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听听那冷雨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听听那冷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听听那冷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在山水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欣赏散文深邃的意境。
2、能熟练地美读课文,在朗读中涵咏文章的情感意蕴。学习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
突出朗读,仔细品位诗性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是“一种心境,一种浓浓的割舍不断的乡愁”。
2、适度迁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教学设想]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习效果。
2、安排两课时。
3、课前加强预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学生齐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简介作者。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现代作家、评论家。福建永春人。1940年入南京青年会中学(当时校址在四川),1947年毕业(此时校址又迁回南京)。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1948年转入厦门大学,开始诗歌创作。1949年5月由香港去台湾,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读书。当过军中翻译,退伍后在台湾东吴大学及台湾师范大学任教。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一生从事诗歌、散文、翻译和评论的创作,他自称为自己的“四维的写作空间”,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他的诗和散文多以抒写乡愁和思乡之情为主。
三、分别指名学生分段美读课文,教师交代朗读的要领,涵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整体感知课文:
1、理解冷雨之“冷”?“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表现的是毛泽东的冷眼向洋,乐观豁达的心境。“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之“寒”与“冷”表现的是林黛玉寄人篱下的悲苦心境。其实“冷”是一种心境,一种割舍不断的浓浓乡愁。
2、感知行文思路。本文的行文思路或作者对雨的感情的思绪之网撒得很开,总体上是由远到近,由物及人。时间上从远古时期、太初有字写到亡宋之痛写到今天的公寓;空间上从远隔万水千山的海外写到大陆写到宝岛;人生体验上从少年的“红烛昏沉”写到中年的洞明人生写到沧桑过后晚年的白头体悟。内容上写雨,按“雨”——“冷雨”——“嗅嗅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听听那冷雨”——渴望那冷雨(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盼望故乡那“六角形的白雨(雪)(对文化之根的追寻和永恒理想的追求)”的思路展开。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抒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五、小结:本文写雨,多写心中的感觉,借“雨”写自己的心境,写自己的一种乡愁,借“雨”追寻自己的中华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之源。“一切境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都著我之色彩”。本文写雨,都饱含作者浓浓的主观色彩。
六、作业
1、收集古典诗词中写雨的诗词佳句。
2、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的`独特意境和美妙的感情,我们还感受了“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清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的伤感与无奈。那么,《听听那雨声》到底留给我们什么,我们心中自然有一种涌动的感情,下面,我们沿着作者的笔触体会这种深沉而丰富的感情意蕴。
二、品读课文写雨的优美的词句。
1、古人有那些写雨的佳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沾衣欲湿杏花雨”写的是温柔绵绵的春雨;“乱雨跳波溅入船”,“黄梅时节家家雨”,“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夏日的张狂的密雨;“留得残荷听雨声”,“寒雨连江夜入吴”“冷雨敲窗被未温”“秋风秋雨愁煞人”,写的是凄清悲苦的秋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雨,在作者的心中都是那冷雨。
2、你能说说雨可以比喻成什么吗?
朱自清把春雨比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杜甫把秋雨比成“雨脚如麻未断绝”。
三月的春雨像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悄悄的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梦,沾衣不湿。
像散花的仙女,春雨一过,万紫千红总是春。
像丹青高手,将茫茫单调的大地着上了满眼的绿色和五彩的花朵。
夏天的雨像健壮的小伙,是个急性子,来去匆匆,充满力量和生机,有时也脾气暴躁,感情激越。
秋天的雨是饱经沧桑的老人,显得那么深沉和悠长,额头和心中装满了对生活和人世的观察和感悟。
3、本文第三节开头写到“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分别挑出自己所喜欢的相关段落(第四、五、七、九、十段为主)进行涵泳品味,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美美;尝试美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
简析:本文通过异彩纷呈的意象,传达了丰富又集中的思想感情。对故园的思念所体现的浓浓的乡愁;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深情的追忆和热爱;对人生与祖国的不解情缘;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以及渴望拥有自己永恒的精神家园等都有充分的体现。这里贯穿始终的是作者心灵的呼唤,对“根”的呼唤,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作者从台北的长街短巷“凄凄切切”的“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想入非非”,想到“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江南,想到江南的杏花春雨,想到叫赤县神州的那片土地,“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身在异国他乡,觉得“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需回来中国”。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文学的情致,浪漫的怀想,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三、作者如同中国山水话画的写意高手,挥动如椽巨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水墨山水。这位丹青高手描摹心中的诗情画意,都用了怎样的笔法?
学生讨论后明确:
1、烘托渲染之法,如第四节写看雨,并未用多少笔墨写雨,而是写雨中的青山,山中的烟岚,迷幻的境界,真如“山在虚无飘渺间”。
2、对比映衬之法,古今对比、中外对比、大陆和台湾的对比,绵绵春雨和潇潇秋雨等都形成了映衬和对比,让人回味不已。
3、化用点染之法,本文深深根置于古典诗词的底蕴之中,“要听鸡叫,只有到《诗经》的韵里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4、叠词修饰之法,《听听那冷雨》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宜诵之于口,悦之于耳,大量的叠词的运用和比喻通感等手法的运用,让本文的语言平添一层音乐美和绘画美。
四、总结:《听听那冷雨(节选)》是一篇感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用心用脑用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
五、作业: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的情感走向,体会语言的诗意美。
2、阅读《读本》上的有关文章,体会优美的意境。
备课札记:《听听那雨声》所表达的是余光中先生对山水的独特感悟。这位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呼吸在当今,却已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新中国文学的史册上。“小楼一夜听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为什么作者写的是冷雨?有什么深刻的内涵?这个问题要让学生作为思考研习文本,体验作品内涵的主线。原来作者的“冷”事实上是一种心境,一种浓浓的割舍不断的乡愁。在教学时,除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出疑问,也可以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对文本的研习,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品读,提高涵泳鉴赏能力。所以,第一课时以教师指导学生的美读为主,在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是一种“非预设性的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读书-——质疑——对话——释疑的环节进行。一定要作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听听那冷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4、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中国台湾,之后,就一直在中国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
惊蛰 仓颉 氤氲 米芾 羯鼓 寒濑 惊悸 淅沥 滂沱
揪(揪住) 锹(铁锹) 啾(啁啾) 愀(愀然)
(四)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而且是冷冷的雨)
(五)总体把握,有的放矢
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中国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六)内容解析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中国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我们在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中国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有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找学生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 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 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七)内容小结,重申主题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中国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听听那冷雨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分析出此篇课文语言上具有音韵美、节奏美、形象美、意境美这四大特点。
2、通过品味语言,来感受作者的“乡愁”情怀。
二、教学内容
1、点提取:语言美
2、点释义:指本课语言所具有的音韵美、节奏美、形象美、意境美。
3、关键词:音韵美、节奏美、形象美、意境美。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古诗上说“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雨”一直是古诗文中寄寓愁思的一个意象。本文的中心意象是“冷雨”,它也是作者心灵的寄托。像“江南春雨”、“巴山夜雨”这样的言语片段,浸润着他的生命印迹。作者是用何种感受方式来感受“雨”的?主要是“听”,而且用了一个叠词,“听听”?如果把“听听”换成单音词“听”,效果怎么样?听听,更能细腻地调动感觉,放慢了动作,不仅注重了动作的情态,静静地感受,把内心的情愫都听出来。其实他是开放了多种感官,有哪些?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再者,运用叠词,在形式上增强了韵律感、节奏感,也符合情感的基调。“听听”,双音煞尾,节奏舒缓绵长,适合表现愁绪。如:戴望舒的《雨巷》。听,是谁在唱歌。单音节,短促活泼。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语言鉴赏:重点看文中几段集中描写“听雨”的段落。
(要求:1、初步感受散文的语言魅力,自主朗读。2、圈点勾画出自己最有感触的句子、语段,并在旁作笔记。3、互相交流圈点勾画的句子或词语,说出自己做记的原因。)
本篇文章语言极具“中国味”——音韵美(韵律声律句式对仗)、节奏美(顿歇有致声调抑扬韵律和谐)、形象美、意境美(化用古诗词)。
例1: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
——将“大陆上听雨”与“于今在岛上回味听雨”作对比,感觉不同,从何体现?“凄凉,凄清,凄楚”和“凄迷”。四个同义近义词,全是伤感的,但“凄迷”,我记得陆游《夏中杂兴》有“烟雨凄迷晚不收,疏帘曲几寄悠悠”。烟雨凄迷,是雨中烟气蒙蒙,灰蒙蒙的。但这里应该是余光中先生听雨的一种主观感受。不只是凄凉,还有?迷茫、迷失的意思。为什么如今在岛上回味会在“凄凉,凄清,凄楚”外再笼上一层“凄迷”呢?他还能不能在大陆听雨?不能在大陆听雨了,只有“回味”“回忆”了。因为大陆是他的根,远离大陆,使他悲伤,因而凄迷。“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百头”。所以凄迷,是迷茫,失去了方向。离开了根,那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ppt呈现作者背景),25年前离开大陆,颠沛流离,身世浮沉。就像树叶离开了根,就像断线的风筝,迷茫不知归向何处。所以,“凄凉,凄清,凄楚,凄迷”,四个词语意思相近,但有微妙的变化,一个词一个词递进,而浓郁的乡愁随着词义的递进而渐浓。最后的“凄迷”,情感上更多了怅惘、迷茫。我们一起来把怅惘之情读出来。(朗读指导:滴、打、凄凉、凄清、凄楚、凄迷、笼)
——参考材料:“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选自孟浩然《省试骐骥长鸣》: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元好问《骤雨打新荷》: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例2: “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比喻。“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把听觉的舒畅转化为触觉的按摩,将听觉和触觉打通,因此它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比喻,通感。我们在《荷塘月色》里学过,“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将“嗅觉上的清香”转化为“听觉上的歌声”,香味若有若无,时断时续,和歌声的渺茫相似。还有后面一句,也是比喻,比喻有本体喻体,请找出来。本体和喻体虽有本质不同,但有相似点,有哪些相似的?把一场雨比喻成一场钢琴演奏。来看看喻体有什么特征。钢琴的黑键灰键,来比喻“屋瓦”;美人冰冰的纤手拂弄着琴键,来比喻“冷雨落在屋瓦上”;再看演奏者是谁?灰美人。为什么是灰色的,金色的美人不是更美丽吗?雨天的光线阴暗,灰蒙蒙的,因此是灰色的,而且会让你想起童话里的灰姑娘。为什么“灰美人”用一个“温柔”来修饰,说明此处的雨是石破天惊的,还是和风细雨的?是绵绵细雨。“温柔的”,雨绵绵细雨的联想相沟通。这么美丽的一场钢琴演奏,让人美好得忘记时间呢,“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这是一个非常豪华的比喻,也是一场非常华丽的钢琴乐章,更是一场润泽灵魂的细雨。(朗读指导:“下雨了”、“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
——参考材料:电线杆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欢乐的歌唱家在进行歌咏比赛。(比喻)电线杆上的鸟儿放开了歌喉,叽叽喳喳地唱起了奇妙的歌。(拟人)
例3: “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释:蒋捷年轻时曾贵为一介公子,宋亡后保持气节,隐居竹山不仕。其一生饱经战乱流离之苦,颇富忧患意识。
我感觉晚年时期已经悲恸到了极点,但过尽千帆,看尽凄凉,终究热泪盈眶。顿悟僧庐下,任凭阶前雨声,点滴到天明。其实,从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不同况味,可以折射一个时代兴衰更替的历史,“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悲欢离合总无情”,道是无情却有情。阶前雨滴,点点滴滴地敲在蒋捷心头,我们分明也感到这雨滴同样敲在余光中的心头。那么作者引这首词的目的何在呢?
结合余光中的生平经历。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49年,也就在21岁,他离开大陆去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四分之一个世纪。“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十年前爱子在一场鬼雨中亡去。早年人生坎坷曲折的余光中与蒋捷情同此心。
宋词中的人生境遇 游子之情 家国之痛
VS
现实中自己的人生境遇 在岛上听雨凄迷
(朗读指导:“一打”、“两打”、“三打”、“江阔云低”、“亡宋之痛”)
例4: “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请看PPT上的文字,和课文里的比较,有什么不同?缺少了几个标点。余光中的原文上是不加标点的。逗号是收入课文时候编者加的。我请一位同学先朗读课文上的这段文字。再按PPT上,去掉标点的读一读。有什么区别?那种处理方式比较好?为什么当断不断,是不是余光中不懂用句逗?
我们的朗读好不好,最主要的依据在哪里?就是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余光中不加标点,是有其创作依据的。不加标点的用法,表明自己的愁思像雨丝一样绵延不绝。关于江南和四川的种种回忆都蠢蠢而蠕,像蒙太奇一样,画面充斥着作者脑海,对故乡的种种思念和传统诗意生活的怀想使自己泪流满面,而渐行渐远的“雨意”使这一切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渴望。让人感觉各种物象仿佛交织在一起,增加了意象的密度,形成一种更强的语言上的冲击力。这就是余光中所说散文创作要求语言的密度,美感要求的分量,可以形容为“左右逢源,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例4-1:“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这个句子,有谁先来读一读?原文把顿号去掉了,看似很拥挤。在句式上看,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长短句,句子的长形象地表现了雨下个不停。躲得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啊。在形式上,长句仿佛如歌的行板,结构上有音乐感。长句和短句结合,有何好处?长短句错落,变化参差,使句式更灵活,又构成抑扬顿挫的旋律,使句子节奏感增强。
(朗读指导:语速宜快些,但是也不能一口气读完,要有短暂的停顿,读出声断气连的感觉。)
本文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文中好多地方,去掉一些虚词和过渡句,就是一首诗歌。而本段文字,只要分行,就是一首诗歌。诗歌的语言,最富于张力。“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其中用“肥”来修饰“嘉陵江”,用“湿”来修饰“布谷鸟的啼声”,搭配不合常规,是属于“移接”。移接是利用事物的相通,将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法。某一诗人形容他自己的妻子,“我的老婆很肥沃”,“肥沃”本修饰“土地”,这里形容人,给你太多想象了。不是吗?之前有同学跟我说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把理想的远大和现实的萧瑟对比起来,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张力。
——参考材料:(句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但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
短句与长句。短句结构简单,词语较少。而长句结构复杂,词语也较多。运用短句能够取得简洁明快、生动活泼的修辞效果,有利于抒发感情。长句的优点是能够包含较多的内容,严密精确,结构紧凑,语气连贯。把长句化短的常用方法是,把长句中的联合成分或较长的修辞成分化成若干分句或者句子。
散句和整句。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一组句子,称为整句。反之,结构不整齐,交错运用在一起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整句在散文、诗歌中使用得较多。使用整句可以使语句形式整齐,韵律和谐,意义鲜明突出。整散并用,既可以避免语句单调呆板,显得活泼生动,又使语句节奏鲜明,富于变化。
【仿写】
1、以“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为例,选择一个景物进行仿写。
例:
风是一首回忆的歌,回忆大漠的长风,吹过桥头驿站,吹过秦砖汉瓦,吹过黄土高坡,吹过河西走廊,来到古丝绸之路,吹过牧民,吹红了那一片高粱地。吹响了羌笛,吹瘦了骏马铮铮的蹄声。
月是一首思念的诗歌,回想文字里的月亮,照在游子思妇,照在征夫戍卒,照在家乡和边关,也照在杜甫遥望的鄜州,在张继夜泊的枫桥,照圆了中秋,照醒了那一亭淡淡的山色。
2、就是那一只蟋蟀/在《幽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 /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 /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孤客听过/伤兵听过。
仿《就是那一只蟋蟀》,来表达传统文化意蕴中的“雨”。
例:
就是那一滴冷雨/在《诗经·采薇》中滴落/在《春夜喜雨》中滴落/在《声声慢》里滴落/ 在渭城的清晨滴落/在陆游的诗里滴落/游子听过/孤客听过。
就是那一滴冷雨/在黄冈的竹楼敲过/在大陆的古屋敲过/在台北的公寓敲过/在清明的坟上敲过/米芾画过/蒋捷吟过。
(考察意象组合、用典,充分体现出语言的“密度”。拓宽了无限的想象。)
【总结】
本篇文章的语言极具“中国味”——音韵美、节奏美、形象美、意境美。而语言形式是为了表达主题内容,即文化乡愁。这是情感旨归。
听听那冷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研习课文,体味本文蕴涵的深挚的感情;
2、品味文中诗意的语言,鉴赏其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品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涵泳美读,品评赏鉴作品。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评点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一“雨”字,请同学们自由联想,用三言两语简述之。
二、介绍作者
他生在大陆长在中国台湾,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中国台湾,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光中先生 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他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个散文家、评论家,他的作品,无论诗歌、散文,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大家一定不会忘了那篇情思绵绵的《乡愁》。
余光中曾经说过,真正丰富的心灵,在自然流露中,必定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步步莲化,字字玑珠,绝无冷场。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他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从情感和语言两个角度来感悟本文蕴涵情致。
三、研习课文,把握情感。
分组讨论:
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哪些时代的雨?作者的喜好如何?
2、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雨的?突出了雨的什么特点?
3、怎样理解冷雨的“冷”,描写冷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
(汪: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淋淋雨意----听雨----- 绵绵乡愁
(冷雨) (热肠)
四、品味语言,鉴赏意境。
师:一篇美文就是语言文字的聚宝盆, 古人有语,情动于衷而言于外。
问:这种感情通过怎样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呢?
余光中说对于文字特别敏感的作家,必然有他自己专用的词汇;他的语言是定做的,不是现成的。
有评论家说,《听听那冷雨》只要轻轻吟诵一遍,就会感到有一支军乐队正弹拨乐器跟随方阵伴奏演进。找一找,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或你所欣赏的语段。然后将你欣赏的语段,读一读, 品一品 ,说一说 。
赏析过程:
音乐美:
(1)叠词(音律美,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多的是平声,营造氛围,氛围越细腻越是想念越感伤)
(2)句式 :长句、短句、倒装句(参差之美,感情浓烈用文字来一气呵成来抒胸中之情)
(3)修辞:比喻 通感 拟人 排比等
比如叠词,除了这个,全文还有多少?找出来,挑你所喜欢的说说。读一读 闭上眼睛 体会一下。比如句式,为什么选用这样的句式?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对比朗读)
余光中曾说:中文标点不可拘泥于文法,而应依照文气
(相机点拨):除了音乐美,还有绘画美?
优秀的作家也是丹青妙手,如果你们依照本篇散文画一幅画,会画出什么样的画来?(水墨画)什么色调?(冷)为什么?
选用了冷的意象和词语,营造了冷的氛围,融情感于其中。
意蕴美:化用诗句,不留痕迹,营造古典的意境。
归纳:
我们从这些角度进行了欣赏
语言美:
音乐美
画面美
意蕴美
师:语不惊人死不休。
文章的语言的确很美,真是如诗如画如歌,我还是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他的语言为什么能够如此美丽?
情感美
哪些感情?
爱祖国,爱中华,爱传统文化,民族情结,怀旧之情。
这样的情跟景结合就带来了意境美。
情感美了,境界自然就高了,正所谓境随意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文学艺术以情感人。
五、总结全文
主题意蕴
通过对中国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结束语: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 /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
一湾浅浅的海峡成了中华民族心头最深重的国殇。
品读美文,可以悦心志 怡性情,满口余香
好的文章,多读多品,才能品得深!
听听那冷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及攻坚策略
知识重点、难点:如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化散文”的情思、意境和语言。(5、10、12节为重点)
攻坚方法:
①授之以渔。让学生首先学会解题和寻找文脉关键句段,把握情思。
②实践出真知。让学生配乐,个人朗读与教师朗读,在比较中总结朗读的一些技巧,通过断句和意象分析来品味意境。让学生在美的情景创设中,运用美读的技巧,在实践中把握情感。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可设计一个仿写,观察学生对于文本语言或其他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师生PK,激发学生斗志,在潜移默化中突破重点。通过读、赏、写多角度品味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二)展示第一教学板块标题:总体把握,有的放矢
1、作者写了哪些地方和哪些时候的雨,又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感受雨的?(利用这两个问题带领学生探索文章的脉络和基本技巧)
参考:台北的街巷、美国落籍山、大陆的江南;从太初有字到南宋到公寓时代。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调动了嗅觉、视觉、听觉(第5节开头有一句承上启下局为答题关键“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和寻找关键句子的能力。)第1节第2节可以概括为感觉或“想”(第1节中多次出现,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完成“嗅”“观”“听”“想”(书写内容不固定,以学生回答内容为主)的相关板书为下文的教学环节作铺垫。
2、同学们你们认为从题目中来看最能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是哪一个字?“冷”包含着怎样的含义?
明确:此问题难度较大而且是一个导引性的习题,所以不必在此解决,可带着这个问题过渡到美读文本,体会情感这一教学环节,在5、9、11、12节的文本分析体会中寻找答案。
“冷”有多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冷”,包含着内心的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从意境来说,表现了一种“凄美”的意境。也表现作者人生之思、家国之痛、文化之思。
(三)展示第二教学板块标题: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当年离开内地,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代表作品:诗歌《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散文《望乡的牧神》
(四)展示第三活动板块标题:美读文本,体会情感。
①给学生提供钢琴曲《秋日私雨》《眼泪》《宋家王朝》让其自由选择,找出5—12节中最能打动读者或最美的语段。各人初读,讨论、总结并交流技巧。(可适当明确,朗读时的表情达意要做到以下几点)
音乐美——快慢、轻重、高低;
构图美——带出意境、人物性格及时间的层次感;
感情美——丰富的`情感,要表达处理得当。
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断句、停顿。基调:低沉、缓慢、自白、倾诉、一往情深、乡愁难奈、幽思邈远。
②教师可适时范读,但要以鼓励学生朗读为主。
③在第5节中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之思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和乡思,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家国之痛。那种乡愁是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完成相应板书)明确:是故乡是家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五)展示第四活动板块标题:慢慢走。含英咀华
①从5—12节中找出最难读的句子。分组讨论第10节中“雨是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的句读。作者不加标点的好处是什么?(此题难度较大,答案不求唯一,只要言之有理。)
可明确:更利于表现思绪万千、一气呵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素。或者更利于表现诗歌化语言的多意性,“形象大于思想”。
教师建议课后可将此段改为一首小诗。通过第十段,体会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的方式。
②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第11节12节中体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想到了江南、四川。但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文化之思的遗憾和眷恋。
③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什么意象表现出来的?(完成本节课主体板书“雨”)
(六)展示第五活动板块标题:一花一世界,一字一天堂
课堂仿写训练:第2节中“譬如凭空写一‘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
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可仿用此句的手法用一字概括本课你所学到的内容并加以说明,角度不限。(教师参与学生小组间竞赛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分组PK、师生PK。(教师可借助此题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归纳复习。)
参考:教师可用一“思”字概括全文、重申主题,一边书写一边解释:
本文将横的地域感,从台北的街巷到美国的落基山再到大陆的江南,海角天涯;(完成板书的三横)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忘宋之痛再到公寓时代,横亘古近。(完成板书中的三竖从而形成“田”字)在这片“田”地中,是一场冷雨将一切都幻化为雨滴,我们从中品味到的是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和深深的眷恋,(完成板书中三点)然生命有所不能承受之重,是什么承载了这一切?听:是李煜诗中的“月如钩”,是李清照的“舴猛舟”,是诗人笔下的一张“窄窄的船票”“一片雪花白”“一段腊梅香”是诗人沉吟声中的“悲歌的舟子”,是他怀中带着体温的“白玉苦瓜”。(完成“思”的板书中的最后一笔)正是他“步步莲花、字字珠玑”诗化般的语言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人生之思、家国之思、文化之思。(回到主体半书“雨”中的相关内容的复习)听听那冷雨,哦,不!听听我们大家体内“长江”“黄河”中那颗永远不会冷的心,听听……(此时此刻也可要求学生全体起立,用心美读课文最后一节,结束此课。)
(七)海阔天空课外练笔
①能否在学习此课后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新的疑难问题。
②诗人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的冷雨。工作近十年,“十年磨一剑,双刃未从试”是我心中的冷雨。那么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聆听一下,课后试写一篇作文《我心中的冷雨》献给自己。
(八)板书设计:(两字左右并列书写形成“雨思”二字)
(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课后反思:
①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家园,在她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作者的魂魄,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内涵,读者必须沉下心来,走进文本,用心涵咏品味,才能走进作者的“家园”。
②文学鉴赏的核心:应是美的探求-----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活泼流转的美的体验,将文学作品这块感情的结晶重新融化,使它的情感之流,汇进我们生命的长河。
③传统文字板书魅力有时也可胜过多媒体,因为它更具有想象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④教师个人阅读是不能代替学生的个性化品读,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创造型阅读,应打倒课堂上文本解读的“霸权主义”,蹲下来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⑤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内涵是相一致的,只要学生还热爱生活,那么他就没有理由不热爱语文。然而,在应试教学的功利环境中,工具性正视有余,人文性常被忽略,这门长线科目也曾一度遭学生冷落。然教无定法,只有变革教法,灵活处理,方可一箭双雕,让语文课堂充满思想和诗意,让语文骄傲地成为真正的母语。
【听听那冷雨教案】相关文章:
《听听那冷雨》读书笔记(精选15篇)12-30
读听听那冷雨有感04-13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05-01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11-08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通用)02-18
(实用)《听听那冷雨》读后感12-22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5篇)05-24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5篇04-26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6篇05-09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10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