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的智慧》有感[精选]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人生的智慧》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篇1
《人生的智慧》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晚期著作,该书能帮助我们在漫漫人生道路上尽快成长,幸福生活。230年前的叔本华,从本真的维度,阐释了人生本原的面目和最智慧的活法,这也是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一书的写作目的。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写到“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叔本华将这句话解读为“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正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想去发现美的心境。当烦忧、焦虑和痛苦萦绕心间时,我们的注意力始终只会聚焦在痛苦之上而无暇顾及其它。我们感受到的痛苦越强烈,自身存在感也越真实,而快乐转瞬即逝,像梦一般不真实。伏尔泰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述:“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正实在的”。
叔本华认为要尽量避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痛苦,就要过一种深思熟虑的生活,比如我们不应该以痛苦为代价或者冒着遭受痛苦的风险,去追求泛滥的物质欲望满足和感官快乐,那样只会为了否定、虚幻的东西而遭受真实的痛苦。对于已经发生的痛苦,要从生活经验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训,勤于反省,经常回顾做过的事情和曾经有过的.感觉和体验。降低对生活的期望,生活并不是让我们享受的,我们必须忍受和克服它。增加生活阅历不失为应对良策,洞察世间百态才可做到平常之中安然自得,处乱之时荣辱不惊。叔本华还从对人自身的剖析、对待自己、他人及命运的态度、人生的各个阶段等方面阐释他认定为人生真理的感悟。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中写到:“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明白人生的残酷,遭受生活的苦难后,依然选择不放弃,并为人生构建意义,便是我所理解的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也是读《人生的智慧》一书获得的最大智慧。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篇2
每个人都忙忙碌碌、倾其一生奔波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那么,“幸福”是什么?
在《人生的智慧》这本书,教导人如何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如何才能享有幸福的生活。对于人的幸福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美好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
叔本华从人的身心本质解析了人是什么、人的追求是什么、人在不同的阶段是什么样的、人生需要指引,等等。
“最幸福的命运不是经历最极致的欢愉和最浩大的快乐,而是使生命没有剧烈痛苦地紧密连接在一起,不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人的一生中,是由幸福走向痛苦,继而又走向幸福的持续循环过程,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生最大的主题,但幸福和痛苦是相伴相生的,痛苦是真实且必不可少的,我们如何处理好幸福和痛苦,这就是人生的智慧。
这世上存在三种能力;明智、力量和运气,如何幸福的度过此生,我归纳总结以下几点建议:
1.保持身心健康和谐。健康是第一位,所以适当的运动锻炼是必须的。有研究表明,人在运动时会分泌多巴胺等,从而使人感到愉悦。
2.保持乐观的性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促使幸福感的产生,这源于有趣的生活、豁达的心境、做事的态度等等。
3.学会独处、反思和内省,享受心灵安宁之乐。“人只有摆脱各种期望的可能性,回到赤裸、冰冷的存在本身,才能够得到精神的安宁,而这正是构成幸福的基础。”叔本华如是说。当一个人独处时,才会去感受内心,思考如何与自己保持最完整的一致,获得心灵深刻满足,从而达到灵魂和肉体的高度一致。
4.学会断念和忍受。要为自己的期望确定一个具体可行的目标而不是幻想,当目标不切实际无法到达成是,要学会切段幻想,学会控制和驯服嫉妒、愤怒、悲伤、忧郁等不良情绪。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篇3
说心里话,哲学书对我而言太深奥了,一般情况下我不会购买这类书,因为读不懂。
人生的智慧,这五个字吸引我决定读一下,而这是第二次阅读。第一次泛泛地读了,毫无收获。
于是决定再次读一遍。应该坦诚地说,这一次读后,有了一点点的感悟。
一、纵观全书,叔本华的关于人生的智慧的哲学思想充满了哲理和美,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为真理是永存的。
叔本华在书的开章,就解释了何为人生的智慧:“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也既是人生如何获得幸福。
书中用六章阐述了人生的基本划分、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财产、人所展现的表象、建议和格言
以及人生的各个阶段。
作者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将人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个部分——外在之物,人的灵魂,人的身体。作者用这个观点逐一论述了人的一生中获得幸福快乐的途径和关键。
二、这本书让我明白,对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和关键作用的,是人的主体获得的好处: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快乐的性情、愉悦的感官和健康良好的体魄。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没有好的身体,谈何快乐?没有愉悦的感官又如何感觉到快乐呢!
所以,我们应该将身体的健康重视起来,而不是年轻时忽略身体、透支身体,年老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却没有机会后悔。
叔本华在论述人的一生如何获得快乐幸福时,用很多语言和引用否定了财产的多少对人生快乐幸福的作用。即使人的财富可以让人实现很多愿望,但是财富犹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因为人类是一个贫乏不堪、充满需求的物种,对财富有更多的尊重和崇拜。而权力可以获得财富。但是同时,财富和权力不会永恒存在,因此拥有这些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幸福,而保护财富和对权力的极力维持,让人充满了焦虑和疲惫……
所以,作者得出结论~~人获得幸福快乐的智慧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两者之间达成一个平衡,明白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得到教诲才会感到快乐。所以,得到教诲就是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和新的思想,也只有学习才会让人感觉到无尽的快乐,也就是精神上的获得才是永恒的和真正的!
一本好书,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把它的精髓写出来,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读一读,用哲理来让我们获得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一个具有深远和高贵思想的人,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琐事和低级烦恼所占据,以致于无法进行深远、高贵的思考,因为这样做确实是“为了生活而毁坏了生活的目的”。
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他人,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据说列夫·托尔斯泰当初一读叔本华的这本书,就喜欢得不得了。在给友人的信中自称,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给他所带来的愉悦是“从来未曾体验过的”。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对于人的幸福感的极端重要性,认为独处与思考是开发这种内在精神世界因而提高一个人自我品味的前提。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应该爱好独处,站在时代的最顶端。这样他才能看的更远,思考的更深。
以下是一位网友在读完《人生的智慧》以后所总结的6点个人感悟,或许对你的人生能有所启迪和醒悟:
1,穷人痛苦,富人无聊
叔本华认为,穷人痛苦,富人无聊,是一个社会经济快速增长时所面对的两大问题。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大死敌。每当我们脱离其中的一个时,我们也就在接近另一个。一个社会的穷人越多,这个社会的苦难就越深重。饥饿、疾病,甚至战争,都和贫困贴得很近,有些原本就是贫困的原因和结果。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穷人脱离贫困而走向富裕,富人群体日益庞大,无聊的人群也开始逐渐增加。无聊的人会生出许多无聊的事,无事生非是人的本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现在越来越多,所谓温饱思淫欲,正在变为一种我们这个社会的常态。
吃饱了总得找点事做吧,不然太无聊了,于是乎女人就成了目标之玩物,毒品就成了精神麻醉之寄托。
2,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
所谓人生智慧,就是关于人的一生怎样过得幸福的智慧。叔本华认为,最可靠而持久的幸福源自自爱,自娱自乐,源自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即帕斯卡尔所说的,独处是一种能力,我们最大的毛病就是无法学会一个人独自安静地呆在房间里。
对于人生幸福,叔本华指出,决定普通人命运的根本在于3个内容:
1)人的自身,即在普遍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因素,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
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比如房产、车、固定资产等等。
3)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他的看法,主要是荣誉、地位和名声。
在《人生的智慧》中,叔本华说:“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准确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以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人自身拥有的优势,如伟大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感,与人的地位出身以及优厚财富等诸优势相比,犹如真正的国王与戏曲舞台上假扮的国王一样。”这些话告诉我们,心灵和情感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远远胜过地位、出身以及财富。因为心灵是人自身所拥有的,而地位出身等则属于身外之物,并不属于人的本性。
一个人精神丰富的'程度决定着一个人是平庸还是高贵。因为他精神能力的范围决定性地限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以及是否能感知幸福的能力。
3,耐得住寂寞,学会独处
叔本华说,能够自得其乐的人最幸福。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他的原话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独处时,沉謦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地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一个善良温和节制的人在困境中不失其乐,但贪婪妒忌卑劣的人尽管坐拥万千财富却难以心满意足。”
坏人容易形成团伙,小势力,伟大的人卓尔不群。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实际上,叔本华一生大半时间都过着半隐居生活。在柏林大学和黑格尔PK之后,他便辞去教职避走他乡,在法兰克福远郊的一个小镇住下,著书立说,直至去世。
珍爱自己的精神个性,耐得住人生的寂寞,做一个卓尔不群的人。叔本华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能够享有自己卓越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个性所带来的乐趣,那么,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大部分乐趣对他来说,就是多余的,甚至是一种烦恼和累赘。
苏格拉底看到街上摆卖的各种各样的奢侈品时说,我不需要的东西可真多!
4,愚蠢人打发时间,聪明人利用时间
一个人喜欢与人交往的程度,与其思想的平庸和贫乏程度一致。对此,叔本华很明确的提出:“人生,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平庸。”他说:“一个人若有了卓越而伟大的精神思想,就会造成他不喜欢与人交往的性格气质。因为这种人坚信,一百个傻瓜聚在一起也产生不了一个聪明的人。”
大致而言,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平庸。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选择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闲暇只会造成一个无用的家伙。
5,按照自己天性发展的人能获得幸福
在《人生的智慧》中,叔本华表明了一点,即能够自得其乐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天生才能发展并取得成就的人,最后能获得幸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人若能够按照自己天生的才能不断发展,并借助这种才能从事某种活动取得成果,就能享有幸福。幸福属于那些能够自得其乐的人。因为幸福的外在源泉不受我们控制。人到老年,几乎所有的外在源泉都会枯竭,此时此刻,一个人的自身拥有,比起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因为只有我们的自身拥有才能够在我们各自的生命中保持得最为持久。
对此,歌德也说,谁要是生来就具备某种才能并为此而生活,那他就由此而找到了最美好的人生。
6,珍惜当下的每一天
叔本华认为,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才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忽视眼前的美好事物,或者说眼前事物的美好,直到有一天这种美好消失时,我们才后悔没有珍惜人生每个被它闪耀的瞬间。我们不能因为触手可及,俯拾即是,就不去珍惜眼前的美好。要知道万物属无常,有生便有灭,好好珍惜当下,我们才能享受生活,收获幸福。
生命就像一条奔腾的大河,有人沉,有人浮,沉下去的化作一摊泥,浮上来的随波逐流,在这沉浮间,我们还能剩下些什么,还能追求些什么?逝去的已成为过眼云烟,未来的还无法揣测,只有珍惜现在,珍惜拥有的一切,才是幸福。
叔本华用他一生的哲学所学和体验之智慧,让你我懂得:在明天和意外之间,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个会最先到来。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篇4
独处,是一种修行。半年前,因为偶然原因,我开始戒酒。
从此,约酒的电话曾直线下降之势,一个月后基本清零。每晚看到同事们下班签到后的匆忙背影,多少会有一点空荡;每天清晨听到大家畅聊小聚之欢、小酌之兴,又平生了几许落寞。但是当自己偶尔重新置身于酒场席间,听听骰子的声音、看看走圈的霸气、劝劝贪杯的酒友、送送喝多的亲朋,整个过程虽然觥筹交错、人声鼎沸,但自己总能感觉到寂寥与空白,不禁自问,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因此,我想将戒酒坚持下去,不为别的,只为喜欢上了那份独处的感觉。
面对下班后空荡荡的办公室,整理一下当日工作清单,在总结得失间定格今天;看见工作笔记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满满的收获感不断积聚;独自走在昏黄的`路灯下,任凭车流滚滚、人影倏闪,自己坚定地用双脚丈量着回家的路程。周末,在一首老歌单曲反复中荡涤心灵、在一杯清茶浓香中明目凝神、在一本好书中品味人生、在一场赛事直播中留住青春、在一番大汗淋漓的运动中突破自我……
这些独处的瞬间,用半年多的时间串联起来,让我重新认识到,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演绎、原来独处可以如此恬静、原来修行如此简单……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篇5
现在迷迷糊糊,接下来的内容大体也是迷迷糊糊的。昨天又遇上了很久没有失的眠,从10点多躺在床上一直到凌晨两点多,一直很清醒,越来越清醒,太晚了,也不敢给狐朋狗友打电话,这个过程呢是这样的:床头床尾朝向换了几次,眼罩戴了摘、摘了戴,听书软件打开、关、又打开。越是逼着自己睡觉,嗨(第二声儿,感受一下,哈哈),越是睡不着。我就突然感慨:人要是矫情起来,真是十头牛都拉不动。
于是,不破不立,凌晨3点,把灯打开,把读了一半的这本书读完了。怎么形容贴切呢,这本书是我计划每月持续读书的绊脚石,是昨天失眠夜里的小伙伴,更是催眠“迷糊”的加速剂。
站在中立的读者角度讲,首先,因为是老外的内容翻译过来的,所以读起来是真拗口,如果不动脑子想一下,或者三五下,是反应不过来的',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我是没脑子的。其次,虽然脑子有限,但是也是稍微看懂了那么一丢丢,很多哲理说的犀利却真有道理。再有,这本书推荐给真心喜欢哲学或者研究生活意义的人,如果没有耐心,建议直接去各种途径找大哲学家叔本华经典语录。最后,我可终于看完了,可以进行下一本了,强迫症对不起我,我对得起强迫症。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篇6
这是一本很精炼的书,用简洁的语言、恰当的例子和清晰的逻辑分别从人的自身、人所拥有、人向外界展现出来的三方面进行论述,揭示出了人生的底层逻辑。叔本华认为,构成人的命运的所有东西大致可以分为三项:
一、人的自身。总的来说是人的本性,其中包括健康与精力、外貌与才能、道德品质、智慧与学历,等等。
二、人所拥有的。也就是人所拥有的财产和可占有的东西。
三、人向外界展现出来的样子。也就是在别人的眼中你是什么样子,或者说大家对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首先,决定我们生活幸福与否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素是我们的自身,即上述提到的第一项。个人能直接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欲求。个人能直接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欲求;外界环境只有在促使他产生想法、感受和欲求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取决于我们如何来看待它。一个人内在拥有的,在他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陪伴其左右,任何人给不了也抢不走的东西,显然比这个人所拥有的和他向外界展现出来的样子更加重要。一个内在富足的人在远离尘嚣的时候,完全可以在自己多彩的精神世界中流连忘返。
其次,人所拥有的,即财富或物质。财富就像是海水,越喝就越感到口渴。到底多少财富才能满足人的需要是相对而言的,只要他所求和所得之间达到一定的比例就可以。人所拥有的财富和物质并不能使其感到真正的幸福,因此想要获得幸福就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最后,人向外界展示的样子,即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太看重别人的评价,却忽略了自己的意识,我们本末颠倒,错把别人的评价看成现实,而对自己的意识含含糊糊。如果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们就容易成为他人意志的奴隶。我们的幸福无法在别人的头脑里驻留,所有寄托于他人的幸福都是虚幻的。
说实话,我们的幸福应该基于我们全部的本性,体格的健壮是首要因素,其次是一种获得独立自由和保持心灵平和的能力。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尽量发挥自己的本性能起的作用,遵循心之所向,努力寻求本性能够接纳的完满,避开本性排斥的事物。如此,我们就会选择那些最适合自己的地位、职业和生活方式。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篇7
“成功,是我们每个人所希冀的。无论我们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都希望能够超越自身所处的层次,实现我们的理想,过上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但是,在我们身边,大多数人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归于失败,以致于订立的目标总是那么遥不可及,在屡遭挫败之后,渐渐失去了继续拼搏的勇气,最终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了自己平凡的一生。其实,大多人之所以总是不能摆脱失败的困境,总感觉找不到通向成功的道路,并不在于自己的能力有欠缺,而在于缺乏正确的方法来指引。”这段话是此书前言中最精彩的一段话,在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的确有和作者同样的感悟。
于是我总结出了以下六条:
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都有短处,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并不是由他的长处所决定,而是像“木桶原理”一样取决于他的短处。既然,短处限制着能力的提升,那么我们就应该时刻的审视自己,寻找自己的短处。当然,想要完全的找出自身的缺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人总是有侧影之心,会把自己高估。要是自己一个人慢慢地寻找,可能许多缺点都不会被发现;所以,要想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与别人相比较是一种最简便、有效的途径。每当我们失意反躬自问“我在这一点上与他人到底有何不同”时,就很容易的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应该做出何等的改变;当一个人清楚自己的这些缺点并在目标的征途中时刻改进,那么成功就近在咫尺了。
寻找自信心。
信心是心灵最有力的触媒。当信心结合了思想时,潜意识即接受其悸动,将之转化为精神上的对等力量,并且如同祷告一般,揉入了浩瀚无尽的大智之中。信心是永恒的“万灵丹”它能赋予思考、生命、力量和行动,是所有“奇迹”的根底,也是所有科学法则分析不来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那么,如何使自己拥有自信心呢?接下来就例举几种建立自信心的好方法。在心中描绘一幅希望自己达成的成功蓝图,然后不断地强化这种印象,使它不致随着岁月流逝而消退模糊。此外,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切勿设想失败,也不可怀疑此蓝图实现的可能性。第二种,当你心中出现怀疑自身力量的消极想法时,要驱逐这种想法,必须设法发掘积极的想法,并将它具体说出。第三种,不要受他人的威信影响,而试图效仿他人。须知唯有自己方能真正拥有自己,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另一个自己,每天重复说十次这句强而有力的.话:“谁也无法抵挡我成功。”以上几种方法可能已经有人尝试过,且获得相当的成效,你为什么不试试,相信你也会从中确立对自己的信心,并开始萌生一股新的力量。
漠视挫折与失败。
成功与失败是事物发展的两个轮子,“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的先导”,这句话可以说人人皆知。但实际生活中,只有自信主动、心态积极、坚持开发自己潜能的人才能真正领会它的含义。挫折与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挫折失败而失望,放弃追求。相反,如果你能在遭受挫折时不怨天尤人,不自甘堕落,而是以坚定的、乐观的态度面对艰苦,审视自己所受的挫折甚至失败,你就会不断战胜失败,取得成功。
挫折和失败本身是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所进取,求变创新和参与竞争的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只有你进取,就必然会有失误;只要你还活着,就绝不是彻底失败!失败有什么可怕呢?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这个天平上,失败总是倾斜倒向害怕失败的人。强者与弱者,如果是从实力上对照比较,那么弱者还有可能扬长避短,巧用心计,战胜强者;如果是从心理态度上区别较量,缺乏自信,害怕失败的弱者必然失败,有时甚至会被某种假象错觉所吓倒。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篇8
自己总是抱怨命运不济,并未从自身找根源,没有想过怎么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改变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而实现目标。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无奈”的随遇而安,这就是与别人的差别,并扩大为差距,抱负不见得是功名利禄,但最起码看住“饭碗”,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正所谓“口有余粮心不慌”。
懂积累,善于沉淀。古话说“艺不压身”,只有多学习,勤学习,方能水到渠成。从本职工作业务学起,清楚业务内容,业务流程,业务政策,达到业务精通。学习别人的处理事的方法和诀窍,结合实际,敢于面对问题,逐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多看一些书,来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分析问题由浅入深,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断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这样的长期积累和沉淀,才能进一步增加底蕴。
借平台,善于思考。岗位就是平台,岗位没有轻重、主次,别人优秀源于思考,在于爱岗,敢于担当。要经常结合岗位思考和分析工作,应经常思考工作应怎么干?自己在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后应如何改进?不断修正缺陷和问题,不断促进工作。不要轻言放弃,没有岗位就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工作中没有小舞台,只缺好演员,人生大舞台需要靠自编自演,既需好剧本也需好演员。
有情商,善协调。一个人不可能孤立的存在,无论在家庭还是单位都由一定的成员组成。也许自己情商不高,甚至有些低,不会圆滑变通,但自己要真诚。也许无特殊环境,但自己要努力。要用诚心打动他人,用尊重赢得他人,放下没必要的姿态与别人多沟通、勤商量、多交流,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和建议,把工作弄清、弄通弄透,切实找到做好工作的方法和路径,为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篇9
今天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在谈到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时,有这样一段话:
人生在世,个人必须具备两种能力,即前瞻能力和宽恕能力,前者可以帮助我们免受损伤,后者则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人事纷扰。
大千世界,人类形形色色,我们没有理由谴责任何人,无论他多么邪恶、卑劣或者荒谬,存在即是合理。我们必须接受他人的存在,他人表现出他应该成为的样子,这是一个即成的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要记住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必须要有傻瓜和流氓。如果我们质疑他人存在的合理性,那我们就犯了不公正的错误。没有人可以改变自己的真实个性、道德品质、智力能力、脾气性情,如果我们苛求他人,那我们就把他人摆在了自己的对立面,进行生死之争,我们不能要求别人违背本性,脱胎换骨,然后才承认别人存在的合理性。
我们活在这世界上,也必须允许别人按照自己的样子生活,无论那是什么样子,你所能做的就是因势利导而不要去寻求一些不可能存在的东西。真谛就是:生活,也让他人生活。这种做法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实施起来却十分艰难。谁要是能够一劳永逸地躲开那许许多多人,那他一定是幸福的`。
我们可以通过死物锻炼我们的耐心,以此来参悟与他人的相处之道。物件由于它本身的机械性和物理性妨碍着我们,因此我们每天都有这样的机会来磨砺自己。而由此所获得的耐心则可以运用到与他人的相处中,我们应该习惯于这样看,他人妨碍我们、忤逆我们,完全是出于他人的本性,这就跟死物与我们对抗是一样的道理。跟他人生这样的气就跟向挡着我们路的石头发脾气一样都是愚蠢的行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学会利用他们而非改变他们。
对比叔本华的思想,反思自己在处理他人的问题上,是否有点过分、过头?值得思考。我们许多时候,不明白他人的动机,不清楚真实的客观事实,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这是不合适的。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篇10
20xx年第一学期这段时间里,有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阅读了叔本华的这本《人生的智慧》,从第一章开始就再也放不下了,深感相见恨晚和爱不释手。
叔本华出生于一个富商家族,这样的出身保证了他终生无需落于庸俗的讨生之中,从年轻之际他就开始思考深层次的问题。终生未婚也让他对孤独有了最深切的理解。
《人生的智慧》这本书的结构就像他的叙述一样逻辑清晰明了:第一章简要提出了他认为的人生命运三要素:人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以及人向其他人所展示的样子。接下来三章分别论述三要素。第五章和第六章就像是叔本华的安静的告诫一样,告诉读者怎么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才是最幸福的'和合适的。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常常被叔本华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虽然这本书完成的时代在叔本华的后半生,但在这本书中,叔本华常常表现的像个自负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异常热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个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注解。举几个让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见解:痛苦和无聊是人生幸福的两个死敌。每当人们远离其中的一个,就靠近了另外一个;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与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如果你读懂了叔本华,理解了《人生的智慧》这本书的真正内涵,你就不会再像以往那样,熬夜,苦恼和痛苦,你会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所想象的那种幸福场景,然后平和的宽恕自己,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你会懂得,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学会独处,享受独处。这样幸福给你带来的不是昙花一现的刺激,而是长久平和下的福祉。明白人生是瞬息万变的,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人生绝不仅仅由我们自己决定。
当幸福来临时,希望我们都能对自己说:这一生很值得,不是因为自己拥有很多,而是因为自己学会了感悟,懂得了珍惜。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篇11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人的意志所反映的表象,因此在本书中,始终强调人的自身属性对人生幸福度的决定性作用。
《人生的智慧》开篇立论,人的自身及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智力、审美等个性因素根本而直接的决定幸福与否。
快乐或痛苦,首先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一个具有乐观阳光气质的人,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寻觅到快乐与满足。一个气质悲观忧郁的人。任何外在的美好事物都无法打动它,就像是阳光照不进黑暗森林。
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因为它是麻木逐利的,快乐或痛苦,对他的心灵激不起任何涟漪,掀不起任何波澜,毫无意义。
随后指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其自身因素对命运与幸福的影响较小,其拥有或占有的身外之物或期在他人心中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其幸福,作者把这类人比作毫无思想感情的机器,并通过对比指出,依赖外部因素的快乐是低级趣味,只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才是高级趣味。
同时又指出,对于普通人难以真正享受发自内心的快乐,其人生就如同一台中,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欲望得到满足则无聊,欲望不能满足就痛苦。而更有诸多人同时陷于痛苦和无聊之中,沦于无法满足远超自己能力的愿望的失望中,无所事事,却不懂节欲,并从内心寻找快乐。
总之,痛苦和无聊是幸福快乐的两大死敌。
《人生的智慧》强调个人的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着重心灵的态度和看待世界的角度,类似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
叔本华没有为绝大多数人提供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的方法,而是提供改变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方法。当普通人领悟自我与世界相互独立自我,不为世界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活成自己的样子的时候,就多了一条路:简单的'快乐,社会价值观由成功转向成为“人”自己。
当我们把这套理论诉诸现实时,有一种错觉,就是站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狭隘立场上,主观臆断地以为这就是在描述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差距:当西方社会庞大而稳定的中产阶级不必攀比世俗成功而是追求内心的幸福意义活成自我、平民甚至无产阶级也能在社会福利的荫蔽下免于挣扎而是简单而快乐地低欲望生活着的时候,中国社会广大的“打工人”却在残酷的内部倾轧中受到物质、欲望、攀比、竞争的多重夹击而活得痛苦不已——很多人从这本书中对中国社会和个人意义产生了悲观感——这就是管中窥豹甚至强词夺理了。
这些理论,反映的根本就不是影射不同社会的差距,而是具有超前性的跨时代预言、验证、反思、借鉴价值。
看似是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之间差距的表象,实质是时代与时间的问题。现在的中国社会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病,恰恰也是叔本华那个时代的西方社会的顽疾。
中国现在处于资本积累和起步上升阶段,叔本华那个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西方现在处于高度发达即将甚至可以向共产主义发展的阶段,中国的未来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人现在很难做到自我的幸福,叔本华那个时代的西方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西方人现在可以做到内心幸福安然,中国人的未来又何尝不是如此?
叔本华在书中隐隐约约地对比了这两种生存状态和生活境界,并不是辛辣地对比讽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而是看透了当下的时代而预言未来的时代。
中国人不应该在读罢此书后倍感消沉,而应该意识到叔本华的理论犹如一座发展时间线的标杆里程碑,站在上帝视角普适于任何文明,只不过走得快的西方文明先验证了预言,走得慢的中国今天也走到了这座里程碑旁并在叔本华理论和西方实践经验的结合指引下,对前途有所了解,并朝着那个归宿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在未来也能实现每个人的或心灵解放、或低欲幸福——精神文明要跟上物质文明的脚步并走在物质文明的前面,让不同阶层的人都找到价值的栖息、意义的归宿。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相关文章:
读《智慧人生》有感12-18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02-20
读《智慧人生》有感6篇12-19
读《智慧人生》有感(20篇)06-27
人生智慧语录11-18
人生智慧经典语句06-18
智慧人生作文02-04
人生的智慧作文02-05
人生智慧箴言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