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机械设计实验的心得

时间:2023-12-30 08:38:4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机械设计实验的心得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机械设计实验的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机械设计实验的心得

机械设计实验的心得1

  第一次接触到这种设计性实验,我开始时束手无策,因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都是第一次,只能通过网络书籍和老师了解一些有关的内容,但正是这样才给了我们锻炼自己的机会。设计性实验让我们自主独立地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资料搜集与处理信息、交流等活动,从中获得学科、交流等方面的知识,而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便是这个活动的精髓。

  在这次实验中,我有几点感触颇深:

  一、改变了我们被动的学习现状,培养我们自主思维的能力。

  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必须从根本上保证有充足自主学习的时间,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自主探究,去获取新知,让我们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给我们充分的思维空间去拓展。而正是这次实验活动让我们得到了充足的时间去设计、讨论实验的各个项目和各种细节,有许多方式帮助我们去设计整个实验,从而提高了我们的自主思维能力。

  二、改变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培养了我们的探究能力。

  与传统的实验课相比,设计性实验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建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我们的探究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发现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在活动中,我们会经常提出一些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问题,让我们亲自去调查研究,亲自去操作体验,从而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观察思考、体验中感悟,得到启迪。

  三、培养了我们合作交流能力,让我们懂得了相互谅解的重要。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相互体谅的重要性。免疫实验的任务十分的重,我们组人员本来就不足,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是十分的困难,而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不能参加部分实验,因此造成剩下的同学要面临更艰巨的任务。我原以为她们会不乐意,但她们却很支持我的工作,还提前完成了实验。这一切让我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让我非常的感动。

机械设计实验的心得2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具有设计简单机械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练,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展。

  2、学习和掌握设计机械传动和简单机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进行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机械cad技术。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第一次进行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其性质、内容以及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过程不能与专业课程设计或工厂的产品设计相等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般选择由机械设计课程所学过的大部分零部件所组成的机械传动装置或结构较为简单的机械作为设计题目,通常包括以下主要设计内容:

  1.总体设计 (约占总学时的10%)

  主要包括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原动机的选择;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确定。

  2.各级传动零件的主体设计 (约占总学时的5%)

  主要包括传动零件主要参数和尺寸的确定。

  3.装配草图的设计绘制 (约占总学时的40%)

  包括分析和选定主要机械部件的结构方案;各零件的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零部件结构形状及装配组合关系的表达。

  4.装配工作图的绘制和总成 (约占总学时的20%)

  主要包括装配工作图的绘制;装配尺寸及配合关系的确定;技术要求及技术特征的确定。

  5.零件工作图的设计和绘制 (约占总学时的10%)

  主要包括零件结构尺寸、精度等级及技术要求的确定。

  6.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约占总学时的10%)

  7.答辩 (约占总学时的5%)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般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以下工作:

  1.方案简图2~3张;,主要机械部件装配图(a1或a0号图纸)1张;

  2.零件工作图若干张;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三:教材参考书目:

  [1]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 机械设计.第七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_

  [2] 王旭,王积森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第一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_

  [3] 唐增宝等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4] 陆玉等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第三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 龚溎义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 陈铁鸣主编. 新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_

  [7] 徐灏等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 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_

  四:考核形式:

  按评分标准综合考评。

  五、有关说明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要下达设计任务书,明确提出设计题目、工作条件、原始数据和设计工作量等。另外:

  1、课程设计前最好安排参观生产现场或实物模型、观摩录像等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课程设计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和答辩。

  3、对于不同的专业方向,选题和设计内容及分量可作一定的调整。

  4、提倡利用设计机绘图完成装配工作图和零件工作图。

  六:课程建设与改革摘要: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的作用,采用统一设计主线,但形式变化多样的设计方式,通过多种方案的设计与分析比较,从而得出较优方案。通过设计可以使学生切实把工程实际的问题与所学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设计中提倡学生利用三维实体设计等机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巩固、加强了学生先修课程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设计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机械设计实验的心得3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cad,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机械设计实验的心得4

  1、充分的预习是必要的。以往做电子技能实训与考核实验台电工实验时学生往往只看一下步骤,原理一带而过。这样做实验时便会吃大亏。一般在实验前得花上一个小时去预习。这样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2、需要预先对结果进行预测,至少在碰到问题时会合理的去分析问题。之所以会这样说也是有血的教训的,由于某个学生对过程中一个问题视而不见,导致出现了重做的悲惨命运。

  3、对一些实验注意事项要在意。这里可不是说我弄坏了什么东西,而是基于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水火无情,电更无情。可能是由于我的原因吧,我每次让学生实验时,似乎对学生很不放心,可谓事必躬亲,再三叮嘱,这也有一个好处:试验出错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而且安生性也大大增加了。

  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总结问题。通过这段时间的高频电子实验,学生能够掌握高频电子的一些基本理论了。比方说lc谐振电路,频带的展宽等。让学生了解到仅仅通过一些简单的.试验仪器便可以将知识运用进生活中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我想是大有裨益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我想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训考核台高频电子实验之所以会在学生中大受欢迎,并被视为学校开放性实验室,与其在实验中和学生走在一起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进这个实验室。

【机械设计实验的心得】相关文章:

机械设计实习心得09-03

实验报告实验心得12-30

实验的心得03-12

做实验的心得03-12

电工实验心得05-02

化学实验心得08-31

个人实验心得08-27

关于实验的心得08-27

学生实验心得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