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23 17:47:5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5篇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

  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为培养目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因此,对今后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

  在整体把握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同时,我们除了认真分析和处理教材,还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多采用新方法、新途径进行教学,多样化地教学,努力在每一节物理课,每一个物理实验知识点的教学中,不应只满足于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现成知识,而是注重怎样将它灵活应用,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更要不断学习,开拓自身的视野,对教学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

  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大胆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其次,注重科学探究,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再次,在完成”必学”知识教学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

  三、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应该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着眼点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物理课程教学中。

  总之,新的课标体系更加注重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加实用,更具体,更加贴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切合时代发展,我们会努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施教学,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应积极应对物理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便适应物理新课程的实施。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2

  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神秘感,不利于理解,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紧跟新课程标准,合理开展初中物理实验,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让初中生在课堂上可以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

  例如,教师在讲解初中物理知识《大气压》时,由于内容难以理解,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展开实验,提前准备玻璃杯、塑料卡片等试验道具,然后将玻璃杯内部装满水,等到玻璃杯内部水装满后,教师再使用一张塑料卡片将玻璃杯的杯口盖住,然后按压卡片将玻璃杯倒置,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将手移开之后,玻璃杯口的塑料卡片不会掉落,充分展现出大气压的'存在,通过物理实验的观察,可以有效帮助初中生领会物理知识,提高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3

  20xx版物理新课标主要有以下几个理念: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四、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五、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其中最让我记忆尤深的是核心素养的体现,不仅优化了课程内容的结构,还引领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同时呢也借助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来帮助我们判断学业水平的`优劣。

  在我们平时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完美地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是结合了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这两个方面,通过这两个组合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得到强化,同时呢,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4

  通过学习20xx年物理新课标,我看到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课程目标的变化

  从“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为培养“物理核心素养”,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形成物理观念的基础是物理知识的学习,但是,物理观念是物理知识的总体认识,是物理知识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科学思维主要包括物理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和创新等因素。其中,模型的`建构和应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涉及不多。

  2、课程内容的变化。

  (1)有三个一级主题变成五个一级主题。将“实验探究”独列出来,凸显物理实验的整体设计,强调物理过程的实践性。“跨学科实践”侧重体现物理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的联系,在老课标中也有要求,不过在新课标中尤其突出。

  (2)在“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中,二级主题变化不大,但三级主题变化较多,如3.4.5结合实例,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对电功和电功率的教学要求从“理解”变成了“了解”。

  3、“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是对“教——学——评”的精细指导,积淀了物理教育科研的重大成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悟。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5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xx版)颁布以来,我在线上认真学习了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让我对课标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深刻的反思。

  一、对新课标的认识

  1、物理课程就是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凸显育人价值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十四个要素。课标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相关要素,贯穿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部分,旨在引导教师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思想,强调了物理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与会合作、学会生活。

  2、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物理课程内容新课标的课程内容由“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构成。这些主题不仅包含物理概念与规律,而且包含物理探索过程、研究方法以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和“跨学科实践”主题,凸显了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以及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等的跨学科联系,体现了综合性。

  3、加强实验探究,凸显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新课标增加了“实验探究”一级主题,含21个学生必做实验,分别为测量类和探究类实验。与20xx版课标相比,有13项完全相同,8项不同,在这不同的8项中有4项实验跟20xx版课标在表述上略有区别,有3项在实验内容方面作了调整,有1项实验是新增加的即“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新课标中不仅含物理实验的内容要求,而且通过样例、活动建议等进一步引导和说明,同时还提出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等,这些皆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收集证据的能力、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发挥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4、引入跨学科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新课标增加了“跨学科实践”一级主题,提炼出“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二级主题。从低碳生活、健康生活、动手实践及社会热点等方面提出跨学科实践的内容要求,同时给出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

  二、在今后教学中我要转变观念,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1、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日常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方式多样化,深入开展“做中学”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的四要素,即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平时教学中我就特别注重探究教学,关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作出猜想与假设,尽量利用身边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注对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能力的培养,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创新潜力: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今后我要更加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做中学”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创设情境教学,在解决问题中提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认识、同化新知识。通过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还能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核心素养。

  4、积极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中我尝试开展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也仅局限在苏科版每章后提供的活动案例。新课标关于跨学科实践的内容要求中有更详细的活动建议,教学提示部分也给出了教学策略建议。我会认真学习,精心选题,制定合理的实践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6

  从教十几年了,从最初的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我一直在考虑这样的问题,物理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科?到底应当怎样教?通过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我有了新的体会。我认为教学是面向全体同学的,是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的。对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应该采用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通过李彩梅老师的讲座,我了解了新课程对比以前的变化。娈化的宗旨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老师不要替代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旁观者。我认为我们现在进行的新课改下的双案导学,其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帮助者,老师起引导和引领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

  3、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所以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二)针对新课程,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为辅导,注重教材,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深入研究教材

  为适应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索性的“问题”.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

  2 、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

  3 、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首先,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

  因此这几天的培训我的收获还是挺大的,它使我对进行的新课程教学作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不过有一点我总觉得不够的地方就是培训还应当对新课程的评价多一些讲解。还有就是培训时间有点短了,才一天时间,要是能长一点就好了。其实在教学中并不是老师自己喜欢搞题海战术,问题出在中考的制度上面是由中考决定的,如果中考不进行改革而还是老样子,那老师的教学要改变可能有点困难,就象专家说的如果中考有考探究性的题目,那老师肯定会在教学中使用,不用我们来强调它的好处了。那么新课程改革的结果是学生的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培养,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呢?这次课程改革是一场根本性的、全方位的变革,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等各方面有众多的问题亟待研究。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7

  利用这个假期,我参加了全市的初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会,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课堂教学质量,进步深化课程改革。通过观看罗莹老师《从新旧学科比较,看初中物理教学变革》、范佳午老师《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及案例分析》报告及自己研读新课程标准令我收获很大,下面将谈谈我对20xx版新课标较之前前版本课标的一些变化。

  一、课程性质

  1、强调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化学、生物学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2、强调了“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课程理念

  1、由“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新提出:“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3、新增:“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依据物理学内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确物理学习主题。主题内分级呈现,层层递进;主题间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4、新增:“而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三、课程目标

  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确立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调整为核心素养内涵和目标要求两大方面。

  2、核心素养内涵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3、新增“目标要求”,围绕核心素养设置。

  四、课程内容

  1、将原来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大板块进行合并,表述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其中“跨学科实践”是新增内容。

  2、前三个主题细节上略有变化,并在相关主题后新增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学应到达的标准,“教学提示”则给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建议”和“情境素材建议”。

  五、学业质量(新增)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描述,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同时对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教材编写等具有指导作用。

  六、课程实施变化

  1、强调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情境化教学、突出问题教学等,注重“做中学”“用中学”。确保物理课程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规范物理实验教学,准确把握跨学科实践教学定位。

  2、评价建议改为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两部分。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提升评价质量,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3、新增“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物理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好教师培训,可以促进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理念,提升教学水平;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可为持续改进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4、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针对以上的变化,再谈谈我的一些的体会。

  从新的课程标准可以看出,物理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更广泛,注重了学科的渗透,使物理更走向社会,走近学生,贴近生活。

  “跨学科实践”侧重体现物理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的联系,在前面一版的课标中有要求,在新课标中,地位更加突出。在教学建议和教学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如观察、考察、实验、操作等,新课标要求把这些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物理不仅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还需要是一个“技术能手”,一个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全能型教师。

  作为一位物理教师,我们既要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又要提高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信息素养等,以适应未来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8

  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化的教学工具,其对于教师的教学展示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教学的有效推进,实现当前新课标做出的教学优化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就要能将多媒体的作用有效地认识起来,并对其有效应用的方法进行研究。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能针对于多媒体的应用方向进行研究,明确多媒体在教学的哪些方向可以实现有效的教学展现。这样一来,在教师明确了应用方向之后,自然就可以找到教学优化的方向。

  例如,在进行“声音的特性”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展现来达成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在其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声波的波形,这样一来,原本肉眼不可见的声波就可以形象地被展示出来,学生就可以更好实现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9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作为一个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备课。

  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具体过程不可预测,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针对教材和学生状况加以分析,对比新旧课程理念,尽可能多角度、大范围地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方向和教学过程中可能随机出现的问题及因应策略,并将这一切尽量溶入实验器材的准备及电脑课件的设计制作中等等这些方法既能确保教学过程的开放,又能提高教师对整堂课的驾驭能力。

  例如:在每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都特别加入了“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及“实验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测及处理方法”等板块。在这些板块中,有的教师写道:

  1、有的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将本章后面的知识提出来。对于提出这类问题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并告知大家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探究的课题,只是本堂课可能时间不够,需留待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并对学生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肯定。

  2、学生可能得到的有错误的认识和结论。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认知成果,可建议学生反复实验、收集证据、查找资料以获得有关的信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来让学生自己纠正前面的错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认错、改错的品质。

  3、学生可能提出目前还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赞赏学生的勇气,并建议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弄清这样的问题,还需要哪些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设计中这些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学生的各种见解、一些不太成熟的观点、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教师也都采取给予正面积极评价的方法,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克服对科学探究的神秘畏惧心理,减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压力,增强了探究学习的信心,从而确保了探究教学的顺畅进行。

  二、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将座位排成若干u形单元,采用六人学习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整堂课不受约束,学生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无须起立等等。在教学《运动与静止》时,教师用电脑多媒体播放夜空中的流星,暴雨前的乌云,小溪的流水等画面,让学生深切感受自然界的运动。教学《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播放各种各样学生熟悉的声音,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声音,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们满怀兴趣地通过仔细的观察、身体的触摸,去感知发声体的振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领会物体发声的原理。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

  三、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这种探究式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在实验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若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如何处理教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过程开放的同时尽量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比如: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新课,“简阅课文”“查询资料”“自制自带实验器具”等,将课堂上没有探究完的内容带至课外,课后布置学生写“探究报告”和“学习心得”等;对教师而言,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积极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情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发展自我。其次教学过程中“运用《学案》”。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该要干什么事,明确自己的目的,教师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

  提示,但这些提示应区别于我们传统实验课中的“实验步骤”。实践表明,《学案》的使用非常奏效,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学生随意玩耍实验器材、手足无措等现象的发生。教学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在教学理念上“淡化概念的严整性”。物理学科概念的严整性有时反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障碍”,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非常困难,因此而产生为难情绪。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教学中“淡化概念的严整性”,降低探究学习的难度。最后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地沟通师生间的需求,使进一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四、开发课程资源。

  当前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单就我们使用的物理实验教材上所列的新增随堂实验器材就达百余种。这还不包括延伸至课外的学生自主开发的探究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大力倡导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自制教具学具。

  改变旧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不管教学评价体系怎样,作为教育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0

  一、“学”物理转变为“用”物理

  新课标提倡学生学会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在教学中,应注重物理知识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物理的`强烈欲望,变学物理为用物理。

  二、“向老师学”转变为“共同探讨”

  新课标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比如:给学生一个话题,调动他们自己去看书,查资料,甚至写论文,这样可以逐步培养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从一大堆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开拓思路,利于创新。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1

  近期通过研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xx版)》课程目标部分,使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以下是我对课程目标的研修心得:20xx版的课标要求是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核心素养内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课程目标,体现物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对物理观念的思考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内容的总体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其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物理观念并不是课堂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而是学生在思考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一个具体思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去发现物理现象并认识物理世界。

  对科学思维的思考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信息、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和批判,予以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品格与能力。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根据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特点,会用所学模型分析常见的物理问题,在基于事实证据和推理的基础上,敢于质疑与批判,在此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见解和创新给予鼓励和肯定。

  对科学探究的思考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猪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与处理信总、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思考

  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观、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培养学生的的好奇心和学习物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其实事求是、严谨认真、持之以恒的品质,并在最后升华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守科学伦理的自觉行为。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2

  课程目标体现了学科育人,落实“双减”要求,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体现了物理学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课程目标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从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角度出发,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相当”的时代新人为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将这一目标逐步分解,具有了可操作性。所以,我们不再会以知识点为具体的目标,而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这个目标统领我们的每一个教学设计、每一个学习活动、每一个单元设计、每一节课、每一个学期。课程目标中要求:

  1、立足学生全面发展。

  2、依据核心素养内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体现物理课程独有的育人价值。

  (一)对核心素养内涵的思考。

  核心素养学生经过漫长的学习过程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或能力,这种能力既能使自己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又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1、物理观念的思考。

  物理观念是具有科学思维的基础、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但不是教材中具体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它是学生在认识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思考的一个角度。例如。学生在买鞋时除了考虑美观、经济外,还需考虑实用,而实用这个角度就包含了运动和相互运用的物理观念。虽然我们教师每堂课都在教物理概念和规律,但真正的目的是学生学了这些后,能够与实际的情境、生活中的事物、或者实际的问题联系起来,所以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科学家如何获得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以便能学以致用,能客观、辩证的认识这个世界。

  2、科学思维的思考

  科学思维是一种认识方式,是人的大脑对认识事物的.一种反应过程,它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的基础,指在熟悉的环境中,建构模型分析物理问题,例如在学习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时,提供的器材是木块、水、大烧杯、细线,一种情境是木块在细线的作用下悬浮在水中,一种是剪断细线后的情境,两种情境下,木块的受力等情况是不同的,这时就需要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从而进行科学的推理和论证,初中阶段学生所构建的模型没有十分复杂的,都是简单的模型。

  3、科学探究的思考

  科学探究是学生在处理问题或认识自然现象时的一种方法,包含四个要素:问题、证据、解释、交流,教材中的探究实验、演示实验都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在做这些实验时也要遵循科学探究的四个要素,潜移默化地使其在生活或社会中运用到这些科学探究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思考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一种品质,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使命担当,主要包括科学本质观、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要素,这三个要素是逐层递进的,首先有想认识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与他人合作交流、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最后在这个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社会、人类等做出贡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能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静待花开,使其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与责任。

  (二)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思考

  课标中明确提出了目标要求,四个要求是对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即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所以为了在教学中落实课程目标,我认为要做到四点:

  1、创设熟悉的物理情境来引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

  2、创设难易程度不同、层层递进的物理问题,引导运用物理模型,推理论证各个击破。

  3、注重实验或实践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

  4、设计与生产生活社会相关的问题或情境,体会物理的有趣和有用。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3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利用假期时间,我认真学习了初中物理学科新课标。下面本人先就物理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学习阐述我的心得。

  一、课程性质

  物理学作为基础科学,有其独特的内容及研究范式,在人才培养中一直承担着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这一学科特质在历次课标修订中均作为主要支撑承载其育人功能。

  1、物理学的概念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探究、推理计算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2、物理学的发展和作用

  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的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引领着人类对自然神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物理学对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和信息等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3、课程性质

  正如课标中所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化学、生物学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学会学习;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此学科定位是由义务教育的总目标与任务和物理学科的课程性质共同决定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需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下,20xx年版课标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了学段间的衔接和学科间的综合,凸显了课程的连续性与综合性。

  相比于20xx年版课标,20xx年版课标中呈现的课程性质更加明确,凸显了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阐明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在规定性,深刻把握了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准确描述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明确了物理课程在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20xx年版课标课程性质有助于教师探讨物理学的内涵及功能,明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定位、性质、特点及价值,从而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分析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二、课程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定位更加清晰。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重视物理课程育人方面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这一理念在我们物理教育过程中贯穿始终。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思考物理,在实际生活中构建生长点,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和思考。同时,新课标还新增“跨学科实践”的内容,注重学科间渗透。

  3、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

  从课程结构角度明确提出以主题为线索,促进课程结构化,全面提升课程的系统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由“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构成。“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是对义教阶段物理课程内容的高度组织概括;“实验探究”一级主题是从物理学科特征出发,强化物理课程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跨学科实践”一级主题则借助物理学的大概念,构建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知识、能力、素养间的逐步转化。

  4、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物理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重新认识物理教学。与20xx年版课标相比,20xx年版课标将“注重科学探究”放在了“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之前,明确了科学探究不单是义教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需要借助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样呼唤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建适宜学生能力发展的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搭建起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可能。

  5、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之下,课程评价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升评价质量。该理念强调评价应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以期通过构建功能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一理念对其他课程理念的有效落实起到了激励、反馈、保障与质量监控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构建一个评价目标明确、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评价维度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4

  假期我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加全面全新的认识。新课程标准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感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回顾新课程标准内容和多年工作实践,我对教学方面有以下几点新的启示: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渗透了大量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缜密的推理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等,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归纳总结。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乐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物理”转变为“用物理”。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但物理课程的教学却常常重解题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不太注重物理知识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而让物理脱节于生活,没有实用性。在教学中,也可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物理的强烈欲望,变“学物理”为“用物理“。

  三、注重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概念叙述通俗、简洁、浅显的特点,在教学上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为了使学生的自学目标明确,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四、注意使教学环节逐层深入,让学生易接受、感兴趣。

  物理概念、规律比较抽象,要求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要求趣。即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增强趣味性,把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物理学科持久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刻苦学习。

  五、尽可能设计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实验项目和数量都有所增加,经常遇到探究实验,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直观、形象、有趣的实验能收到比任何语言描述都好的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制作过程中,应有目的地让学生独立设计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和成败的原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推理的习惯,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验设计操作的能力。

  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使自己具有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才能让我们向卓越型教师迈进!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5

  通过8月26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网络培训的学习,感觉大脑焕然一新,收获颇丰,说真的,原来一直说学习课标,研读课标,甚至说课标比赛,但真解读的并不透彻,这次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石芳老师说到,新课标产生的时代背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不同的'时代背景需要不同的人才,那么面向新世纪,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化技术手段,重视情景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这就要求老师要与时俱进,随时用新理论、新方法来指导自己,提高自己,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时主动的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下的课堂,要注重创设情景,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

  新课标下的课堂,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注重于教师如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学习内容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知识的接收。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怎样实现自我发展成长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所应当具备的智慧。我们应当对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热爱,这种热爱体现在对工作充满激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兢兢业业。更要有自强不息,永不停止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更新自我,充实自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你所面对的学生,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做出榜样。

  总之,这次培训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在今后教育道路上我会不断地用新理论、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2-07

新课标初中物理心得01-01

学习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01-06

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12-31

2022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2-30

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02-23

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01-06

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15篇01-02

新课标初中物理心得范文(精选22篇)12-30

2022年学习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12-31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5篇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

  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为培养目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因此,对今后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

  在整体把握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同时,我们除了认真分析和处理教材,还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多采用新方法、新途径进行教学,多样化地教学,努力在每一节物理课,每一个物理实验知识点的教学中,不应只满足于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现成知识,而是注重怎样将它灵活应用,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更要不断学习,开拓自身的视野,对教学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

  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大胆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其次,注重科学探究,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再次,在完成”必学”知识教学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

  三、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应该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着眼点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物理课程教学中。

  总之,新的课标体系更加注重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加实用,更具体,更加贴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切合时代发展,我们会努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施教学,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应积极应对物理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便适应物理新课程的实施。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2

  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神秘感,不利于理解,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紧跟新课程标准,合理开展初中物理实验,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让初中生在课堂上可以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

  例如,教师在讲解初中物理知识《大气压》时,由于内容难以理解,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展开实验,提前准备玻璃杯、塑料卡片等试验道具,然后将玻璃杯内部装满水,等到玻璃杯内部水装满后,教师再使用一张塑料卡片将玻璃杯的杯口盖住,然后按压卡片将玻璃杯倒置,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将手移开之后,玻璃杯口的塑料卡片不会掉落,充分展现出大气压的'存在,通过物理实验的观察,可以有效帮助初中生领会物理知识,提高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3

  20xx版物理新课标主要有以下几个理念: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四、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五、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其中最让我记忆尤深的是核心素养的体现,不仅优化了课程内容的结构,还引领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同时呢也借助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来帮助我们判断学业水平的`优劣。

  在我们平时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完美地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是结合了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这两个方面,通过这两个组合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得到强化,同时呢,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4

  通过学习20xx年物理新课标,我看到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课程目标的变化

  从“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为培养“物理核心素养”,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形成物理观念的基础是物理知识的学习,但是,物理观念是物理知识的总体认识,是物理知识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科学思维主要包括物理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和创新等因素。其中,模型的`建构和应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涉及不多。

  2、课程内容的变化。

  (1)有三个一级主题变成五个一级主题。将“实验探究”独列出来,凸显物理实验的整体设计,强调物理过程的实践性。“跨学科实践”侧重体现物理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的联系,在老课标中也有要求,不过在新课标中尤其突出。

  (2)在“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中,二级主题变化不大,但三级主题变化较多,如3.4.5结合实例,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对电功和电功率的教学要求从“理解”变成了“了解”。

  3、“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是对“教——学——评”的精细指导,积淀了物理教育科研的重大成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悟。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5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xx版)颁布以来,我在线上认真学习了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让我对课标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深刻的反思。

  一、对新课标的认识

  1、物理课程就是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凸显育人价值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十四个要素。课标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相关要素,贯穿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部分,旨在引导教师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思想,强调了物理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与会合作、学会生活。

  2、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物理课程内容新课标的课程内容由“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构成。这些主题不仅包含物理概念与规律,而且包含物理探索过程、研究方法以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和“跨学科实践”主题,凸显了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以及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等的跨学科联系,体现了综合性。

  3、加强实验探究,凸显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新课标增加了“实验探究”一级主题,含21个学生必做实验,分别为测量类和探究类实验。与20xx版课标相比,有13项完全相同,8项不同,在这不同的8项中有4项实验跟20xx版课标在表述上略有区别,有3项在实验内容方面作了调整,有1项实验是新增加的即“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新课标中不仅含物理实验的内容要求,而且通过样例、活动建议等进一步引导和说明,同时还提出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等,这些皆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收集证据的能力、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发挥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4、引入跨学科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新课标增加了“跨学科实践”一级主题,提炼出“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二级主题。从低碳生活、健康生活、动手实践及社会热点等方面提出跨学科实践的内容要求,同时给出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

  二、在今后教学中我要转变观念,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1、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日常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方式多样化,深入开展“做中学”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的四要素,即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平时教学中我就特别注重探究教学,关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作出猜想与假设,尽量利用身边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注对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能力的培养,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创新潜力: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今后我要更加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做中学”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创设情境教学,在解决问题中提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认识、同化新知识。通过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还能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核心素养。

  4、积极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中我尝试开展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也仅局限在苏科版每章后提供的活动案例。新课标关于跨学科实践的内容要求中有更详细的活动建议,教学提示部分也给出了教学策略建议。我会认真学习,精心选题,制定合理的实践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6

  从教十几年了,从最初的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我一直在考虑这样的问题,物理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科?到底应当怎样教?通过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我有了新的体会。我认为教学是面向全体同学的,是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的。对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应该采用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通过李彩梅老师的讲座,我了解了新课程对比以前的变化。娈化的宗旨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老师不要替代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旁观者。我认为我们现在进行的新课改下的双案导学,其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帮助者,老师起引导和引领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

  3、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所以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二)针对新课程,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为辅导,注重教材,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深入研究教材

  为适应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索性的“问题”.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

  2 、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

  3 、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首先,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

  因此这几天的培训我的收获还是挺大的,它使我对进行的新课程教学作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不过有一点我总觉得不够的地方就是培训还应当对新课程的评价多一些讲解。还有就是培训时间有点短了,才一天时间,要是能长一点就好了。其实在教学中并不是老师自己喜欢搞题海战术,问题出在中考的制度上面是由中考决定的,如果中考不进行改革而还是老样子,那老师的教学要改变可能有点困难,就象专家说的如果中考有考探究性的题目,那老师肯定会在教学中使用,不用我们来强调它的好处了。那么新课程改革的结果是学生的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培养,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呢?这次课程改革是一场根本性的、全方位的变革,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等各方面有众多的问题亟待研究。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7

  利用这个假期,我参加了全市的初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会,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课堂教学质量,进步深化课程改革。通过观看罗莹老师《从新旧学科比较,看初中物理教学变革》、范佳午老师《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及案例分析》报告及自己研读新课程标准令我收获很大,下面将谈谈我对20xx版新课标较之前前版本课标的一些变化。

  一、课程性质

  1、强调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化学、生物学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2、强调了“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课程理念

  1、由“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新提出:“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3、新增:“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依据物理学内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确物理学习主题。主题内分级呈现,层层递进;主题间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4、新增:“而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三、课程目标

  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确立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调整为核心素养内涵和目标要求两大方面。

  2、核心素养内涵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3、新增“目标要求”,围绕核心素养设置。

  四、课程内容

  1、将原来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大板块进行合并,表述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其中“跨学科实践”是新增内容。

  2、前三个主题细节上略有变化,并在相关主题后新增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学应到达的标准,“教学提示”则给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建议”和“情境素材建议”。

  五、学业质量(新增)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描述,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同时对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教材编写等具有指导作用。

  六、课程实施变化

  1、强调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情境化教学、突出问题教学等,注重“做中学”“用中学”。确保物理课程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规范物理实验教学,准确把握跨学科实践教学定位。

  2、评价建议改为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两部分。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提升评价质量,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3、新增“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物理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好教师培训,可以促进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理念,提升教学水平;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可为持续改进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4、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针对以上的变化,再谈谈我的一些的体会。

  从新的课程标准可以看出,物理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更广泛,注重了学科的渗透,使物理更走向社会,走近学生,贴近生活。

  “跨学科实践”侧重体现物理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的联系,在前面一版的课标中有要求,在新课标中,地位更加突出。在教学建议和教学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如观察、考察、实验、操作等,新课标要求把这些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物理不仅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还需要是一个“技术能手”,一个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全能型教师。

  作为一位物理教师,我们既要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又要提高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信息素养等,以适应未来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8

  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化的教学工具,其对于教师的教学展示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教学的有效推进,实现当前新课标做出的教学优化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就要能将多媒体的作用有效地认识起来,并对其有效应用的方法进行研究。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能针对于多媒体的应用方向进行研究,明确多媒体在教学的哪些方向可以实现有效的教学展现。这样一来,在教师明确了应用方向之后,自然就可以找到教学优化的方向。

  例如,在进行“声音的特性”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展现来达成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在其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声波的波形,这样一来,原本肉眼不可见的声波就可以形象地被展示出来,学生就可以更好实现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9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作为一个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备课。

  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具体过程不可预测,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针对教材和学生状况加以分析,对比新旧课程理念,尽可能多角度、大范围地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方向和教学过程中可能随机出现的问题及因应策略,并将这一切尽量溶入实验器材的准备及电脑课件的设计制作中等等这些方法既能确保教学过程的开放,又能提高教师对整堂课的驾驭能力。

  例如:在每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都特别加入了“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及“实验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测及处理方法”等板块。在这些板块中,有的教师写道:

  1、有的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将本章后面的知识提出来。对于提出这类问题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并告知大家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探究的课题,只是本堂课可能时间不够,需留待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并对学生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肯定。

  2、学生可能得到的有错误的认识和结论。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认知成果,可建议学生反复实验、收集证据、查找资料以获得有关的信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来让学生自己纠正前面的错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认错、改错的品质。

  3、学生可能提出目前还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赞赏学生的勇气,并建议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弄清这样的问题,还需要哪些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设计中这些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学生的各种见解、一些不太成熟的观点、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教师也都采取给予正面积极评价的方法,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克服对科学探究的神秘畏惧心理,减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压力,增强了探究学习的信心,从而确保了探究教学的顺畅进行。

  二、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将座位排成若干u形单元,采用六人学习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整堂课不受约束,学生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无须起立等等。在教学《运动与静止》时,教师用电脑多媒体播放夜空中的流星,暴雨前的乌云,小溪的流水等画面,让学生深切感受自然界的运动。教学《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播放各种各样学生熟悉的声音,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声音,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们满怀兴趣地通过仔细的观察、身体的触摸,去感知发声体的振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领会物体发声的原理。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

  三、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这种探究式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在实验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若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如何处理教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过程开放的同时尽量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比如: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新课,“简阅课文”“查询资料”“自制自带实验器具”等,将课堂上没有探究完的内容带至课外,课后布置学生写“探究报告”和“学习心得”等;对教师而言,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积极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情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发展自我。其次教学过程中“运用《学案》”。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该要干什么事,明确自己的目的,教师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

  提示,但这些提示应区别于我们传统实验课中的“实验步骤”。实践表明,《学案》的使用非常奏效,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学生随意玩耍实验器材、手足无措等现象的发生。教学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在教学理念上“淡化概念的严整性”。物理学科概念的严整性有时反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障碍”,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非常困难,因此而产生为难情绪。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教学中“淡化概念的严整性”,降低探究学习的难度。最后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地沟通师生间的需求,使进一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四、开发课程资源。

  当前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单就我们使用的物理实验教材上所列的新增随堂实验器材就达百余种。这还不包括延伸至课外的学生自主开发的探究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大力倡导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自制教具学具。

  改变旧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不管教学评价体系怎样,作为教育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0

  一、“学”物理转变为“用”物理

  新课标提倡学生学会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在教学中,应注重物理知识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物理的`强烈欲望,变学物理为用物理。

  二、“向老师学”转变为“共同探讨”

  新课标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比如:给学生一个话题,调动他们自己去看书,查资料,甚至写论文,这样可以逐步培养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从一大堆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开拓思路,利于创新。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1

  近期通过研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xx版)》课程目标部分,使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以下是我对课程目标的研修心得:20xx版的课标要求是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核心素养内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课程目标,体现物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对物理观念的思考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内容的总体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其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物理观念并不是课堂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而是学生在思考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一个具体思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去发现物理现象并认识物理世界。

  对科学思维的思考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信息、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和批判,予以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品格与能力。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根据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特点,会用所学模型分析常见的物理问题,在基于事实证据和推理的基础上,敢于质疑与批判,在此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见解和创新给予鼓励和肯定。

  对科学探究的思考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猪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与处理信总、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思考

  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观、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培养学生的的好奇心和学习物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其实事求是、严谨认真、持之以恒的品质,并在最后升华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守科学伦理的自觉行为。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2

  课程目标体现了学科育人,落实“双减”要求,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体现了物理学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课程目标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从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角度出发,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相当”的时代新人为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将这一目标逐步分解,具有了可操作性。所以,我们不再会以知识点为具体的目标,而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这个目标统领我们的每一个教学设计、每一个学习活动、每一个单元设计、每一节课、每一个学期。课程目标中要求:

  1、立足学生全面发展。

  2、依据核心素养内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体现物理课程独有的育人价值。

  (一)对核心素养内涵的思考。

  核心素养学生经过漫长的学习过程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或能力,这种能力既能使自己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又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1、物理观念的思考。

  物理观念是具有科学思维的基础、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但不是教材中具体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它是学生在认识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思考的一个角度。例如。学生在买鞋时除了考虑美观、经济外,还需考虑实用,而实用这个角度就包含了运动和相互运用的物理观念。虽然我们教师每堂课都在教物理概念和规律,但真正的目的是学生学了这些后,能够与实际的情境、生活中的事物、或者实际的问题联系起来,所以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科学家如何获得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以便能学以致用,能客观、辩证的认识这个世界。

  2、科学思维的思考

  科学思维是一种认识方式,是人的大脑对认识事物的.一种反应过程,它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的基础,指在熟悉的环境中,建构模型分析物理问题,例如在学习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时,提供的器材是木块、水、大烧杯、细线,一种情境是木块在细线的作用下悬浮在水中,一种是剪断细线后的情境,两种情境下,木块的受力等情况是不同的,这时就需要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从而进行科学的推理和论证,初中阶段学生所构建的模型没有十分复杂的,都是简单的模型。

  3、科学探究的思考

  科学探究是学生在处理问题或认识自然现象时的一种方法,包含四个要素:问题、证据、解释、交流,教材中的探究实验、演示实验都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在做这些实验时也要遵循科学探究的四个要素,潜移默化地使其在生活或社会中运用到这些科学探究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思考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一种品质,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使命担当,主要包括科学本质观、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要素,这三个要素是逐层递进的,首先有想认识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与他人合作交流、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最后在这个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社会、人类等做出贡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能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静待花开,使其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与责任。

  (二)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思考

  课标中明确提出了目标要求,四个要求是对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即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所以为了在教学中落实课程目标,我认为要做到四点:

  1、创设熟悉的物理情境来引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

  2、创设难易程度不同、层层递进的物理问题,引导运用物理模型,推理论证各个击破。

  3、注重实验或实践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

  4、设计与生产生活社会相关的问题或情境,体会物理的有趣和有用。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3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利用假期时间,我认真学习了初中物理学科新课标。下面本人先就物理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学习阐述我的心得。

  一、课程性质

  物理学作为基础科学,有其独特的内容及研究范式,在人才培养中一直承担着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这一学科特质在历次课标修订中均作为主要支撑承载其育人功能。

  1、物理学的概念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探究、推理计算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2、物理学的发展和作用

  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的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引领着人类对自然神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物理学对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和信息等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3、课程性质

  正如课标中所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化学、生物学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学会学习;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此学科定位是由义务教育的总目标与任务和物理学科的课程性质共同决定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需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下,20xx年版课标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了学段间的衔接和学科间的综合,凸显了课程的连续性与综合性。

  相比于20xx年版课标,20xx年版课标中呈现的课程性质更加明确,凸显了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阐明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在规定性,深刻把握了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准确描述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明确了物理课程在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20xx年版课标课程性质有助于教师探讨物理学的内涵及功能,明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定位、性质、特点及价值,从而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分析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二、课程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定位更加清晰。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重视物理课程育人方面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这一理念在我们物理教育过程中贯穿始终。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思考物理,在实际生活中构建生长点,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和思考。同时,新课标还新增“跨学科实践”的内容,注重学科间渗透。

  3、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

  从课程结构角度明确提出以主题为线索,促进课程结构化,全面提升课程的系统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由“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构成。“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是对义教阶段物理课程内容的高度组织概括;“实验探究”一级主题是从物理学科特征出发,强化物理课程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跨学科实践”一级主题则借助物理学的大概念,构建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知识、能力、素养间的逐步转化。

  4、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物理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重新认识物理教学。与20xx年版课标相比,20xx年版课标将“注重科学探究”放在了“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之前,明确了科学探究不单是义教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需要借助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样呼唤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建适宜学生能力发展的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搭建起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可能。

  5、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之下,课程评价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升评价质量。该理念强调评价应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以期通过构建功能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一理念对其他课程理念的有效落实起到了激励、反馈、保障与质量监控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构建一个评价目标明确、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评价维度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4

  假期我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加全面全新的认识。新课程标准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感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回顾新课程标准内容和多年工作实践,我对教学方面有以下几点新的启示: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渗透了大量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缜密的推理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等,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归纳总结。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乐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物理”转变为“用物理”。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但物理课程的教学却常常重解题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不太注重物理知识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而让物理脱节于生活,没有实用性。在教学中,也可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物理的强烈欲望,变“学物理”为“用物理“。

  三、注重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概念叙述通俗、简洁、浅显的特点,在教学上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为了使学生的自学目标明确,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四、注意使教学环节逐层深入,让学生易接受、感兴趣。

  物理概念、规律比较抽象,要求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要求趣。即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增强趣味性,把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物理学科持久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刻苦学习。

  五、尽可能设计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实验项目和数量都有所增加,经常遇到探究实验,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直观、形象、有趣的实验能收到比任何语言描述都好的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制作过程中,应有目的地让学生独立设计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和成败的原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推理的习惯,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验设计操作的能力。

  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使自己具有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才能让我们向卓越型教师迈进!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5

  通过8月26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网络培训的学习,感觉大脑焕然一新,收获颇丰,说真的,原来一直说学习课标,研读课标,甚至说课标比赛,但真解读的并不透彻,这次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石芳老师说到,新课标产生的时代背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不同的'时代背景需要不同的人才,那么面向新世纪,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化技术手段,重视情景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这就要求老师要与时俱进,随时用新理论、新方法来指导自己,提高自己,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时主动的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下的课堂,要注重创设情景,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

  新课标下的课堂,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注重于教师如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学习内容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知识的接收。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怎样实现自我发展成长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所应当具备的智慧。我们应当对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热爱,这种热爱体现在对工作充满激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兢兢业业。更要有自强不息,永不停止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更新自我,充实自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你所面对的学生,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做出榜样。

  总之,这次培训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在今后教育道路上我会不断地用新理论、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2-07

新课标初中物理心得01-01

学习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01-06

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12-31

2022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2-30

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02-23

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01-06

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15篇01-02

新课标初中物理心得范文(精选22篇)12-30

2022年学习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