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见习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门诊见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门诊见习心得体会1
接近三个月的门诊导医课程已然结束,不同于以往在临床科室的学习体验,每周在门诊的两个半小时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了解医院流程的同时感触亦颇多,谨以此文记下本次导医过程的感触与收获。
一、硬冷规矩下的温情
曾经看过一幅经典油画,画面上一名生病的儿童躺在病床上,医生坐在床边以非常关注的眼光在看着这位病儿;而在斜对面,病儿的家长用犀利的眼光在看着医生。这幅画说明医生在看病人时,同时病人及其亲属也在看医生;医生如何对待病人,病人嘴上不说,但对医生的每一项处置都会在心里掂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务人员需保证在医学上的专业是一方面,在工作上是否做到了有序严谨关心关怀,更是病人及家属的关注点。
当我第一次站在护士咨询台,扎堆的人群和嘈杂的人声立即入目入耳。还没怎么反应过来,老师简单交代之后我就开始了工作。几十分钟下来就对门诊护士站的工作就有了直观的感受:工作本身并不复杂,繁杂的是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人多号少是大医院最常见的现象,针对此现象自然就会有相应的规定和规矩,比如挂号排队、候诊排队、加号限制等等,每个病人都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自己的问题和诉求,希望医院能给自己优先权。当然,对于这些规矩之外的不合理诉求,我们一遍一遍的解释和说服,在这种时候,医院是理性的,医生护士难免给人不通情理的感觉。刚开始,我以为工作就是应该这样严格照章办事,不予特权。但是事实上,在一次上课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病人让我认识到,医院不仅理性,也讲人情。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有1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前来护士台请求能优先进入诊室,生病的是孩子,由于身体不适而哭闹不止。彼时还不懂变通的我耐心解释后加以拒绝,不料我们的谈话被旁边的护士老师听了个仔细,她叫过那位母亲并给予了优先就诊。整个过程结束后,老师只是温柔地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再多说。就是这一眼,让我印象极深,医院是讲规矩的地方,但绝对不是冰冷机械。即使其他的病人看到了这一幕,在了解了具体的情况后不仅不会指责老师的偏颇,反而会加以认可和支持吧。我想,这也算是一种,正能量。
二、真诚、热情、学会沟通
良好的医患沟通一直为我们强调和倡导。在门诊,尤其是在护士咨询台,医护与患者的
沟通过程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在这里,护士老师每天上班,同样的问题可能需要回答上百变,而他们所要面对的问题比诊室里的医生更为基础和繁琐,且重复单调。以前经常参与一些志愿活动,时总结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应做到“耐心、爱心、责任心”。如今直面病人,我想需要做到的还有“细心、热心、信心”。首先,不论是对待病人还是对待同事,真诚放首位。在门诊遇到的每一位护士老师,她们教会我怎样尊敬他人,怎样多为别人着想,怎样更好地处理交流中的细节。其次,热情和信心都不能少,是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另外,要拿出十足的信心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尽管我们不是专业的护士,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最专业的培训,但是也要拿出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自信,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尽最大的努力解决病人的问题,分担老师们的工作。最后,耐心一定要有,前边已经提到,咨询台的工作繁琐枯燥,每天必须长时间的保持或站或坐的姿势,有时还要面对病人的不理解,处理病人不温和的情绪。但是正如我们清楚的,医患关系的好坏往往就在一言一行之间。我们需要耐心,希望病人或家属理解我们的同时理解他们的心情。最重要的',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善于和病人沟通是医生基本能力的体现,有助于增进医患关系的同时有助于医生更多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其实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生活中各方面都要求我们善于和身边的人沟通,这样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亦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自己所处的环境。
常常我在想,若换了我是病人,每到华西这样的医院来就诊,心情必定是惶恐的,一方面担忧自己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是被复杂甚至困难的就诊流程所困扰,也会为了就诊所要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所担忧。如此换位思考,每与他们沟通时,自然就多带上一份耐心和微微的笑容以示宽慰。
我能做的也许不多,只希望我的所为能替病人拂去一些焦虑和忧愁。
三、让我们传递正能量吧!
对于新到岗或刚开始进入医院接触病人的实习医生护士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年长经历丰富的师长所影响着。第一次上课快接近尾声时,刚刚与一位病人解释完吐出一口气,旁边的师姐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现在才刚来,还能做到每次都耐心地解释,等工作的时间长了,有时候病人并不认真听你讲而反复询问相同的问题,你会丧失耐心而不想再与他们更多地交流。”对上她略显疲惫的面容,体味她这番话中的无奈,莫名地本平和的心情变得有些低落。不是说这位师姐说的有什么不对,事实也不免正如她所讲。我只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相互感染的,消极或快乐的情绪都会很快传递给周围的人,尤其是对初入工作者的言行和认知产生很大的影响。我想,与其用自己不那么顺利和消极的经历和体验来告诫
一名还满怀着热情的新同学,为什么不选择鼓励他的热情以求让这份激情持续的时间更长久一些?希望就算最初的新奇过去,激情不再,也能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工作中的种种。
让我们将正能量传递下去,就算生活偶尔会有不愉快,欢欣愉悦或平和才应该是生活的主题不是吗?
四、写在最后
在医院接近三个月的课程已经结束,然而每每回想,不论其中的苦与甜都是我今后人生中的宝贵回忆,也对我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带给我作为医务工作者最初的对职业的印象。而且在见习中那些不计辛苦耐心指导和悉心教导过我的老师们是我最感谢的人,是他们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及时解围,并在时候耐心指导。他们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严谨和坚持也令我十分敬佩,而他们对待病人的亲切关爱更是令人动容,这些无时不刻地提醒着我以后应有的作为。见习当中,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与运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处理好医患关系、与其他医生、护士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很是锻炼我。让我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提前奠定基础,了解工作环境,为更好的服务患者打下基石。
门诊见习心得体会2
xxxx交通大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哮喘专科门诊成立于1998年,至今已经20年,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团队优势,按照GINA指南对哮喘儿童进行规范化诊治和长期管理,哮喘患儿获得了较高的控制水平。儿童哮喘专病门诊由学科带头人侯伟主任、李静主任负责,现有专科医师10名。每年接收基层医师学习和培训,举办儿童呼吸健康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哮喘领域专家讲课交流,已经形成优势品牌学科专业。
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儿科雷东红副主任医师在我们儿童哮喘专病门诊学习体会跟随侯伟主任,李静主任及其带领的xxxx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病院呼吸与哮喘团队学习快2月了,感觉到他们不仅是知识渊博、严谨求实的团队,更是团结友爱、紧密协作、积极向上的团队。
对于儿童哮喘专病门诊就诊的患儿,侯伟主任首先是详细的询问病史及查体,结合年龄,给予合适的检查,其次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予以评估后给出精准的诊断,之后会给家长详细交待患儿病情、用药方法及长期规范治疗所需大致时间,最后让家长学习儿童哮喘相关知识、进行健康宣教,要求定期门诊复诊并长期管理。
但是现实中要做到上述几点挺难,我的体会是,患者方是次要因素,主要是我们医生方。我们不仅要正确诊断,还要详细告知,做好哮喘基本知识宣教和长期管理。
今天下午我随侯伟主任,张洋医师出儿童哮喘专病门诊,有一来自陕北的患者,3岁,以咳嗽,气喘1周为主诉,在当地医院治疗后好转,由当地医生介绍而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主要是患儿自6月龄始出现喘息、湿疹。患儿喘息至今发作30余次,现仍有特应性皮炎。平常有流涕、打喷嚏,食物对黄桃过敏。母亲患有过敏性鼻炎。两年半来曾在当地医院及多个省级三甲医院就诊,化验检查最高1次嗜酸细胞33.3%,血清总IgE>200,曾诊断婴儿湿疹,支气管炎等,给予口服顺尔宁,吸入辅舒酮2支。侯伟主任当即说:根据患儿喘息30余次,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黄桃过敏,嗜酸细胞显著增高,可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追问家长为啥不持续、规律吸入辅舒酮及定期到初诊医院复诊,并学习哮喘相关知识,家长说从来没有一个医生给予相关告知。由此看来,在哮喘的诊治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侯伟主任提倡的:正确诊断,精准治疗,健康宣教,长期管理。让我们为了更多的哮喘患儿能够得到规范诊治和管理,砥砺前行,努力奋斗。
感谢侯伟主任、李静主任及其呼吸哮喘团队在学习中给予的帮助及支持。
门诊见习心得体会3
时光荏苒。忙碌中,我们匆匆的步入了甘肃省人民医院的第二个实习科室。我实习的第二站在门诊,从一开始得知要到门诊实习时,很多同学都说在门诊实习没意思,然而一个多月导医和分诊实习生活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对此我有了新认识和感悟。
门诊主要的特点就是病人多,病种杂,要求门诊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准确的为病人分诊,指导病人正确的就医,节省就诊时间,为诊治疾病赢得最佳时机。门诊护士还要非常熟悉医院的环境,准确安排病人就诊,避免病人盲目乱走找不到地方。
而对于进入医院不久的我们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一切都让人感觉无所适从,记得第一天在门诊上班什么都不知道,病人一问就只能说“您稍等一下,我是实习学生,我去帮您问老师”。但是经过门诊近四周的学习锻炼,我也基本熟知了甘肃省人民医院基本概况和各种典型疾病该如何分诊,许多问题我都可以独立解决,门诊让我了解了许多其他科室无法接触的东西。
进入门诊科室的第一天,带教老师吴老师就告诉我们:“医院窗口,然而门诊护士常常是医院工作人员中与病人见面第一人,是病人接触第一人,给病人留下印象非常深刻,与病人见好第一面,会让病人接纳和信任这所医院,所以做为医院形象使者,门诊护士必须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也正是这一番话让我更加认识到门诊工作的重要性。
在门诊学会巧妙的和病人沟通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许多病人第一次到医院就诊,并且很多病人来自农村,他们从很远的地方来求医,陌生的环境与病痛的折磨让他们感到既恐慌又无助,此时作为门诊护士的我们就应该在每一位就诊病人迈进门诊那一刻主动面带微笑迎向前去说:“您好叔叔、阿姨: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忙吗?”或见到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以及行动不便的患者,主动搀扶,不但帮病人解决了问题,还可以使自己感到心情舒畅。有人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对你微笑。不管多苦多累,都报工作笑脸,面对患者求助,都要热情帮助、耐心指导。
医院对我们的实践教学很重视,给我们安排了带教老师,在此我也真诚的感谢吴小红老师在每周星期一下午四点抽出一个半小时给我们小组上课,除了为我们讲解门诊基本知识外还给我们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
门诊见习心得体会4
大学四年最后一个学习阶段,我也将要进入实习训练的尾声,最后一站来到了物理治疗中心。
物理治疗中心,是全台湾第一个开放各科医师直接照会物理治疗师的物理治疗单位,能够来到物理治疗中心实习,是一个相当特别的机会,不同于先前前在其他医院的作业形式,在物理治疗中心,可以看到物理治疗师所属的门诊区,除了医师照会的医嘱外,在诊间里,物理治疗师可以更自由地发挥独立评估的专业能力,给予病人最适当的治疗,提升物理治疗师面对病人的思考能力。
和过去在其他不同的实习单位比较起来,其他的实习单位,多半是在一个大范围的治疗空间里,给予病人的治疗是依据医生的医嘱,虽也有基本的评估过程,然而因为病人数量较多,必须同时面对很多个病人进行治疗,比较没机会在同一个病人身上非常专注的做治疗,特别是在骨科物理治疗单位里,各式病人来来往往,难免出现有如生产线般的治疗模式;物理治疗中心的门诊形式,就和先前所见识到的大不相同,如同一般医师门诊一样,这里有一个专属的治疗空间,一次仅允许一位患者近来做治疗,从评估到治疗都是专注且一对一,不仅提升了治疗的品质,也能让病人有更高的满意度。
在本单位,我有幸参与了柴惠敏老师每周一於骨科的物理治疗门诊,观摩到各种不同骨科种类的病人,包括了下背痛、髌骨软化症、下肢骨折、关节镜手术、足部问题。。。等等,其中自己对于有关足部问题的评估相当感兴趣,因为足部问题的分析真的相当的复杂,特别在于足部是身体负责承重的关节,当足部之功能性结构发生问题时,物理治疗师必须敏锐地去抽丝剥茧推敲出真正导因,才有可能进一步给予正确的装具矫正,进而解决病人的问题。
处在工业社会里的现代人,饱受足部问题困扰的民众大有人在,然而现今坊间对于足部问题的处理方式,仅停留在扁平足病人只要在足弓部位给予支持足弓的错误观念里,但其实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足部问题的种类不仅止于扁平足,就算是扁平足的个案也不都一定适合在足工给予支撑,乃需要专业的评估之后,才能真正有效的解决问题,跟门诊的过程中,就不乏遇见一些病人虽是因为足部的问题来求诊,但其实过去都已经有在其他地方试著做过处理,也有购买鞋垫,但取出来一看却会发现是不适合病人本身问题的鞋垫,花了钱却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有时还可能会让不适的情况加剧,从这个问题看来,更凸显出物理治疗师在足部问题专业评估存在的重要性!
自己觉得比较可惜的地方是,目前台大医院里面开放给物理治疗中心的诊间空间有限,无法容纳摆放多种仪器(modality),并且没有适合的空间摆放专业可升降的治疗床,如此会使得物理治疗师在评估的方便性也稍被牺牲,在治疗计画上的选择受到了一些限制,物理治疗师的创意与治疗艺术比较难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我相信物理治疗中心的门诊是好一个开始,物理治疗在台湾医疗临床的新模式,更提高病人对于物理治疗师专业的尊重与认知,未来还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过去如此类的一对一治疗模式也不是未曾看见,但都现於自费市场,期盼透过物理治疗中心这样的起头,未来也能给予其他医院的物理治疗单位一个示范,开启健保物理治疗的另一个新纪元。
【门诊见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医院见习心得体会报告03-21
医院见习心得体会报告03-18
2012 见习报告-见习报告范文04-09
门诊护士个人总结04-24
到中学见习心得体会报告范文06-15
医院见习心得体会报告4篇03-07
医学生医院见习心得体会7篇02-28
优秀见习报告03-01
护士见习报告02-25
见习实践报告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