐在家中宅院的台阶上扇呀扇,给我们扇走玩耍后流出的汗水,给我们扇走叮咬我们的蚊虫,更给我们带来扇动中一种享受的快乐;秋天,地里总会有姥姥姥爷忙碌的身影,拔草、摘豆子、掰棒子都是我们所不能及的。
姥爷每次从地里回到家,总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几个红红的小果子从篮子里拿出,分给我们孩子吃,看着我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姥爷就会高兴的合不拢嘴,这时候姥姥把早已经准备好的糖水递到姥爷的手里,姥爷就会细细的咀嚼起来,那份劳动后的满足感欣然挂在脸上。姥爷牙口不好,总喜欢到墙头外的香椿树上摘一些叶子,用开水一冲放上少许盐,就开始就饭吃起来。小的时候我不太懂姥爷为什么要这样做,逐渐长大的我越发懂得,这就是姥爷朴实本色的生活;冬天,老爷和姥姥成了闲人,坐在烧热的炕上跟我们讲自己亲身跟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故事,跟我们玩牛牌,一起去推碾子,给我们做年糕,做驴打滚吃。炸丸子,炸白薯鱼……一想起这些,心底就更多了一份对姥姥姥爷的想念。
“清明”意味着逝去。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东西会逝去,比如:亲人、朋友、健康、金钱等等。但有一样,在有生之年会永远伴随你,那就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对你熟知的人对你熟悉的物心中油然而生的一种情感。它包含清明的伤感,逝去的思念,离开的想念,伤病的惦念……愿在梦中和天堂里的他们叙旧……想在每天和天堂外的他们心语……你们二老朴实无华的做人本色会在孙女的记忆深处永远保留!
【《姥姥语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姥姥语录读后感06-08
姥姥语录的读后感11-08
姥姥语录05-28
《姥姥语录》简介06-16
暖人故事《姥姥语录》读后感06-17
姥姥语录读后感800字(通用11篇)05-15
《姥姥语录》读书笔记12-05
倪萍姥姥语录经典语录句子集锦03-09
送给姥姥的贺卡寄语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