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说出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2、通过品读对外祖母的精彩描写,说出作者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修改“给父母的感谢信”,初步掌握阅读和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2、说出作者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
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播放一组儿歌)
教师指:课前我们听到了久违的童谣,当熟悉的旋律回响在教室里的时候,我看到许多同学的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童年时候,大家成为朋友是不是像歌里唱的敬个礼、鞠个躬那么简单?
(学生答)
你们认为要成为朋友需要什么条件呢?请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发言,教师及时板书)
二、整体感知(读出爱)
教师指: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的确这些都是成为朋友的重要条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大家已预习了文章,能不能告诉老师作者童年的朋友是谁?(学生答)对是他的外祖母!成为朋友需要那么多的条件,作为长辈,要成为小孩子的朋友,显然更难了。外祖母是如何做到的呢?想知道原因吗?那就请大家打开课本来寻找答案吧!请用自己最熟悉的读书方法读课文,思考外祖母为什么会成为小高尔基的童年朋友?请结合来谈谈你的看法。
1、学生读课文(教师走近学生,注意收集学生读错的地方,以全班纠正)。
2、独立思考,交流。
3、教师指: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外祖母的平等、关爱、尊重等等使她成了“我”的朋友,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字——“爱”,她的爱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轰轰烈烈,而是一些平常我们都不太注意的小事,看来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们发现了外祖母深深隐藏在细节中的真爱。外祖母深深地爱着小高尔基,那么大家认为高尔基爱她的外祖母吗?(学生答)何以见得?
三、深入探究(读懂爱)
1、过渡语:的确,小高尔基也是爱他的外祖母的,他没有说“外祖母我爱你”这样的话,而是将对外祖母的感情化为精彩的文字,请同学们仔细研读文章,从文字中寻找那份爱。请结合,自选角度探究“我”对外祖母的爱。
例:细节描写、修辞手法、方法等
2、学生细读、交流(头发、声音、眼神、动作)
3、教师指:高尔基将对外祖母的观察表达在文字中,将感情融化于细节中。语言细腻,饱含感情。正是如此,使得外祖母形象成为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最有艺术魅力的.光辉形象之一。
四、改写书信(表达爱)
1、过渡:爱是相互的,或许高尔基永远无法报答外祖母对他的爱,或许现在的我们难以报答亲人对我们的爱,但我们可以和高尔基一样表达出对爱的感激。今年我校大力营造“和”文化,寒假里学校布置了一项作业“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感谢父母十多年来的养育之恩。老师看了你们的信,看到了你们对父母爱的感言,但老师觉得这些语言过于空洞,不能真正地打动老师,你能不能模仿高尔基这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对你文章的某一件事进行修改,表达出细腻而真挚的爱。
2、学生修改(老师深入学生,适时指导)
3、展示学生修改的文章,同学互评
五、学生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将你修改后的感谢信交给所写的亲人。
板书: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平等
理解
外祖母 宽容 “我”
尊重
观察细节、描写细腻、感情真挚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识别并概括文章中描述的朋友特点;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童年朋友。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学会珍惜身边的友谊,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中童年朋友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童年朋友的情感,并能在写作中体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插图、背景音乐、相关视频片段)
学生预习课文,准备分享自己的童年朋友故事
角色扮演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活动设计:播放一段关于童年回忆的短视频或图片集,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分享一两个印象深刻的瞬间或人物。
教师引导:每个人的童年都有那么几个特别的朋友,他们或许是我们的玩伴,或许是我们的宠物,甚至是一个玩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童年的朋友》的文章,看看作者的朋友是谁,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标注不认识的字词,尝试理解文章大意。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适时补充生字词教学。
讨论交流:请几位学生简要概述文章内容,教师总结归纳。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分段解析:选取课文中的几个关键段落,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人物特点:讨论作者的朋友有哪些特点,是如何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的。
情感体验:分析作者在描述朋友时流露出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角色扮演:选取课文中的某个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朋友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人、宠物或玩具,讲述你们之间的趣事或感人瞬间。
写作练习:以“我的童年朋友”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朋友的外貌、性格及你们之间的故事,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5分钟)
总结:回顾本课学习要点,强调珍惜友谊的重要性。
作业:
完成“我的童年朋友”短文写作。
阅读一篇关于童年友谊的课外文章,准备下节课分享读后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在分享和写作环节,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也应注意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挖掘和表达个人情感。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如引入更多关于童年友谊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3
【教材简析】
《童年的朋友》出自教科版语文教材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快乐读书屋”。这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写的是6岁时的“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在我准备练习前,望着小熊快活的样子,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立誓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课文似乎把读者也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思念起自己童年的朋友——有生命的或是没有生命的,并提醒大家要善待自己童年的朋友。本单元以“难忘童年”为主题,训练重点是抓重点词句理解含义,领悟表达的情感。本文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要通过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开展自主学习来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
2、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诱发阅读期待
童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有居住了12年的小屋,有与祖父在一起的快乐的田园生活,相信也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
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板书:童年的朋友)
【设计意图】
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愿意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玩具朋友的回忆。
二、切入重点,明确学习目标
进入“快乐读书屋”,打开书95页,首先找同学读一下题目上方的文字。谁来说说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应把握的重点是什么?(课件出示学生凝练后的学习重点)
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
2、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主寻找并把握学文的重点,把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展开自主学习。
三、提出要求,自读整体把握
明确了学习课文的重点,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1、出示读书要求:
(1)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
(2)边读边想:“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它和“我”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学生根据读书要求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读书要求清楚明白,学生在读书要求的引导下开展的读书活动,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从容充分。
3、对照检查,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情况的检查:认读词语开火车领读如:拳击家、形影不离、硬邦邦、沉默、克制等。
(2)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谁?它和“我”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指名回答: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板书:玩具小熊(一只什么样的玩具小熊?)
一身巧克力色。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小的是原来的——黄色,玻璃做的;大的白色——是用一个纽扣后补上的。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和小熊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完成下面填空。
(出示幻灯片):“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但是“我”后来想到(小熊曾经带给我的快乐),于是“我”改变主意,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
板书:要当不想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填空形式降低了难度。
四、巧设话题,体会交流感悟
1、默读第18自然段,想一想“我”和小熊以前的关系怎样?(非常亲密)
2、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哪个词语最能感受到“我”和小熊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板书:形影不离
3、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4、再读这一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具体写了“我”和小熊的形影不离,用直线画出来。
5、指名回答。(出示幻灯片):那时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吃饭时让它坐在旁边,用调羹喂它;睡觉时我也让它躺在旁边,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给它讲故事。
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吗?带着你的体会读读。想象还有什么时候?(指导学生读出“我”回忆美好往事的甜蜜。)
读出“我”和小熊关系的亲密无间,读出曾经的难舍难分。
引读:所以“那时候,我爱它,—————”(一心一意地爱它)
因为那是“我往日最要好的朋友,童年的————”(真正朋友)
教师总结:那时的我甚至为了它,把命献出来都舍得。带着这份感情再来齐读这两句话。的确,我和小熊就是这样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
所以已被丢弃在筐底的、残缺不全的小熊依旧“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想对小熊说:“——————————。”(此时,你就是那个曾经与小熊为伴,与它形影不离的小熊的主人,你想对它说点什么,把你此时想说的话写在书上。)
的确,这是小作者最真实的内心独白,他陷入了深深的疚愧之中。
可为了不让妈妈从声音里猜出“我”的心事来,“我”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掩饰了内心的自责,哪种方式?
直击最后一段,抓动词“转过脸去,沉默了好长时间”“仰起头,想把眼泪憋回去”(动作描写)
这种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作者是怎样呈现给读者的呢?你能尝试着归纳一下作者展开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吗?
1、通过动作,反映人物心理《童年的朋友》
2、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刚才的读写结合训练)
3、通过想象,表现人物心理《卖火柴的小女孩》
4、通过环境,烘托人物心理《十里长街送总理》
布置作业:请尝试着用其它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呈现文中“我”当时内心的自责。
五、总结全文,迁移拓展阅读
童年的朋友只是这只小熊吗?也许是更多的可爱至极的玩具,也许是那些最亲最近的人,也许是几本精彩绝伦的故事书。对,是所有曾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同学们,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美好的,让我们好好珍惜吧!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描述童年朋友时使用的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感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与童年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学会从文本中提炼信息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童年美好回忆的向往,培养珍惜友情、感恩遇见的价值观,同时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建立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感受作者与童年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难点: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结合个人经历,表达对童年朋友的情感及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准备分享自己的童年朋友故事
分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设计:播放一段关于童年回忆的短视频或音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提问:“在你的童年里,有没有一个特别的`朋友?他/她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简短交流后,引出课题《童年的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务布置: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句子。
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词和短语,讲解其含义及用法。
小组讨论:小组内分享初读感受,讨论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初步概括文章大意。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分段解析: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精读,分析作者如何描绘童年朋友的外貌、性格、与作者之间的故事等。
修辞手法:识别并讲解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挖掘:通过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与童年朋友之间的情感纽带。
四、活动体验,情感共鸣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童年故事编写简短剧本,进行角色扮演,展现与童年朋友之间的温馨场景或有趣经历。
情感分享:邀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之后分享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感受,以及自己与童年朋友之间的难忘故事。
五、拓展延伸,写作练习
写作任务:以“我心中的童年朋友”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本课学到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童年朋友的怀念之情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提示:可以回忆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对方的性格特点、对自己的影响等。
六、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课堂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珍惜友情、感恩遇见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
完成写作练习,并准备下节课分享。
阅读一篇关于友情的课外文章,写下读后感。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反馈,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特别是角色扮演和情感分享环节是否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达到了情感共鸣的效果。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后续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从本课中获得成长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