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古代的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夫妻与“两口子”
比翼鸟,连理枝,并蒂莲——用这些意象代指夫妻,雅致归雅致,意趣归意趣,终不如素常的口语“两口子”,说来顺溜,出口自然,贴近生活。婚内配偶,何以叫作“两口子”?始于何时?缘起何事?要说明白,须得费些唇舌。
男女婚配,古称为“伉俪”,伉乃丈夫,俪指妻子;“夫妇”一词,现在虽多用于书面语言,却曾经是不上纸墨的土话。“两口子”的叫法,如今虽然十分普遍,而约定俗成,才不过百余年光景。在《尔雅》、《说文解字》等古典辞书里,均找不到其解释,即使成书于乾隆年间的《红楼梦》,号称百科全书也罢,写了一对对的怨偶,一双双的情侣,俚语方言满纸,却不见“两口子”三字露面。有民俗学家考证,“两口子”的说辞,出自晚清文人《燕京杂录》里的一则笔记,说的是有两位府衙录簿,挣得同样薪水,一个是单身,另一个新娶了妻子,这光棍汉情愿把自己的一半工资,赠与同事花费,附有字条写道:些许碎银钱,笑纳勿推辞;我只单口汉,君乃两口子。“子”在旧时兼称男女,意即“你们两个人”,由之,两口子不再泛指随便的两口人,成为夫妻俩的确指。
两口子的来由,在山东、河北民间另有说法。说是有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男女,婚姻受到家庭干涉,双双私奔,被官家捉住,判以死罪,乾隆下江南闻听此事,感念这对恋人的情深意笃,遂作御批,从轻发落,将他们发配到山东微山湖,一在卧虎口,一在黑风口,这对痴情男女,从此来来回回于黑风口和卧虎口“两口”之间,被人们叫作“两口子”。河北人则把两口子称为“两口儿”,语调轻轻软软,柔柔甜甜:新婚燕尔,谓之小两口儿;一对头白,叫作老两口儿。既为两口儿,越老越香,真如两个酒盅齐举对饮,品咂越陈越醇的老酒。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西瓜本来叫“寒瓜”
中国自西汉时起开设了与非洲互通有无的海上之路,自非洲大陆起,途经斯里兰卡及南洋诸岛,最终从福建沿海登陆。西瓜就沿此路而来。
盛夏时节,老百姓最爱的消暑盛品自然非西瓜莫属。很多人都觉得西瓜的名字来历,应当与西红柿或者胡豆一样,取其“来自西域”的意思,殊不知这其实是个大误会。
《说文解字》说,“瓜”字是一个象形字,它在小篆的字体中,两边的笔画像瓜蔓一般蜿蜒着,而中间则是藤上结着沉甸甸的瓜果实的形象,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夏日收获满满的喜悦。很多人都误以为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因此给其取名为西瓜。其实,如果一定要按照传入我国的方向来给西瓜命名的话,那么这种水果应该叫“东瓜”才对,因为它并没有走那一条大漠孤烟的丝绸之路,而是从烟波浩渺的苍茫大海上飘然而来——是从东南沿海进入我国的。
西瓜来自东半球。世界上最早种植西瓜的国家是非洲大陆上的埃及。中国自西汉时起开设了与非洲互通有无的海上之路,自非洲大陆起,途经斯里兰卡及南洋诸岛,最终从福建沿海登陆。正是因为有了这条贯穿印度洋的经济命脉的疏通,才使得中非之间的交流日益繁盛起来,而西瓜的到来,就很幸运地成为了中非文化交流的重要产物而流传至今。在西汉时期,由于西瓜是漂洋过海而来的稀罕食物,因此那时候都是作为皇室贡品而供王孙贵族享受的。1980年,西汉宣帝墓中出土的文物中有很多西瓜籽的存在,便是最好的证明,想来若不是十分金贵,皇帝也不会用这沉甸甸的东西来陪葬了。
那么西瓜在古时候被叫做什么呢?在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就有对于其名字来历的记载。书中说到,因为西瓜性寒、味甘、解暑,因此在古时被称作“寒瓜”。
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文天祥就曾经写过一首《西瓜吟》专门称赞“寒瓜”的解暑佳效。诗云:“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档,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有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这里所提到的邵平在秦朝时是个侯爷,到了汉朝却沦为布衣,成为了一个种瓜、卖瓜的瓜农,日子比当官的时候不知道惬意、自在多少呢。
由此可见,即便是大英雄、富贵闲人,也难过这消夏盛品西瓜关呀!
【古代的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的手抄报资料07-20
古代送别别离诗句手抄报参考内容资料08-10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07-27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手抄报07-27
最新发扬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08-03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07-27
中国人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07-31
2015关于做传统文化的手抄报资料07-31
2015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