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现代与经典》学习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29 19:02:2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现代与经典》学习的心得体会

  2014年11月14-16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在无锡举办的第19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汇聚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名师、教授等,他们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或报告讲座,给予了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在历时两天半的学习活动中,共听了11节课,并聆听了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新教材顾问郑毓信教授的报告《数学概念与思维的教学》.学习内容是第一天听了郑毓信教授的《数学概念与思维的教学》的讲座:刘松的《百分数的认识》及报告;周卫东的《认识平行》;孟繁荣的《有趣的乘法算式》及感悟;贲友林的《年、月、日》及报告.第二天听了徐斌的《平均数》及报告;数学王子张齐华的《认识百分数》及报告;张冬梅的《认识米》;罗鸣亮的《近似数》及感悟;刘德武的的《位置与顺序》及报告.第三天听了华应龙的《找次品》及报告;黄爱华的《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及报告.

《现代与经典》学习的心得体会

  又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些名师,记录他们灵动的课堂,品味他们睿智的语言、感受他们高超的技艺,领悟他们深邃的思想,让我感受到了名师的魅力和专家的风采,他们对数学教学研究的激情与执着深深地感染了我,也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变化.现将我的感想汇报如下:

  一、课堂是学堂,学生是主人.

  此次听课感觉变化最大的是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的重大转变.

  教师退出讲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每位老师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他们注重营造和谐、宽松、愉快的自主探究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他们能放下教师的尊严,在课堂上能充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自己隐身于学生之中,只有当学生遇到困惑、无法解答的问题时,教师才站出来.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启发、引导孩子主动去探究、想法引导孩子怎么去探究,交给学生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获取知识的钥匙和方法,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培养的是能力,获得的是基本的活动经验.感觉到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因为有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孩子的主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俨然就是老师,讲解的是那么深,那么流畅、语言是那么的完整和简练.课堂真的是他们交流学习的平台.这样的课堂,孩子喜欢,老师轻松.当然,这种轻松的背后是教师高超的教育技能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他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教材的解读能力.

  二、同样的课,不一样的风采.

  这次观摩课有幸听到由2位名特优教师刘松和张齐华“同课异构”的《百分数的认识》.听后感叹原来百分数还可以这么上啊!他们都没有按照教材的编排去上,而是借助问题链串出本节课的所有知识,学生已会的一带而过,学生不会的重点教学.刘松是借助课题《百分数》发散提问引出有关百分数的内容,而张齐华更直截了当.上课伊始就问:今天我们要学什么?你在哪见过百分数?你知道它表示的意义吗?然后就让学生3人一组讨论,汇报交流在哪找到的?啥意思?…他以一个关键问题为主线.问题是:现在分数来了,百分数也有了,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学生不断汇报的基础上抓住提炼的5个问题(意义不同,书写不同,百分数不能化简,分数有单位,百分数没有单位)让学生再次讨论.整个课堂就是抓住“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这个主要问题展开,他说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他的问题是精心设计的,他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与百分数有关的知识都能借助学生的口说出来,在汇报、争议的过程中掌握了重点、理解了难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我喜欢张齐华设计的课堂,他比刘松更放手,设计的更巧妙,课堂效果出奇的好.用他的话说“数学教学,其实可以很简单”.是啊,简单的背后必是不简单的付出,他课堂的开放源于他对教材的深层解读和对学生的正确解读.而正确解读教材和学生的能力是需要长时间学习、积累和提炼的.我佩服他勇于尝试的勇气和大胆改革的精神.

  三、创造性改编和使用教材.

  刘德武老师为我们讲授的是《位置与顺序》,不是课本上的原版内容,而是根据教材的结构和习题的设计,包括总复习的设计,而重新组合而成的教材.内容更科学,更体现新内容的层次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他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知识的水平习惯,调换内容的顺序.如:学生在认识位置(上下、左右、前后)关系时,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是上下关系,所以刘老师在备课时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调整了内容安排,1、把习题改为例题;先教上下关系,又深挖教材,增加例题的问题,由两个浅显的问题又增加了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2、楼层由三层调整为四层.3、主人公由小朋友变为小动物.

  除改编教材外,他很注重对一年级小朋友审题习惯的培养,并用儿童的语言教学.审题能力的培养他分两步进行:一是审题――看看题目是怎么写的;二是分析――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目的是通过通俗易懂的儿童语言,达到培养学生三个能力.一是审题能力;二是推理能力;三是语言表达能力.用他的话说:越是重要的,越是关键的,越不能告诉学生.教会孩子审题非常的重要,这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四、用智慧语言点亮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应是更高层次的艺术.可以说张齐华老师就是数学语言里的艺术家.他用张氏的调侃,生动的表情,和蔼可亲的教态,丰富的动作演绎着数学.他的课堂,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和自愧不如.他气定神闲、总在不经意间触动学生思考、质疑和探究.课堂上,他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他说:“数学教学,其实可以很简单”.我认为他说简单的背后定有他智慧语言的支撑.黄爱华老师也说:老师们在关注课堂教学设计的同时,也请关注语言调控.好的教学语言就像一盏明灯,指引孩子去攀登.此次无锡学习再次领略了大师的语言魅力,也指引自己多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

  五、学习经典,思考成长.

  华应龙老师提醒我们:我们的课堂需要等待,要有足够的耐心静等每一朵花开.罗鸣亮老师的课让我领略了什么是“简约而灵动的课堂”.张冬梅老师的课让我见识了活动课如何操作.她讲的是《米的认识》,课堂上,她让学生5次集体活动,让学生动手测量、动口表述、动脑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加深对1米的认识和建构1米的概念.5次活动都能做到活儿有序,活而不乱.我惊叹她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徐斌老师的课让我感到做他的学生很快乐!贲友林老师的课堂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两天半的学习,我看到的是真实的、灵动的课堂.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积极思考的空间和足够的思考时间,并用智慧的语言启迪学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静待学生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数学活动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教育需要思考!思考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作为老师,我们怎样读懂教材,应该站在怎样的角度去审视学生、读懂学生,又将给学生带来怎样更合适的教育?……大师们的话题让我深深思考,而且还在不断的深入.

【《现代与经典》学习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昙花一现的句子01-21

现单位同意报考证明模板11-15

如昙花一现的句子10-30

关于昙花一现的说说(精选150句)07-21

关于昙花一现的说说4篇03-22

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04-03

护士个人现聘期内情况总结(精选12篇)11-18

学习的心得体会08-06

(通用)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07-25

【荐】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