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之远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樱桃之远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樱桃之远读后感1
十九岁的深秋尾巴,我在阅读一本她二十五岁时标记过的书,她大抵是很喜欢这个作者的,此作者占据了她寥寥可数的豆瓣标记阅读里的半壁江山。作者不过只大她一岁而已,此书写于其二十一岁,二十二岁时便已付梓,虽说是青春文学,但是笔调很干净,末尾还有莫言的长文书评(04年),观之一则有出名要趁早之感,二则是觉得任何事情确乎有天赋一说。
清晨考完试在宿舍里思考整理了一番近期任务,随意抄了个实验报告后睡了一个绵长的午觉,醒来带着一丝饱睡后的慵懒和充分休息后的脑中清明,不知是整理德语笔记还是实验报告亦或是复习,事情还有很多要做,可惜不敢放纵去做真正想干的事情,又不想屈服于专业课的淫威,在电脑上举棋不定地随意划着浏览器,不经意地点开了她的豆瓣和学校图书馆主页,就这样找到了一本在馆的她读过的书,于是便立即套上羽绒服冲向了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里有三百多万册藏书,最近我在想,按365万册来算,即便每天看一本,也要一万年才能看完,何况有些书何止是一天能看完的,二十四史全部看完的人在中国都可用双手双脚数的过来,身处其间难免感到生涯之短与学其无穷之间神秘而又美丽的矛盾。
学校里有两个图书馆,新馆绝大多数是专业教材和期刊,旧馆则多贮藏文学社科类,去年底开始装修,旧馆的书都要封存,大抵出于减少司书工作量之考量,便将学生可借册数放开至80册,第一天入馆人次突破五千,拉着皮箱借书的人排了将近百米长,而今一些旧馆的书经归还到新馆,于是新馆里也有半间摆了文学,倒是给新筑的冰冷气染上了几分旖旎的色彩。
在一个书架的底层找到了那本书,薄薄的一册不到三百页,在闭馆音乐响起的时候就看到了尾声(两小时左右)。讲了两个女孩的故事,她们能感知彼此的存在和疼痛,由此引发的一段也许是关于爱情,成长和人生之类,作者所谓混乱而缺少逻辑的思考。我自觉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也是混沌的,囿于世事之繁杂,人际之难以捉摸而觉得实在也难有人能将这世界看的真正通透,混沌地去生活去思考不也是青春是人生本来的样子罢了。所谓文学哪怕有一点能打动一个人,那么对于那个人来说就是好作品吧。读了不过十而有一,便觉得她的文学品味真是不错,继而读完之后又觉得她喜欢这本书应该是有原因的.,书里那个开始时自我放逐的女孩,仰着头吐着烟圈的女孩,后来圣洁到在教堂的日光下发光的女孩,和我记忆力那个草莓上带着墨镜张扬纹身的女孩,抱着小猫温柔亲吻的女孩影影绰绰地重合到了一起,我开始感受到一种她心里是否也同那个女孩同样的柔软与哀伤,在思考她对于何事的逃避和世界的勇敢对抗,也觉得她偶尔的坚硬外壳下藏着的依旧是一个很可爱软糯的女孩模样。
唔,她也和那个女孩一样喜欢吃樱桃。
闭馆时放着厚重的老上海音乐,跟着人潮在归途中发现一地巴掌大的枫叶在路灯下吸收着昏黄的光,继而被强风裹挟至远方。我在想多年以后会不会有这样一个秋日,一滴冰凉的露水啪的打下来,落在我翻开的《利未记》那一节,你枕着我的腿,睡的正香。
樱桃之远读后感2
打开书,就随着她轻盈流畅的叙述,走近只有她们这代人才有的成长足迹,仿佛走进另外一个世界。从幼儿园到学校,从小伙伴到同学,从友谊到爱情,在我们这代人眼里,她们这代人似乎就只有这么简单的经历,简单的人际关系,简单的故事。但在张悦然笔下,在这简单中展开的却是一个斑驳陆离的世界,铺排的是看似偏执简单、实则同样艰难的心路历程。正如小说主人公杜宛宛的作画风格:“线条总是粗而壮硕,它们带着颤抖的病态,毁坏了画面的纯净”,所以“只能画水彩画或者油画,用厚厚的颜色盖住那些心虚而彷徨的线条”,因此“画总是大块大块淤积的颜色,一副不知所云的样子”。
小说讲述了两个息息相关的女孩——杜宛宛和段小沐从小到大,由敌为友,面对友谊、爱情、生存和死亡的心路历程。通过她们和纪言、小杰子、唐晓、管道工等人的爱恨情仇,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故事告诉我们,由苦难到平静、由恶到善的桥梁是皈依宗教。虽然宗教不能阻止人生悲剧的发生,但却可帮助悲剧的生命平静生存,不会因过度恐惧而心智迷狂,不会因过度憎恨而施暴于人,在逆境中同样可以去寻找幸福。这样的思想尽管是有所本依,但我认为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张悦然个人的印记。这是一代新人对困扰人类灵魂的基本问题艰难思索后得出的答案,这里已经基本上散尽神学的光环,闪烁着的是一种人性的光芒,是一种悲悯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成为了在这个原本是虚空和扑风的世界追求幸福生活的支撑。这种情怀,在当今这个怨怨相报、永无止息的世界,更显得宽宏大量,犹如大教堂管风琴发出的质朴浑厚的回音。
张悦然不同于那些少年作家,她所讲述的显然不仅仅是青春放纵、反叛传统,而是在成长的迷惘中,小心翼翼地梦想和求证,思索和感悟。她的小说中,没有了大多数少年作家作品中那种已经变成了时髦套路的愤世嫉俗,没有了那种贫嘴饶舌和不着边际的喧嚣浮躁,没有了那种仅仅在字面的意义上玩弄文字的小技巧——那其实还是一种学生腔调,而这一切,是与她思想的深度分不开的。她的思考,总使我感到超出了她的年龄,涉及到了人类生存的许多基本问题,而这些问题,尽管先贤圣哲也不可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思想的触角,只要伸展到这个层次,文学,也就贴近了本质。
张悦然耽于幻想的禀赋与忧伤的气质,使她的小说浪漫而神秘,婉约而典雅。她感官敏锐,多才多艺,在诸多领域尝试探索,并因之使自己的青春斑驳绚烂。她轻灵精巧地捕捉这个时代赋予的每一个有价值的信息符号,而后完美细致地将之整合在自己的小说中。在故事的框架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艺术电影、港台言情小说、世界经典童话等的影响。在小说形象和场景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动漫的清峻脱俗,简约纯粹;可以看到西方油画浓烈的色彩与雅静的光晕;时尚服饰的`新潮的朴素与自由的品位;芭蕾舞优雅的造型和哥特式建筑惊悚的矗立。在小说语言上,她有流行歌曲的贴近和煽情,诗歌的意境和简洁,电影经典对白悠长的意蕴和广阔的心灵空间。这代青少年所接触的所有有关的文化形式,基本被她照单全收,成为她的庞杂的资源,然后在这共享性的资源上,经过个性禀赋的熔炉,熔铸出闪烁着个性光彩的艺术特征。
【樱桃之远读后感】相关文章:
描写樱桃的句子02-28
描写樱桃的句子12-07
有关樱桃的作文01-31
《将离别推远再推远》阅读答案01-17
远的成语及解释11-17
远嫁的说说12-14
形容远的成语12-28
《樱桃》课后阅读答案02-15
《红樱桃》教学设计03-02
形容距离远的成语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