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时间:2022-12-14 09:45:1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精选22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精选22篇)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1

  《数学课程标准(20xx)》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学习经验。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实用性,从生活的角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能够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学习经验。如在学习“租船问题”时,很多学生很难较好的理解为什么车的座位应该比人多,但又不能多太多的问题。若我们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生活情景模式中去考虑这个问题,那么学生将能很好的理解这些问题和条件。如我们可以用班级出游“租车问题”代替课本中的“租船问题”,那么学生便会提出车座数量应该大于或等于班级人数这一问题,并能够在车座空位较多的时候理解不划算、浪费等问题。如此一来我们也能较好的解决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问题,更好的帮助学生加强对“租船问题”的理解,促进学生考虑问题能力的更好发展。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受到启发,在未来的学习发展活动中也会更加的严谨,考虑问题时也会更加的注意细节,进而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估算”、“认识钟表”,“年月日”的知识,以及各种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学生在学习数学之前的思维并非一张白纸,他们有很多生活经验,我们要积极的引导他们将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学习,从而提升“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

  二、将单独的知识点转化为“知识串”。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比较多,传统的数学观念更注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总是将各个知识点一个个的加以落实,并辅以强化训练,这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分数”,所以学生学得很有压力,更不用说在数学中获得综合素养了。学习新课标之后,我们首先需要改变自身的错误教育观念,并能够结合“核心素养导向”更好的转化自身的教育理念,如结合科学化的教学观念实现学生的数学能力的综合发展。

  我们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重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也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无法结合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遵循知识的认知规律较好的设计数学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理解速度很慢,学习效率差。如教学“分数”部分知识点时,觉得这部分知识不难,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讲表面现象,而对与分数的本质、分数与整数、小数之间的关系、分数运算法则与整数、小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都轻描淡写,学生则可能因自身的理解能力较弱而出现较多的学习问题,慢慢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畏难心理,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数学素养也不会得到提升。

  三、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是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在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导、计算、验证等方法更好的理解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预习就是一个变“我要学”的好方法:学生通过预习明确学习内容,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习题,对那些存在疑惑的新知识进行探究、思考。学生在预习时没弄懂的地方,在课上就非常专心地听别人讲解。确实,不依靠老师自己也能独立思考学会知识,而且自己学会的知识是不容易忘记的。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一些新知识,有了一些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学生就愿意上课。在课堂上,当老师提问问题,他回答对了,会很有成就感。在预习中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会促使他更愉快地学习。

  其次,就是要在教学过程进行的“探究”学习也是“我要学”的表现。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一门学科,不是使他们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应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教给学生不仅“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2

  为了更加深入的学习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20xx年7月7日到8日,我们一起通过线上学习了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讲座。通过本次培训,我对新课标有了新的理解,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去体会数学,积累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去体会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为应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灵活利用己有的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习惯对比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我认为正确理解课程标淮的基本理念是教好数学的关键,因为基本理念是教学的导航。例如,原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的标准: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两者都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但后者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教育。这就更加要求教师注意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灵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在教学中通过数学教育,学生获得的核心素养就是教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终极目标。学生在本人参与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的是经验的积累。是过程性目标的拓展,是四基的继承发展。把核心素养表述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通过对现实世界中基本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观察,学生能够直观理解所学数学知识及现实背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比数学抽象更加上位。能够在生活实践和其他学科中发现基本的数学研究对象表述事物之间简单的联系与规律。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探究。养成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与习惯,发展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数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与解释世界的思考方式,我们要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法则的发生与发展,数学基本概念之间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能够合乎逻辑的解释或论证数学的基本方法与结论,分析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能够探究自然现象或现实实情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发展质疑问题的批判性思维,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和理性精神。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领悟教材、回归课堂,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专业能力,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数学的乐趣。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3

  新课标的实施,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需要我们日后仔细体会,并且积极投入其中。

  本次新课标新增了尺规作图的知识点,尺规作图其实一直是学生的弱项。以前,我们要求学生学会5种基本尺规作图,但在中考指挥棒下,似乎我们只强调了“角平分线”和“中垂线”这两种,所以学生也淡化了这一块的内容。既然本次有新增的内容,那么我们一定要引起注意,把这一块的知识重新夯实起来。另外,尺规作图和理解图形是互相联系的,学生只有很好地理解图形才能分析用何种尺规作图,相反,尺规作图也对图形的理解有提升作用,这也是为孩子们日后接触数学工具,例如几何画板,网络画板等提供了一个思维知识储备。这与新课标中强调的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相吻合。新课标中提到了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我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们先接触几何画板、希沃白板等画图工具,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4

  夏季送爽学意浓,跟着专家学课标。今天有幸跟着史宁中教授进一步研读新课标,让我对新课标又有了新的理解。

  史宁中教授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展开说明。首先,他指出了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这两个新课标的修订要点;强调了数学的三个基本思想。其次,具体说明了核心素养三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所能培养的能力。听完这点,让我能够将核心素养与数学基本思想联系起来,同时让我更加领悟到写教学目标的方法。最后,史教授具体说明了小学数学四个领域的内容变化。其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共同点为是将之前的进行整合。特别注意的是方程的学习变到了初中,百分数移到了“统计与概率”模块。教授还重点讲到了这两个变化的道理。教授在末尾提到小学抽象的教学应是在形式上去掉名词,实质上舍去背景,最终抽象出本质。

  再一次聆听新课标解读,让我有了一种新的感受。新在让我知道了核心素养与其他方面有更加紧密地联系,新在让我更能厘清新课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感谢教授带来的精彩解读。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5

  听完了史宁中教授对于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我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从我们教育改革的大背景来看,目前我国的教育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过程学生亲身经历和获得经验。同时提出数学的三大基本思想,分别是抽象推理和模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数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可以说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让其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史宁中教授强调此次课标所有学科的两个共同点:一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要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所以我认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通过数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依靠单纯地灌输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新课标的发布无疑是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更应该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6

  20xx年8月18日矿区数学教研室组织老师们在xx市第十二中学进行了《新课标解读、高效课堂构建》的培训活动。这次培训特地请了xx教研中心的石颐园老师讲解。通过这次培训,大家都学到了很多。

  本次培训石老师以崔永元的亲身经历作为对数学学习的探究入题,引出了“数学是什么”,让我们深思究竟该如何解读,如何引导学生接受、并认识数学。石老师接下来从“整体感知、了解背景;研读精要、体会变化;基于标准、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对比历次课改,及课程标准内容的变化,让大家更明白了国家对数学教学的重视,通过培训让我认识到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20xx版中强调: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语音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培训中石老师结合具体课例,解读了课程标准、教材在备课过程中重要作用。通过石老师的解说,我们更加清晰的知道了认真备课的重要性,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更深层次的挖掘课标、教材、了解学情,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丰富教学方式(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

  通过这次培训,我看到了课程标准的变化,明确了下一步的教学主方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研读课标、对比变化,更深的理解变化的意义所在,深挖教材、关注学生的发展,尽最大努力让学生知道“数学是什么”,并因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学会学习,爱上数学学科。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7

  史宁中教授从课标修订的背景、核心素养的理解及内容变化与建议三个角度对课标新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为我们更准确深入地理解新课标及调整教学提供了思路。

  20xx版课标最大的变化有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并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也应转变教学理念,调整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逐步培养核心素养;二是在课程内容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业要求”“教学提示”

  明确了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细化了要求,增强了可操作性,让老师们更加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三是主题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知识整合建立知识网络,促进学生知识迁移。我们常常说“教是为了不用教。”当知识之间进行勾连整合之后,知识就不是越学越多,越学越复杂,而是越学越少,越学越简单,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不用教”。

  总之,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应与时俱进,形成新理念,探索新方法,迎接新挑战!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8

  在今天,我线上学习了史宁中校长关于《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整体解读》这一讲座。在史宁中校长的讲解下,我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史宁中校长结合历年的旧课标,详细介绍了20xx年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与要点,并指出了20xx年课程标准的重点——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内容以三个维度展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通过事宁中校长的讲座,我感悟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通过教学教育,让学生获得核心素养。发展核心素养的方法,就是设计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将跨学科的内容和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如用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价格单位,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发展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发展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9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身为数学老师教学的根本应该就是《数学课程标准》了吧。趁着假期时间,通过研读《数学新课标(20xx)》,我的感悟如下:

  第一,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相得益彰,正是本轮课标所提出的明确导向。

  第二,牢牢抓住“逻辑思维”这个核心。首先,第一次提出了“了解代数推理”,代数推理就是通过数学证明,等式变换等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终达到想要的结果。再者,多处对“尺规作图”重新要求,也可归结为“逻辑思维”的重视。因为“尺规作图”并非画出图形这么简单,作图背后正是数学原理的解析。

  第三,对概念教学的充分重视,大单元思考对教学提出了高要求。

  第四,与时俱进,统计学的大幅度变化,跨学科学习的提出,是数学面向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及时举措。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10

  20xx年8月18日,我参加了矿区组织的暑期《新课标解读、高效课堂构建》的培训,为期一天的培训收获颇多,聆听了太原市教科研中心教研员石颐园专家的解读,我对新课标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对于数学课程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点收获:

  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理解

  数学不仅只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的三大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数学研究过程是通过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通过推理得到数学结论,通过模型搭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而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表述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学眼光的内核是数学抽象,它体现了数学的一般性;数学思维的内核是逻辑推理,它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数学语言的内核是数学模型,它体现了数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该贯穿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想培养的过程,这也许在一节课的教育中实现不了,但应当作为教师数学教育的“魂”,这将为学生提供正视和探究世界的方法。

  二、对未来数学课程研究方向的把握

  本次课标修订的两大要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这说明未来数学课程将会聚焦于学科育人和跨学科教学,也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应当致力于研究的大方向。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我们应该注意到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在课程内容结构化调整的基础上把握好每个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同时,新课标对各个内容领域都进了细微调整,提醒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

  三、对今后教学实施的建议

  石老师通过大量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建议,包括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等等。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丰富教学方式。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

  2、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整体分析数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分析主题一单元一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主要表现。

  3、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注重创设真实情境,重视设计合理问题。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11

  今天的讲座由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总体情况介绍》展开。史教授先介绍了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与要点,接着向教师们着重阐述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表达,最后详细分析了新版课标的内容变化并提出宝贵建议。

  十八大、十九大分别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并且为了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让课程标准的修订势在必行,以更好的为数学教育指明方向。

  数学核心素养表述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一年级是学生核心素养的萌生期,在教学中特别应该关注孩子们用数学眼光观察、用数学语言去表达。以“加减混合”的教学为例,学生在观察天鹅图片时从数学眼光去观察天鹅的变化,抓住天鹅飞来、飞走的时间逻辑关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最后用数学语言即加减混合算式清晰表示出来。只有当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真观察,理清楚天鹅的逻辑变化,最后用数学语言表达自然而然地顺势而出。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12

  吴正宪教授要求学员们带着两个问题展开学习和分享,即:“20xx版数学课程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和调整,她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和“如何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落到课堂实践中?”让数学课堂更温暖、更智慧、更丰富,让孩子们都能在课堂教学的生活中都有实实在在的进步。

  史宁中教授的《义务教育数学标准修订总体情况介绍》从“课标修订的背景与要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表达”、“内容变化与教学建议”展开数学课标修订总体情况的介绍。

  通过学习,让我明白课程改革是从上世纪的教学大纲发展到如今的课程标准,也就是从双基到四基、从四基到核心素养,从以往注重结果性教育到注重过程性教育发展的变化,明确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经验的积累;新课标注重各学科的融合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课标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学相长;义务教育数学总目标“三会”,统领四基、统领四能、统领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的学段的变化体现在主题整合原则,形式上基于抽象,理念上强调核心素养;教学上应该注重整体设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数学化的过程培养。

  我的理解是课程标准类似于国家的宪法,专家的各模块的解读相当于司法解释,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有所悟,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实践中。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13

  通过学习新课标,聆听石老师的讲座,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数学是什么,数学在形成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更加懂得了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国家未来人才方面所担当的责任之重大,更加要遵循新课标,上好每一节课。以下是我的具体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了解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边的教学活动,而是师生双向交流,交往互动,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是学生围绕着教师设计的课堂这条主线,思维高速运转,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有能力的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成就感的喜悦,创新思维活花的迸射。

  二、通过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课堂教学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通过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数学教学要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同样也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既要保证学困生能学得进去,又要保证基础生的整体发展,更不能压抑尖子生的个性及特长,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做每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支持者,做他们学习数学的坚强后盾。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坚定新课程的理念,坚持实施新课标,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使得我的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都能有所收获,既学到数学知识,又有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数学思想的形成。使得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着不同的发展,为他们能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的有用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14

  十分有幸参加了本次江苏省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师网络培训,本人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xxxx年版),开阔了视野,有了全新的全面的体验。《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沉淀,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观察、重操作,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体验性经验。其次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地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学生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下面本人就结合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进行浅淡。

  例如,数轴的认识,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全班分为三个大组分列排好,第一位同学举一个箭头代表方向,任意指定某位同学作为原点位置,把o写在大卡片上,挂在相应的同学的胸前。各人代表数轴上不同的整数点。由教师发出-3,1、大于2的数等指令,符合教师指令的同学要举手,比赛各个小组的正确性高低。学生通过扮演实数,合作成数轴这一游戏,既掌握了知识,对数轴的数和点有了深刻的了解,又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节课时,本人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配合演示,给学生视觉的刺激。整个过程不是仅仅为了回忆,而是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能,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让学生明白可以用剪拼法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求面积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知。这样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促进知识内化,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而且长智慧。

  多让学生参与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远比我们老师口头说教的效果好得多,所以,我认为我们老师应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这是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前提和核心。没有经历数学活动,就谈不上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15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xx年版)》,此次修订进行了系统性设计,在课程内容结构、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进一步优化了学校育人蓝图,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更加精准的定位和导航。

  认真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认为具有“1+4+7”的特点,即是围绕一个重点,体现四个关注,增加七个变化。

  “1”是围绕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这一重点,就是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4”是体现关注学科融合和内在联系、关注数学内容的主线和核心素养培养的一致性、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关注数学结果的形成,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7”是增加七个变化,即:

  一是明确了数学核心素养为“三会”。强调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明确界定了推理意识和推理能力,数据意识和数据观念,模型意识和模型观念;把初中阶段的核心素养表征归纳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9个方面。

  二是更新义务教育学段划分。义务教育数学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其中,“六三”学制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三是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更新了课程内容,新增“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强调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四是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依据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形成了教学评的闭环。引导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把“学什么”、“教什么”、“考什么”解释的明明白白。

  五是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建议。改变了过去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六是发挥教学评价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特别指出在教学评价时要基于核心素养转变评价方式,比如要从概念记忆转变到概念理解,要从几何证明转变到几何证明+代数证明,要从回答问题转变到提出问题等,均是要与对应的数学核心素养匹配。

  七是建构教研培训系统设计。强调区域教研应重视顶层设计,校本教研应建构常态化教研共同体,创新教研方式,教师培训应着眼新理念,强化整体性,突出关键点,注重实践性,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16

  今天的讲座由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总体情况介绍》展开。史教授先介绍了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与要点,接着向教师们着重阐述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表达,最后详细分析了新版课标的内容变化并提出宝贵建议。

  十八大、十九大分别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并且为了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让课程标准的修订势在必行,以更好的为数学教育指明方向。

  数学核心素养表述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一年级是学生核心素养的萌生期,在教学中特别应该关注孩子们用数学眼光观察、用数学语言去表达。以“加减混合”的教学为例,学生在观察天鹅图片时从数学眼光去观察天鹅的变化,抓住天鹅飞来、飞走的时间逻辑关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最后用数学语言即加减混合算式清晰表示出来。只有当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真观察,理清楚天鹅的逻辑变化,最后用数学语言表达自然而然地顺势而出。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17

  吴正宪教授要求学员们带着两个问题展开学习和分享,即:“2022版数学课程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和调整,她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和“如何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落到课堂实践中?”让数学课堂更温暖、更智慧、更丰富,让孩子们都能在课堂教学的生活中都有实实在在的进步。

  史宁中教授的《义务教育数学标准修订总体情况介绍》从“课标修订的背景与要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表达”、“内容变化与教学建议”展开数学课标修订总体情况的介绍。

  通过学习,让我明白课程改革是从上世纪的教学大纲发展到如今的课程标准,也就是从双基到四基、从四基到核心素养,从以往注重结果性教育到注重过程性教育发展的变化,明确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经验的积累;新课标注重各学科的融合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课标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学相长;义务教育数学总目标“三会”,统领四基、统领四能、统领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的学段的变化体现在主题整合原则,形式上基于抽象,理念上强调核心素养;教学上应该注重整体设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数学化的过程培养。

  我的理解是课程标准类似于国家的宪法,专家的各模块的解读相当于司法解释,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有所悟,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实践中。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有很多关于数学教学的新思路,新要求,通过聆听石颐园老师关于新课标的解读,引发了我对后续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修订后课标精神有了诸多思考。

  一、关于课程性质与课标理念的调整

  《课标(2022版)》丰富了对课程性质的描述。对数学的总体描述更为具体—数学是抽象的,数学是工具是语言,数学的应用广泛。另外重点强调数学的育人价值。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应坚持育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品格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标(2022版)》课程理念中新增核心素养以及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我们应该注意到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课程内容结构化,提出大单元、核心概念、跨学科等。学生的发展是结构的,那么内容就应该结构化,学生的发展不是单一的,一条一条的,是以一个核心为根本,其他知识点串起来织成的一张网,这些用来织网的知识点,不仅是本单元的知识点,更是本领域,其他领域,乃至其他学科的知识点,甚至包含了文化教育的内容,这样的教育才是一个人完整的教育,所以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我们教师要在课程内容结构化调整的基础上把握好每个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二、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理解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的三个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数学研究过程是通过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通过推理得到数学结论,通过模型搭建数学和现实世界的桥梁。而石老师重点强调了新课标中的“数学核心素养”集中到“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同时解读了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一致性、阶段性。因此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该贯穿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想培养的过程,将核心素养学科化、学段化、甚至具体到数学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当中。课标提出要设计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也是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站在大单元的台阶上,提炼和牢牢抓住核心基本知识点,从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很好的发展学生。

  三、教学目标的设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功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通过聆听石教授的解读,我知道了如何制定教学目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然后结合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及教学提示。目标设计正确体现“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课标》的“总体目标”和“内容要求”的指导下,设置陈述性课堂教学目标;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学生在学习后“四基”“四能”上发生的变化;目标与内容紧密结合;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测;可以按照“通过(经历)X,能(会)Y,发展(提高体会)Z”的格式撰写,其中X表示数学活动过程,Y表示应会解决的问题(显现目标,主要是具体知识点目标)。Z表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关键能力(隐形目标)。

  四、新增学业质量

  这是一大创新点,首次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专门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作业设计、改革考试贫家等方面都呼应了“双减”的要求。

  五、研读教材、教参以及课标

  教师要通读教材,站在核心素养的高度看教材,做题理解教材,

  用新课标理念作支撑点解读教材,解读教材整体结构即编排体系,了解新旧知识衔接,关注教材中的数学本质,探究数学的精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灵魂-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参其实是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每一部分的编写意图,因此教师需要反复读,反复思考。课标明确指出了对某一个知识点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因此教师需要摘录并正确理解其中的行为动词。

  六、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促进深度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指出“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是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零散的知识整合成一个主题单元,通过对核心知识内容进行集中的深度探究。强调学科大观念,以大项目或大任务完成学习,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本质、蕴含的思想以及学生素养的培养。

  通过本次学习,我不仅了解了新课程标准修改的内容、修改的教学要求,还明确了修改的目的和意图,更感受到了新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性与指导性,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当下教育改革的风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更深刻的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宗旨和内涵,力求在我的教学中无限放大它的实际存在性,力求让我的课堂也充满着浓浓的新课程情怀。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19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指出: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也指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本次课标修订的要点一是落实“立德树人”,二是实现“学科融合”,这是所有学科宏观的目标。而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孩子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们主动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于表达。

  1、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通过数学的眼光,可以从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中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活动,发展创新意识。”

  在课堂之中不妨多给学生们一点时间去观察、发现、思考。陈旧式的灌输学生各项基础知识,算理算法,重复性的一次次练习,让学生们顿感疲惫和厌倦。像语文习作一样,让很多学生总是头疼,字数写不够,但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过后总能有源源不断的话语。在生活中所获得的感知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因此,培养孩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让他看到的苹果不只是又大又红,像小姑娘害羞地红脸蛋。而是数一数一筐有多少个苹果;一斤苹果多少钱;这些苹果堆成的是什么形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

  2、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通过数学的思维,能够根据已知事实或原理,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构建数学的逻辑体系;能够运用符号运算、形式推理等数学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能够通过计算思维将各种信息约简和形式化,进行问题求解与系统设计。”

  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引起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有时候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之中,最好的课堂应在生活之中。如:学习百分数意义在哪?当然在于运用,我们生活用到百分数的地方太多了,在购物时比较哪种折扣方式更加的实惠?那杯糖水会更甜一些呢?哪款衣服消费者更喜欢?哪个景区游客的满意度高些?

  再如,有一堆货物需要运输,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运输的方式最优化?清点物品时,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快速的清点完毕?很多事情要去做,怎么合理安排时间?这些都需要学生去生活中尝试,去探索大千世界、万物宇宙,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这些问题,或许下一个牛顿就在其中。

  3、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通过数学的语言,可以简约、精确地描述自然现象、科学情境和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能够在现实生活与其他学科中构建普适的数学模型,表达和解决问题;能够理解数据的意义与价值,会用数据的分析结果解释和预测不确定现象,形成合理的判断或决策。”

  小时候听说晚上如若是满天繁星、月亮高挂,第二天必是晴天。其实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统计,就能得出这听说的结论真实的可能性。当孩子弄不清五加二加三等于几时,五个苹果加两个苹果再加三个苹果的.表述让孩子茅塞顿开。生活中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对于不确定的事物也可通过观察、思考,推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从而实现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形成与其他学科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如果我们时常在教学中为学生渗透了一些物理、地理、化学的小知识,不仅能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其他学科的探索也是充满了好奇。

  “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的教学应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课本,不拘泥于教师,鼓励学生到现实世界中去观察、发现、思考、探索、表达万千世界中无处不在的数学。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20

  炎炎夏日,丝毫不减弱我校教师对专业成长的渴求。这段时间,我认真研读了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聆听了多位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收获颇深。

  一、数学新课标有哪些变化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组成,以数学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主线循序渐进,每个学段的主题有所不同。

  1、“数与代数”之变

  数与代数在小学阶段包括“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大主题,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加强了字母表示数的理解,把负数、方程和反比例移到初中学习,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把一些常见量的学习内容移动到了综合与实践领域,把百分数相关知识移动到了统计与概率领域。

  2、“图形与几何”之变

  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第一学段变化不大,第二学段要求会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可借助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周长,把三条边画到同一直线上,感知线段长度的可加性,一般性地理解图形的周长。第三学段要求会用直尺和圆规画三角形,探索为什么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基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推导出相应的结论。总体来说,强调几何直观,增加尺规作图的内容,通过动手操作环节理解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概率”之变

  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新课标把百分数作为统计量,放到统计与概率里,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可以更好地表达和理解百分数,体会百分数中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4、“综合与实践”之变

  新课标把部分学习内容调整到综合与实践领域,以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的形式呈现,强调跨学科融合,与生活和传统文化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第一学段包含“数学游戏分享”、“欢乐购物街”、“时间在哪里”、“我的教室”、“身体上的尺子”、“数学连环画”六个主题活动,第二学段包含“年、月、日的秘密”、“曹冲称象的故事”、“寻找‘宝藏’”、“度量衡的故事”四个主题活动,第三学段包含“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校园平面图”、“体育中的数学”这三个主题,还提出两个项目学习活动——“营养午餐”和“水是生命之源”。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

  5、其他变化

  新课标由之前的三个学段变为四个学段,其中小学1-2年级一个学段,3-4年级一个学段,5-6年级一个学段,初中7-9年级一个学段。学段变化是为了更好的衔接知识点,凸显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新课标还增加了“学业质量”的内容。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依据义务教育各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表现、各学段课程目标及学业要求,评估学生核心素养达成及发展情况;新课标在小学注重符号意识、数感、量感、空间意识和几何直观,在低年段数学核心素养表现更具体,更侧重意识,高年级学段更侧重能力培养。

  二、我们如何应“变”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和“启智增慧”的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课标明确界定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向三个维度: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结合我校“适子教育”的育人理念和“适子课堂”、“适子强师”等办学特色,教学中我们要以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和理解数学,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德育素材,结合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有教育家说过,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将停止教学。教师必须先成为学习者。新课标要求“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需要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积极践行新课标,配合学校信息技术2。0提升工程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扎实掌握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使用技术,利用好101教育PPT软件、粤教翔云公共资源服务平台、电子白板等设备和资源,尝试使用ArticulateStoryline等软件制作互动式微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为学科融合奠定技术基础,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作准备。

  3、实现跨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

  新课标指出,教学要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中感悟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发挥育人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数学主题活动中,学生将面对现实的背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项目学习的设计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重点,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我校数学科组正积极研究有关数学“项目式学习”的课题,探求跨学科融合的规律、途径、模式、策略,我们将结合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学习内容,从数学“综合与实践”部分选取适合跨学科学习的内容,按PBL任务法建构项目式学习的课堂模式。这一课题的研究,将对我校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积极投身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21

  数形结合是探索数学新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也提出了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数学知识,原因在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等都较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图形、计算方法等进行理解,尤其是对于新课标提出的“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更是有难度。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实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概念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与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概念在各个阶段的呈现方式也就不同。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概念一般是以图画式呈现,随着理解能力提高,数学概念逐渐以描述式的方式呈现,再到中高年级定义式逐渐取代图画式和描述式。

  ②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概念很抽象抽象的,需要借助直观具体的事物进行直观教学,在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数学概念。

  ③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维发展有阶段性,数概念通常会分阶段地渗透到各个知识点中。

  我们在概念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不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过程。传统教育过分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发生过程,导致部分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偷懒”,出现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地现象。没有真正理解的记忆很快就会忘记,而且当题目难度系数增大时,由于对概念的不理解思维被固定,也很难再正确地解决问题。

  数学概念教学内容的孤立。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会因为教学进度、一节课的时长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等,而将数学概念内容和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分成两节课来上,这样就使得数学概念与其他相关知识脱离开来。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弊端在于知识比较分散,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归纳数学概念时一带而过。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原本就不利于学生理解接受,因此教师对数学概念的不断重复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或者说对数学概念教学的忽视,在总结归纳数学概念是一带而过,没有留给学生一定的消化时间,导致对概念理解不透彻,在后续的学习中跟不上节奏,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

  二、数形结合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概念教学的过程包括引入概念、理解建立概念,灵活运用概念即概念的巩固这三个步骤,这几个步骤都可以应用到数形结合。

  1、利用数形结合法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恰当地引入概念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概念的学习。因此在引入概念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概念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所熟悉的生活事物联系起来,将抽象的概念知识转化成直观形象的事物来引入概念。

  《小数的意义》教学片段教学中,教师就借助数轴这个直观形象的事物,把抽象的小数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0。1分米以及理解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一位小数就是由几个0。1组成的。

  2、利用数形结合法准确清晰地建立概念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初步了解概念之后,就要对这一概念通过语言符号给出明确的定义,继而教师需要提供变式材料帮助学生深化概念的内涵。即“所提供的材料不断地变换呈现方式,改变非本质属性,使本质属性“恒在”,借此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形成概念”。

  在《负数的认识》教学片段中,教师先借助温度计引出“负数”这一概念,再由温度计抽象出数轴模型,从而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负数的性质和特点,深化负数概念的内涵。借助数轴将负数与正数进行类比学习,使学生明确负数概念的外延,负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帮助学生对负数概念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准确清晰地建立负数概念。

  3、利用数形结合法深入巩固应用概念

  数学概念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解、建立概念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加深理解,将其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在学生理解、建立概念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开展应用教学,通过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将概念运用到具体情境当中,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概念,形成概念体系。

  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课教案,教师将直观形象的生活物体如笔记本、文具盒、课本等与抽象的数据联系起来,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根据题目所给出的长宽高数据,会进行想象是哪一种长方体物体,继而判断选择出相应的物体,在概念应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的理解。数形结合法以数化形的运用有利于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培养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 篇22

  通过观看由经验丰富的史中宁老师为我们解读新课标的视频,我感到受益匪浅,无论我们是教授哪个年级,认真了解新课标的指向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听这个课程的过程当中特别认真,不想自己错过每一个要点,学习过后,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体悟。

  首先,作为一门学科的教师,新课标是我们教授课程的依据,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对学生的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其次,把握好新课标,我们就能更好的指引学生去学习。

  其次,在本次学习的过程当中,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依然要重视教材。

  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都会存在忽视教材的行为,作为教师,为了过分的追求课堂效率或者是希望学生熟练某个知识点,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可能就会脱离课本去讲授新课。结果就会导致学生在考场上遇到几乎和书上一模一样的知识点和考题的时候,很多学生会出现答不出来的现象。我们为了追求拔高、效率等往往就会忽视课本。有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个知识点就会刻意的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做题去实现。之后为了拔高这个知识点也会让学生做更多类型题。这样做确实对学生掌握知识点有帮助,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面对考卷上一些同类型知识点的考题,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掌握。

  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反思,如果我们仔细去研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能在考场上遇到的知识点,我们的书本基本都是覆盖的,另外我们的教材设计的教学模式对于我们学生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我们不能单单为了传授知识点或者是呈现良好的课堂效果而忽视课本。

  (二)另外我们还要不断的转换教学思想,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个话题在很早以前就提出来了,但是在具体的执行当中,我们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课堂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大部分教师都会存在对学生“不放心”的行为。没有办法真正的放手让学生去主导课堂,这样就会导致教师在一节课的过程当中过得很“充实”,但是学生除了机械的学习和被动的掌握一些知识点外,并没有真正的去学会知识更甚至于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被动的学习可能是会培养出一批做题高手,但是实际从长远的角度去看,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开阔和整体的发展。

  这也要求我们一定是要转变思想,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

  (三)我们要改变旧的学生评价体系

  学生都是单纯的孩子,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去教授孩子。这也要求我们在去评价一个学生的过程当中,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成绩的好坏,而要多方位的去了解学生的特点,多去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优势和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也要求我们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不断的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总之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每位教师不要不断的创新,去改变过去不合时宜的传统模式,不断的去摸索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的去发展我们的每一位学生。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相关文章: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12-09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精选28篇)12-08

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范文(精选17篇)12-08

数学新课标远程培训心得06-21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12-09

新课标培训心得12-04

2022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12-13

新课标科学培训心得12-10

英语新课标培训心得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