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孤独者》读后感

时间:2024-10-24 17:34:4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孤独者》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孤独者》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孤独者》读后感

《孤独者》读后感1

  书,智慧的钥匙;书,时代的生命;书,饥饿时的“美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书。下面我就来说说我最钟爱的书——《孤独的`幸存者》。

  《孤独的幸存者》的作者是美国畅销书作家帕崔克·罗宾逊和美国海豹突击队队员马库斯·鲁特埃勒。小说的主人公是美国东德克萨斯州的马库斯·鲁特埃勒,他1999年3月加入美国海豹突击队,进行了长达五周的海军新兵训练后,又接受了海豹基础水下破坏训练、跳伞训练、战地医生训练、海豹突击队资格训练、潜艇训练、狙击训练、通讯训练、联合战术空中指挥训练等一系列高强度的训练。这些训练极其残酷:凌晨四点穿上水下爆破小组的帆布游泳衣到冰凉的喷水口下“冲凉”;为了吃一盘面包片、鸡蛋和熏肉就得跑两英里,每天为了吃饭就要跑六英里,每天除了做上千个俯卧撑外还有八英里的跑步训练;在冰冷的太平洋里游泳后,还要在沙滩上打滚;爬绳、六十英尺索网、障碍墙、平衡木、缅甸桥等都是每天的必修课;在荒凉的原野上花几个钟头向一千码以外的目标移动,在教官没有发现的情况下进入最佳射击位置并一枪命中金属标靶的靶心,然后悄然返回……

  要成为海豹突击队员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呀!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也从来没有终止过训练。正如书中所说:“每个海豹突击队员都极其自信,因为我们的信念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坚信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抵挡我们雷霆般的攻击。”这是最值得我们欣赏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缺乏的。

  这本书全景式地展露了美国特种兵的生存状态和作战能力。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在这种完全孤立的处境中,面对最绝望的生存环境,即使有最压抑的恐惧,面对困难,也应该永远自信、永不言弃地坚持下去。

《孤独者》读后感2

  《孤独者》收于鲁迅小说集《彷徨》,《孤独者》写于1925年10月17日。当时鲁迅正处于受敌的状况,对现实状况的思考和探究,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已而陷入迷茫,虚空的孤独。

  正文:时势造英雄,英雄之所以突出于人群之中,称之为英雄,是因为时势决定人的思想,决定人的思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思维,奴隶时代必有时代的奴隶。

  然而人普遍都是时代的奴隶,便也不觉得自己身为奴隶,必有一“孤独者”来做打破时代思维的'英雄,才能使人觉察得自己身为奴隶的处境。魏连末,一个时代的“孤独者”,他的存在让人们闻出了一丝叛逆,但已习惯于奴隶时代的人们又怎能让他这个“孤独者”打破奴隶时代的宁静的水面。

  《道德经》云:“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于是“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古怪”,“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处于奴隶时代的人都有一种时代奴隶的秉性,即对“孤独者”的排斥和逼迫,一切都要按奴隶时代的规则。

  老子说:“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之;下士闻道,大笑之。”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只是大笑和排斥。魏连末的祖母死后,“他们的第一大问题是在怎样对付这个‘承重孙’,因为逆料他关于一切丧葬仪式,是一定要改变新花样的。”而“聚议”的结果,“是全都照旧”。

  甚而至于,连魏连末的失声长嚎“这模样”,也“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过”,于是“大家都手足无措”。他们不允许有“新花样”的存在,必须排斥新鲜事物。读《孤独者》,我感受到了其中的孤独,每一类人的孤独,不是仅仅几个人所处的孤独,更是一个时代所赋予的孤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孤独!

《孤独者》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孤独者》这篇文章,孤独者写了主人公魏连殳的对剧。从文章的一开始他就不被别人所理解,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研,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这是行为在别人眼里是古怪的。可是我们才能从这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主人公魏连殳的精神。

  其实在文章的一开始主人公魏连殳心中对这个世界还是有些热爱与留恋的。虽然他知道像他这样的人必定不被别人所理解,但他仍然热爱着合做自己所喜爱的事情。如,和小孩子们一块儿玩耍,喜欢发表文章,喜欢看些书……可到后来他这样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

  在他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之后,主人公魏连殳看似在活着,其实内心早已死亡,早已麻木,只剩一个没有灵魂的.残缺的躯壳了。一开始是联系“我”去做抄写的工作,后来又求过许多人。最终他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去躬行自己之前所憎恶,所痛心的一切事物。魏连殳一点一点被迫的成为了人人所称赞,所羡慕的杜师长的顾问,每月的薪水也不知道翻了几倍。可魏连殳并不快乐,从他每日流水似的花钱就能看出来。以至于最后葬礼都没有花大价钱,葬礼也是只有零星几个人。孤孤单单的去了。也正好契合了题目——孤独者。

  我从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魏连殳看到了当时时代的缩影,以及当时五四运动中千千万万个热血奋斗,想要推翻封建礼教的青年们。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不惧权威,有错就要指出来!

《孤独者》读后感4

  孤独,是或否?爱,有或无?

  一、

  星际战争让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生存还是毁灭,竟取决于一座小山村里的最后一堂物理课!

  一位乡村教师,幼年时身陷险境,就是他的老师在狼群中拼杀,舍命救出了他,老师将死之时,用目光把一份心急如焚的牵挂传给了他,他读懂了那牵挂,记住了那牵挂……

  他继承了老师的遗志,成为了教师,尽管得了食道癌,也不肯花钱治病,而是将工资给孩子们买了书与一些吃的。

  在他临终的前一天,他把孩子们召集到病房,忍着病痛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物理课,给孩子们讲解“牛顿三定律”。

  就在这时,星际战争刚刚结束,为了封锁敌人,碳基帝国准备消除防护网内所有“3C级”以下的星球。

  这随机的抽测,正好落在这几个孩子身上,而其中三题,就是“牛顿三定律”,这最后的一堂物理课,乡村教师的爱,竟挽救了全人类!

  二、

  地球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什么跟它互相为友;人类是孤独的,因为它对宇宙只有探索,没有交流。而一个人却并不孤独,身边的'朋友、家人都能与你表示友好与关切——尤其是教师——这是人类中的一个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人类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教师,他们会默默地关心你,会不留余力地默默地将毕生数学传授与你。

  三、

  我的老师,她就像那位乡村教师一样,不辞辛劳地教育我们。

  记得有一次,老师得了重感冒,尽管如此,她仍旧一如既往地来给我们上课。

  老师课上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说明自己的病情,让我们安静一些。我们自然认真听课,还恳求老师回去休息,可老师还是继续上课。

  四、

  孤独的进化者——孤独?不,我们有爱,有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我们——不孤独!

【《孤独者》读后感】相关文章:

《孤独者》读后感04-25

《孤独者》读后感[锦集2篇]11-18

做生命的舞者_读《生命的舞者》有感02-15

经典孤独句子01-22

经典孤独说说06-05

很孤独的说说11-17

孤独的说说11-11

孤独的说说01-14

孤独的句子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