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师幽默语录(一)

  高中历史的幽默语录,把你从枯燥的历史书本解救出来,在幽默中学习历史!

高中历史教师幽默语录(一)

  历史教师幽默语录

  1.原始社会末期就有商业产生了,典型的表现就是以物易物。鸡蛋换盐,两不见钱。

  2.什么是商人?今天我们都知道是做生意的人,其实本意并非如此。商人的本意,就是商朝的人,商民善于经商,所以后世将做生意的人叫做商人。商人什么都卖的,最后不就把自己的国家也经营给周了嘛。

  3.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兴起,成为商人的主体。这其中,范蠡和吕不韦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都与政府有勾结,或者干脆就投资于政治。尤其以小吕,秦始皇的爸爸最为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商人认定这就是他们的祖先。人家的姓也好啊。LV啊。

  4.春秋战国时期和我们现在有点像,货币也不统一,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这就需要有汇率牌价。我估计,那个时候的汇率比现在还乱。

  5.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可以概括为两个“外”。一是外商多,二是对外贸易发达。那个时候的长安,堪比现在的纽约。全世界人民都在说,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长安去,因为那里是天堂。

  6.宋朝出现了纸币,元代广泛流通。到明朝又回到了白银?这是为什么?我觉得是纸币假币太多,以我们今天的科技水平,尚且不能杜绝假币,何况古人乎?昨天我上超市看一老太太结账的时候就用的假币,其实这也无所谓,关键是你印的也行啊,给人家一个自己画的,自己画的也行啊,你好歹画在长方形的纸上,你画在三角形的纸上,这也……

  7.明朝出现了大商帮,如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这里现在还活跃的,还有影响里的,就剩下宁绍商人了。其他的,都衰了。徽商多灰商,晋商多煤老板。

  8.商业虽然不断发展,但我们国家对商业的政策自战国起就是重农抑商。商人的流动性太大了,这不利于国家找你服役,也不利于国家找你征税,于国家不利,那至少压制你了。

  9.汉初的刘邦很有意思。对商人不仅困之,而且辱之。刘邦下令,商人有钱也不许得瑟,不许臭显摆不能穿丝绸衣服,不能乘车。钱花不出去是吧?没关系,我征收你重税啊。

  10.唐代实行官商分利的政策。这个政策很好。有点像今天我们处理国企,只要国企民营,都有效益,而且还给国家上缴利税。以古鉴今,学历史还是有点好处的。

  11.到了明清,虽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但是重农抑商的政策还是一成不变。雍正帝说,经商的多一人,种地的就少一人。这怎么好像化学上的饱和啊。

  12.重农抑商的评价,我觉得可以让大家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我是不反对你们的看法的。历史本来就是认识,而不是固定思维。别想着吃我的现成的,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13.城市在今天是和农村相对的,在古代史2个概念,城是城,市是市。最初,市在城中。

  14.从周秦到唐代,只有县级以上的地方才能设市,政府设市长进行管理。所以市长最初的含义就是市场管理员。

  15.唐朝的市、坊是分立的,有东市和西市作为固定的交易场所,有固定的时间限制。生活在唐朝并不快乐。你要是吃饺子,家住明德门,到市去买醋,等你回来,饺子都没了。

  16.有个问题我觉得很奇怪。木兰辞大家都知道吧。花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魏晋南北朝吧。那为什么那个时候就有四市,而唐朝才两市呢?

  17.到宋代就好很多了,坊市界限被打破了,出现了街市,也就是今天的门市房。吃饺子下楼买醋就可以了。

  18.时间界限也打破了,早市、夜市都有,只要你愿意逛,可以24小时随你逛。而且农村还有草市,不用买什么都进城了。我怎么感觉有点像现在的家电下乡什么的。

  19.对外贸易的兴盛也促使了港口城市的兴起。其实教材不是很全面,以前丝绸之路上也兴起了不少城市的,比如武威,张掖,楼兰等。不过现在都没落了。不像港口城市,至今还在繁荣的。

  20.明清兴起的是工商业市镇。宋江是靠棉纺织兴起的,景德镇市靠制瓷业兴起的,佛山是靠冶铁兴起的,当然了,你们知道佛山是因为佛山无影脚。

  经济史第四课幽默语录摘录

  1.青铜时代有15个世纪,这是很漫长的,从二里头文化开始到春秋末期,我们都使用青铜器,可以用来祭祀,也就是,比如礼器,可以用来打仗,比如兵器,可以用来娱乐,比如乐器,可以用来吃饭喝酒,比如爵和觥什么的。青铜器改变生活。

  2.现在发现商朝出土的酒器特别多,我觉得这可以说明商人是很喜欢喝酒的,所有纣王设酒池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喝酒伤身也伤国,而且误事,革命的小酒天天醉,最后把商朝给灭了。所以武王姬发建立西周的时候就说,咱们周人,没有重大庆典不许喝酒。

  3.我们国家是最早冶铁的。这比古罗马要先进很多,他们的那个铁质兵器,是熟铁打造,刺你身上,立马就弯曲了,然后赶紧放到地上踩,等捋直了再继续刺你,这要是遇到咱们中国士兵,我先让你刺一下,然后等你低头踩的时候,你就再也抬不起头了。

  4.冶铁需要的燃料,最早是木炭,现在我们看到烤羊肉串还在用呢;到汉代出现煤,北宋广泛使用,要不怎么大家交包公包黑炭,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煤在这个时候就很普及了,大家都知道;再往后是焦炭,南宋开始,明朝流行。

  5.纺织业也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手工艺部门,最早是丝织业,这和我们最早养蚕有很大关系,没有蚕,怎么进行丝织业发展,蚕是原料的母亲。

  6.汉代我们叫丝国,欧洲人都以穿中国的丝绸制品出席重大活动为荣,不像我们现在,连周立波都非得穿阿玛尼才上台演出,这应该叫轮回吧。

  7.纺织业的另一个行业是棉纺织业。这里我们要着重介绍一个人物:黄道婆。这其实也不是她的真实名字,年龄比较大,叫婆婆,可能姓黄,所有也有叫黄婆的。妇女在古代是没有地位的,有个姓就不错了。

  8.到明朝以后,棉布就成为了人们穿着的主要不料,“质优于麻,价廉于丝”,所有选择纯棉制品的人自然就多了。今天买衣服,你们不都看是不是100%cotton吗。

  9.除了丝、棉,中国古代还有麻、毛等纺织。记得诸葛亮曾经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大家说说这里的“布衣”是哪种材质?丝太贵,毛太热,棉在三国还没有,只能是麻布了。

  10.接下来我们讲陶瓷业。这也是两个行业,一个陶,一个瓷。昨天我买一个陶罐,说是西周,找人一看,上当了,哪是西周啊,明明是上周的嘛。关于陶器,我们不多讲了,这是每个民族都有的,我们重点讲瓷器。

  11.在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无非三种,第一种是家庭手工业,也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种男耕女织中的“女织”,这种手工业产品一般不进入市场,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偶尔赶上荒年,拿去卖一些,贴补赋税。现在全变成了“你耕田来你织布,你挑水来你浇园”,妇女地位提高了啊。

  12.第二种我们讲官营手工业。这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国企”。从西周就产生了,政府管理,集中生产,工匠世代世袭,典型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基本如此。

  13.官营手工业是为了满足政府需求的,所以会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当然也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这就保证了我们工艺的不断提高,这就是为什么说到瓷器,一般都要问是不是官窑的,官窑的就值钱。

  14.传承技艺,古代有着“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这么一说,所以就会有技艺失传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古代做出的很多手工艺品,我们到现在只能叹为观止,却怎么也做不出来了。同学们,我这里也有祖传秘方,不传男不传女,就传给你们,要不要啊?

  15.第三种是私营手工业,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民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我们讲课到现在,很多都是到春秋战国时期会有新鲜事物产生,这是为什么呢?

  16.士农工商被称为是“四民”,这里面只有“士”和“商”没有产品,但一个高贵,一个低贱,士在第一位,这是孔子说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造成的,商是老四,这是由韩非子的“五蠹”说造成的。

  17.到明代,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这和现在发展的就很像。国企要不是垄断性行业,基本上都干不过民企。

  经济史第三课幽默语录摘记

  1.汉代的时候我们就分四个经济区了,这说明什么?我们发展历来都是不平衡的,就像现在一样。

  2.江南在汉代不发达,地势太复杂了,那么多的原始森林,人进去都找不到了,还怎么种地啊。

  3.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无非就三种情况。第一是少数民族内迁,这主要是因为汉族无能,少数民族进中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然后在中原大地上放牧,咱汉族人也不会啊,怎么办,去南方吧,所以,第二种就是中原人口南迁,第三种是中原人口迁到边疆的,这主要是政府行为。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富裕的地方,但是政府让你去边疆,你能不去吗?不去?那你就去更远的地方了,那要是去了,你就彻底回不来了。

  4.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都是和战乱有关,可见战争真不是好东西,珍爱生命,远离战争。

  5.不知道大家注意没,这三次南迁,还都和少数民族有关系。第一次是五胡,第二是安禄山,也是胡人,第三次是女真,还是少数民族。看来少数民族作战真的很厉害,汉族脑子也许比少数民族好,但身体肯定不如人家。

  6.射雕英雄传为什么有郭靖有杨康呢?这就是和靖康之变有关系啊。金庸的历史肯定比你们好。

  7.南方孕育着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是的,刚才说不利于开发,现在我们说潜力无限,这不矛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看问题的角度。

  8.怎么知道南方经济发展?在古代就是看人,人多了就是发展,征税都是人头税呢。一头,两头,三头……

  9.到南宋,经济重心就彻底难移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你想啊,杭州都比汴州发达了,苏湖熟,天下人都吃得饱。

  10.经济中心难移了,文化重心也跟着走了。所以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不过这不要紧,我们虽然没那么多的才子,但是我们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你想啊,多少个才子,能抵得上一个圣人?

  经济史第二课幽默语录摘录

  1.井田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制度呢?名义上国家共有,实际上是贵族所有,这叫什么?假公济私!

  2.春秋时期,大量的公田被抛荒了,为什么啊?当然是因为公田的主人也已经被抛尸荒野了啊。

  3.为什么叫初税亩呢?因为他是最早开始征税的啊。这一征税,一直到了2006年。

  4.在封建社会,你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地主?我想途径不过三个。第一是祖传的。也就是从贵族变成了地主,只是个名称的变化而已;第二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变成的。也就是在战场上立功,国家奖励你土地;第三是买来的。家里有钱,不断买房置地,地多了,自然就地主了。

  5.自耕农和地主的区别是什么?就是占地多少的区别的了。

  6.土地兼并既然危害重重,那就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自上而下就是国家改革,比如北魏的均田令;自下而上就是农民起义。

  7.当然了,也有比较“二”的政府,比如北宋,人家就不抑兼并。

  8.租佃关系下,农民依然收到剥削,但地位还是有所提高的,尤其是到明清,几乎和地主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地主,不是所有的地主都是黄世仁、周扒皮、刘文彩。

  9.当然了,地主对农民好也是有目的的,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10.关于知识连接部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如果感兴趣的话。比如八大菜系什么的。其实开封菜不错的,你看,满大街都是开封菜的简称——KFC。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追求梦想的励志语录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