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集书籍简介
为了体现诗人的创作发展轨迹和心路历程,《国学经典:陶渊明诗集》改为按诗歌的创作时间顺序编排,每首诗后皆系出作者的创作年龄。清楚某首诗歌具体创作年龄者,直接系出;若只考证出某涛具体创作时间者,一律两说并存,76岁说在前,63岁说在后,并在评析中简要说明理由。
目录
劝农
停云并序
时运井序
荣木井序
命子
和郭主簿二首
还旧居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游斜川并序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责子
拟挽歌辞三首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杂诗十二首
归园田居五首
读山海经十三首
酬丁柴桑
酬刘柴桑
归鸟
蜡日
连雨独饮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和刘柴桑
己西岁九月九日
移居二首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旱稻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形影神并序
止酒
与殷晋安别并序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撰田舍获
悲从弟仲德
饮酒二十首并序
赠羊长史并序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赠长沙郡公族孙并序
九日闲居并序
岁暮和张常侍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于王抚军座送客
拟古九首
述酒
答庞参军并序(五言)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答庞参军并序(四言)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乞食
有会而作并序
咏贫士七首
四时
联句
附录一:陶渊明其他作品
感士不遇赋并序
闲情赋井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桃花源记并诗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五柳先生传
扇上画赞
读史述九章
与子俨等疏
祭程氏妹文
祭从弟敬远文
自祭文
附录二:陶渊明传记材料
陶征士诔并序
宋书·隐逸传
陶渊明传
陶渊明集序
晋书·隐逸传
南史·隐逸传
附录三: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一、陶渊明的家世
二、陶渊明的生平
三、陶渊明的思想
四、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
五、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及地位、影响
精彩书摘
行失故路”二句:是说走着走着迷失了原来所设计的守志田园的人生道路,顺应自然之道也许还能走通(一说顺着现在走错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也许能走通)。行行:行而又行,不停地走。故路:旧路,原来的人生道路,当指守志田园、隐居躬耕的本怀。一说指古代圣贤所指引的路,即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任道:一说顺应自然之道。“任”为听任、顺应;“道”为自然之道,哲学概念。一说顺着现在的道路。“任”为顺着;“道”为道路,不是哲学概念,指迷失旧路后走错的道路,即做官的道路。按:两说皆通,都为下句重新选择回归“故路”做了铺垫。④“觉悟当念还”二句:是说既然已经醒悟到路走错了,就应当以回归原路为念,难道不知道鸟尽弃良弓的道理吗?念还:以回归旧路为念,指重新回归田园、躬耕守本志。鸟尽废良弓:飞鸟打光了,打鸟的好弓就要被废弃掉,比喻统治者功成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典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寄给文种的.书信,云:“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又见《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被缚时语。
[评析]
此诗以幽兰自喻,以“萧艾”喻世俗,表达自己悔悟违背初衷误入仕途,迷途知返,回归田园,以守本志和节操的思想感情,并揭示了“鸟尽废良弓”的归隐之由。具体而言,“前四句以幽兰为喻,后四句以行路为喻,前后若两诗,其实不然。前以幽兰生于前庭,比喻贤人之出仕,后遂就出仕而言。贤人出仕犹失去故路也,继续任道而行或亦能通,但应以还归为上,鸟尽弓废是为诫也。前四句中有一‘脱’字,后四句有一‘或’字,皆假设之辞。其实,清风难至,任道难通,幽兰终当处幽谷,贤人终当隐田园也。”(袁行霈语)当然,结语“鸟尽废良弓”究竟是实有所指(如刘裕篡晋成功后滥杀功臣),还是揭示古代宫廷的普遍现象,或者是自警,抑或是诗人回归田园的直接原因等,学界历有异说,也正因为“末语所指不甚明晰”(清温汝能语),恰给后人留下了咀嚼玩味此诗的空间。
冥十八
子云性嗜酒①,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②。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③。看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④。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注释]
①子云:扬雄的字,西汉学者,辞赋家。②“时赖好事人”二句:是说时常靠一些好学的人,带着酒来求学让他解除疑惑。典出《汉书‘扬雄传》:“(扬雄)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好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而又热心肠的人。载醪:带酒。“醪”为带糟的酒,指浊酒。祛:去除,指解除。所惑:所疑惑的学术问题。③“觞来为之尽”二句:是说所有敬来的酒都一饮而尽,凡是咨询的问题无不给以解答。觞来:敬来的酒。“觞”为敬酒。为之:指为敬酒者。“之”指敬酒者。是:凡是。谘:询问。塞:答,解答。一说充实。一说满,满足。④“有时不肯言”二句:是说有时候扬雄沉默不肯回答,岂不是因为问到了攻伐别国之事。此二句用春秋时期鲁僖公问柳下惠典,《汉书·董仲舒传》载:“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惠:‘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大意是说听说过去鲁僖公想讨伐齐国时,曾征求大夫柳下惠的意见,柳下惠不同意。柳下惠回到家里很忧虑,心想:我听说攻伐别的国家是不向仁德之人征求意见的,鲁僖公却为什么拿攻伐齐国的事情来征求我的意见呢?难道我不是一位仁德之人吗?此处以柳下惠喻指扬雄,指扬雄不回答有违仁德的问题。一说指扬雄闭口不谈国事。⑤“仁者用其心”二句:是说仁德之人运用他的仁心,或畅言或沉默(或显达或退隐)都没有过失(一说都没有失去仁心)。此二句承上四句,诗人又进而以扬雄自喻。失:过失;过错。一说失去。一说改变。显:一说指畅言。一说指显达。默:一说指沉默不语。一说指隐退。
【陶渊明集书籍简介】相关文章:
关于书籍作文锦集10篇02-26
关于书籍作文锦集8篇02-25
关于书籍作文锦集5篇02-25
关于书籍作文锦集九篇02-25
关于书籍作文锦集五篇02-25
关于书籍作文锦集八篇02-25
关于书籍世界作文锦集六篇07-21
关于书籍世界作文锦集八篇06-15
关于书籍世界作文锦集5篇04-26
关于走进书籍作文锦集6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