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14 16:10:3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3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3篇)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一段时间的网络课程学习,让受益匪浅。我深切感受到网络课程学习的优越性:

  1,因为工作原因,我们不可能随时抽出时间来学习。而网络课程学习可以允许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学习的时间,很好的均衡了工作于学习;

  2,通过对一些课件的学习和课程论坛交流,以及在特定的日期前完成每学期三次的课程作业,就可以让自己足以掌握章节内容的侧重点及关键知识点;

  3,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我们还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自己认为成功的经验等发贴到论坛与专家、同行一起共同思考、讨论、吸收、分享,然后介入教学全过程,贯穿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环节,最后必将促进我们专业发展。

  经过这段时间的网络学习,我对说课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说课,不仅仅局限于对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案的简要说明解释上,它不是教案的复述;说课也不仅仅是对上课的预测和预演。它是在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更突出地表达教学理论对教学方案、教学案例的指导关系上。即以备课为前提,以教案为素材,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阐发案中之理、理中之案。因此,说课的表达方式既有说明,也有证明和阐明。

  说课是对备课的解说、上课的演示,主要靠语言来表达。这使它具有了演讲性特点,即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发表自己的施教演说。同时,与教师上课的讲又大不相同,上课是面对学生讲,要通过讲去激发和指导学生去学习和领会。而说课的讲,则可以且应该讲得尽可能精彩些,要通过讲让听者心中点头,心悦诚服。

  说课的理论性促使教学研究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专家转化。

  尽管说说课的层次性较高,但并不因此而降低它的可操作性。这种可操作性由下列因素决定:

  第一,说课的内容及其要求十分明确、具体和科学,具有规范性;

  第二,说课不受时间、地点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有其灵活性;

  第三,说课的演讲和表演特点对教师有激励性;

  第四,说课纳入到管理者的工作范围,便增强了组织力度而使之具有约束性。

  网络课程学习促进我反思,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提升了我的专业教学素养。平时上课,我们往往在课前备好课就算万事OK了,也不会对接下来的上课去思考太多预设的问题,而说课要求教师紧密结合新的课程理念,说出本节课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什么样的引导与指导,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及理论依据。如何讲解、何处设问、何处启发、何处讨论、何处进行反馈练习与评价运用……这个过程是促使教师思考的过程。是对课前的一种预设,它促使教师形成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显然,这个过程,教师得益,学生更受益。

  在为时将近两个月的网络课程学习中,我不但学会了怎样进行自学,而且学会了怎样利用网上的知识。通过这个网络学习,我对说课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今后的教学也有更好的把握。

  虽然当时网络教育在社会上的认知度还不如函授教育,但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网络教育学习生涯后,我认为正是这种新兴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与那些出身“名门”的天之骄子没有了心理上的差距,对学历文凭也就多了份坦然。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首先,远程网络教育的学习,让我节约了不少时间,低廉的学习成本可以说是远程教育最大的亮点。今天的社会人力竞争已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不提高知识水平、不扩充自身能量,可以说将会即刻失去社会竞争力,而现实因素又决定了像我们这类人不可能再去脱产参加专业理论知识系统的学习。远程网络教育的`出现,却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只要在任何一台能接入英特网的电脑前,通过对一些课件的学习和课程论坛交流,以及在特定的日期前完成每学期三次的课程作业,就可以让自己足以掌握章节内容的侧重点及关键知识点。而且学习时间不用固定,因个人工作松闲程度自由安排,用二个字来形容就是“方便”。

  其次,五湖四海的陌生人聚到了电脑屏幕前,小小网线的两端让志同道合的人即刻变成了同学,在这片无限广阔的信息大海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际上也在无形之中扩大了人群交往范围,且这种交往也让人与人之间由同学演变成为朋友,甚至业务上的合作伙伴。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远程网络教育给复杂的人际关系增添了些和谐与亲切,让人们之间互帮互助、互帮互学、互助友爱。远程网络教育也让我从中结交到了不少新朋友,而且也已逐渐给自己日常的工作中带来了一些便利。

  很快,我将结束网络课程的学习。气有浩然,学无止境。我想,尽管远程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更多优质、高效的课件精品,但学之根本关键还是得先学会做人,而远程网络教育除给我们提供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外,重要的是给我们每个参与网络学习的人搭建了一座大舞台。生旦净末丑,轮番登场尽情表演,不同的是,就看表演的人用的是“心”还是“声”了!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2

  通过20xx年昌乐市寒假校长培训班的学习,本人感觉受益匪浅。我深刻地领悟到新时期校长必须具备的素质,也看到了教育发展的辉煌前景。在此谈几点心得体会:

  作为一校之长,如何在课程提升领导力?我认为:首先,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思路,学校要办出特色和成绩,让主管部门满意,甚至欣赏,校长不要总是抱怨,关键是要有行动,要有所作为,重要的是如何为学生们办一所理想中的好学校。

  近几年来,课堂改革轰轰烈烈,流派纷呈,各种教育创新和改革如跑马灯般,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天。但到最后很少有长久生命的东西,为什么?我认为校长因为没有自己的办学思路,没有坚定的教育操守,所以经常忘记了自己的目的,反而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变成了目的,比如教材、教法、分数、作业、考勤等都是学校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手段。这些手段在很多场合都自成目的,甚至让培养人这个目的反过来为这些手段服务,于是教育蜕变为压抑人、控制人、折磨人、奴役人的异己物,成为剥夺学生幸福生活的“教育因素”。

  试查一所好的学校,它不在高楼大厦,不在权威讲坛,也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而在有自己独特的灵魂。通过讨论与交流,师生共进,教学相长,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氛围,并不断完善和发扬,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打造出亮点,创办出特色。所以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要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时时刻刻想到和做到。

  作为学校的领头雁,校长必须牢牢把握“学校是为学生们而办的”理念。山东乐陵市实验小学李升勇校长得出了“学会回到原点思考教育”的`英明论断: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个体生命都能在课堂中充分成长。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崔允漷提出了“做好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他们以独特的视角,用别人从未尝试的教育方法创造了成功的素质教育的典型案例。

  由此看来,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学生的兴趣爱好、感知能力和知识储备等主观因素,教学内容等客观因素以及教师的语言表达、知识素养等综合素质。

  那么学校课堂改革的成败由什么决定呢?

  一、 人心问题

  一所学校一定要有一种凝聚力,一旦失去教师的齐心协力,失去教师的信赖和支持,校长想要有所作为很难。真正为学生负责的教育,自然少不了要人文关照、人文情怀,因为有了这些灵魂的东西,教育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未来着想的教育,也才能成为润泽学生生命,为学生生命添彩的教育。

  二、 打造队伍

  有一支积极进取、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优秀教师队伍,在学校形成一种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共谋发展、互比贡献的良好氛围,才能使课堂改革稳步推进,并结出累累硕果。

  三、 改革探索

  要使课堂教学质量高,解决学生兴趣问题是关键。

  校长运筹帷幄,稳坐校中,课程改革照样轰轰烈烈,照着你独具特色的想法走下去,这就是领导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教学及课堂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是改方法,而是换“脑袋”;不是改良,而是重建。总之,校长的观念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让自己先进的思想引领学校的长效发展。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3

  经过潘老师讲授软件工程实践后,感觉对软件工程这门学科有了深一层的认识。软件工程是一门重视实际操作的科学。对于软件产品,无非是产品定义、设计代码、调试维护几个步骤,看似简单,可是实际操作却复杂困难,它不比其它行业产品可预见可触及,所以学好软件工程能为以后从事软件开发行业打好基础。

  在软件实践这门课中,讲到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软件编程的方法。提到软件开发也可以像练习书法一样,采用临贴的方式,借鉴他人的优秀代码资源。临摹优秀软件是学习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方法。正如一首诗中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软件开发也是一个道理。为了真正地掌握软件开发的技巧,“临贴”是个不错的起步方法。

  以前总是觉得,既然编写一个程序,就应该完全靠自己,那样写出来才有成就感,才算是自己的程序,可是这门课程教会我原来适当地借鉴别人的东西,也不算抄,相反,还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这可真是与以往的观点不一样了。具体如下:

  “软件编程,拿来主义的作用很大:

  1、源代码交换方便。

  2、可行的.例程序用处大。

  3、借鉴现成少走弯路。”

  不过借鉴别人的东西可是有说法的,可不是盲目地抄袭,下面是一些提到的途径:

  1、既有系统:借鸡下蛋,买来就用;

  2、书本例子:简单修改、直接使用;

  3、联机或联网帮助:帮助文档、官方支持;

  4、开放软件源代码:linux apache eclipse …

  5、互联网资源:论坛、搜索引擎、新闻组

  借鉴过来后,还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比如说代码的具体作用,完整性,还要考虑每个借鉴过来的东西的好坏。这些都要多方面考虑,可不能因为前面说软件编程可以借鉴别人的,就盲目地抄袭。到时候代码弄一堆凑在一块儿,谁也不知道它们会不会好好工作。弄不好乱了程序计划是小,公司的损失可不是哪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课程还提到,应该用一个小项目先从头到尾地练完,这样,有个整体性的了解,可以增加不少开发经验。看来,不学习此门课程,还不能深入地解读软件工程的奥义。这门课程为我们深入地了解软件工程这个庞大的前沿学科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以上是我就此门课中提到的众多方法的一小段做的一些浅谈,更多的知识还在于我们自己去学习体会。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4

  这次的网络研修学习,和以往不同,大家都在看微课,那微课是什么呢?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什么是微课,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对于微课的录制我觉得还有些难度,以后会继续努力学习新的事物。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课余时间真的要好好的充电,微课的录制和剪辑还没怎么学会,将来要学的还很多。

  微课程的起点可高可低,适用性非常强。即使偏远的学校,只要有网络,有电脑,都可以学习,可以说是“人人有起点、校校有起点、事事有起点、时时有起点”。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借此机会把自己对新课程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说出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并与同仁们共勉。

  首先、认识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大纲上说:“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也即: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既凸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必须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如何实现这一学习目标呢?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在新课程理念中,始终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笔记,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进行大量的训练。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

  其次、学习新课程,品味“以人为本”思想

  “要求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面对这样的要求,这样的目标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的反思。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把握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上的。应该关注: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由此我们呼吁的课堂应该是: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具体化到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不应是自私的,而应是关爱他人: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还要懂得如何善待生命: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

  最后、学习新课程,品味新理念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一个案例,学生可以设计出十几种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这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对待他们接触过的问题,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

  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用自己的身心去创新。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学会现代信息技术。

  如今教师的角色与从前相比发生了质的改变,不再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理念下的老师的内涵应更丰富,不仅要教学生学什么,更要教学生怎么学。新课程的学习也让我们自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要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是终生的学习者,我们要身体力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给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教师,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将课改的精神贯穿于我的教学之中。经过努力,渐渐地从陌生走向了熟悉,从战战兢兢走向了从容应对。对我来说,新课改是一场对话,一座平台,更是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回顾高中地理教学这几年走过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我庆幸,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带来的活力和变化。“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同时,新课程改革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也是让我们老师们要深思的。可喜的是,随着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让我们发现了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理课堂。

  总之,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探究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精髓,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共同参与和探究发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但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的教学课堂才会真正地发出金子一般的光彩。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6

  通过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网上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了许多新的收获,同时也有了许多感受。培训学习期间和同行以及专家互动交流多些,发起话题和上传资源多些,对建立个人工作室和资源建立有很大帮助,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及要求自己评价过去的教学活动实践.目的是提高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标准,使自己的教学更高效。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学习谈一点学习心得和对未来教学的一些理解:

  一、重视教学反思、做好反思实践

  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及案例,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后果。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直面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二、以名师为榜样、大胆探索实践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也好,自己进行教学研究也好,以名师名家为榜样,这当然也包括我身边好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有的课上得精彩,有的班级带得漂亮。他们都会成为我追随的目标,我会以他们为榜样。把自己用心悟的教学原理通过最朴实、简单的教育教学手段来进行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爱的教育。

  三、加强责任意识,学会主动学习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并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并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不遗弃,不淘汰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础。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学习、去实践。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7

  此次非常荣幸能够第二次听尹老师讲案例分析写作课程。由于每次课程上课人数的不同,尹老师的授课方式也有很大调整。此次小课上尹老师采用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尹老师以对mba论文的认识开篇,从选题到论文结构的安排,从写作方法到写作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包括对写作时间的把控等,老师均给做出了详细的讲解。在详实的理论指导外,尹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很多真实的mba论文,通过参与对每篇论文优缺点的评析,立即使我们对mba论文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对于我来讲,实践后再次听此课,对mba论文写作认识与体会更加深刻。

  首先,更加明确了撰写mba毕业论文的必要性和意义。

  mba学位是一种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学位,是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的学位,其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学员培育和提升企业家意识和企业家才能。mba教育教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注重技巧和思维的培养。我们在课堂上接受了知识的洗礼,是我们学的过程;在实践中去运用课堂所学,是我们习的过程。撰写mba学位论文是整个mba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是我们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相结合撰写相关文章的一种手段,也是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和检验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育和开发学员科学研究精神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帮助学员争取学习过程中质的飞跃的有效方式。

  第二,论文选题目的明确、注重策略与原则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作为mba学员,不仅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mba学位论文是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的一种方式,因此,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

  选题是确定研究的方向、范围和对象,这是一个由大到小不断聚焦的过程,是一个使宽泛主题具体明确化的过程,而并非随便立个题目便开始写作,在选题时我们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详细考虑:

  (一)选题目的要明确

  mba论文不同于学术论文,在读mba时,我们都有各自的理想,我们怀着不同的理想踏入了共同的校门,此刻的毕业论文设计让我们向理想迈进了一步,毕业论文设计也是体现我们理想的时刻,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我们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初衷及经过一段时间mba教学专业训练情况来给自己一个重定位,是只想容易通过答辩将来顺利获得一个学位证书,还是与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相结合为将来找工作或跳槽作铺垫,又或者因自己在某一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兴趣而选择研究写作方向,或者为将来报考博士同时做准备,或是对自己工作总结和提升,等等。经过认真思考,选择合适的方向。但无论哪种情况,我们最终要的结果是不变的就是一定要通过论文答辩,因此,无论最初目的是什么,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充分考虑论文的难度及完成的可行性,以最终通过答辩为首要原则。

  (二)选题要有策略

  刚入学不久,学校便组织师生进行双选,让我们尽早确立导师,目的不仅是让我们在读期间有导师的指引,也是让我们多与老师进行沟通,提前对论文有所准备。说到选题,导师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最简单的一种就是我们可以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请导师为我们指定题目。但为了体现我们所学,让所学有用武之地,我们最好还是自己选定题目,或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自己选定题目。无论是怎样的一种方式,在策略上,我们都必须考虑如下问题:

  1、选择理论问题还是实际问题。作为mba学生,一般应以实际问题为主,但我们作任何研究又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

  2、选择大题目还是小题目。总体来讲,选题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我们很可能说不透,很多问题只是蜻蜓点水,使文章看起来很空。太小了,最大的可能是篇幅无法满足mba学位论文的要求,这就失去了我们读mba的价值。策略上讲,选题宜小不宜大,可以小题大做。

  3、选择熟悉的题目还是陌生的题目。作为在职攻读的学生,我们一般没有太充裕的时间去搜集资料,若选陌生的题目,很可能会因为时间问题导致获取资料不充分,最终导致论文失败甚至延期。而选择熟悉的题目,我们根据已有信息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且相对来讲更容易获得资料。因此,应以熟悉的题目为主。从实践的经验来看,自己熟悉的领域也一定要是大家相对熟悉认可的,不能产生歧义。

  4、选前沿课题还是非前沿课题。mba的学生富有激情,而现正处于鼓励创新的时代,难免有些人会去发掘尝试前沿课题,这要依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处理。一般前沿课题容易创新但难度较大,但我们可以循着学科的前沿去发现问题,使我们的选题尽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三)选题要有原则

  我们作为mba的学生,注重的是能力的提高,要具备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选题时,要充分体现出我们所做工作的价值,即我们毕业论文的价值:要么具有学术价值,要么具有实用价值。没有价值的论文即丧失了学以致用的意义。另外,我们在选题时要具有一定的原创性。现在,抄袭在我国很普遍,我们作为mba学生,要形成我们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才能不枉费我们读mba的'意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将所学应用于未来的工作,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道理,我们都懂,但做起来真的很难。但经老师提示,我们才恍然大悟,其实,我们的选择也很多:前人未曾研究但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前人虽有研究但出现新情况有必要重新研究的问题;前人虽有研究但研究角度不同仍有研究空间的问题等,这些我们都可以去探索发现。

  用老师的话来总结论文选题:选择合适的领域即尽量结合工作实际;选择要研究的问题要具体化;个人体会是若能把握住老师讲的这两点,论文写作就已成功一大半。

  第三,论文结构安排注重逻辑

  课堂上老师强调论文结构一定要注重逻辑。有人可能说我们都已经工作了,还拿我们当小学生讲逻辑是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在写作中,论文整体的逻辑决定着论文的质量。论文逻辑是我们行文的基础,将来也是我们论文答辩的基础,逻辑结构清晰,文章才具有吸引力,可读性强。

  第四,学会搜集使用资料

  在mba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阅读大量资料,更需要对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分析归类。如何获取资料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图书馆,我们可以去那里查阅,同时,现代网络信息非常发达,我们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不断丰富充实我们的信息。但在资料使用时,我们要注意辨别,尤其是通过互联网获得的资料,我们尤其要考察其权威性和真实性。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我们习惯了这种快餐文化,我们更应借此次写论文的时机多读一些相关经典文献,这些资料可能需要我们去购买些相关书籍,阅读经典我觉得不仅是对mba学生快速提高理论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毕业论文中经典的加入也会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使得其显得更加充实完美。

  第五,在注重论文内容的基础上,也要注重论文形式的完美

  作为mba学生,我们一般没有很深的理论功底,可能无法将论文内容写得很深入、完美,但是我们一般都至少本科学历,我们至少应该将论文的形式处理的完美。如对论文的标题、脚注、图表的处理,论文章节目的间距、字号、字体的安排,严格按照中心的要求进行编排。

  第六,态度一定要认真

  作毕业设计不只是完成一篇论文,作设计的过程也是我们做事风格的一种体现。既然选择了读mba就要对得起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也要对得起老师的付出,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两年的学习效果的检验,因此,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待。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态度会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也会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结果。

  第七,写论文的过程也是mba自我实践的过程

  以前,我觉得写论文就是自已找资料,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完善的过程。然而作为mba学生,需要有广阔的视野,站到一定高度,这样才能写出好论文。由于各种因素的束缚,三个人的思路在某些时候可能也出会出现相对较窄的情况,此时mba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特长,除了向校内外导师请教外,也可以利用上其他课的机会向其他老师请教,与其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常会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会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给我们新的启迪,使我们的论文内容更丰满、思路更清晰、结构更严谨。

  毕业论文堪称一场马拉松,路上会遇到很多困惑、迷茫和煎熬,也会听到导师、同学的不同意见和批评,我们要有推倒重来的勇气,做好几易其稿的准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到底。

  非常感谢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享及对个人论文的悉心指导。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8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詹老师是在一次讲座上,那是关于大学教育主题的讲座,说实话那次讲座还真的没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第二次见面就是在上学期的外国文学的课堂上了,詹老师给我们简单地讲了一下这个学期文学理论的课程要求,老师说得很严肃,要求很严格,还特别强调:如果我们接受不了教学范式改革或不愿接受改革,建议我们转班。当时我就感觉瘆得慌,还没开始上课呢,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

  不过我还真没有想过要转班,或许是早已厌倦了大一的迷茫生活,想要尝试一下改变。我怀着些许的期待和隐约的一丝不安开始了大二生活,第一堂文学理论课,詹老师就成功地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张,他说话有条不紊且逻辑性强,这对爱走神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稍微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了,所以认真听詹老师上课是件很费脑的事情。詹老师上课气氛很严肃,大家都折服于他的严威之下,抬头率明显比其他课高很多,当詹老师提问时,气氛就更紧张了,相信大家都深深体会到了如履薄冰的感觉。

  紧迫感让我不敢懈怠文学理论课,认真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但是詹老师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望尘莫及,只能望洋兴叹,怀着敬佩之情仰望老师。老师课后让我们看了很多理论文献,我是真的不怎么喜欢看这些东西,但是如果不看,下节课肯定听不懂,为了跟上老师的节奏,我耐着性子看,经常安慰自己说:“凡是你所排斥的,其实就是你要学习的。”可是我依旧觉得那些文字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了。老师总喜欢追问我们,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意识,但以我现在的能力和水平,这样的提问对我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越来越强的紧迫感不断地鞭笞着我,激励着我不断向前。老师喜欢让我们去评论上一个同学回答的问题,并让我们用关键词的形式总结,这一点能很好地锻炼我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让我们更好地相互学习,相信这个方法让很多同学意识到了自己思维的缺陷,也让我看到了与很多同学的差距。

  通过几节课的学习,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无能,突然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大学生活一下子变得充实了许多,这种体验给我带来了快乐,让我成为了好友羡慕的对象。真的很庆幸遇见了詹老师,虽然我依旧不怎么喜欢那些专业性的文章,但我的思维意识和学习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我开始不再一味被动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开始学会思考问题的前提和合理性,开始寻问“为什么”,虽然能力有限,大多不能独自找到答案,但这样的小小改变依然让自己欣喜。近来我还发现,我和朋友聊天或谈论什么问题不再是毫无主见地回答:“嗯,是的。”问答问题时有更多的见解和反问,这种感觉很微妙但也很惊喜。虽然我知道自己不属于老师能培养的学生范围之内,但愿意不断改变,争取慢慢接近老师所能培养的学生的标准。

  詹老师做事井井有条,有原则,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刚开始还会担心老师会是一个很刻薄古板的人,但经过几周的相处,发现老师并不是那么不近人情,推迟中篇小说评论文章提交的时间就是证明。老师也不是什么古板的人,虽然看上去不苟言笑的,但推崇教育改革的人绝对不会墨守成规,相反詹老师是个勇者,敢于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真希望老师的改革能早日得到推广,敲醒更多像我一样迷茫的人。

  我学习您的文学理论课半个学期了,在您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您总是强调我们要用批判、质疑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毫不避讳地说,我慢慢地在学会这两种东西,同时我在您的课上学到另外两种东西——勇气和坚持。

  您在我们班进行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起初我是疑惑的。我疑惑的是:我们一个班71位同学,何必在全班进行改革呢?这样费时、费力、费事。还不如在全班建立一个学习小组,同学们自愿报名参加。来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好吗?但您没有这样做,您横下一条心,决定将我们“一网打尽”,于是在我们2班来了个大刀阔斧的教学范式改革,将我们班71位同学全部纳入您的改革中,这是需要勇气的事。因为您这样做,您就要面对中国13年的应试教育所产生的“精英人才”。但您没有退缩,您勇敢将网撒进了应试教育的泥潭,抱着捞起来一个算一个的乐观心态,在20xx年9月2日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您走进了W3101教室。至此您开始了您在2班的“打渔”活动。这种勇气是您教给我的好东西。运用这份勇气,我慢慢学会去质疑,去质疑自己的人生,质疑自己的大学;去改变,去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思想。同时运用这份勇气去驾驭自己青春的随意和随便。所以凭您的这份勇气,我佩服您,用我们重庆话说:您好猛!

  同样毫不避讳地说:在开始的几周里,每周一下午的1点30分左右,我的心跳会有一种莫名的强烈起伏。正式上您的课是在第二周。从那节课上,我也知道了在您的课堂上没有死记硬背,没有教材上滞后的举例,当然也没有在其他课堂的漫不经心,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我的思维适应了书本的条条款款,适应了课本上的真理,很久没有那么主动地去用大脑了。改革是有难度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思维和学识功底跟不上,导致每次回答问题,我们如临大敌,全班同学鸦雀无声。但您依然在坚持,每次课都以自己最好的心态去面对改革中的压力和阻力,因为您知道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坚持。有了坚持,您的'改革才会有成效,有了坚持,您才能打到更多的鱼。半学期了,您的坚持有了成效,因为不管怎么说,您和您的文学理论课都给我(我基本上是个老油条)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反思,甚至是共鸣,你的课让我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地去索取知识。从这一点来说,您的改革在我的心目中已经成功了一半。在我13年的学生时代里,给我带来这种感觉的老师就2位,一位让我走上了读书路,一位让我走上了师范路。您和前面两位老师都很坚持,因为您们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所以凭您的这份坚持,我尊重您。

  好话说完了,我来说说坏话。因为最近有点愤青,所以当我看到大多数同学的心得全是溢美之词时,我笑了。难道詹老师您就没有缺点?还是您在同学们心中就是完人?亦或是很多同学忘记了詹老师您教给我们的质疑和批判精神?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詹老师您在教学中的几点瑕疵。

  首先,我很支持詹老师您的教育改革,但我不支持您批评人的方式。由于火车晚点(这个真不是我的错,火车在贵州境内莫名停了5个小时,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我没能上您在我们班上的第一堂课。但您对我进行了“缺席审判”,审判的结果是皆大欢喜的。又教育了我,又教育了同学,然后再抛出主题:作为本科生的我们应具备的学识素养和学习心态。但假如那天我来了,您这样做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毕竟没人愿意当“反面教材”,尤其是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说到“审判”,我小学的时候也被“审判”过,那次我没有缺席,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被老师叫到讲台边,跪着听完了她长达十几分钟的训话,就因为我不小心把粉笔撒在了地上。训完话后,她说了一句:我审判完你了,你下去吧!当然现在听到“缺席审判”这样的字眼,我只是宛然一笑,因为我知道这是詹老师您为了缓解下班级的压抑而说的几句调侃话而已,也没放在心上。但我希望您用更缓和的方式来批评别人的错误,这也是最诚挚的建议。

  其次,我个人认为您的一种观点是不妥的,您有一次这么说过:上您的课我们感受的压力越大越好,有压力才有动力。如果上您的课之前只剩下了压力,那么对我们,对您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都是不利的。因为我们都不想背着沉重的压力来上您的课。我想如果您多笑一点(不要说性格使然改不了,您在鼓励我们我们改变的时候,您也不妨试着改变一下),脸上多点表情,课堂更加活跃一点,我们会更加期待来上您的课,而不是满怀着压力走进W3101。

  以上两点不关我去您空间留言的那件事,是真心话,因为这就是我。

  总之,上了您半学期的课,收获是巨大的,但在收获的同时也有那么一点点的抱怨。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9

  7月5日上午,我们七所学校所有语文老师在多媒体教室聆听了省教科所专家xx老师为我们解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虽然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十年的时间了,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再次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自己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让我在语文教学方面又有了新的体会和收获。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教学如同做人,都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断学习、反思、和总结。理论指导实践,所以要想自己在教学上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就要不停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用专业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抱着学习和进步的心态。于是在教学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落实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利用计算机能使动画、声音、文字等地切入融为一体的特点,不仅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是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有力工具和形式。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经过对就业学生的计算机中考辅导后,结合自己在计算机教学上某些方面的理解,我简单地谈谈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形象、生动、直观地上好第一堂课

  计算机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关系、原理变得具体化,能模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变复杂为简单,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按它们的规律表现出来。教学时,鲜艳和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智能性的启发和引导,诱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此唤起高涨的学习情绪,使大脑注意力高度集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我主要让学生了解两点:第一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初中学生,他们还不能很清晰地了解计算机的真正概念及应用。第二计算机学习的目的性。因此,采用CAI教学能够将实物或显微图像直接投影放大,形象直观地展示化静为动的情景画面,使生物学科真实、客观、生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的学习效果。

  二、计算机备课的特殊性

  课前备课是一门学科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计算机学科教学也一样,教师必须在课前作出详尽、周密的备课。所不同的是,教师不但要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探索、归纳、总结,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得在机算机上对这些知识点逐一进行推敲、验证、演练,以使得这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完善性。因此,我要让学生理解一个知识点,就必须构造一个小实例,并由此实例在计算机上的推演过程和结果来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最后用一个大实例把很多个知识点归纳进行推演,我认为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消除学生产生一种似是而非的感性认识。

  三、重视计算机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媒体的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和资料能得到共享。在教学上应用计算机,能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更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训练,让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选择,使其充分发挥自已的潜力,施展自已的才能。在教学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领会能力是有差别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针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教学的效果常常是优秀的学生、领会能力强的学生能掌握,而智力稍差的学生会觉得很吃力,学习产生困难,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自卑感和畏难心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自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是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悬念法,比喻法。

  四、尽量让学生多上机,多实践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都是“百看不如一练”。当教师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演示而使学生对这一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理解的时候,能不能让学生将这一还比较模糊的概念转变成自己思维体系中固有的,较清晰的认识;能不能使学生对这一比较陌生的知识逐渐熟悉起来,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否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实践,从实践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有部分学生当老师讲解时象雾里看花,怎么想也不清楚,但是自己一上机一操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借于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把教学内容尽量概括得简明、精要,再把上机要掌握的内容列在讲义上,尽量多化一些时间让学生上机,而我在学生上机时,起引导作用,在学生上机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自己去探索、去交流,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归纳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新一年级实验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全体教师都积极投身于课改实验中,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各种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我校从一年级开始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当我看到学生们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学习时,当我看到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的一张张奖状时,初为人师的我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在此,我想和我的同仁们一起分享这欢乐的一刻,一起分享我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创设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为人师的我不断的追求。新颖的导入如同一部电视剧的片头,以其精彩性先声夺人,一开始便将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诱发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屏幕保护》一课时,我事先在每一台计算机上都设置了五彩缤纷、形式各异的屏幕保护,当学生一走进电脑教室便看到了黑色屏幕上各式各样的屏幕保护,他们马上就被这些可爱的动画屏幕保护吸引了。“老师,这是什么呀?真好玩。”“老师,它们是怎么出现的?”“老师,您是怎么制作的?”这时,我自然而然地揭示了本课课题----神奇的屏幕保护。我对学生们说:“孩子们,你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寻找设置神奇的屏幕保护的方法吗?”“愿意”孩子们手舞足蹈地对我说。在本节课中,新颖的导入有效地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我利用了每一个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创设了一个能够刺激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在低年级段,学生尚处于知识的萌芽状态,整个大脑的发育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中多接触且简单、有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我们应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不仅要符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还要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事物。为此,在学习《初识计算机》一课时,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各行各业使用计算机工作的例子,然后再讲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学生们完全被我的讲解吸引住了,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急于探索计算机奥秘的求知欲。接下来该讲计算机的组成了。我转身迅速地在黑板上边读边写下一个式子“3+2=?”学生齐声回答:“5”。“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吗?”一双双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我一看式子便知道了”“老师,我只要稍稍一思考就知道了”“老师,我只动了一点点脑筋就知道了”。“老师也知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你想听听老师说的对不对吗?”“想”。这时可以看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已经达到了高潮。我告诉学生,第一步:你通过你的耳朵、眼睛将“3+2=?”这个信息输入给大脑;第二步: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第三步: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刚才,我们是通过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的分工,最后让老师知道答案的。同样,计算机也是靠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的工作,最后让人们知道信息的。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问我“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我顺水推舟,告诉学生们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键盘和鼠标是用来把信息输入到计算机里的,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里面装着许多计算机必不可少的零件和设备,它是用来记忆运算的,这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大脑。最后的运算结果要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或者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有运算器,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是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三、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知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活动的影响。比如他情愿学的知识,就会引起他们强烈参与的欲望,教师不用多强调、多解释,他们也会很快地掌握知识,融于课堂之中。反之,在学生不情愿的情况下,他们即使当时学会了,也会很快忘掉。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不如把知识点设置成一个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正是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复制》一课时,我将知识点和训练点都创设成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到探索知识的领域中。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情景。在蔚蓝的天空中,孩子们喜爱的孙悟空正在天空中遨游,孙悟空说:“一个人真没意思,我要再变几个孙悟空和我做伴。”于是,我让同学们闭住眼睛从1数到10,数完后睁开眼睛。在他们数数的过程中,我利用复制粘贴命令在画面中复制孙悟空。等同学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好多的孙悟空。学生们满脸的惊奇。“哇!比变魔术还快呢!”我的问题随之出现,“你发现这些孙悟空有什么特点?”生:一模一样。师:你知道老师刚才是怎样变出这些孙悟空的吗?老师是不是一个一个地画出来的?老师变魔术变的快吗?有什么办法能用最短的时间变出这些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呢?学生纷纷举手出谋划策,但都有漏洞,正当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出示了本课的课题----图形的复制。“老师,什么是图形的复制?怎么操作?”“老师,图形的复制是不是和配钥匙是一个道理?”学生们个个都非常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而我并没有把答案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带着疑问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答案。就这样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探究的欲望越来越高,在我又一次做复制操作时,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生怕漏看老师的操作步骤。整堂课都是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识,然后通过练习形成规律,最后掌握了复制的操作步骤。所以,创设问题情景将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主动的投入到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光靠老师一遍遍的讲解而不去操作练习是不行的。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文字的输入》一课时,学生对于汉语拼音已经很熟悉了,作为教师,只要告诉学生输入拼音后,按空格键怎样选择所需文字即可。对于怎样快速地输入文字,光靠老师的讲解是提高不了学生的打字速度的。能提高打字速度的唯一途径就是多练习,然后在练习中总结规律。如,在练习中学生会自己总结出汉字重复率降低的方法,如“前全拼后声母”输入法、“前声母后全拼”输入法、固定词组“全声母”输入法等。这些方法既减少了击键次数又降低了重复率,可以大大提高输入速度。如此逐步练习,使学生感到输入速度越来越快,学习越来越轻松,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当然,这个练习应避免枯燥无味的练习,每节课应适时给学生玩打字游戏的时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也可以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利用计算机本身的汉字输入考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不断练习了这一枯燥的知识点,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

  五、营造创新、开放的学习环境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没办法教好学生的。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正以惊人的速度层出不穷地发展。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师生共同拥有了一个创新、开放的学习环境,共同拥有了一个知识交流的平台。教师已经不再是从前无所不知的圣人。现在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我们已不再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的知识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交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人机交流的平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如在学习《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课时,教材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很想了解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最新动态,了解一些最新的软件系统。为此,我和学生们一起上网在百度搜索中搜索关于计算机信息方面的新知识、新动态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们感慨地说:“老师,网络真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是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并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

  从信息技术课堂中,我欣喜地看到课改活动已在全校范围内铺开,并可以看到课改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未来的希望。

  以上只是我平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润雨中,相信在以后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一、什么是SPSS?为什么要学习SPSS?

  新学期开始时,在信息化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课程中第一次接触

  到SPSS这个软件,作为本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我,当时只知道SPSS是一套统计软件,就是一套根据统计学原理所编写出来的统计分析软件,至于统计什么?分析什么?我一无所知,尤其是看到老师推荐的《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这本书的时候,就简单的把它理解为用SPSS软件来统计、分析与教育相关的数据,最终得出想要的结论而已,而现在看来,我当初的想法未免有点简单与无知。下面就来让我们了解一下SPSS。SPSS软件是一组专业的、通用的统计软件包,同时它也是一个组合式软件包,兼有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统计绘图和统计报表功能。它广泛用于教育、心理、医学、市场、人口、保险等研究领域,也用于产品质量控制、人事档案管理和日常统计报表等。SPSS软件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要求较低;对运行的软件环境要求宽松,有各种版本可运行在WINDOWS XP、WIN7系统环境下, SPSS统计软件采用电子表格的方式输入与管理数据,能方便地从其他数据库中读入数据(如Dbase,Excel,Lotus等)。

  我为什么要学习SPSS呢?其实很简单,一方面,做为一名研究生,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如今量化研究的方法大行其道,一切要以事实说话、要以数据说话,有了数据支持的研究才能更容易被认可、被推论。另一方面,根据对AECT94定义的理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包含大量的偶然现象和非精确现象。因此,要深入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必须运用统计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才可能使这门学科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现象多数是偶然的现象,其变化发展往往具有几种不同的可能性,究竟出现哪一种结果,那是带有偶然性的,是随机的。这类偶然现象是遵循统计规律的,当随机现象是由大量的成份组成,或者随机现象出现大量的次数时,就能体现统计平均规律。我们只有对数据资料作统计处理,才可能可以发现它们的内在规律,掌握现象的特征,检验研究的.假设,才能得出准确的、可靠的研究结果。

  二、对本SPSS各章节学习的心得

  新课程老师带领下,采取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老师讲解了基础部分后,全班同学采取小组分工、协作学习,然后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学习内容,教师进行当堂指导,这种方法改变了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同学们不再是课前不预习,课下不复习的状态,每组都有自己的任务,课前有一定的压力,同学间的讨论也明显的增多,例如:一次课下同学们在一起吃饭,有几位同学还在调侃说“两个菜之间用SPSS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不接受H0假设,也就是两个菜之间不相关”,虽然这只是一个课下的玩笑,但是这也可以体现出对学习的态度的转变。下面就本学期的所学SPSS的各章节做一下归纳,这些归纳也是基于本人平时在课前预习,课上及课后的一些所思所想,也许会有一些理解上的偏颇在内,但这仅限于心得而已。本学期学习各个章节及分工如下表:

  章节名称

  1.SPSS的认识及数据文件的处理

  2.数据清理与基本统计及测量质量分析

  3.T检验

  4.方差分析

  可能是由于是同学们第一次讲,万事开头难,压力很大,在大家认为最为简单的内容讲解上,两位同学并没有完全展现出二人实际水平,大家在这一节课上都感觉到很压抑,总的感觉是这节内容很简单,但是内容又很松散,可讲的东西太多,讲的东西多就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所以听过之后就有种无数的碎片漂浮在脑海中一样,很难将知识系统化,课后总结一下无非就是两块,一块是了解SPSS软件的历史及基本功能,还有一块就是SPSS软件当中一个模块叫做数据文件的处理,在认识SPSS软件当中了解到它是一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诞生于1968年,当时美国的3位大学生开发出了它,经过这么多年的后续开发,SPSS已经有了很多的版本,具有了更的兼容性、和更友好的操作界面,也在很多的学科领域得到了应用,而在教育中的应用只是它的一个分支。此外它对硬件的要求也很低,当前一般的电脑都能安装它,安装的过程中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傻瓜式的安装方式完全就可以满足。在数据文件的处理方面,主要是要学会定义变量、处理变量两方面;定义变量是要注意根据自己实际采集的数据来定义变量,例如是数值型的变量还是文本型的变量及变量的长度,小数点保留尾数等,总之就是一句话,根据实际调查的数据要求来定义相应变量。变量定义只有只要细心的将实际调查的数据录入到SPSS当中即可,当然也可以在SPSS软件之外进行数据编制,可以通过EXECEL等编辑后可以直接导入到SPSS中。在处理变量模块当中,可以对变量进行添加、删除、拆分与合并等操作,只要根据实际调查数据,细心调整变量,使操作更加简便和明了。

  1、 数据清理与基本统计及测量质量分析的心得体会

  数据的清理与基本统计及测量质量分析由两名同学进行讲解,由于吸取了上节课两名同学的经验,本节讲授的明显好于上节课,这里我也是把它分为两块进行学习,一块是数据的清理,另一块是相关统计理论的学习。在数据清理方面主要学习了奇异数据的检查与清理,在这里本人觉得非常有必要进行数据清理,在实际的调查数据时难免会出现错误或者碰到极为特殊的典型案例,所以这些数据很难符合大众规律,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分析结果异常,从而直接影响最终的结论。所以觉得非常有必要进行数据检查与清理。而我认为本节的难点不是怎样熟练运用SPSS软件,而是在第二块中的,相关统计理论的学习,学习这些理论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只有明确这些理(论如均值、标准误差、中数、众数、全距、四分位等)原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才是关键,在SPSS中想要实现对数据进行以上分析只需要轻轻点击一下按钮就可以是轻松实现,但是如果不清楚到底用它们来做什么就无从谈起做数据分析了,所以本节内容知道分析原理的重要性要远远大用SPSS对数据做出相关分析的重要性。总结为一句话“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的后才会让它们去做该做的工作”。

  2、 T检验的心得体会

  T检验由两名同学讲解,在学习T检验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数据适合T检验,T检验的结果要说明什么问题?经过学习可以知道,T检验是对两组数据间的平均水平或均数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两组数据间的显著性水平,而这两组数据都要符合正态分布,方差具有齐同性,T检验由两种情况,一种配对提检验,要求两组数据不可以独立颠倒顺序,如果颠倒顺序就会改变问题的性质,这种T检验称为配对T检验;另一种情况下的T检验是两组数据可以任意颠倒顺的检验称为独立样本的T检验。但是这两种情况都必须符合最先的要求,即都是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都具有齐同性。通过SPSS的相关操作可以轻松完成检验,但是在检验的过程中必须设置置信区间,一般设置为95%,在设置置信区间时必须要考虑到所做分析的数据,如果像要得到显著性差异的结果则可尽量将置信区间设置小些,如果想要得到不显著差异就要将置信区间甚至大些,本人的理解为若置信区间小,则可以理解为在小范围内是可以相信的,但如果将分析结果的置信区间值调大则说明在很大的范围内这个结果可信,反之则不可信。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这次由于一些突发事情的影响,我们不得不在家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网络课程,所以我觉得很新颖、很有趣,对学习的兴趣也大大的提高了。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我也开始了自己的网络学习之旅。随着自己深入网络学习之后,我对这次网络课程的学习也有了一些深深的感触,在此也希望为这次学习做个总结,也整理好自己的思绪,在接下来的校园学习当中,继续努力,继续前进。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我很少去关注自己的学习成果,总觉得只要自己认真听了课,认真完成作业,成果便可想而知。但通过实践我也发现,并非每一次考试成绩都稳定,有时候动荡也会比较厉害,但是我一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也一直搁浅着,没有去理会。这次在网络课程之中,我认识到了这一个问题的根本,那就是自己很少去关注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是没有去反复复习。

  我们只有在复习当中,才能把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做一个整理,做一个总结,才能有真正属于我们的学习成果。很多东西我们感觉自己学到了,实则上如果没有预习的话,过那么一两天就会忘记,那么这样的学习成果最终也是不属于我们的。所以在学习上要懂得自我复习,自我巩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进行网络学习虽然有一些还不太成熟的地方,但是它也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的。在网络课程的学习当中,我会比在学校的`时候更加专注一些,但注意力的分散也会比在学校学习更容易,所以这也是非常考验我的一点,我也从中得知一个人的自控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一个人学习品质的基础。

  所以这次网络课程让我看清了自己的一些问题,也清楚了自己的优点,更是让自己明白了学习在于自己,而非他人。当我清楚了这一点之后,我自己的积极性就开始提高了,所以这次网络学习我也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绩,不管是每天完成的作业还是平时的积累,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我自己也感到非常的满足,对学习也有了更多的信心了。

  通过这一次网络学习,我体验了一遍不一样的学习经历,更是从这次经历当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对于接下来的学习,我也是充分的自信。所以不管未来如何,我都会坚持努力的学习,不辜负这一份青春韶光!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实际上,基于网络学习本身的各种特点,疫情期间网络授课的非常规模式更加考验的是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以积极、主动的状态进行学习,能够在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有计划且主动地选取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进行知识的构建和问题的解决。同样,网络教育也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最终目的是培养自学能力强的智能型人才。

  面对网课,我们该如何进行自主学习?

  1、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床,是大学生美梦的天堂。晚睡晚起似乎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当不得不爬起来上课的时候,脑子还没从混沌中苏醒,眼睛和耳朵却开始了自己这天的任务进程。不良的作息习惯,会导致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分散和思考能力下降。要想在疫情的特殊环境下做好坚持学习,良好的作息习惯是成功的第一步。

  2、唤醒自己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帮助我们达到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力。只有当我们拥有强烈的动机去自主学习,解决了“为什么要学”的问题,才能够真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作用。

  想要唤醒学习动机,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我们想要做到什么,而学习能够帮我们达成什么。为了老师的赞赏,为了奖学金,为了个人以后的发展前途,还是为了学习本身带来的成长,大大小小的目标都可以成为我们能够使用的学习动机。

  3、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对我们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为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不应该难以实现,而应该贴近我们实际的实施情况来设置。

  如果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适合于每天集中注意学习三个小时,那么此时,我们不要急切地给自己设置每天五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去强迫自己完成。这种强制任务带来的满足感会被学习带来的疲惫感和躁郁抵消,使我们难以长期坚持。

  自然,当目前的学习目标能被轻松完成的时候,下一阶段,我们就该将目标进行升级,以适应自己的成长。学习应当戒骄戒躁,将其当成一份长期经营的事业。

  4、合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网络学习资源众多,目前我们可以使用的除了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超星之类的教育网站平台之外,还有b站、百度文库、科研论坛等这样的资源分享网站。

  能够根据教师的授课要求和自己的需要有效地选取和搜索资料,合理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5、合理使用学习策略

  大学生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包括预习、集中注意力、理解和复习。元认知策略包括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调节。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的管理、学习环境的控制、态度和动机的管理以及寻求帮助。

  学习策略众多,在不同的学习进程中,我们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合理使用各种策略,主动积极地学习。

  6、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记忆遗忘规律,学习过后要进行及时复习,因此学习者要形成学习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归纳的习惯,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利用一些简单又有效的思维导图软件,把所学知识各层级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记忆链接,以增进知识的理解、记忆效果。也可以利用Evernote(印象笔记)、麦库、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和行客记事等,记录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让学习更美好,让学习更省力。

  疫情期间的网课,正是提升我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时机!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自律观念,建立合理的作息,设置学习规划,合理利用学习工具和学习策略,就一定能够学有所成。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5

  我作为一名学生的家长,每天看着孩子背起书包,快乐地走进学校的大门;看着孩子放学回来记单词,学语文,做数学题……蓦然发明时间飞逝,孩子已经迈入了人生学习的第一个转折点。如何让他尽快适应生涯,高兴地学习?合法我茫然失措,无从下手之际,学校开设的家长课程开课了。让我茅塞顿开,从而更客观、更迷信地教导学生与本人的孩子。

  通过这期家长课程,使我深深领会到学校订孩子教育的看重,也更深地理解了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本。今后,我侧重抓好如下多少方面的教育。

  一、要注重上行下效

  一个人的思维品格首先是在家庭中构成的,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是父母与孩子共同窗习,一起成长的进程。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毕生学习做父母”,要做一个一直学习的人。平时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不行,据考察,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形象高大与否,跟教育是成正比的。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定要言传身教,现身说法,做一个人格完全的人,一个具备好品性的人。

  二、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这次学习中,再三强调了学习习惯养成的主要性,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要比学习自身更重要。因而,在孩子的初步阶段,我要加倍器重,不折不扣地依照老师的方式履行:

  ①要和孩子独特制造一个学习打算跟作息时光表,要让孩子公道部署时间,按规划学习。

  ②请求孩子回家先做功课,而且要当真,高效地实现,而后才干做其余事。

  ③养成上课潜心听讲,踊跃发问的习惯。好习惯首先是从一心听讲来的,平时要多关注孩子,要养成在学习中找问题的习惯。

  ④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天天进行亲子浏览,多读经典书,要让孩子晓得书是甜的、书是香的,学习是辛劳并快活的事。就如教学所说:“不要授人以鱼,要教人之渔”,要做孩子的向导,不要做孩子的拐杖。

  三、要注重平时沟通,树立良好的亲子关联

  平时要多和孩子聊天,关注孩子生活中的细节,进行随机教育。“说教式”的谈话方法后果往往个别,要通过讲故事、谈见解,在耳濡目染中影响孩子。在孩子的学习上,更多关注平时的学习情形,淡化分数,因人而异,毫不攀比,多探讨、多沟通、多交换,要做孩子的友人和搭档。

  四、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抓好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要疏忽孩子的身心状态:身体方面,孩子恰是长身材时代,一定要让孩子每天吃好早餐,养分全面;心理方向,每天要让孩子快乐地去上学,要让她喜欢学校、喜欢老师、爱好同学,积极参加班群体运动,融入到团队中。古人语:“世事洞明皆学识,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习本身是个大略念,只有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点点滴滴,让孩子身心健康,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倾泻了父母的血汗,每个父母都愿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很好的将来。衷心感激学校的精心组织和老师们的教育领导,盼望学校能持续供给家长教育的机遇,信任咱们的孩子在家庭、学校的共同尽力下,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6

  通过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网上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匪浅,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没有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应丛基础作起,从学生的教育做起,从课改作起。

  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评价: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及要求自己评价过去的教学活动实践,感悟点颇多,目的是提高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标准,使自己的教学更高效。

  新课程新在哪?关在"新"上,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内容,新教学组织安排,新评价等,知道新课程的特点,更好理解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的特点:

  (1)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新课改革目标: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

  (3)结构创新:

  课程中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还要求达到同样的标准的做法,为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4)新课程的实施:

  立足的角度,具体落实新课标,借鉴的经验,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发展,同时要兼顾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强调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新课改教学实施中要体现出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新课程的评价:

  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完善的评价方式的运用就能促进学生自觉开展自主学习,与其他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学习上进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生活充满乐趣,对学习的充满兴趣。

  我通过学习获得的认识和具体方面的体会,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更有助于学生大众全面学习,终身学习。通过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学习,使我对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有了全面的了解,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要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不论是从知识上还是技能上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完善,我们在新课程的实验之路上任重而道远。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7

  我在县教育局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于20XX年8月12日参加了XX大学—麻江县教育系统骨干人才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第二批的学习,XX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获得了一生难得的知识财富,真是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一、了解XX

  XX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11年的XX学堂,1912年更名为XX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并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XX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XX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XX大学迁回XX园原址复校。XX校园以XX园为主体,西部还有近春园,这次学习的住宿之所便是XX接待服务中心—紫荆公寓。在XX主校门(东门)外的绿地正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卧壁,正面是毛主席手书的“XX大学”校名,背面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校训源自1914年梁启超在XX的一次演讲,他引用《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XX学子树立“完整人格”,后被定为校训,成为XX之精神所在。

  二、生活XX

  在XX园的这段日子里,我们研修班的57位同学每天结伴骑车而行,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间来回穿梭。尽管这“三点一线”的生活有些单调,但在精神层面却是十分丰富的。

  水木XX,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XX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践行“行胜于言”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弘扬“人文日新”精神,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人才、治国栋梁。100年来,一代又一代XX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攻绩。面向未来,XX大学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加快发展,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XX园里这样一种文明的气息、一种人文关怀,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

  三、所学所思

  此次麻江县教育系统骨干人才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共5天的培训学习时间,聆听了1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的专题讲座。这次培训的主题是教育管理领导人领导力的提升,学校开设了《教育管理者如何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助者》、《走进音乐的世界》、《教育领导者的语言艺术》、《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高效沟通成就魅力管理者》、《如何听课与评课》、《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校园安全管理》、《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课程,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感受颇多、收获颇丰。

  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班课程,增强了学习紧迫感。参加学习之前,我总觉得自己教育管理已经很多年,谈不上有什么好的管理理念,学校还是能不断发展,随着年龄逐渐偏大,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不是那么迫切,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更高要求,认为只要教好书育好人就行。但此次参加XX学习班,真正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实在太少,而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在当今这个时代,仅凭现有的理论知识已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求了。特别是老师所讲的那些课程内容与我们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上课时我总是认真听讲、生怕漏听了哪个环节而影响了学习,能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自觉遵守学习班制度,课后还和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在学习期间我曾想,学习永无止境,人不学习,如同朽木啊!今后一定要加强学习,业余时间多看一些书籍,充实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工作能力;

  通过5天的'所见所闻,拓展了眼界和思维。站在临泽看生源,觉得教育教学还可以,自己也算是事业有成,干劲少了,拼劲没了,但是真真融入到XX的培训中,通过和外面的教育家交谈、聊天才知道自己不过是沧海一栗,我们的学校管理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简单的教材重复。走出XX,回到学校,我将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在工作中树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作风,将所学的现代教育管理知识用到学校的规划发展实际中,真正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历程中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人民教育者。

  通过学习,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人生就一个小括号,人生的两端就是括号的二个弧线段,人生的经历就是括号当中的内容,也就在这填充括号的人生历程中,我们肩负的是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自己,我们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也不能把自己看的与别人没关系。当前,我县教育事业正推向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前段,在县委政府和教育局领导正确指引下,学校有一个长期发展规划。我们一定要把握国家政策走向,勤沟通、多交流,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政策向中西部倾斜的有利时机,接触政府支持学校教育优先发展条件,发展壮大学校办学规模,走自己的路让社会认同,不要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遇事,不要硬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改变不了自己可以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带头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出路,争取在人生的括号中填充更多的内容。

  这次学习对我本人触动颇深,感叹知名学府老师的学识之渊博和治学严谨的同时,自己各方面的差距及缺陷更加明显,此次学习机会之宝贵难以言表,我将以此为起点,用激动→心动→行动,理清发展思路,坚定发展信心,争取帮助校长使学校有一个大的发展和变化。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8

  推行素质教育近10年,新课程改革近5年,但我们离理想还很远,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家民族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应试教育如果从恢复高考算起,近30年,如此漫长时间所形成的社会氛围,人们的观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也许,我们还要再用30年,去解决“旧”教育遗留的问题,去重建“新”教育带来的新思维。

  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已经先行了、教材也先行了。然而,教师观念改变不能太滞后、学校的场地、设施、器材不能太滞后。让我们放眼现在的学校建筑,虽然那些“重点”、“示范”之类的学校有点像学校的样子了,但是更多的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与新课程配套的器材、仪器,笔者多次在有关的会议、座谈、调研会上反映这个问题,怎奈人微言轻。我想好的教育理念、好的教材,不仅需要好的'教师去实施,还需要配套的用具。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不能完全实现新课程的目标的。

  教师的培训和观念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去年暑假读书,对上面提到的新课程目标才有个深刻的印象。老师们在忙于教学、应付各种检查之时,还有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多少的动力和需求去阅读关于新课程的论述。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应该是最好的办法。

  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个高标准下,现在的教师有多少符合要求?没有人统计过。举行教师基本功比赛应该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举措,希望不要走过场,不要搞花架子。实实在在地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技能的更新、提高。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9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作为一名高中部的老师,能否以理性、从容的心态迎接新课程?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我们的教学?带着这些疑问,我进行了认真的学习。

  学习主要围绕着“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高中新课程的结构、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高中新课程的组织与推进”等六个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学习。通过学习,我认为:这次改革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学科课程架构而成的.平面结构变为由学习领域、领域下的科目及科目下的模块来构成一个立体的课程结构,从而多方位,多层面地对教学实施提出要求。其中,设置模块,是本次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亮点,也是推行新的高中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基础。二是课程管理上推行选修制与学分制,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在高中阶段完全贯彻选修制与学分制的第一次。选修制与学分制的实施,意义十分重大。

  面对新课程,我思索:我们应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迎接新课程?过去的教学方式以及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是不是都用不上了?心里没底,感觉不安。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新课程一定会带来教学上的某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一定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可能是原有的教学实践就有的。我们应持一种实事求是的课程发展观,对课程方案与教学实施的内在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充满自信。有了这样的心态,实施新课程才能从容而不盲从。为此,我意识到,在进行新课程教学实施之前,我所需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清理和反思:在自己的经验中有哪些是好的,是需要发扬光大的,有哪些是不好的,需要逐渐去除的;在我们所了解的他人的经验中, 有哪些是值得借鉴的,又有哪些是需要引以为戒的?在这样思考的基础上,学习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制定出自己的教学转化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回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才能够不盲目、不紧张,从容地实施新课程 。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20

  通过几天的培训,收获甚多,感受颇深.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使学生学习既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

  以前,我们习惯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即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归结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抄、学生记,上课做不完、课外继续练,熟能生巧。因此,不是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而是喜欢按自己所谓的“经验”、过程归纳整理为某种思路、模式或结论,然后直接“塞”给学生,甚至要求学生上课记下来,回家背出来,考试时默写出来。在大量反复操练的基础上达到掌握的目的。教学评价时,主要看其学习的结果,即分数的高低。而课标中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应改变过去那种轻过程,重结论而依靠重复操练的“验性”法,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减轻学生大量的重复操练产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三、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把学生当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心理规律,创设情境,注重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参与动机,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兴趣。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作出评价调控。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有畏难情绪不积极参加学习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真诚的鼓励、热情的帮助、细心的辅导,促其从“我参与”变为“要参与”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氛围。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四、应重视释疑解难过程的调控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习惯。”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设疑、质疑、释疑、辨错。

  设疑,即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学生如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明他们已在积极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积极思维的表现。通过设疑,培养学生追根问底,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对此,教师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积极的鼓励。

  质疑,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不要忙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采用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触发思维,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好学甚解,凡是多问的精神,让学生“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释疑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疑难问题。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敢于举手发表与师生不同的意见,积极去找问题找病因,找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富有创新、敢于实践、独立思考的精神。

  辨错,即学生对教师的有意示错,进行分析判断,提高防错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有时可恰到好处,有意地把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显示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错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防,并避免学生出现类似错误的目的。这样,可防患于未然,并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21

  20xx年10月,有幸参加网络课程学习专题摄影。在课上有幸聆听了广播电影电视干部管理学院专家的讲座,使我对摄影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老师的精彩讲授,同时自行欣赏了一些老师的成名作品和世界上摄影大家的传世之作,我对如何去欣赏一幅优秀的作品,如何去拍出一幅好的作品,如何去体现摄影作品的价值等等一些平时几乎无从得知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闲暇之余,我会常常生出一些思考,不仅来自于对照片的构想,更有对社会和人生的思索。

  摄影术诞生于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摄影的本质就是对实现的记录和再现历史,它的主体是相机的功能。而摄影的目的则是因人而异,它的主体是人的思维,不同的思维就会产生不同的目的。

  摄影本身无意义,意义在于你用摄影这种表现形式,展示了你所表达的什么思想和情绪,包含了多少你的内涵和你的发现。它可以是思想展示,可以是情绪发泄,可以是科教,也可以是无厘头……也正如有人写东西空泛无内容一样,摄影者也可能拍出无内涵的,无意义的片子,或者如同华丽辞藻堆砌但没有思想的文章一样的片子。最典型的应该就是张艺谋拍最近几年拍的商业片那样的,看起来很美,但没有回味,枯燥无物。而相反,张艺谋拍的一些获奖片子,演员不美,场景不华丽,但内涵丰富。所以,摄影不是美的艺术,应该说是思想的艺术。

  摄影是一种无以伦比的形象文化。摄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仅仅一个凝固了的瞬间,一个静止不动的画面,便使我们读懂了它所要表达的意思,甚至领会出照片所隐含的更深层的含义,这就是摄影的魅力所在。

  摄影要有执着、探索的精神。摄影是一个瞬间就可完成的过程,但同是一瞬间,有的人得到的只是普通的、看后即忘的照片,而有的人却拥有了最为精典、最为传神的永久记录,这就是功夫所在。普通人看摄影的人,也许是最为悠闲、轻松的职业了,一部相机,走南闯北,游山玩水。然而从那些优秀的照片中,我们不难看出,一部好的作品出现是要经历多么艰难的磨练。那张闻名全国的《大眼睛》,作者要不是深入到最贫穷的山区,不去体味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的生存环境,不去用一片赤诚和执着的心态搞创作,如何能捕捉得到那发人沉思的眼神。骆飞老师还讲到了他冬天到黄河壶口拍摄的经历,为了拍到一个最佳的角度,寻找一个无人看得到的意境,骆老师请别人用绳子捆住他,送到一个极其危险的位置,终于拍到让人们惊奇感叹的画面,这些摄影家们的执着精神和勇于探索的气概也为我们所深深地敬佩。这也使我认识到,要拍到一幅有价值有意义的作品,很难靠巧合和机遇就可以达到,唯有经历千百次的.尝试和不怕失败的探索积累才能让自己有一个质的飞跃。

  摄影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摄影看似简单,只是对客观事物的瞬间再现,但却饱含了一个摄影者的主观意图、精神提炼和对社会、人类的思考。因此对摄影者来说,自身素质是第一重要的,这其中包括了科学技能、人文素质、艺术品味,而首当其冲的是自身的人性素质。人品不佳的摄影者,他怎么能表现出人性的真谛,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怎么能拍出那种大气豪放的天地之美,他的镜头会被他的思想所左右,观看者会被那种狭隘、偏激的照片所困惑。其次我想摄影者的人文素质很重要,学问艺术都能融会贯通的,面对同一个背景,有的人看到了它的面,有的人却看到了它的内涵,纵深下去,他已经想到了很远,那么照片所带给别人的则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事物,而是有着生命、有着思考,有着开始和结局的故事。我在课上曾听到这样几句话,摄影要捕捉生活的新颖,要发掘事物的深刻,要拍出生命的感动。要达到这个层次,我想必须要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和生活历练为基础,才可以使镜头在对准目标的一刹那,达到思想的最后升华。

  通过这次摄影学习使我更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美好的生活,我也正如热爱生活那样热爱着自己的工作,我已很是努力。在工作中创意分外的罕有,有种想进步却找不到起点的悲观,但我相信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我会把摄影当作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一种爱好,我依然会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依然搜索属于自己的风格,依然努力立足于这个社会,依然用我手中的相机去留住生活中最美妙的时刻,在简单里凝聚内在的神韵。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22

  这学期业务学习期间,学校组织教师对20xx版新课标进行统一学习。随着对“新课标”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对新课标的认识又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和赞赏。小学体育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运动员,在体育课中把体育技巧作为每课必学的内容,并且把会不会技巧作为学生会不会体育的标准,不但偏离了教学体育的方向,而且由于纯技术训练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体育惧怕心理,进而造成了学生和体育之间的距离,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体育热情和信心。

  通过对“20xx版新课标”的学习,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巧妙地将学生与体育拉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体育感受,逐渐地喜欢体育。

  对于水平一的学生来说,如果单纯的说教,死板的讲述体育知识,那只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也无法令孩子们喜欢。我在对水平一学生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许多与传授体育技能有关的小游戏,并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创想的内容。引导学生做一些小动物的外形模仿。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练习,逐步发展下去,可以自由发挥。学生自编的动作源于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由于个性和爱好的不同,每个学生创想的动作各不相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形式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一节课四十分钟,合理安排这四十分钟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好“开始部分”、“主要部分”和“结束部分”这三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开头的设计上应该注重新颖,吸引与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他们把注意力都投放到课堂上来;其次,各环节的衔接要巧妙,使课堂教学流畅自然,各环节自然过度,保持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且不中断学生的思路,易于学生接受;再次,把握好结果的处理,让学生有一种精彩的感觉,一节体育课也应该有“高潮”之处。这个“高潮”一般应放在一节课的结尾前夕。“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精彩阶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使学生意犹未尽,期待着下节课的到来。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认为现在的体育教学应该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多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名学生受益,不应把目光只盯住教学结果上,要集中精神引导学生在道路上如何前进。

  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在实践中学习,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把最好的体育课呈现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23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在高校教学质量提高及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案例教学视频课程学习,了解了案例教学大致可分为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3个基本环节,下面就这3个基本环节结合教学实际,我对其理解做下简单总结。

  一、案例引入环节

  在深入了解课程教学目的及内容的基础上,搜索国内外相关案例,并注重前沿性及时效性,通过引入案例,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点,觉得比较好的做法是学校能组建团队真正的从事某一领域行业工作从而积累相关的案例数据,譬如我们可以组建测量团队,通过外部接的工程活作为课程生动的案例教材;在譬如如果学校开设造价专业,可以成立一个造价咨询公司,申请到一定等级的资质进行外部接活,把做过的项目以真实的案例带进课堂,从而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将来更快的走入工作角色。

  二、案例讨论

  讨论环境要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让学生成为讨论的主体,并注意掌握讨论的方向,让学生仅仅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做表态,只有在关键点上进行相关引导,即使学生错误了,老师也不要进行纠正,当然,讨论也不是盲目的进行的,要围绕着老师给的相关主题进行。

  三、案例的总结

  这个阶段就是通过案例的讨论引申出课程相关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也可以是教师直接给予,揭示出案例里所包含的相关理论,强化前续的学生讨论,并要求学生在老师总结后进行二次自我总结学习相关知识点。

  综合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寻找到让学生感觉有意思的案例,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并且能在实际中应用到的活生生的例子,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基本实力。在案例的问题设置上,要遵循分析问题所在,如何解决问题,用什么样的知识办法解决,去寻找方法的的顺序进行引导孩子进行讨论学习,最后在总结中对孩子的优点进行褒扬。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习课程心得体会04-20

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04-23

网络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04-24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2-31

关于课程学习心得体会04-30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11-19

大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03-08

网络课程学习心得体会04-23

课程学习个人心得体会01-13

心理课程学习心得体会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