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光的折射教案

时间:2024-09-27 13:09:22 CN职场指南网 我要投稿

光的折射教案精品【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光的折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光的折射教案精品【10篇】

光的折射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

  (2)通过探究,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

  光的折射现象

  透镜对光线作用

  教学难点:

  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关系

  教学形式:

  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

  (1)发现问题:夏天我们去游泳时,双脚进入水中发现腿好象“短”了一节。

  (2)提出问题:为什么脚进到水中和陆地上观察不一样呢?

  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3)猜想与假设:这可能光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4)设计实验:我现在有一束激光,你能否来证明一下,光由空气射向水中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呢

  (对学生设计的实验加以改进,并让其上来演示完成)

  现象: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得出结论: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联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认为在水里的东西好象会往上升些,但物体本身并没有上升。并让学生再举些实例

  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情况。

  (1)提出问题:那么光由空气射向透明固体的现象是否也一样呢?

  (2)猜想:应该也是一样的。

  (3)设计实验:由学生讨论并得出实验方案。

  可将激光束通过一玻璃,观察其现象。

  (4)进行实验:由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做辅导,并做垂直入射时的现象。并观察光从玻璃射出来和当光垂直射入玻璃时的现象

  (5)现象:当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是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从玻璃射出时偏离法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探究透镜奥秘

  (1)发现问题:当我用激光束射向三棱镜,观察到出射光线将向底面偏折。

  (2)提出问题:那么我将两块三棱镜放成如图所示,射出光线会怎样呢?

  (3)猜想:光线会向三棱镜底面偏折。

  (4)进行实验:将两束光通过如图所示三棱镜。

  (5)实验结果:光向底部偏折。

  (6)联想:上述两个形状就如同凸透镜吧。

  所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总结与交流:

  1.说说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是否有新的问题和想法?

  2.谈谈你学了这一课的收获。

  课堂练习:书上WWW1—5

  课后收集:从课外书籍上了解一些光折射的现象,和凹、凸透镜的应用。

  回家作业:课课练1—13

光的折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折射规律。

  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4.知道光路可逆

  【教学过程】

  1 知识回忆: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光的反射定律:

  2 演示实验

  ⑴在空玻璃杯的内壁(侧壁中部)做一个标记,用激光发出的光斜射到标记处(让标记点正对着学生)。保持玻璃杯和激光笔不动,向玻璃杯里加满水,激光笔发出的光还照在标记处吗?

  ⑵把一根筷子斜插在盛水的碗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一、光的折射现象(演示实验)

  活动1:利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激光束从空气(有烟雾)斜射向水中,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路径。

  1.请写出你的发现:

  2.在右图中画出光传播的大致路径。并仿照光的反射光路图,画出法线,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

  总结一:⑴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⑵折射角是 与 的夹角。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活动2:实验探究

  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

  ⑴如图所示,让激光束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半圆形玻璃砖O点,观察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

  ⑵读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折射角

  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2.光从玻璃射入空气

  ⑴如图所示,让激光束通过玻璃砖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O点,观察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

  ⑵读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折射角

  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⑷将光具盘的上半部分沿直线NN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在光具盘上半部分还能看到折射光线吗?

  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

  3.在实验中你还有其他发现吗?请简要记录在下面:

  总结二:(光的折射规律)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 。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 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 。

  三、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活动3:解释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的原因。

  请思考讨论:

  1.如图所示,筷子上A点的光是从 (介质)射入 (介质)而进入人眼的。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传播的方向。

  2.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还是远离法线?

  3.人们逆着光线看过去,感觉光线好似来自A点还是A1点?为什么?

  4.筷子在水中的其他各点情形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看起来筷子浸在水中的部分好像向 折起了。

  总结:所以,人们看水里的物体比实际的物体要 (深或浅)

  猜想:人站在水里看岸上的物体要比实际的物体如何?(注意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

  学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做两个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演示课件:折射成像光路)

  [学生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演示课件:折射成像光路)

  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反射现象.以及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这些现象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现象.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

  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圆形白色屏E(可用2 cm厚木板刷上白油漆)边缘标有均匀刻度,中间开有长方形口,恰好将长方形玻璃容器放进去,容器中装适量的水,并在水中插有可转动的白色屏F(树脂板或塑料板),白色屏E和F可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圆周上有一可移动的激光光源S(可用激光棒).

  [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是否改变呢?

  [生甲]传播方向不改变,仍沿直线传播.

  [生乙]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

  [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改变方向,是向介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

  [生甲]向介面偏折.

  [生乙]向法线偏折.

  [师]上面问题的回答谁对谁错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演示1]

  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空气中发生反射,同时在水面处改变方向进入水中,同时向法线偏折.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refraction)

  (二)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

  1.教师把刚才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

  2.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三)光的折射规律

  [演示2]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改变入射角,再做两次.

  演示过程要让学生观察两点:

  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折角和折射角哪个大?

  2.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将如何改变?

  [现象]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 (减小)而增大(减小).

  [演示3]把白色屏F分别向前、向后折,让光以某一角度射向水面.

  [师]大家能否看到水中的光线.

  [生]看不见.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

  [演示4]让光垂直射向水面

  [师]大家观察一下进入水中的光线沿什么方向前进?

  [生]光沿直线传播,传播方向不变.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师]当光线垂直射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各是多少度?

光的折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能叙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能举出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

  能力目标

  由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出相应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再次向学生灌输注意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正确理解是本节的关键,对于透镜的学习,照相机和幻灯机,放大镜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本列举了各种光的折射的实例,对这些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有很大的作用.本节中介绍了在折射中光同样具有可逆性.

  教法建议

  本节是在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注意在本节的讲授中要合理有效的运用实验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上,要结合实验对比使学生明白“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一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不但要传授科学的定理、定律,还要传授这些定理、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因此,讲一点相关的物理学史的'内容,也是符合目前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措施之一.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如果光射到的是不透明物体的交界面,那么另一部分光会被吸收,但是如果光是射到某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比如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者玻璃中,另一部分光就要进入水中或者玻璃中传播.在引入课题中要注意学生的主动性.

  方案一:向学生演示动画,使学生明白光斜入射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不仅仅会发生反射,还会发生折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方案二:演示各种有趣的光的折射现象,例如内画壶、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等等从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定义的讲解

  课堂小实验一:在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十分普遍,请学生们透过玻璃砖看自己的手指,并注意调换观察的角度,看一下,发生了什么现象?也可以用铅笔,或其它物品代替手指进行观察.

  实验结论:视线越斜,错位越显著,如果视线垂直于玻璃砖的侧面则没有发生错位.

  课堂小实验二:将一枚硬币放进水中,让学生观察硬币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硬币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

  课堂小实验三:准备一个比较深的大鱼缸,里面放入几条鱼,让学生伸手抓鱼,并让学生谈一下感受.

  实验结论:鱼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

  由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的定义.

  (二)光的折射的一般规律

  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先介绍教材图6-2所示实验仪器,然后让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让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照实验讲解哪些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哪些角是入射角、折射角,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反射光线略作说明.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考虑以下问题

  A.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C.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与折射角发生什么变化.

  D.在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特点.

  E.让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请学生回答以上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所回答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写出板书.

  (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点的讲授

  向学生发问:如果把光源放到水中,让光线逆着折射的方向射入空气中,会看到折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的回答是否与实验事实相符.

  (四)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用动画演示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

  3.教学总结

  对于光的折射现象和它的初步规律进行定性分析,由于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对于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不要进行定量的分析,但可以稍加介绍.注意实验教学在本节讲授中的重要作用。

光的折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或多媒体视频,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对比获取光折射规律,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通过亲身体验、教师引导等方式学会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难点:利用光的折射特点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教具

  学生用:玻璃砖、激光笔、玻璃杯、硬币、光屏、水、铅笔。

  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回顾思考

  1.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 传播,在物体的表面会发生 。

  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怎样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怎样探究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一次实验可靠吗?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1:在玻璃杯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玻璃杯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筷子是否发生形变方面考虑。

  学生活动2:在空的不透明杯子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会发生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从是否能看到硬币和看到的硬币的位置方面回答。

  教师: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真实的吗?你可以拿出筷子观察。筷子并没有折断,为什么我们的眼睛受骗了?这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引起的,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

  进行新课

  探究点一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让光由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将沿什么方向行进?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如果方向改变,是向界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

  1.演示实验:按教材图4.4-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应至少改变三次入射光线方向,后让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

  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改变。

  2.认识几个名词:

  学生把观察到的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传播路径画出来,并通过阅读教材,熟悉几个相关名词。如图所示:

  ①入射光线AO:射向分界面的光线。

  ②折射光线OB:射入水中的光线。

  ③法线MN:过入射点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

  ④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⑤折射角r: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探究点二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猜想:对比光的反射定律,你认为光折射时会遵循什么规律?(组内交流讨论统一看法后展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想归纳整理: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2.设计、探究

  制订猜想②和③的探究方案(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为例),建议从探究的步骤、只做一次实验是否可靠等方面进行考虑。(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学生说不全的由老师引导补全)

  猜想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方案:将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玻璃中,记录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多做几次。

  猜想③: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方案:将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玻璃中,记录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位置,并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角的角度大小,多做几次。

  3.合作探究,完成实验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收集数据并作出光路图。

  4.分析与论证

  教师:展示几组学生探究后完成的光路图和收集的'数据,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和实验中的问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小组的实验结论,其他小组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验情况进行补充说明。

  结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5.如果是逆着折射光的方向射入,传播方向会怎样?

  让学生分小组体验光路是可逆的。同时向学生点明,“空气中的角是大角”,可以这样认为,无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还是光从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总是空气中的角大于其他介质中的角。

  例题讲解:(学生先练习,若有问题,教师补充讲解)

  例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AO、OC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因为 所致,鉴于本实验的目的,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 。

  (2)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入射光线应该从A点向O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 ,其实本实验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 相同。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如图丙所示的光路图(OE为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你认为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 。

  (4)若用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别从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则 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

  解析:

  (1)AO、OC为同一直线,说明光的传播方向没有改变,依然沿直线传播,说明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由此可以判断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依旧在空气中传播。鉴于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的折射情况,所以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入射光线AO和折射光线OB。

  (2)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使水面与MM齐平,入射光线从A点向O点射入,是为了保证入射光线重合,同时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入射角相同。

  (3)根据记录知,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小于光在水中的折射角,因此玻璃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

  (4)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可以判断出从玻璃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

  答案:

  (1)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依旧在空气中传播 AO和OB

  (2)入射光线重合 入射角

  (3)玻璃

  (4)玻璃

  探究点三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1.出示装有一条鱼的大烧杯,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操作。

  从侧面和上面观察鱼,对比鱼的大小和深浅有什么不同?

  点拨:从侧面看鱼更大(原因后面将要学习),从上面看鱼要浅。

  让学生用铅笔模仿渔民去叉鱼

  利用多媒体,作图解释“叉鱼”利用了折射原理。

  2.古诗中有说“潭清疑水浅”,生活中也有人看到水池中水很浅,而冒然下水,发生溺水事故,请同学们思考、讨论,画出导学案上光路图,并利用光路图解释“池水变浅”的原因。

  3.合作探究

  在图中,请画出从A点发出的光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

  展示学生的光路图,折射光线会向分界面偏折,将折射光线反向延长,会发现射入空气中的光线好像从实际入射光线的上方发出的,可引导学生用此光路图解释池水看起来变浅、叉鱼要向鱼的下方叉的原因。

  4.游戏体验:眼睛受骗

  (1)将你的铅笔放入水中观察其现象,并解释原因。

  (2)将笔放入玻璃砖的后面,观察其现象,并解释原因。

  结论:由于光的折射,人看到的是物体偏离实际位置的虚像。

  例2 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 ;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

  解析: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光不能进入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看到了硬币的虚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反射现象 折射现象

  5.阅读教材P83“科学世界”,认识海市蜃楼是怎样发生的。

光的折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课件: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教学过程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

  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

  (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光的折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重

  理解并掌握规律,知道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

  难

  折射现象的解释,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教具演示

  烧杯,筷子,水,硬币,挂图

  引入新课

  1.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变化。(向上弯折)

  2.在一个碗中放一枚硬币,让两个学生斜看碗中的硬币,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此时视线不能动),然后向碗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币。(可以看到,好象碗底变浅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后就可解释了。

  教学过程

  (一) 什么叫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

  (二) 探究规律 (通过画光路图解释)

  1.观察光路图(挂图)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光路,在水中光沿直线传播,在空气中也是沿直线传播,但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偏折,这就是过程,让学生把光路画下来。引导学生和反射光路比较,得出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光线、折射角及位置关系。

  2.光斜射入两种介质的.界面时才发生折射 。问: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一定发生折射现象吧?让光垂直入水和空气界面时,不发生折射,只有斜射入时,才发生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3.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①让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使入射角增大和减小,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和减小。(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②让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使入射角增大和减小,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和减小。(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

  ③归纳:当光在空气与其他介质发生折射时,不论入射角还是折射角,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总是大角。

  4.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三) 应用和光折射现象的'解释

  (1)渔民叉鱼时,总是在看到的鱼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鱼为什么?

  (2)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为什么?

  (3)在一个杯子中放一枚硬币,眼睛原来看不到硬币,倒水后却能看到硬币为什么?

  (四) 画折射光线的

  (1)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再射出来。

  (2) 给出入射光线画折射光线,给出折射光线画入射光线。

  (五) 课堂练习(见小黑板)

  课堂小结:

  1. 知道什么是光折射现象及规律

  2.能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并能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 知道折射时,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视觉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受折射现象,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小组内讨论后抢答下列问题)

  [问题]: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传播。

  [问题]:若介质不均匀光会怎样传播呢?

  二、新知识学习: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现象

  1、设疑:如果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教师演示:使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路径。每组同学仔细观察,看看光的传播方向是不是还是直的?

  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现象。

  补充:折射现象发生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并且是“斜射”,当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不改变,折射现象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

  演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实验,此实验现象不易观察,最好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补充:折射光线、折射角的定义。

  [问题]:

  1、折射光线是向法线偏折?还是向界面偏折?

  2、改变入射角大小,折射角怎样变化?(根据现象回答)

  结论:讨论总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参照光的反射

  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应注意:

  (1)一点(入射点)、二角(折射角、入射角)、三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法线的作用非常重要。

  (2)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若一束光由水中沿着原来的折射光线照过去,光会怎样传播呢?

  教师演示并指出: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讨论总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光的折射的应用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有哪些?看哪组想得多。

  应用举例:在岸上看到清澈的河水变浅了,为什么?

  答;河底反射的光由___斜射入____时,在水面发生_______,折射光线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河底的______像(填实或虚),像在河底的____方(填上或下),所以河底变浅了。

  [问题]:试回答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何向上弯折了?

  三、巩固提高:

  1、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下列光路表示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2、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的是______

  A.树荫下地上有很多光斑 B.人在河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

  C.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 D.从侧面看鱼瓶中的鱼变大了

  3、一束光经过一三棱镜,试完成光经过棱镜后的传播径迹

  4、有经验的渔民在插鱼时,不是向着看到的鱼的方向插,而是向着看到鱼的下方插,这是为什么呢?

  5、对比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的异同。

  四、教学反思:

  光是我们的朋友,通过本节学习,你对“光”肯定有新的认识,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还有哪些的困惑,你一定会进步得更快。

光的折射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或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理解光路可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联系实际,学生体验折射引起的错觉,掌握用物理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的方法,培训总结归纳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热爱科学,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总结折射规律。

  【难点】

  归纳折射规律,理解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是否注意过插入水中的筷子,让学生主动说一说自己注意到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这个实验:把筷子斜放在透明的玻璃杯中,然后向杯中加水,让学生注意观察,从杯子上方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并给出观察结果: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教师提问:筷子是在什么位置发生的“弯折”?

  学生回答:筷子在水面上发生弯折。

  教师追问:为什么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教师讲解: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教师提问:什么是光的折射呢?光的.折射又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引出课题《光的折射》。

  环节二:新课讲授

  演示一:

  让靠窗户的同学将窗帘拉上,教师演示用激光笔照射滴有牛奶的玻璃水槽,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提问:你们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甲回答: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时,有一部分反射回空气中,还有一部分光进入玻璃中。

  学生乙回答:光线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教师总结光的折射定义: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演示二:

  教师再次演示实验,并请学生帮教师在玻璃水槽上画出光路图,根据光路图,向学生讲解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和入射角、折射角。

  教师提问:通过光路图,对比我们上节课学的光的反射,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甲回答: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和分界面两侧。

  教师总结:“两线分居”。

  学生乙补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探究一: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说的是否正确呢?改变入射角,折射角又该如何变化呢?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由各小组代表分别回答讨论结果:

  1.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教师总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探究二:

  教师继续提问:之前研究的都是光束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况,那么,如果光束是垂直射入玻璃中的话会是什么情况呢?

  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给出观察结果:当光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总结:其实就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三线重合了,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均为0°。

  探究三:

  教师提问:光的反射具有可逆性,那么折射是否也具有可逆性呢?

  给予提示:采用探究反射可逆性的方法,设计探究光的折射的可逆性的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环节三:巩固提升

  1.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导入环节中筷子“弯折”的原因。

  2.播放关于泳池中水看起来很浅,但是人进去之后实际水却很深的视频短片。并找学生来解释其中原理。

  启发学生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物理知识,要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它们。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回顾本节课,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收获。

  2.课后搜集有关光的折射的现象,自己思考原理,并在下节课中进行分享交流。

光的折射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道当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折射现象。知道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及光的折射规律。认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知道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三个活动,发现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了解透镜对光的两种作用。

  3、从对折射现象的好奇,诱发对求知欲望,进而积极参与探究折射现象的实验活动,并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共安排了4个活动和1个信息浏览。光的折射属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问题,本节也是按照:现象――规律――应用的线索。这是的应用主要指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难点: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激光笔、水槽、铅笔、烧杯、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做两个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学生实验1:如课本P56图3-38(a)所示,把一支铅笔斜放在盛有水的杯子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让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实验2:如课本P56图3-38(b)所示,一枚硬币放在不透明杯子的底部,你向后退到恰好看不见它的位置。请另一位同学向杯子中缓缓注水(注意,不要移动硬币的位置),你又能看到它了吗?为什么?

  让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以上都是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学习光的折射知识,上述问题都可以得到答案。

  板书:第四节 光的折射与透镜

  二、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

  演示实验:如课本P56图3-39(a)在水槽中放置一个光屏,光屏一半露出水面,水中滴入少许牛奶,搅拌均匀,让激光笔发出的光紧贴着光屏射向水面,让学生观察现象。

  请同学说出所观察的`现象。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7上面的内容,理解光的折射的含义,并把它与光的反射进行比较,找出异同。指出: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介质中。

  板书:1、光的折射

  教师画出图示,向学生介绍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几个名词。

  活动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师:对光的.折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各自的问题及猜想。

  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提出一些必要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猜想是否正确,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仿照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实验,设计一个实验。

  让学生交流讨论。

  然后,教师指明一组,谈谈他们的设计。

  根据他们的,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直到得到一个正确的。

  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请各组交流实验得出的结论。

  教师:大家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那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也可逆呢?

  请设计实验验证提出的猜想。

  教师:在验证光路是否可逆的实验中,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入射角不断增大时,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让学生做实验,观察现象。(教师说明:全反射)

  师生共同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板书:光的折射规律

  2、透镜对光的作用

  利用光的折射知识可以制成各种改变光路的器件,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其中重要的成员。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透镜,认识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二者分别对光路所起的作用。

  活动3:用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和凹透镜上,观察两种透镜对光的折射有什么特点?

  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把结果填在文中。

  教师:为了研究不同的透镜对光的不同作用,先要了解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

  (画图介绍: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结合图形,分别向学生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活动4: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指导学生学会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根据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并让学生把商量结果记录在文中的表格中。

  仔细观察,比较两块凸透镜,你认为影响凸透镜焦距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让学生交流讨论。(凸透镜的材料及厚薄程度)

  让学生阅读P59的“信息浏览”――冰透镜向日取火。

  三、归纳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对本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59的“自我与作业”。

  2、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

  五、反思

  1、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补充介绍入射角为零的情况。

  2、光的折射中,要明确是光从从空气射入水中,还是从水中射入空气中,这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好指导工作,例如:逆向思维,究竟想象力的培养。

【光的折射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光的句子12-22

《非你莫属》折射职场人生百态12-30

光伏实习报告06-06

光与热教学设计01-16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10-29

光伏工作总结03-26

我们是光可以接的句子08-08

司马光教学设计02-02

越光宝盒语录01-07

司马光教学设计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