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明祭扫心得体会5篇
导语: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2016年清明祭扫心得体会【1】
清明祭扫这一文化习俗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宋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对当时祭扫情景的描绘。自2008年国务院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以来,更加丰富和扩大了清明节的精神内涵,清明祭扫更是在文化传统传承得到坚持。
不过,相较于传统时代清明时节祭祖而言,当前的清明祭扫增加了新的内容——纪念革命先烈,每逢清明节前,有关单位均会组织到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篮等活动,这更是是各地党委、政府常规、必行动作。
党委、政府组织机关工作人员组织为烈士扫墓、敬献花篮等,甚至还会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纪念观等活动,祭奠革命先烈、寄托哀思,深切缅怀革命英雄丰功伟绩。然而,对于这一活动的开展,不少干部职工仅仅停留在形式方面,就扫墓而扫墓,没有真真切切通过扫墓活动接受革命主义再教育。
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而又激越的历史篇章。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业绩是每个干部职工必须学习的榜样,而清明节扫墓、开展各类活动的宗旨就是要发自肺腑感恩烈士们为创造新中国而付诸的努力,进而激发内心向他们学习的渴望并化之为切切实实的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贡献力量。
不少领导干部正是由于内心蒙尘,进而思想道德滑坡,走向腐败堕落的深渊。我们清扫内心灰尘的尺度是什么,对照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尺度是党纪国法,标准就是无数先烈的榜样。
因此,清明祭扫,扫墓也要扫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心,坚决贯彻“三严三实”要求。扫墓是一种纪念的模式,扫心是学习的路径。惟有如此,才会使得清明祭扫先烈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这本身也是对先烈的尊重,更是先烈对后来者的要求。
2016年清明祭扫心得体会【2】
3月26、27日是清明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天气晴朗,凉风习习,适宜祭祀踏青。这两日,襄阳市殡仪馆再次推出“鲜花换火纸”活动,自行购置了 20000枝鲜花换取市民手中携带的祭祀用品,劝导市民将带来的火纸、塑料花以及其他可焚烧的祭祀用品免费换成鲜花,并在鲜花上挂上爱心卡,表达对亲人的哀思。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它承载着国人最为看重的孝文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这些古老的祭祀方式流传千百年,每逢清明祭扫,人们给逝去的亲人“送东西”也从单纯的纸钱,发展到送冥币、住房和汽车,焚烧这种祭祀用品无疑是对环境质量的雪上加霜。更加不良的现象是,有的地方祭祀方式已不满足于焚香烧纸,而是借机大搞封建迷信、色情活动,或者借祭祖之名大肆铺张浪费。这些粗俗愚昧甚至伤风败俗的祭祀行为,完全失去了清明之意义,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
“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与上述不文明祭祀方式相比,襄阳市殡仪馆推出的“鲜花换火纸”活动,不惜自己花钱购花鲜花免费提供给祭祀的市民,其用心可谓良苦。无独有偶,近年来类似的祭祀方式在各地还有很多。如前几天,兰州市文明委就发出文明祭扫、呵护蓝天倡议书,倡导生态礼葬、文明祭祀理念。其中“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思念墙”等多种祭祀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哈尔滨市环保局则以微博发布、网页投票、网上交流等方式,开展了“环保过清明蓝天我担当”活动,号召市民开展网上祭祀、错峰祭祀、社区公祭、电视公祭、鲜花水果祭祀、海上祭祀、植树祭祀等方式,如今在当地,网络虚拟上香、祭酒、献花、点歌、写文章祭悼等祭奠方式越来越受欢迎,踏青、植树、放风筝等也都成为祭祀活动的内容。
清明清明,以古人的解释,即“清洁而明净”之意。时代发展到今天,经济社会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清明的内涵理应更加文明健康,契合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理念,使清明节的祭祖活动真正“清明”起来。各地政府不妨在号召群众文明祭祀的同时,多给群众提供一些祭祀的“文明版本”,让群众逐渐走出传统祭祀方式,走向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只要这样长期坚持,就必然会产生好的社会效果。
2016年清明祭扫心得体会【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一年清明时,宁波甬城祭祀市场又迎来了旺季。除了传统的纸钱、香烛,以及“金山”“银山”、“LV”等奢侈品,今年各种祭祀“潮品”又亮相,“海鲜大礼包”、“财富套装”等祭祀用品让人眼花缭乱。“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一条龙,要啥有啥!”有市民感叹,甬城祭祀用品越来越“土豪”。
清明节即将到来,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在此期间回乡祭祖。祭祖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携带一些祭祀用品,或者是一炷清香,或者是一些适量的纸钱,再或是购买一束鲜花和果品,摆放在先人的坟前,如此既能寄托对先人的追思之情,也能表达逝去者的敬意。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人在祭祀的时候,是很重视现场仪式感的,因此,适当的祭祀用品,也是烘托现场仪式感一种必要的点缀。但是,这些祭祀用品必须建立在适量和适用的基础之上,如果用现代人物质追求和欲望,采用如“土豪”一样的祭祀用品,就有竞奢炫富之嫌。此举不但破坏了祭祀先人的仪式感,而且也背离了追思先人、表达敬意的初衷。
庄重而不浮华,严肃而不张扬,在具有传统祭祀仪式感的氛围中,为先人之墓培土插柳,洒扫除尘,不仅能够体现出后人对先人的`追思和敬慕之情,同时也是重温先祖遗训,传承优秀家风的一个好时机。如果祭祖时再带上孩子,既能让孩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感受传统祭祀的庄严和内涵,更能从小涵养孩子尊老、爱老、敬老的优秀品德,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更多的后继之人。
祭祀,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追思先人之恩,祭奠先人之德,而不是显示今人的奢华和排场,更不是假借祭祀之名,行竞奢炫富之实。因此,在尊重传统祭祀文化的基础上,以符合现代文明的方式祭祀先人,不仅能够很好地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彰显现代人文明意识和人文关怀,这种一举多得好事,作为现代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践行,进而养成习惯,成为清明祭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016年清明祭扫心得体会【4】
清明之际,踏青扫墓,是国人祭奠先辈的重要形式。任何传统文化习俗,也都会与一定的形式紧相联系,并成为其有机部分。但形式终归服务于内容,透过形式感,真切地触及到文化内核之精神,更应是我们必然而终极的追求——清明祭奠,亦应如此。进入当代文明社会,世移事易、历史变迁之下,用更多适应当下价值理念的方式,来继承像清明等传统文化之内涵,就需于清明来临之时,让我们多一些发自内心的虔诚“心祭”。
清明之“心祭”,是适应当今现实之需。“过节回家”,是中国人节日文化的重要表现,这与我们千百年来所秉持的孝道与感恩文化息息相关。这种“落叶归根”的思想,表现于清明祭扫的形式上,就是能回到先人所葬之处,烧些香火、燃些鞭炮和扎纸,以及鞠躬跪拜于先人墓前等。但这仍然是止于形式上,在我们祭扫时,事实上,最重要的是那种内心里深蕴的追思慎远之情——这种无时不在的“心祭”,才是清明文化中最高的精神境界。
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正是一个人口大流动的时代。现实却是,大多数外出的人,很难于清明时节回到故里祭扫先辈。但没了这种形式感上的祭奠,我们仍能时刻保持让“心祭”无所不在。因此,离家在外的人们,于清明之际,都可瞑目追念先辈,用心祭奠逝去的亲人。
清明之“心祭”,是应文明殡葬之需。现在,文明生态葬越来越为国人所接受,其所达致的文明效应,自是不言而喻。花葬、树葬、河葬、海葬等现代文明殡葬形式,越来越大行其道,其与传统清明祭奠形式,并非完全脱离与相悖。因为,只要有虔诚的“心祭”在,无论哪种殡葬形式下,我们都能于清明时,在任一处闭目肃穆追思,让祭奠怀念之情涌上心头,让孝与爱回荡于灵魂深处,它同样可达到清明祭奠的意义。
清明之“心祭”,理应无所不在。回望人类历史,人之短短生命过后,都终归于泥土;但时光也终会抹去更多历史的尘痕,像先人之坟之碑,于恒河沙数中,也绝大多数湮灭在时光的蹉跎中。但先辈坟茔之不存,并不会消减我们于清明时的追忆与纪念深情。清明文化氛围中,当我们闭目静心,在民族传统文化浓郁的深思里,人人皆可对逝去经年的先祖、前辈、亲人表达内心的祈祷、追思与祭奠,让感恩与孝爱精神,沿心与心传送至一代又一代。
清明之“心祭”,应成为全民族内心相约的一种“公祭”。对逝去亲人及先辈的祭奠,是清明节时人们共有的传统。但我们不应将清明祭奠的内涵仅止于此。像对民族共同先祖——轩辕黄帝的祭奠;像对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英雄先烈的追思;像对曾为人民与国家做出突出贡献之仙逝者的纪念等,这些都应成为以家庭名义祭奠之外,我们应共同以心相约的“清明公祭”——当然,我们既可以组织一些仪式感强的清明公祭,也更适宜于全民在清明时,用内化于里的“心祭”,做出最有意义的精神祭奠。
因此,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所有人都有闭目静思、肃然追念的一刻:让我们的心,于此时,和先人辈辈传承之精神同在;让我们家国同心,走过前辈的足迹,走向更加清明的未来。
2016年清明祭扫心得体会【5】
近日,一位远在厦门工作的高中同学,在QQ里与笔者交谈时说,今年清明节他不打算赶回老家祭祖扫墓了,而是准备在网上开设一个网络纪念堂,在网上进行送花、上香、烧纸钱等各种悼念活动的“扫墓”。其实,只要保持那份对逝者的追思之情,“网上扫墓”也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大力提倡。
每到清明前后,各地的扫墓队伍便一拨接着一拨。有的一到墓地,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随身带来的烟花、鞭炮一通乱放,同时也把纸钱、纸别墅、纸手机、纸首饰等一通乱烧。顿时整个墓地里乌烟瘴气,火星四溅。每年都有不少地方因扫墓放鞭炮、烟花,烧纸钱等而造成山林火灾,损失巨大。有的在外地工作的人甚至不远千里赶回家,不仅开支不菲,而且一路上的劳累奔波更让人叫苦不迭。
笔者以为,“网上扫墓”就不失为一个好方式。首先,网上扫墓可以避免因燃放烟花、爆竹和烧纸钱等带来的火灾隐患。其次,网上扫墓既方便、快捷,又可以让那些常年在外地工作的人避免来回路途劳顿,既不影响工作,又可节省开支,可谓一举多得。再次,网上扫墓,不但环保、低碳,而且更富个性化、艺术化,更能突破传统祭奠方式的局限,增加更多的文化内涵。
眼下,又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扫墓方式,多开展一些类似“网上扫墓”这样的祭奠活动;即使要到实地去扫墓,也要倡导文明、低碳、环保,自觉做到不放烟花、爆竹,不烧纸钱,可改为通过送上一束鲜花,种上一棵树等形式来祭奠先祖,寄托哀思,过一个文明、和谐的清明节。
【2016年清明祭扫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关于清明节的祭扫方式11-28
2017年清明祭扫活动出行指南04-05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主题04-05
清明气候特点12-09
清明养生原则09-26
关于清明根的清明节传说详解04-04
关于清明的对联03-27
清明放假通知范文10-29
清明各地饮食习俗12-10
清明节祭祀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