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新思维》心得体会
《备课新思维》心得体会1
近日读了《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中的《备课新思维》一书,心中有很多感想,现想与大家同分享。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撇开学生因素,一个教师一节课活动的成败就在于备课是否成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各领域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幼儿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明确和协调的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常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等等。对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应认真参加,吸取各项经验,丰富自己理论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出: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让每位学生都有其“个性”发展,每个人的优点各有不同,应针对每位幼儿的性格特点,年龄特征来因材施教。这些都是我们在备课时必须要考虑的,只有这样考虑幼儿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说:大班的语言活动看图讲述《一只袜子》,这是一节看图讲述活动,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们要求孩子能够完整地讲述故事的内容,并注意到细节部分,这也是考虑到大班幼儿要重点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能连贯的表达自己所看的图片等。因每个幼儿的能力各有差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希望他不仅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还需丰富故事的内容,说出好听的词语。这部分的幼儿我们在备课时就要用鼓励的`语言去让她们自己发现图书细小的部分,给予较少的指导语;而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需要她能够连贯的说出故事内容即可。备课时老师要给予多点指导语言。
其次在教学目标上也应体现“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知识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中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课程标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幼儿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现在幼儿的数学活动与幼儿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大班的10以内的减法运算,老师在备课时会考虑到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个超市的场景,每人手上有10元钱,超市里的商品都有明确的标价,“我拿10元钱去买2块钱的橡皮,我还剩下多少钱?同时转换成减法运算就是10—2=8”等等,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提高了活动的有趣性,也将繁琐的数学活动变得简单化,让幼儿更有兴趣去主动地学。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教学设计的几点看法,针对新课标的理念,我认为自学辅导模式、问题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模式等等都是能够体现其特点的,向幼儿高效的传授人类积累下来的各类知识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事实上,课堂教学室一个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过程,它受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可能用统一的超越特点的教学情景的模式来套用所有的教学过程,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念。
备课对于任何一位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教学活动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节,只有做好它,才能上好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有许多不足,请谅解。
《备课新思维》心得体会2
前几天,我看了《备课新思维》这本书,《备课新思维》为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围绕三个大问题展开讨论:怎样进行高效备课?怎样达到最佳教学设计效果?名师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的?全书主要由八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我的备课;第一章,新课程备课的新思维;第二章,与文本对话;第三章,与学生对话;第四章,与自己、同伴及社会对话;第五章,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第六章,名师谈备课;后记部分。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以往我在备课中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教案集等,无论是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结构,乃至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秉承沿袭,导致教学形式单一,思维模式僵化,教学语言呆板,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死水一潭。正是这本书使我茅塞顿开,让我充分意识到自己在传统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生活运用;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题整合。由此可见,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要体现尊重差异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理念,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所以,教师备课应坚持开放性策略,预设性策略,结构性策略和反思性策略等。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备自己,还要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同伴及社会对话。同时我认为,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围绕教学进行知识积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技能、培养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等都是“备课” 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更重要的基础性的“备课”。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向我打开了一扇课改世界的大门,我深深懂得不仅要坚决贯彻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备课观,还要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把原来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在老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质疑、调查、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把老师的“满堂灌”或“满堂问”转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转变为调动学生表现自己、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师的角色也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同时,教师还应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教师在新课程中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开发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对原有教材进行改编、重组、补充,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活动,使课程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备课新思维》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创新思维能力测试02-03
企业管理创新思维08-02
集体备课制度09-03
创新思维是讲究效率的创业故事10-21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论文11-22
如何培养成人高考历史复习新思维12-25
教师备课情况检查总结08-04
计算机应用基础备课09-15
教师备课总结(通用5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