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端午节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06 13:31:41 偲颖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关于端午节心得体会(精选38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端午节心得体会(精选38篇)

  端午节心得体会 1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一诗是唐代诗人文秀写的《端午》。

  端午节是我们汉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学校迎端午的活动就在今天下午举行。下午,我一来到校园,那扑鼻而来的粽叶味香得不得了。我迫不及待跑到了我们四年一班看,哇——在我们的课桌上早已摆放满了粽叶,绳子,猪肉,冬菇……包粽子的材料非常丰富啊!

  同学们找到自已的'小组坐好,我们开始学包粽子了。包粽子是一件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的事情。我看着阿姨们很轻易就把粽子包好。同学一边看着,学包着。我也拿起了粽叶学包了起来,首先卷粽子时这一关让我手忙脚乱的,好不容易终于卷出了尖角,倒米又把我难倒了。这是,刚好管老师在我身边经过,我赶紧叫管老师教我,管老师手把手教我包粽子在,好不容易,学包了一个粽子出来!哈哈哈。把我乐翻了,特别的开心。

  同学们都在优美地音乐声,快乐地讨论声,欢快地笑声和咔嚓地拍照声下开开心心的学包粽子。没过多久,我们共同努力和勤劳下成果出来了,粽子堆满了一大锅。包好的粽子有的像春卷,有的像一个金字塔,有的像一个三角体……虽然粽子包得不怎么好看,但粽子里面全包着同学们祝福语。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的快,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端午节活动圆满的结束了。期待下一年的端午节活动!

  端午节心得体会 2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此西溪里要。

  11点,开始了,我挑选了一个位置,就兴致勃勃看了起来。刚开始,龙舟只有两三只,但渐渐龙舟多了起来。一只龙舟上的人,穿着红色衣服,十多个人同心协力,用船桨用力的向水里划去,激起了一阵浪花,舟上敲锣打鼓的人用尽吃奶的力气打,舟上还传出一声声呐喊的的声音;一只龙舟上的人见他们旁边的龙舟已经超过他们了,他们就拼命地划,另一只看了,也不甘示弱用九牛二虎之力划,后面踩梢的人因为前面的人划得太厉害,差点掉下去,幸好脚和船绑了根带子;一只龙舟又窄又长,船上的人划的动作几乎一模一样,船好像装了马达一样飞快的向前冲。跟往常一样那一条哗水龙舟来了,他们衣服、裤子、帽子都是黑的,就连龙舟上的龙头也是黑的,他们划得整齐有序,每划一下,船桨就要向上翘,似乎插了翅膀一样。一只龙舟因为进水太多,前头翻了下来,前面的人无一落水,船上的.人到岸边疯狂的去水,有的用船桨,有的用脸盆,有的用盒子,不一会船里没水了,他们又重振旗鼓出发了。

  到了下午1点,差不多结束了,这一次看的真过瘾啊!

  端午节心得体会 3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来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后人缅怀他逐渐形成一个节日。

  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会按照习俗来包粽子、赛龙舟、贴五福、挂艾草等。说起这包粽子来,我跟它还有段不解之缘哩。

  端节的前一天,妈妈把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粽子叶、江米、蜜枣以及马莲浸泡在水里,我对此十分不解,便问妈妈:“妈,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泡在水里,现取现用不是更好吗?”妈妈说:“如果不把这些东西泡软,粽子叶是脆的,用的时候一包就碎了,所以要把它们全部泡软。等这些原料都变得软乎了,才能包粽子”。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我又去厨房看那浸泡在水里包粽子的原料,果不其然,跟妈妈说得一个样。经过一夜的浸泡,粽子叶都变软了,闻着还有一股淡淡的竹叶的清香味,不像刚买来时那么干巴巴的了。我兴高采烈,迫不及待的想要包粽子,妈妈自然是不答应,但也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终于同意了。于是,我忙前忙后,帮妈妈把原料摆放到桌上。“妈,怎么包粽子?”“先把粽子叶围成一个V字形,放入一颗蜜枣,然后灌入江米,再放两颗蜜枣,将粽子叶双双折回再用马莲将其捆好,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妈妈边说边示范着,眨眼功夫已将一个粽子包好。再看我,目瞪口呆,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看啥呢?赶快包。”我这才从观看中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包起粽子来……

  一小时过去了,我一个也没包完。再看看妈妈的'战绩,已有二十六个粽子了,妈妈看到了我这面的桌子一片狼藉,除了几片破损的粽叶还有到处散落的米粒,于是我被“红牌罚下场”。唉,我只好悻悻地离开了饭桌。但最后,我还是吃上了粽子。那粽子的香、糯、绵滑,怎是个爽字能形容的啊!嘿嘿,古有“无功不受禄”,今有我“无功也受禄”,或许也真像妈妈给我的那句名言——全天下的粽子都不够你祸害的。我大概真的不是包粽子的料吧!以后还是帮妈妈吃吧。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开心。因为我包的不止是粽子,还包的是一种传统文化啊!

  端午节心得体会 4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节终于到了!每到端午节,大家都会想起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是他怀才不遇,愤忧国难投江的日子。因为他,也流传下来了一些美丽的传说,吃粽子就是为了祭奠这位诗人。

  这一天早晨七点,我们早早地起床,穿好衣服准备到宋家沟去赶集。我们坐着一辆公交车,车上挤的人山人海。中处非常堵,大概所有的人心情都跟我一样,急着去赶集。好不容易来到会场,妈妈却被一件衣服给吸引了,我抱住胳膊,眼瞪的大大的。这时,妈妈看到我生气的.样子,便说:“好好好,我先带你去游乐场玩。”突然,耳边传出一阵阵游乐园的声音。这时,我回想起原来玩碰碰车时,开车的情景,便忍不住大笑起来,因为我总是撞来撞去,东西南北都分不清了。

  我先玩了一会儿跳跳床,玩的时候,我像是一下子飞到了天上,真是太好玩了。

  然后我又玩了一下镜子迷宫,我和妹妹进去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口,忽然我看到妹妹已经超过了我,我便一下子冲了过去,突然,“扑通”一声,我摔了一跤。慢慢的,终于找到了出口。

  接着,我们走出了游乐场,来到了卖吃的地方,那里香气扑鼻,有蛋糕,有饼子……

  到了八点,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真希望下一个端午节快点到来,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心得体会 5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的起床了。因为伙伴们跟我约好,要好好的玩个痛快。电话铃响了,伙伴们叫我来了。

  我拿起滑板飞快的下了楼,果然他们也都带着滑板。我们一起来到了凤凰广场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车”的游戏。我们分别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从山顶向下滑,富有挑战性,特别刺激,特别是我们这些淘气包给这种“卡丁车”也添加了“攻击”和“防御的技巧”,那种现代化的攻击措施的确是很有创意的,所以我觉得特别有趣!

  中午,我们回到家,妈妈已经做好了粽子,并且说要好好的过一个端午节。我最喜欢吃糯米红枣馅儿的粽子,我一口气吃了六个。香甜可口的'粽子让我回味无穷!

  吃完粽子,妈妈告诉我,过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古代时人们把做好的粽子扔进了汨罗江中,是为了避免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所以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了今天。

  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心得体会 6

  说起我家过这个端午节呀,我还真是感慨万分啊!实属让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民谣生动地表达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我的家乡没有江河湖水来划龙舟,不过每逢端午,还是可以看到人家门前插着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闻到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阵阵粽子的香味。

  按理说,我家过端午也没啥区,别可就是有些与众不同。众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实也无太大区别。还不就是过个端午节!只是我家的气氛不对头。

  人家过端午,都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可我家却是硝烟弥漫,分成两派,年年都要斗上两回合,才肯罢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传说在屈原投江时,人们因为捞不上屈原的尸体,所以用栋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罗江以祭祀屈原,不让江里的蛟龙吃掉屈原的尸体。从这以后,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如今的粽子在讲究饮食文化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下,不论是造型还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这粽子馅儿上。

  爸妈喜欢吃糯米粽、蚕豆粽;而我和弟弟则喜欢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妈妈在包粽子的时候总是以种.种理由来反对包豆沙粽和肉粽。于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较量。

  “妈,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吗?”

  “包那两种粽子多麻烦!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妈我哇!肉粽又油腻腻的,多吃对身体健康无益。还是糯米粽和蚕豆粽比较好!”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我们两姐弟就是喜欢吃这两样嘛!难道您连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应吗?”

  “那好啊,你们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现在我没空!”

  “包就包,谁怕谁!”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怎么着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们就凑齐了所需的原料。接下来我们俩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干的是热火朝天!

  忙了大半天,总算把粽子包好、煮好了。可我们还是和爸妈堵着气呢。干脆就把吃的挪到了客厅,边看电视边吃粽子,好不惬意!

  第一回合:我方胜利!

  第二回合:悬艾草

  艾草和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驱蚊杀虫;悬艾草又是端午节的习俗,是用来驱鬼避邪的。所以我方一致认为门前应该挂一束艾草。

  可是敌方却认为在门前挂艾草只会招来蚊虫蛇蚁,就坚持不去采摘艾草。第二回合的较量爆发。

  一阵唇枪舌战之后,我方渐渐处于下风。虽然很想在门前挂上一束艾草,可由于我方没有人愿意上山去采,也没有地方可以得到艾草。于是终以战败而告终。

  第二回合:敌方胜利!

  就这样,每年较量情况都是一成不变:打和。可这端午节过的是真不是滋味。唉,真是“偷鸡不成反被蚀了把米”!

  端午节心得体会 7

  “五月天,是端阳。插艾叶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是相传秦军攻破楚国,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百姓悲痛不已,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祭祀屈原。为了纪念他,每年一到这个日子就要赛龙舟、吃粽子。据说,人们赛龙舟是为了找到屈原的遗体,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遗体。

  在奶奶家,依然保持着吃粽子的习俗。包粽子的方法,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首先,要采摘一些新鲜的芦苇叶并清洗干净,再放进水里煮,煮的同时将准备好的糯米浸泡好,还有准备好喜欢吃的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包粽子啦。只见奶奶取出两三片叶子,左右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出叶子的.另一头往里卷,卷成一个圆锥体,接着往里面放进一些糯米,再放入馅,紧接着再往馅上面盖一层糯米,最后用棉线绑住粽子,一个粽子“宝宝”就这样诞生了,她穿着深绿的衣裳,里面是白白胖胖的大肚床。别说,要是再圆点,就成一个大圆球了。我和妈妈喜欢吃豆沙的,爸爸最喜欢吃肉馅的,因此,奶奶都会准备好多种馅料,用爸爸的话来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端午节,我吃着这香喷喷的粽子,感受到真是一次难忘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心得体会 8

  五彩的彩苏垂在古老的木门上,随着清风舞动,飘扬——这是端午节的标志。

  恍然间,从记忆深处传来了阵阵欢笑,如银铃般“叮铛——叮铛——”

  “奶奶,奶奶!我今年要彩色的蛋兜!”我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声音中是满满的笑意。“哦?什么才叫彩色的?”奶奶看着我手舞足蹈,不答反问。“就是要很多很多颜色的。”姐姐抢答道。“那你们先把颜色选出来……”“好好……”我与姐姐边应着边跑开了。

  我们直奔目标——奶奶房间柜子中的一大篮线团。“我要这个!”说着,我早已“锁定”的目标被我拿起。噢!这颜色多美丽啊!嗯——对,是青色。青出于蓝胜于蓝嘛!……经过一早上的抉择,我们终于决定了。到底是小孩子单纯,看着手中的线团就这么笑了……

  接下来的,就是交给时间与奶奶了。奶奶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这打我记事起就知道了。奶奶善于织毛衣,织毛线鞋甚至做袜子……对于编蛋兜更是不在话下。奶奶通常将绳子的一头套在床的`一根杆上,接着便手指轻巧,快如飞燕地开始打结、编织。同时穿插进我们喜欢的颜色……

  按照老矩规,蛋兜是在端午节当天由奶奶亲手交给我们的。一转眼端午节到了,拿到蛋兜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看呆了,原来,蛋兜褪去了红与黄的传统搭配,由五彩斑斓组成,竟是这样的美。

  二话不说,装上蛋,挂上兜,我们就出去“炫耀”了!若真要说去炫耀,那只能是与田野炫去了。我们漫步于田梗上,这采一朵花,那拔一束草……彩色的流苏在我们胸前起伏,随着歌声、笑声,带着花香,从这一山头传向那个山头。

  那七彩的蛋兜里一定蕴藏着童年一个七彩的梦。

  不由地,我又开始期特今年端午的到来……

  是不是也会人这样两个孩子:右手拿粽,左手拿蛋,一边啃着,一边观察蚂蚁的踪迹,在清风里,在青草地上,睡着了……

  端午节心得体会 9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的家乡在江西赣州,每年的这个时候,家乡的人都要赛龙舟吃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节,在这个热热闹闹的节日里,我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早晨起床后,一直阴雨霏霏,直到十点多,雨才转小。再去奶奶家过节的路上,要过西河,看见江面上正有五六条龙船疾速驶来。此时的江岸两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条青龙,一条金龙,一条火龙和其它几条龙船,都坐着二十余名勇士,每人手中紧握划板,一鼓作气。岸边观战人群有的高深呐喊,为自己的船助威;有的沉默不语,但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条船,也在为他们暗中鼓励。划船的勇士听着这激情的呐喊声,个个憋足了气力,挥舞着划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溅起一道道波澜。宽阔的河面上,波涛滚滚,两条龙舟劈江斩浪向着桥冲来。一场比赛下来,双方不分彼此。那种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竞渡场面,令人们叹为观止。比赛结束后,谁都不愿离开,大家站在岸边回味着赛船的无穷乐趣……

  家乡的端午节,家家户户吃茶叶蛋和粽子。,端午之后细菌多了,粽叶是有杀菌作用的,吃了防病。端午粽花样繁多:有碱水棕,绿豆棕,花生棕,豆沙棕,腊肉棕……各具特色,其味各异。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赛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心得体会 10

  “端午到,大街小巷粽飘香,艾草艾叶挂门上,戴着香包吃粽子,蚊虫不来身边闹。”

  每次过端午节都让会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过端午节的情景。外婆总会准备很多东西,比如雪白的鹅蛋、绿皮的鸭蛋、黄色的鸡蛋、新鲜的大蒜、粽子、香包、五彩线以及手工制作的小辣椒等。

  我觉得有意思的就是外婆做的五彩线和手工小辣椒。五彩线是由红、黄、白、黑、绿五种颜色的线搭配在一起,扭成一条做成的。外婆会把这些做好的五彩线,帮我和妹妹们戴在脖子上、手腕、脚踝上。一旁的妹妹们,个个都很开心地笑着说:“这五彩线真好看!像戴着项链和手镯一样。”而我却很好奇地问外婆:“外婆,在端午节小孩为什么要戴这些五彩线?”“戴五彩线是为了不会被蛇咬,也代表着吉祥如意。”外婆边绑着线边说道。

  这时,妈妈抱着两岁的小妹也过来了。只见外婆拿着红色的`、绿色的布,还有一些芝麻粒,放在桌上开始忙起来。我连忙问:外婆,你现在要做什么东西啊?“外婆抬起头笑咪咪地看着我说:“做个小辣椒,给小妹妹戴呀!”“小辣椒?!”那该怎么做?我诧异地说。这时外婆已经把红色的布剪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把它卷起来,看着像一个小喇叭一样,边缘都用线缝起来并留下一个口,再往里面慢慢地装上芝麻粒,然后再缝口。接着外婆又把绿色的布条剪成一边带着牙齿形的,和一个绿色的辣椒枝干,把它们缝在刚做的小喇叭大的那头上,一转眼一个红红的辣椒就成了,把它再缝在五彩线上,像手镯的装饰品一样,好看极了。给小妹戴在手腕上后,她会时不时地放进嘴里,咬来咬去,吃得津津有味呢,我想,她可能把辣椒当成了磨牙棒吧!

  过端午节当然离不开包粽子了。外婆包的粽子前会先把准备的糯米泡上半天,还有黄橙橙的咸蛋黄,甜甜的蜜枣,煮好的红豆,火腿咸肉也会提前备好。外婆包粽子很快,一会一个一会一个,我也忍不住想做一个。于是,我边学边做,先把粽叶折成三角形,再把已经泡的发胖的糯米一勺一勺地放进去,可是,这淘气的糯米总是接二连三地往外跳,我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外婆看到了说:“孩子,你这个米放得太多了。”经过外婆的指导,我忽然明白了,原来包粽子也有很多技巧。

  这就是我在外婆家过的最有意思的端午节了。

  端午节心得体会 11

  学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妈妈问我:“明天是什么节?”我冥思苦想了许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节!”妈妈又问:“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又回答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国和其他的国家打仗了,屈原见自己的祖国即将要被毁灭而自己又只能干瞪眼,于是就抱着一颗大石头跳河了,楚人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许多粽子,扔到河里让鱼吃。后来人们还做了许多木船,去寻找屈原的尸体,没找到。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把屈原跳河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会做许多粽子扔到河里,时间长了,变成今天的端午节了”。

  妈妈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明天带你去外婆家玩。”我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开车带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了高兴地叫:“快进来,快进来!”妈妈提着几个串粽子给了外婆,并说:“祝您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拢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团和气地笑,

  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几个粽子,我和弟弟见了馋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着一瓶可乐进来了,我见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夺过粽子和可乐,弟弟见没吃的了,就使出狮子吼功出来,“哇哇大哭”眼泪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聋了,我佩服的说:“哇!不愧是狮子吼功。”弟弟说:“算你识货”便一把夺过粽子。

  忽然,外婆说:开饭了!其实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计”了,一听吃饭了,箭一般冲了过去,棹子上摆满了好我最喜欢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鸡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弟弟见了也过来了,大人们都也吃饭了。

  端午节心得体会 12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喜洋洋!”端午节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习俗。其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习俗,那就是包粽子和赛龙舟。

  一大早,奶奶就去商场买回了一堆粽叶、糯米、红枣、肉和绳子,打算包粽子。一回到家,爷爷就在厨房里忙了起来。他把一片片粽叶冲洗干净,再把糯米泡在一碗水里,“哒哒哒哒”地几刀把肉切成丁,把红枣去核。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奶奶拿起一片粽叶卷成了圆锥形,往里面放了一半糯米,用筷子把糯米努力夯实。用筷子夹起一块肉塞了进去,再盖上一层糯米。奶奶两只手动作飞快,把棕叶折了几下,就包了起来。空出右手抽出一根绳子,上上下下绑了几圈,打了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觉得不难,想要自己包一个,可在绑绳子时候糯米“哗啦啦”漏了出来。我又重新包,用了好长时间才包了一个,可爸爸妈妈已经包了五六个了。包好粽子,上锅蒸了起来,一会儿就传来扑鼻的浓郁香味,把我馋得直流口水。啊,今天的粽子真好吃,自己包的就是不一样。

  吃完午饭,我们要去离家不远的运河上看赛龙舟。到了现场一看,可真是人山人海!加油的人们,有的带了话筒、有的'带了喇叭、有的带了彩旗,可热闹啦。不一会儿,比赛开始啦!四支龙舟就像离弦之箭一样飞快地冲了出去。特别是第一队和第四队,遥遥其他队伍。远远望去,也不知道是谁先冲过了终点。最后,我看见第四队高高地举起了桨,才知道第四队赢了!

  回家的路上,爸爸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原来端午节是一个爱国的节日。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端午节心得体会 13

  传统节日有很多种,有春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但我最了解的节日还是端午节。

  每当到了端午节,我一回到家,就看见桌上摆着一排排粽子,每个粽子都散发出阵阵清香,我想“一定很好吃!”过了一会儿,粽子蒸好了,我看着一个个粽子,馋得口水直流,我咬了一口,“果然很好吃!”我说。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赛龙舟。到了端午节人们就会在九龙渊进行一场盛大的龙舟比赛,连有的美国人都会来参加划龙舟比赛呢!龙舟比赛开始了,划龙舟的'队员都两手紧紧握住双桨,使出的力气,飞快地摇动船桨,此时,每个队员都希望船能划得更快,还能更快地划到终点就好了。

  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一个古代非常有名的诗人,就是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五日自投汩罗江,死后因蛟龙所困,世人哀知,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慢慢演化,才变成了吃粽子。

  那为什么要赛龙舟呢?原来,屈原死后人们划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却始终不见他的尸体,人们就划龙舟来驱赶小鱼,让它们不吃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心得体会 14

  星期四下午,教室里一片沸腾,因为,为我们的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来了!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是屈原是楚怀手下的一位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曹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将屈原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公元前278年,亲功破楚京都,屈原因伤心投江自杀,楚国百姓异常痛苦,用树叶将将食物包裹,雨细细草叶缠上一圈,投入江海,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一位老医生拿了一壶雄黄酒倒入水中,说要药死海里的鱼虾、蛟龙。以后,每年端午节就有了吃粽子,擦雄黄酒的传说了。

  还有一种说法:伍子胥是楚国人,父兄均被楚王杀害,他弃暗投明,奔向吴国五站如楚都,掘楚平王之墓,变吃三百,包杀父之仇。夫差继位之后,拜月国,越王勾践请和,夫差道应了,伍子胥劝夫差,应灭越国,而夫差不听。勾践有派人贿赂吴国大臣,陷害伍子胥,夫差相信了,就伍子胥剑,让他自杀,伍子胥自杀后,夫差让人把握这些的.尸体投入江中,之后就有了端午节。

  今天是端午节长假的最后一天,我期待着明年的端午节。

  端午节心得体会 15

  《端午的鸭蛋》这本书包含了汪曾祺写的小说和散文。散文写了汪曾祺的几件家庭生活,写了几件个人经历,都是信手写来,文笔冲淡,似乎没写什么事情就那么娓娓写来。开篇几篇是他眼中的其他作家,如老舍、沈从文等。小说有着浓浓的水乡气息,芦苇、水鸭,读着读着就仿佛到了那里。想想我还没有去过南方,并不知道水乡是什么样子,如果以后去了,再回来看这本书,或许是不同的感受吧。因为那个时候岁月变了,心境定是也不同了。

  汪曾祺的文字是从容的,每一个字给人整个的感觉是如水乡的水汽一样平淡无奇,又那么真实的笼罩着。当我读到“面对一丛花,眸子炯如火”和“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这两句时我是欣喜的`。前一句使我想起一只猫在春日里赏花,两个大眼睛还映着花影;后一句使我想起深山里的野兔,竖着耳朵躲在草木深处。

  想了解汪曾祺的生活可以来读这书,里面的《受戒》《大淖记事》等是他的代表作。但我觉得前面的散文有些写的太随意了,有些内容也重复了好几次,真实归真实,总归无趣些。而小说喜欢他另外的几篇,像《晚饭花》,还有一篇以前读的我忘记了名字,里面好像写了一把锁。

  端午节心得体会 16

  感受传统文化、体验端午风俗、弘扬传统美德——市五中开展“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

  为推动和促进“创城”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我国传统节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市五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了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班会。各班通过讲端午的来历故事,讲端午习俗,介绍香袋,朗诵端午诗歌,开展端午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的队员们了解端午,了解端午习俗,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是利用校园广播开展了“端午知多少”传统节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等,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别称、风俗等,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是开展了“快乐的端午节”体验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利用端午节假期闲暇时间与父母、长辈参与学习包粽子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弘扬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体验中,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享受传统风俗带来的温馨和快乐

  四是开展了“感受传统文化、体验端午风俗、弘扬传统美德”活动,在端午节时关心老人,和爷爷奶奶吃粽子,共度端午佳节。

  端午节心得体会 17

  早晨,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清香,于是连忙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

  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妈妈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妈妈告诉我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

  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温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着粽子便问;“妈妈,粽子是怎么来的?”妈妈说:“说来话长,屈原是我国一位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流放期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军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

  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龙虾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听了妈妈的述说,我不禁敬佩起屈原来了。

  端午节心得体会 18

  阳光就像一天的火,燃烧着五月的世界,空气中弥漫着红枣、豆沙、蛋黄和竹叶的香味。哦!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

  夏天的上海充满了浪漫的色彩。端午节之夜,河两岸星光点点,我们走在岸边,享受着美好的一切。妈妈建议放河灯。端午节之夜是放河灯的时候,大家都同意。

  夜幕降临,河边人声鼎沸。那一天,这条河看起来很美,我们立刻被这里的夜色迷住了。两岸柔和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丝带在水面上摇曳闪烁,宽阔的河面在夜晚荡漾,令人陶醉。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已经有很多河灯被放飞了,那星星点点的'河灯,一闪一闪,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听老人说,放河灯是传递思念的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方式,而在端午节放河灯是为了纪念屈原。

  我还拿出莲花灯,用打火机点燃蜡烛,站在飞河灯的台阶上。每一步,都有一个人拿着河灯等着自己的那一刻。孩子们拿着河灯觉得新奇有趣,年轻人拿着河灯默默许愿,老人拿着河灯感受岁月的变迁,场面是多么神圣,我深深地被放飞河灯的人群所感动。看着莲花灯已经接触到水面,我的手有点不愿意离开,莲花灯已经有了我的温度,它的花心里充满了我对屈原的钦佩。我突然觉得它很平静,啊,人们对屈原的爱不都安装在这些小河灯里吗?

  看着河里的河灯,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它们照亮了。

  端午节心得体会 19

  在作者的家乡,端午节的习俗真是五花八门,例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等等。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莫过于那诱人的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小孩儿们还用鸭蛋络子挂起鸭蛋,又给美味增添了许多明亮的色彩。

  而作者描摹的一切,在我童年的回忆找到了熟悉的画面。我也是江苏人,与作者汪曾祺是老乡,而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我是江苏扬州人,而高邮是扬州市里的一个县级市,所以,我的童年自然也少不了高邮咸鸭蛋的香味。

  每次吃咸鸭蛋时,妈妈总会轻轻揭开鸭蛋头的壳,用筷子向白嫩的`蛋白里一戳,红油就一下子冒出来,这时,妈妈就赶紧叫我来吸红油,吸得我满嘴都是,再挖开蛋白,则露出了红彤彤的鸭蛋黄,这种感觉已逐渐忘却了,不知何时才能再吃上家乡的咸鸭蛋,我又不禁后悔为何没有早点发现这生活中的精彩呢?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十二红,我隐约也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外婆也给我做过一次,除了苋菜、虾、咸鸭蛋外,好像还有菱角、红糖粽子、凉粉和红烧鹅,其它的我也记不清了。原来童年进的我,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正在怀念这平日的时光呢?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想勉怀生活中精彩,却因记忆模糊而感到一阵失落呢?

  珍惜现在身边的精彩吧,不要等到以后,失落地在回忆中翻箱倒柜。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端午节心得体会 20

  家乡的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这天农历初五,这一天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它能和家乡的.春节、清明、中秋节一样热热闹闹,处处洋溢着人们欢歌笑语,欢度节日的快乐。

  家乡的端午节更加隆重,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准备迎接它的来临,后几天准备划龙舟庆贺。这天人们买好箬叶、棕、糥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更加具有节日气氛,你看此刻离节日还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紧锣密鼓地包粽子。原先单调的粽早有了改善,此刻有豆沙馅的、板栗馅的、蜜枣馅的……真是五花八门,口感好极了。满街都能闻到粽子飘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带来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早餐桌上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早点,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但是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圆、粽子、茶蛋和大蒜,这是家乡传统的佳肴。大家欢度在一齐,团团圆圆,吃得热热闹闹,津津有味,但对我来说到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这些东西我早就吃厌了。听外公说,他们小时候多么盼望节日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只有过节才有这样的幸福生活,平时那有这样好的生活呢

  想想此刻,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这真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端午节心得体会 21

  《端午的鸭蛋》记叙了作者对家乡节日的怀念,对家乡的端午过得和外地的不一样的情景,从而烘托出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作者列举了家乡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什么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喝雄黄酒、放黄烟子等等,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怀念之情,更加突出了作者那种流居在外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些简单的习俗,带给人的.竟然是那么多的童年乐趣。

  单是一个小小的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纯洁心灵,谁能够从那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如此的美味呢?

  作者是一个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人,他在介绍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家乡的特产鸭蛋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详细地介绍家乡鸭蛋的结构、与外地鸭蛋的对比,鸭蛋的作用,这些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怀。

  一个出门在外的人,只要保持一颗热爱家乡的纯真的心,就会对家乡倾注一腔热血,家乡的山水、人物、风情习俗,都会深深第烙印在自己的头脑之情,终生难忘,成为挥之不去的、魂牵梦萦之情。

  我想,我以后不管远走哪里,哪怕的天涯海角,也不会忘记生我养我的家乡;我以后不管是荣华富贵,还是一贫如洗,也不会丢弃对故乡的依恋。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传承家乡的文明与和谐,沐浴家乡的温情,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

  端午的鸭蛋,吃出你的美滋美味;端午的鸭蛋,享受你的故乡之情!

  端午节心得体会 22

  赛龙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一次。端午节去了民族文化村,看了龙舟赛。

  每艘龙舟上都有很多跑者,也有很多龙舟。龙舟停在起跑线上,选手们坐在龙舟上休息。

  过了一会儿,只有一个人吹口哨,所有的龙舟迅速向前移动。每艘龙舟上,都有一名队员在前面打鼓,为后面的队员加油,其他队员在后面举起桨,拼命地划着龙舟前进。

  我看到每条龙舟都有自己的颜色。龙舟就像一条龙,有一个龙头和一个龙尾。真的很漂亮!一艘龙舟是深红色的,上面刻着精美的图案。龙舟是天蓝色的,上面有许多美丽的图案。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都刻在龙舟上,闪闪发光。有一艘棕色的龙舟。这条龙舟真的不一样。其他所有的龙舟都有图案来装扮自己,但是这条龙舟根本没有图案,只是一条普通的龙舟。这艘龙舟是木头做的。还有一种是橘黄色的龙舟。这条龙舟用小圆点装饰,非常精致漂亮!

  一开始绯红龙船很远。第二位是橙色的龙舟。但是后来棕色的龙船,不知怎么的,似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伴随着它。棕色龙舟上的队员用力划着龙舟,获得了第一名。虽然他们的`龙舟已经获得了第一名,但他们仍然不骄傲,很快就划好了龙舟。没有别的龙舟能赶上褐色的龙舟。

  最后,棕色的龙舟冲向终点线。第二艘是天蓝色的龙舟,第三艘是深红色的龙舟,第四艘是橙色的龙舟。

  这就是精彩的龙舟赛!我非常喜欢我们传统文化中的赛龙舟!

  端午节心得体会 23

  在作者的故乡,端午节的风俗真是五花八门,例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等等。然而,最使人印象深入莫过于那诱人的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小孩儿们还用“鸭蛋络子”挂起鸭蛋,又给美味增加了很多明亮的色采。

  而作者描摹的一切,在我童年的回忆找到了熟习的画面。我也是江苏人,与作者汪曾祺是老乡,而俗语说“无巧不成书”,我是江苏扬州人,而高邮是扬州市里的一个县级市,所以,我的童年自然也少不了高邮咸鸭蛋的香味。

  每次吃咸鸭蛋时,妈妈总会轻轻揭开鸭蛋头的壳,用筷子向白嫩的.蛋白里一戳,红油就一下子冒出来,这时候,妈妈就赶紧叫我来吸红油,吸得我满嘴都是,再挖开蛋白,则露出了红通通的鸭蛋黄,这类感觉已逐渐忘却了,不知甚么时候才能再吃上故乡的咸鸭蛋,我又不由后悔为甚么没有早点发现这生活中的出色呢?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十二红”,我模糊也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外婆也给我做过一次,除苋菜、虾、咸鸭蛋外,似乎还有菱角、红糖粽子、凉粉和红烧鹅,其它的我也记不清了。原来童年进的我,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正在怀念这平日的时光呢?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想勉怀生活中出色,却因记忆模糊而感到一阵失落呢?

  珍惜现在身边的出色吧,不要等到以后,失落地在回忆中翻箱倒柜。

  此情可待成追思,只是当时已怅惘。

  端午节心得体会 24

  汪曾祺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剧作家,他的家乡高邮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在《端午的鸭蛋》等许多作品中,汪曾祺以满腔的热忱,向人们介绍了高邮的风土人情,充分体现出他对自己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

  读过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我能够感觉到,在作者小的时候,过端午节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在手腕上系百索子,做香角子挂在帐钩上,贴五毒和符子,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王字,放黄烟子熏五毒,用黄烟子写草书的“一笔虎”,午饭吃“十二红”的菜,特别是从煮熟的鸭蛋中挑出淡青色的挂“鸭蛋络子”,什么时候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掉,再用洗净的鸭蛋壳,在晚上捉了萤火虫放在里面玩。可惜我没有过过这样好玩的端午节。我们过端午节时好像和平时星期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只是要吃粽子,街上有一些卖东西的,好像也是百索子、香包之类的,但是爸爸妈妈从来也没有给我买过。

  从《端午的鸭蛋》里,我还知道了高邮有名的特产——咸鸭蛋,还有成批输出的双黄蛋。作者介绍说高邮咸鸭蛋的特点是质细油多,“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都冒出来了”。奶奶经常从老家带咸鸭蛋过来,蛋黄都是淡黄色的,但是我不喜欢吃。看了汪曾祺先生的介绍,我倒是觉得高邮咸鸭蛋一定非常好吃。什么时候我一定让爸爸妈妈带我到高邮去,顺便好好品尝一下高邮的咸鸭蛋。

  端午节心得体会 25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我就想起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说、龙的节日等等,其中流传最广的就要数屈原说了。据历史记载,公元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据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汩罗江,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从此以后,每逢到了农历的五月初五,当地的老百姓都要到江边进行赛龙舟等祭祀活动,并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插艾叶,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端午节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除了赛龙舟、挂艾叶、吃粽子外,还有些地方有佩香囊、饮雄黄酒的习俗。

  我最喜欢的要数吃粽子了,粽子有很多种口味:甜的、咸的.,有豆沙粽,有枣泥粽,有蛋黄粽,还有肉粽呢。我最喜欢的是妈妈做的豆沙粽,因为它吃起来软软糯糯、香甜可口。每年快到端午节的时候,我就吵着妈妈要吃粽子,看着妈妈浸米、剁馅、洗粽叶、扎粽子,就好像闻到了粽子里飘过来的黏黏香味。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我觉得它是一个古老而又有意义的节日!

  端午节心得体会 26

  “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的“端”是“开端”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与屈原有关,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这端午节还和孝顺的曹娥有关呢。因为曹娥的父亲被江水淹死了,她到处找也找不到父亲的尸体,所以自己在五月初五跳江了,后来曹娥抱着父亲的`尸体浮了上来。人们为了纪念曹娥这种孝顺父母的精神而设置了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可有趣了,有赛龙舟、挂艾草、画额、避五毒、包粽子等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端午节的早上,就给我系上了五彩线。五彩线很漂亮,这个礼物是我最喜欢的,我心里特别开心。这五彩线可不能随便丢弃,要在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时摘下来扔进小河中,寓意是将身体中的疾病随水冲走。这五彩线中也寄托着妈妈对我的浓浓爱意啊!

  妈妈给我系五彩线后就要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糯米泡好再把粽叶洗干净。她拿起一片大的和一片小的粽叶来包。先包枣粽然后包肉粽。我妈妈包的粽子最好吃了。

  还有一个习俗,我非常感兴趣——避五毒。五毒是指蝎子、蛇、蜈蚣、蟾蜍和壁虎。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避五毒呢?老话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我们要驱赶这些害虫。我们要在此日午前,在屋角及阴暗处撒石灰或是喷雄黄酒来灭五毒、驱晦气。同时也可以将室内室外打扫干净。原来端午节也是要告诉人们要讲究卫生啊。

  今天,我带着妈妈给我系的五彩线,吃着香甜的粽子,过着这美好的传统节日,真是很开心。我还想过一次这样的节日。

  端午节心得体会 27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过去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介绍一下我自己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山东,位于祖国的东北方向。我的家乡最典型的风俗就是吃粽子了。将糯米洗净,并配几个红彤彤的小枣,用粽叶包成三角形,蒸熟。变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我最爱吃粽子了。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包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粽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时总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张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天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柍,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求真理的脚步……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了优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再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身边。今天,我们仍然过着这端午节、为的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心得体会 28

  吃,固然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如农历春节里的饺子,中秋佳节的月饼……这里面,不乏中国从农耕社会演变过来的饮食记忆,还有季节和自然中的特殊定格。不过,如果在端午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中,我们的.参与热情仅仅是吃,的满足感只是来自于味蕾和胃,甚至连端午常识都只是来自于商家店招信息时,也就失去了端午节的“初心”。

  端午节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汨罗江边,诗人末路悲悯放歌,忠心一片慷慨赴死,只因爱这个国家爱的深沉。“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的诗被屈原写满,其蕴含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丰富内涵是我国巨大的精神财富,既有政治性、社会性,也有文化性,既纵贯古今,又跨越山河。

  端午节的节俗更是“千姿百态”,传递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饮雄黄酒、佩香袋、悬艾草、插菖蒲、挂钟馗像等民俗活动,都与驱邪祛病、养生保健有关。进入盛夏各种疾病多发时段,利用雄黄、艾草、菖蒲等矿植物的药性来解毒、杀菌、去风寒,以达到健身和净化环境的目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更有龙舟竞渡、蓄兰沐浴、驱逐五毒等传统节目,反应了古人对生者生存健康状况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生活意境如果只是被食物取代,被各种商业促销打断,不仅让人意兴阑珊,恐怕还会让我们大失所望吧。

  端午节既代表过去,也代表未来,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民族凝聚力的典型象征。让民族节日传承下去,让民族文化代代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也是端午节应被赋予的含义。

  端午节心得体会 29

  “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的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

  品味着汪曾祺老人的《端午的鸭蛋》享受着阵阵民俗文化的魅力,不由想起最热闹的端午节,心中不由涌起阵阵涟漪。

  “端午节,我们那里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有姑姑或姐姐用彩色的丝线打好了络子……”

  读着读着,眼前似乎浮现着孩子们挂着鸭蛋络子,额头上用雄黄写着“王”字奔跑着嬉戏着……回忆着自己童年时的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帖五毒、帖符、喝雄黄酒……想想当时玩得不亦乐乎啊!

  曾经的端午热闹而丰富,如今的呢?

  作为现代都市的一员,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过起了“洋”节日。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早已被抛之脑后,扔给历史作记录,取而代之的.是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

  记得去年的圣诞节,大街上,树上都挂满了彩色的小灯泡,孩子们都兴奋的向圣诞老公公要礼物,所有人看起来都十分的充实和开心。而端午,确实在寂静中度过的。有些人早已忘记了端午节,只有一些老人在吃粽子,在给自己的小孙子孙女系百索子。而其他人已沉醉在城市的喧嚣中不可自拔。

  端午寄寓着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寄寓着我们祖先的人们,寄寓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今的端午,而今的古文明已经和现代文学产生了冲击,致使人们在慢慢的忘记。可是,这些文化这些民俗忘记吗?

  我们的风俗,是历史演进中不断沉淀的宝藏,所以我们在发展进步的同时,拾起那将被丢弃的文明吧!

  去年的端午,大家丢失了传承文化的机会,今年我希望可以看见往日的繁华。让民俗,让文明在我们这一代传承、升华吧!

  端午节心得体会 30

  乙亥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已经成过去,端午龙舟竞赛也已圆满落幕,得奖者欢欣鼓舞,落第者立志争先。今年的龙舟竞赛也出现了历史来没划过龙舟的村,也组织了龙舟队伍参赛的热闹局面,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见龙舟文化已深入民心。今年龙舟竞速赛从第三至第八名各名次之间的速差只有一秒多。真正赛出了友谊,赛出了水平。这都是平口镇、村各级领导精心组织,精心安排,全镇人民的积极参加与支持分不开的,可喜可贺。为了使今后平口的龙舟文化开展的如火如荼,辉煌灿烂。今年龙舟竞赛本人观后感的一些看法:

  一、参赛运动员资格要求平口划龙舟有它的历史传统,但都是平口人来主演,只有平口人才能为平口的发展壮大竭心尽力。因此,参加龙舟竞赛的队员应具有平口户籍(允许参赛的外地龙舟队除外)。在此前提下,甲村人员可到乙村来划,但一人不能侍二主。不是平口户籍但在平口镇各学校机关单位工作,或是参与平口建设的都可以参加平口龙舟竞赛。如果打算高薪聘请外地人来划龙舟,不但增加了经济负担,更违背了划龙舟娱乐的初衷。因此来年的龙舟赛,要对各队的队员进行资格审查,凡是外地的,一律不许上船参赛。

  二、竞赛规则今年竞赛规则是有据可查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就出现了让人误解的现象。如今年龙舟决赛成绩中,第三名三分零四秒,第四名三分零七秒,第五名三分零五秒,出现第五名第四名快二秒的现象,给群众造成了组委会误判的误会。当然,这种规则如何确定,还值得研究。因此,来年的龙舟赛,其竞赛规则要尽量做到大众化、明了化、公平公正化。

  端午节心得体会 31

  乙亥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已经成过去,端午龙舟竞赛也已圆满落幕,得奖者欢欣鼓舞,落第者立志争先。今年的龙舟竞赛也出现了历史来没划过龙舟的村,也组织了龙舟队伍参赛的热闹局面,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见龙舟文化已深入民心。今年龙舟竞速赛从第三至第八名各名次之间的速差只有一秒多。真正赛出了友谊,赛出了水平。这都是平口镇、村各级领导精心组织,精心安排,全镇人民的积极参加与支持分不开的,可喜可贺。为了使今后平口的龙舟文化开展的如火如荼,辉煌灿烂。今年龙舟竞赛本人观后感的一些看法:

  一、参赛运动员资格要求

  平口划龙舟有它的`历史传统,但都是平口人来主演,只有平口人才能为平口的发展壮大竭心尽力。因此,参加龙舟竞赛的队员应具有平口户籍。在此前提下,甲村人员可到乙村来划,但一人不能侍二主。不是平口户籍但在平口镇各学校机关单位工作,或是参与平口建设的都可以参加平口龙舟竞赛。如果打算高薪聘请外地人来划龙舟,不但增加了经济负担,更违背了划龙舟娱乐的初衷。因此来年的龙舟赛,要对各队的队员进行资格审查,凡是外地的,一律不许上船参赛。

  二、竞赛规则

  今年竞赛规则是有据可查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就出现了让人误解的现象。如今年龙舟决赛成绩中,第三名三分零四秒,第四名三分零七秒,第五名三分零五秒,出现第五名第四名快二秒的现象,给群众造成了组委会误判的误会。当然,这种规则如何确定,还值得研究。因此,来年的龙舟赛,其竞赛规则要尽量做到大众化、明了化、公平公正化。

  我只是一个龙舟爱好者,在此龙舟竞赛已落幕,祝平口龙舟文化红红火火,名声远播,为建设宜居、幸福、平安平口喝彩。

  端午节心得体会 32

  我也有一兄一妹,分别在江苏和浙江,端午节只在群里发了端午节安康的图片,算是应了节,应了景,而非眼前的兄妹可以有直接的生计,可以相处一起。按照他们的岁数,应该父母健在,卖完樱桃就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的。而我们兄妹却各自一方,父母几年前就不在了,与眼前的这对兄妹相比,大约是同样的亲情,不同的人生。

  真正的亲情应该无关贫富,无关贵贱。联想到家家户户的这种亲情,有些可能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有些可能远隔天涯彼此思念,有些可能形同陌路无关痛痒,有的可能反目成仇断了来往……

  血缘的关系在我看来是所有关系中最亲最近的了。前一阵,我的大舅不幸去世,亲戚建了个群,有些是很小时候见过的,有些则根本没见过。一下子那么多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戚冒出来,还真有些不可思议的奇怪感觉。但是,血缘一下子把我们拉近了,这种亲情让我们约定,有机会见面,弥补我们以往的欠缺,弥补我们的长辈在世时我们因为依赖而缺失的交往。父母们离世后,我们反而应该更密切地联系,毕竟我们身上有同一个家族的血液在流淌,而且家族的基因导致的外貌也很有些相象,尽管我们可能会操着不同的方言,从事不同的工作,经历不同的人生。

  我还认为,血缘关系只可以背叛,却不可以改变。有些血缘的亲情即使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却否认不了这种血缘关系的存在,至于这种关系存在的意义,亲如一家的'与形同陌路的、反目成仇的理解肯定不一样。

  端午节了,突然就想到亲情,其实还有层原因,就是大约2003年的端午节,曾写过一篇文章,怀念小时候妈妈包粽子的情形,写文章时妈妈还在世。而今,父母已去世多年,成了孤儿的我,格外怀念这份亲情。

  端午节并不是团圆节,却总有点伤感在其中,不知道是不是有纪念屈原老先生的原因在其中。2020年的端午节,这样的一篇文字算是对亲情的重新解读,也是一种纪念和牵挂。

  最后,还是祝福所有血浓于水的亲情都能够彼此真的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端午节心得体会 33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等待已久的端午节。下午,我刚回到家,就见妈妈与奶奶专心致志地包着粽子,只见奶奶手中拿着粽叶,卷成陀螺形,放入米和蜜枣,之后就包成四角形。我看了之后觉得又有趣,有简单。

  于是就走上前去说道:“我也来包粽子好吗?”奶奶和妈妈爽口地答应了。我也学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拿来粽叶卷成陀螺形的,我卷啊,卷啊,可卷起来的就是没有妈妈和奶奶的好。我不灰心,一连卷了好几次,终于卷出了一个令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形状,可拿来与奶奶和妈妈的一对比,哎呀,还是别有差距。我心里想:“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包地不好那是理所当然的了。”当我放上米时,米好似一个个顽皮小孩从上面倒下去,下面漏出来,我倒了半天见米还不满,才发现我的棕叶有一个很微小的洞,又看了看奶奶和妈妈放米的时候,米好像一个个乖娃娃,随妈妈奶奶任意摆布,妈妈见了,说:“这样的粽叶不“合格”。

  我又做了一次,这一次我做得很精细,很细心,尽量满足妈妈对我的要求,几分钟后,我欢呼起来:“哦,成功咯!”我终于做出了一个最好的粽叶。再一次放上米,米也不再像顽皮娃娃那样,而是乖乖的躺在它们的“小疽园”里。要把米全部包裹起来了,我左一片叶子,右一片叶子,把米遮拢,尽量不撒到外面,可是还有一些米像娃娃还没有玩够似的',又跑了出来,无奈,我只好不管撒出来的米了,继续包我的粽子。为了不在让米再次撒出来,我又多用了一片粽叶当做“外衣”捆上线,

  一个怪怪的粽子出现在我的眼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是进我最大的努力包出来的,我也非常满意,奶奶和妈妈见了还夸我做地不错呢,我听了美滋滋的。过了一会儿,粽子蒸好了,我拿着自己的“作品”吃了起来,觉得不其他的粽子好吃多了,因为粽子是自己做的,吃起来肯定香。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开心,真有趣啊!

  端午节心得体会 34

  在我的家乡,人们喜欢春节。大人喜欢春节的热闹。孩子喜欢吃饺子,喜欢收红包,我觉得不是。印象中,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都不是特别的节日,印象最深的是端午节。

  端午节最有趣。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说到粽子,我很激动。在我的家乡,粽子是用浸泡过的糯米包裹在竹叶里,然后在锅里蒸。这样,米饭就有了竹子的味道

  不一会儿,就割了一小捆。回到家,爸爸把艾蒿插到房檐上,密密麻麻的的一排,像一队士兵在为我们家站岗。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插艾蒿,爸爸说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村子的人都特别坏,上天派一个神仙来调查,决定要惩罚他们。神仙驾着祥云来到村子的上空,突然看到一个妇女带着俩个孩子往村里走,她怀里抱着一个大孩子,地上却领着一个小的孩子。神仙感到非常奇怪,就落下云头,来到妇女面前,问她为什么。

  妇女回答说,因为小的孩子是自己的,大的孩子是邻居托她照管的,所以她要把大孩子照管好。神仙听完,觉得这个妇女是个特别善良的的人,决定要救她,就对她说:“大姐你好,您是个善良的'人,请您把这些艾蒿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天亮前插到你家的房檐上,就会保佑你家平安无事了。”说完,神仙就化作一股青烟回上天去汇报去了。

  妇女回到家,按照神仙的指示插好艾蒿,想到插艾蒿能保平安,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全村人,全村人都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插好了艾蒿。端午的早晨,神仙再次来到这个村子的上空,决定放火烧掉这个村子,可定睛一看,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插着艾蒿,不知哪一家是那位善良的妇女的家。神仙知道是善良的妇女想救全村人,于是成全了她的美意。从那以后,人们就在端午这天起早插艾蒿,以此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端午不但有粽子这种美食,还有“插艾蒿保平安”这么美好的传说,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要传承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我爱端午!

  端午节心得体会 35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讲了屈原的感人故事。他爱国、有才干,并且深受百姓的爱戴,可是楚王却听信了其他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不再重用他。后来楚国被秦国占领,他感到报国无门,在万分悲愤之下,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当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涌到江边去呼唤、打捞,向江里投食物,倒雄黄酒,希望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所伤害。因为那天刚好是五月初五,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为了纪念屈原,人们都会向江中投粽子。

  我在这个教学活动时,觉得故事情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有点深奥,怕引起不了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就采用了提问教学法,让幼儿一边看图片我一边提出相应问题。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我觉得有几点值得反思:

  一、自己设计的问题太多,显得杂乱无章。

  既然决定向幼儿提问,我就设计好了许多问题:比如“端午节有那些习俗?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投江自杀呢?他投江后人们是怎么做的?后来为什么向江中投粽子?”设计这些问题时,我也考虑到了问题太多,但又想不出如何更好的设计。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故事内容,想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含义,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现在想想,不如把问题简单化,让孩子们看着图片自己讨论她们的看法则更能引起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

  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故事的内容有点深奥,幼儿在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有点耐不住性子,更何况老师还设计了那么多的问题。请幼儿回答的时候,我发现幼儿举手发言的比平时上童话故事时要远远的少很多。明显,我的问题没有激起幼儿的兴趣。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果幼儿对教学教学内容没有了兴趣,那么这就是老师的准备不足,也可以说是一堂失败的课程。在以后的类似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加注意。

  端午节心得体会 36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春节演绎了举国同庆的欢乐祥和,元宵节承载了新年新希望,清明节是慎终追远的情感体验,中秋节则见证了“天涯共此时”的浓郁亲情……这些节日之所以延续千年传承下来,就在于她们所具有的浓郁民族情感和深厚寓意。

  不可否认,由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的节日民俗文化有所淡化。以端午节为例,很多人对端午节的意义知之甚少,生活在高楼大厦中的.孩子们不识菖蒲、艾条模样,没有条件参加赛龙舟,也就难怪他们把“端午节”视为“粽子节”“吃货节”了。

  在这个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转化的时代,传统节日仪式上的淡化虽难以避免,但节日若是被人们淡忘,甚至寻觅不到一息对传统节日的记忆,那将是危险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传统文化滋养,不尊重不善待传统文化,难免逐渐丧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弘扬传统节庆文化,让人们懂得怎么过节,也发自内心地喜欢过节,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重视的课题。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要有所作为,积极支持和鼓励民间以多种方式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文化韵味。比如,可以多举办一些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体验和感受传统节日文化。此外,节日文化的传承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比如,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开发一些物美价廉的节庆文化产品,利用新媒体多创作一些易于传诵的节庆宣传品。

  尤为重要的是,文化和教育部门亟须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将民俗文化内容写进课本,融入课堂和社会实践中,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使青少年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

  端午节心得体会 37

  精彩。何为精彩?何处有精彩?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变亦不少精彩,只是缺少了发现“精彩”的眼睛。而我又何尝不是这样,从来都会忽略身边的那些小事,从而错过它们有可能带给我的惊喜与欢乐。

  不过,从我开始与这篇文章起,我不会再与生活中的精彩擦肩而过了,因为《端午的.鸭蛋》正让我体验了一回由小事而引出长篇大论的“精彩”,让我的味蕾上都残落着咸鸭蛋的美味。

  在作者的家乡,端午节的习俗真是五花八门,例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等等。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莫过于那诱人的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小孩儿们还用“鸭蛋络子”挂起鸭蛋,又给美味增添了许多明亮的色彩。

  而作者描摹的一切,在我童年的回忆找到了熟悉的画面。我也是江苏人,与作者汪曾祺是老乡,而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我是江苏扬州人,而高邮是扬州市里的一个县级市,所以,我的童年自然也少不了高邮咸鸭蛋的香味。

  每次吃咸鸭蛋时,妈妈总会轻轻揭开鸭蛋头的壳,用筷子向白嫩的蛋白里一戳,红油就一下子冒出来,这时,妈妈就赶紧叫我来吸红油,吸得我满嘴都是,再挖开蛋白,则露出了红彤彤的鸭蛋黄,这种感觉已逐渐忘却了,不知何时才能再吃上家乡的咸鸭蛋,我又不禁后悔为何没有早点发现这生活中的精彩呢?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十二红”,我隐约也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外婆也给我做过一次,除了苋菜、虾、咸鸭蛋外,好像还有菱角、红糖粽子、凉粉和红烧鹅,其它的我也记不清了。原来童年进的我,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正在怀念这平日的时光呢?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想勉怀生活中精彩,却因记忆模糊而感到一阵失落呢?

  珍惜现在身边的精彩吧,不要等到以后,失落地在回忆中翻箱倒柜。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端午节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端午节心得体会10-11

端午节的心得体会09-07

端午节心得体会12-15

小学端午节心得体会03-01

有关端午节的心得体会05-10

端午节个人心得体会02-17

端午节心得体会14篇02-09

端午节活动心得体会03-26

端午节的心得体会通用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