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实习报告合集十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闻实习报告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闻实习报告 篇1
实习前奏
初到广州的第一天,还没有地方落脚,行李暂放在同学的亲戚家,我们便要马上动身在陌生的广州为自己寻找一处地方落脚。
好不容易才在电视台后面找到了一所两房一厅的住所,环境一般,价钱也不低,不过有个好处,就是接近电视台,从住处步行回电视台,两三分钟就可以了,不愁迟到。于是就迫不及待地和房东签下了一纸两个月的合约,同去南方电视台实习的一行十人在往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就挤在这个狭小的临时窝中度过了这次难忘的实习生活。
第二天,我们便到电视台报到,人事处专门安排了一位老师接待我们。在分配部门的时候,除了不会讲粤语的要分到经济频道,其他人都可以选择在经济或都市频道实习。就这样,我们一行十人,四个去了经济频道,其余的都去了都市频道。
我所在的栏目是城市频道的《城事特搜》,我们学院有两位已毕业的师兄师姐恰好在这个栏目工作。有了前人开路,我的实习之路也顺利了很多。
由于我们是学院与电视台签约的,都市频道总监罗虹就专门接待了我们,吩咐我们下周一早上来参加频道的例会,就这样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顺利开始了。
写稿大过天
在《城事特搜》,专题的制作流程是:选题-报题-选题审核-采访拍摄-写稿-审稿定稿-配音-根据稿件编辑-审核播,在这些流程中,写稿是非常重要的,电视台对稿件的要求很高,编辑必须先写稿,写完稿还必须经过值班监制审核,然后有专门的记者为稿件配音,然后才能进行编辑,而编辑的时候也是要根据稿件来编。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受过专业的新闻采写训练,但是电视台所需的稿件与我们在学校写的新闻稿有很大的差别。不同栏目的电视稿也有不用要求,在《城事特搜》,稿件不但要口语化,还必须引人入胜,所以稿件的开头往往不是简单明了地介绍5个w,而是设置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稿件的描述一定要生动活泼,有时候,为了把稿件写好,记者往往要数易其稿。
我第一次写稿是介绍一个天然“浴缸”,记者让我写稿的时候已经是拍摄回来的第三天了,很多镜头已经忘记,但写稿的时候必须要根据拍摄到的镜头写,为了把稿件写好,写之前我收集了一些记者以前写的稿件,体会特搜的风格,然后上网查找资料,回想当日拍到的镜头,慢慢琢磨着写。还好第一次写的稿件被采用了,不过记者也提醒我,稿件逻辑还是有点问题,看来当初没修逻辑学是个错误。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才发现写稿不是一般的简单。有一次,当我和另一位实习生国辉把我们花了整天时间琢磨出来的稿件给记者看的时候,满以为可以顺利过关,可是记者看完后不甚满意,他拿回家研究了一天,把稿件彻头彻尾修改了一番,后来还是觉得不满意,第二天他又从另一个角度重写了一份,一直到正式编辑之前,稿件还在继续修改。
实习好与坏在乎沟通与交流
《城事特搜》有十几名记者,绝大部分都是年轻记者,有些甚至是今年的毕业生,因为年龄比较接近,我们也习惯把记者叫做师兄师姐。
虽说特搜的记者比较容易相处,不过实习生还是应该注意和记者的沟通和交流,平时除了要有礼貌,更要学会主动。平时有空呆在办公室里,可以整理一下报纸,收拾一下桌子,这些细微的小动作,人家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问”也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在适当场合主动发问,能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外出拍摄以及编辑的时候,在这个场合记者往往忙于工作,而忘了身边的实习生,这就要自己大胆发问了。曾有一名记者对我说:“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教实习生,因为我不知道他有那些不懂,他问我什么问题,我就回答他的问题。”
《特搜》的每一位实习生基本上都有一名记者带着,如果记者出差或手头上暂时没事做,实习生就要等监制指派另一位记者带了。但是,如果和记者混熟了,你可以自己主动跟别的记者,这样就自然就不怕没事做。而这就靠平时和记者的交流了,反正去实习就尽量不要让自己闲着。
有一次,带我的记者去参加培训了,我自个在办公室看报纸找选题,旁边两名记者在谈一个有关路名的专题策划,恰好我在选题的时候曾在网上专门搜索过广州路名,于是打岔进去,跟记者介绍了那几篇有关路名文章,记者就让我去网上继续搜索古怪的路名。我随后搜到的路名被记者采用,这样我就可以跟着记者做这条专题了。
当然,有时候有的记者会主动叫实习生帮忙,这个时候,实习生应该向带自己的记者交待一声,这可是基本礼貌。
动脑
我来这里是实习的,实习就是学东西,学东西就一定要学会用脑。来到这个栏目,师兄由于时间的问题,他们在拍摄的时候不会专门教你东西,那个时候就是你要动脑的时候。
就算是搬脚架,这也是一门学问。你要很清楚他们什么时候需要脚架,在那个位置,要多高,这些都要你去动脑没,而不是单纯地记者叫你干什么就怎么做。还有在记者拍摄的时候你的脑袋同样不能休息,他们为什么需要这样拍,他们取什么景别,这些同样要动脑,这样你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搬运工”。
如果让你去拍摄的时候,动脑的时候又到了。你需要考虑那个是主题,从那个角度去表现主题,该怎样去拍摄。这些准备工夫事先都要想好,要不到时只会手忙脚乱。
到了后期编辑,同样需要动脑。电视节目为了吸引观众,卖点是很重要的。因此编辑的时候,创新就显得极为重要。动动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力,将节目弄得有趣又有说服力,这样你就成功了。
在南方台实习,动脑是必不可少的,想学东西,要动脑;想节目吸引观众,摇动脑;想拍好东西,同样要动脑。
花絮:
在烈日暴雨下
广州最热的一天超过39度。那天,我和实习生国辉早上8点出发,提着摄像机、脚架坐了两个钟头的公交车来到海珠区的七星岗,找一处号称全世界最深入内陆的古海岸遗迹。
烈日高照,行人稀少,屡问无果。唯有茫然四处奔走,正当我们彷徨不知所措之时,忽见有一处荒野小山坡与报纸上所见的七星岗古海岸遗迹相似。嘿嘿,终于被我们找到了。
一把小雨伞似乎抵挡不住暴雨的袭击,很快我们的裤子就湿透了,于是我们只好在公交车站的亭子里避雨。但是时间不等人,片子第二天就要出街,我们惟有冒雨去拍摄地点。雨越来越大,鞋子入水了,裤子湿透了,但值得幸运的是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雨就变小了。我们在毛毛雨中拍摄,为了达到要求我们认认真真地选取角度,力求每一个镜头都是最好的。不知不觉之中,我的鞋子和裤子都已经干了,经过一番努力我们总算完成了任务。
烈日下承受酷热的煎熬,暴雨中享受雨中的痛快,我终于尝到了作为一个记者的辛酸,虽然是痛苦,但是我同样拥有快乐。
新闻实习报告 篇2
实习让我成熟,也让我从新认识自己。
一切从《IN一派》开始
《IN一派》是我实习的开始,永远没有结束之时。
《IN一派》是南方电视台都市频道三大品牌栏目之一,它是一个紧跟潮流,追踪时尚的资讯类节目,逢星期六、日晚上7点10分播出。星期六的节目围绕美丽而展开,以潮流资讯为主,好玩为辅,节目内容包括IN速递,美丽大变身和潮流搜店三大部分。而星期天的节目则以真人秀表演为主要形式,在娱乐搞笑的气氛中带出让人思考的社会问题。《IN一派》播放的时间并不长,只有20分钟,但不要小看这20分钟,短短的20分钟凝聚了《IN一派》所有成员的心血和汗水。
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在短短的实习时间里,了解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流程显得至关重要。与《城市特搜》和《今日一线》等新闻性较强的节目不一样的是,《IN一派》很重视前期的策划和准备工作,因为前期工作的策划和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节目出来的效果和质量,但是,在《IN一派》里缺乏的恰恰是优秀的前期策划的人才。我想,不仅仅是《IN一派》,很多行业和企业,都缺乏优秀的专业策划人才。
我们到《IN一派》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二的早上10点,都市频道的罗总隆重其事的参加了《IN一派》的例会。由于罗总的参与,我的心情莫明的多了几分紧张,也有点拘谨。针对如何改变《IN一派》最近的收视低迷局面,大家都各抒己见。显然,罗总最关心的是节目的定位和收视,罗总表示,只要收视好,什么好的Ideas她都可以接受、洽谈,她还鼓励我们实习生要多提建议和意见,希望我们的加入能够与整个栏目组擦出新的火花,带出好的创意。
但是因为受到节目的固定思维的限制,《IN一派》的同事似乎都没有什么新点子和好的创意,会议的僵局一直都没能打破。大家的沉默和无定向的眼神让我有窒息的感觉,我心里既担心又着急,同时又梦想着如果自己能够想出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主意该多好,可是当时的我对于节目还不怎么了解,什么解救方法都没想到。
后来的例会不断地有些新点子提出,我的紧张和拘谨感也慢慢得到了舒缓,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之中。为了迎合受众的需要,《IN一派》慢慢的走上改革创新之路。
通常来说,星期一是都市频道全体人员的例会,《IN一派》的同事也要求准时参加,不然会扣钱的喔(扣钱的条款是由《IN一派》栏目组自行通过的,主要是督促各同事按时参加每星期一次的重要例会,扣得的钱将用作聚餐费或直接拨入其他没有迟到同事口袋,我觉得这种罚款条例还挺有意思的)。会议虽然简短却非常重要,会议通常由三位总监一同负责,主要是宣读台里的一些要事和人员变动,并且对上星期节目的总结和对下星期节目的要求和期待。也就是说,每星期一早上,都是都市频道人气最旺的时候。第一天正式进入台里实习,我们就参加了例会,会议上,让我备觉亲切的是罗总亲自向频道的同事介绍了我们,自自然然地,我觉得自己就成为了里面的一份子,融入了一个大家庭。
《IN一派》的内部会议定在每星期二早上10点,内容主要是商讨下星期节目的选题。对于如何突破《IN一派》现有的节目形式从而提高收视率依然是会议的重点内容,斌少说过,他比较过IN一派多个星期来的收视,发现做的好的几期收视不一定好,但是做得不好的那几期收视一定差。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唯有把节目做好才能保证收视继而提高收视。
选题定下来后,就到了筹备拍摄的工作细节中。一般是负责当期节目(以真人秀节目为例)的编导负责从前期策划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的全过程,时间跨度大概就一个星期。在时间的运用和分配上,各编导也大致相同,通常是星期三定下剧本的具体细节和其他准备工作,例如与广告公司联系演员,准备需要的道具,预订拍摄用的机器和外出用车等。如果星期四有档期,通常会在星期四完成拍摄的工作,已备有更充分的时间做后期制作。接下来的时间一直到下星期五的审稿Deadline,编导都会在编辑室工作,完成片子的后期制作。最后通过总监审批一关就可以顺利在星期天的节目里播出。
大致的工作流程就是如此。而我们平常的工作也是围绕着节目展开,从写剧本,外出拍摄,片子的后期制作到抬器材,拿快件,买外卖我们都会涉及。我更多的时候会在编辑室看编导工作,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帮着写解说词和用Photoshop处理照片,工作的难度不会很高。
Maybe(一切皆有可能)
还记得第一天进台里工作,对于任何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在一切未知因素的包围之下,我变得有点羞涩却又满怀激动的情绪。曾经在南方都市报实习过的我,心里不免对两者打起算盘,一一比较。
年轻是两个媒体给我最直接的印象。融合在群体里面,我甚至觉得自己老大不小了,突然有种冲动觉得,自己也是应该要快点出来为人民服务啦!
在南方都市报,每一个记者的桌上都配备一台电脑,方便记者写稿工作。我以为相同的情况会在电视台看到,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办公室里的电脑并没有想象的多。后来了解了才知道,所有重型装备都在六楼的编辑室里,一个我们实习生盼望着进去大开眼界和学习的地方。
作为实习生,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是不敢迟到早退的,但其实在媒体工作的记者是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的,只要自己灵活运用,合理分配,准时有效的把工作完成,上级是不会理你是否朝九晚五。
相对于电视媒体,报纸媒体对于记者的文字驾驭能力要求更高。在我看来,电视台的文字大多都是为画面服务的,是对画面的补充和说明,并没有报纸媒体对于文字的要求严格。而且相对于电视媒体,在报纸工作的记者的平均学历比电视台的要高。
新闻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二.实习内容
新闻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地采访
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2. 访后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3. 编辑整理
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三. 实习收获
在短短的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体会到了记者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记者的“识”、“才”、“学”,认识到了记者和编辑的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闻道路上的第一步。
新闻实习报告 篇4
两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刚进报社听到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做新闻就是要多听多看多想多感受。当时理解的很浅显,但通过这两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含概的东西很多。所谓多听多看多感受在我现在的理解,对于新闻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现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质。
报社的总编室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一个很难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举个例子,有一期的潇湘晨报专门做了一个关于老百姓看病的专栏,记者暗访了湖南几个区域的大小医院,看一次小小的感冒最低也要58元,最高的竟高达189元。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晨报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在实习期间,我作为记者,走遍了长沙的大街小巷、乡镇村庄,走高楼、下小巷,用文字记录下了一个个的新闻事件。在这期间,翻阅了大量的关于政治的、社会的、生活的资料和报刊,对于社会各个层面的现状有了十分深刻的了解。在采访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以前所没有学到过的东西,那就是交流,沟通。这两个字看似简单,而且人人都会,但是会和会不一样,重要的是如何交流如何沟通。作为记者,要善于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要让被采访对象能够信任你,把积压在心里的话向你倾诉,这样才能使一条新闻能够丰满起来,而不至于只是个骨架没有内容。除了要善于交流沟通外,善于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新闻来说,如何通过自己的思考丰富新闻的内容,增加新闻的深度是记者显现功力的地方。另外还要善于分析材料。举我采访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知识产权的例子,当时接到任务是随工商执法人员去查处步行街,后来在采访回来的时候自己默默的想,如果就以这样的素材去做新闻的话很单一,关于打假这样的新闻素材肯定不少,如果做的不丰满的话顶多只是作为一条简讯来播出,这样的新闻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所以我就主动和工商部门联系,寻找更多的素材,如果经过努力,说不定可以找到关于假酒的,假阀门的,假调味品的等等,这样的话这条新闻的素材就丰富多了,最后虽然没有做为新闻节目播放出来,但我的想法和提议都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与赞同。我想还是比较成功的。主要是从中学到了经验,长了见识。
实习的这段时间,除了采访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写作了,两个月的采访经历让我更加的成熟和稳重,让我的内心更加的丰富,所以我很感激这两个月的时光带给我的采访经验。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但从采访写作关系的实质来看,应该说是采访决定写作。另外,要想写好新闻就必须有客观的事实依据,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有依赖与采访,要做好新闻,必须抓好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特点,要更加强调实践性,再就是要有鲜明的政治性。此外,新闻采访和写作要特别注意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采写方面的传统经验,正确对待西方新闻界的采访写作经验。尤其要注意在写新闻的时候不要把写新闻与叙事混为一谈。记得刚进报社实习的时候,老师就要我练笔,写一个关于争创文明城市的新闻,而我却写成了
叙事性的散文。后来经过多写多练才慢慢了摆脱了将新闻写成散文的缺点。所以关于写作一定要多写多练。
结束了两个月的实习,今天总结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无穷,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亲历了各种新闻事件的前后,让我对于社会层面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不管是政策法规、社会民生,新闻所给予的对于我们周边信息的了解和反思,是人的阅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笔。我很感激这两个月的时光,它带给我的社会经验和见识都是无价之宝。对我以后的人生有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新闻实习报告 篇5
新闻专业老师经常鼓励我们新闻学子,利用自己的假期,有条件的话去外面实习,而我也不断的听到学长学姐们对自己说,新闻专业实习很重要!还有学姐学长告诫我们说,走出去社会实践会学到很多我们课堂以及书本以外的知识!
这次实习,我收获颇多,它让我真正地明白新闻这份工作要多多实践,同时也要给自己武装思想,成为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首先,我实习的经历告诉自己要勇敢一点,对自己以后的不论是实习还是工作也好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勇敢一点,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去争取,事在人为!
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和身边的朋友探讨过实习的问题,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持有一种消极的观点,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大家伙都认为,现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面子,哪怕一个小小的县城,这种不良的风气更加猖狂!于是,大一的暑假我并没有足够的勇气自己去尝试争取实习的机会,而是坐等!然而这个寒假,我回想起自己在大一一个暑假碌碌无为,我告诉自己要做点什么:鼓起勇气去尝试!我想我不该是失败在“想”的这个阶段,再怎么样也得踏出“想”这一步,要知道被拒绝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我曾经努力过了!
事实证明就该去尝试!
有些事情我们之所以会想的很消极,只是因为看多了别人的不幸,然后又习惯性地将所有的不可能都套在了自己身上,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就这样,我们大多数人畏惧了,没有去争取!也许正是这外人看来不可能的百分之一的机会成就了自己!
我们不该在不尝试的情况下就一棍子打死所有可能!我们应该勇敢地去要求这个机会!专业课上,王卫明老师、王博士说过,所有的机会都要自己去争取,厚着脸皮去要实习!这个实习机会,我一连跑了很多回,先是找到电视台记者,然后是副台长,再之后是台长、副局长,最后是局长!每换一个求实习对象都意味着被无情的拒绝,在心底给自己默默鼓励!其中也有过放弃的念头,甚至面对一次次的拒绝有过哭泣!
大学还有两年半,大四那一年,毫无疑问,无论自己愿不愿意都得去实习,除非选择考研!在以后我都会拿这个例子鼓励自己勇敢向前走,不懦弱!
其次,就是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深深明白一个媒体机构,要想它的员工,很好地工作,完美的体现他们的新闻理想,就得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犹记得张振庭老师在新闻事业史的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南方周末的记者待遇是很高的,所以他们的记者可以放开来追求自己新闻职业理想!”曾经在鲁迅的小说中,也不止一次写到过,没有经济基础是注定走不远的!实习发生的很多事情清清楚楚的告诉我,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新闻这个行业!
无论是新闻行业中的人也好还是局外人士也好,都知道新闻记者有拿红包的不好事情,而这样的事情也一度不断地被曝光,导致人们对记者这一行业的侧目,嗤之以鼻!这其中当然免不了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出了问题,但是我想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个人思想问题,还有的是这个社会的问题!
在我实习的单位,连一台象样的摄像机都没有,一个专题搞起来都没有足够的资源,政府的投入并不是很多!这让我不由地想起,有人为中国减少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在保证每一个官员的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增加官员们的收入,以让他们没有贪污的理由!且暂不说,这个实行性到底行不行,至少这个说明一个问题,人们的很多欲望的产生是由于某一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回到新闻工作者这个话题来说,如果他们的生活基础可以象南方周末的记者那样得到保障,同时,提高当记者的门槛,提高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那么记者收红包的事情是不是会减少呢!?要知道每一个踏出象牙塔,走进新闻这一行业的人都是怀揣着崇高的职业理想,他们都具备一定高度的素质!
同时,在实习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在新闻领域工作的人都懂得新闻其中的奥妙所在!曾听到带我的师傅说,上司不是新闻界的人士,不懂得新闻应该怎么做,所以很多很好的专题不能够引起上司的注意!这就不仅仅是物质方面得不到满足了!
在很多比较偏僻,比较贫穷的地方,我想这个状况一时之间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好在咱们中国媒体这一个行业也在不断地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不断地进行着改革!那么在这样的一些问题得到改善之前,我觉得一个有理想的新闻学生都应该给自己定一个高的目标,到大媒体,知名媒体去实现的职业理想!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好好的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够期待到时候展翅高飞!
最后也是这个实习让我明白王博士教给我们的一句话“要么自己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要么让别人成为你的专家”!当然我们新闻稿件当中,要求的是不要将记者写入里面,而是通过别人的眼睛,别人的嘴巴来说明问题!但是,这并不代表记者可以不具备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
其实,在我看来,思想理论体系远比有一手好的写作能力要强百倍!按照很多在新闻职场工作的人来讲,一个人的新闻写作完全可以通过模仿来形成!我记得我的另外一个师傅,他就是说他自己之前不是搞新闻的,可是最后他依然可以在新闻这条道路上走下去!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新闻学子都是知道的!我们也不断地听到老师或者网络上的数据间接地告诉我们,新闻学子近年来出现不断地被其他非新闻专业人抢掉了饭碗!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些非新闻专业的人员并没有学过新闻知识,为什么他能够被招聘,甚至于做的比我们新闻学子更好!我想这就在于其他非新闻专业人士在进入新闻行业时已经具备了媒体所需要的“思想灵魂”,剩下的老总只需要花一点时间指导他们的写作而以,而我们新闻学上所强调的“新闻是一门杂学”,导致很多新闻学子没有能够专学。或许在论及什么天文地理等等各个综合知识,其他非新闻专业人士比不上我们,但是我们缺少了现在媒体所需要的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思想,独特见解,观点!
大二上学期王博士请了一个很“”的老师来给我们讲课,姓陈!当时陈老师说到报纸的营销的时候就有说道,现在媒体并不招专门的新闻人士来做广告报纸营销这方面的工作,而是交由非专业人士来做!这个问题就如同媒体不招新闻学子而招飞新闻专业学子一样!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不要将新闻作为一门技术来学,然而对于一个已经有了自己一套领域思想体系的人来说,这个新闻工作就是一门技术活,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思想,“专学”知识是新闻行业的灵魂所在!
所以,这次实习告诉我,新闻记者“杂学”固然很重要,但是“专学”更重要!“杂学”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就达到,只要多看看报纸,多关注关注新闻,那么你就会“杂”。而专的话它是要你花很久很久的时间来熟练地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就这个角度而言,媒体人员不要新闻专业学子是大势所趋,是正确的选择!
所以让我们多多的朝自己所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来形成一个自己的思想体系吧!
这次实习给自己太多感触,告诉自己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大学期间我们普遍会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我想这个时候假期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试点!
新闻实习报告 篇6
新闻学是一门手动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经过大学三年多的专业理论学习,在大学的喜欢坐车了。最后吴老师终于笑了,像松了一口气。我想,也许在最初的开始,他是很担心我是一个在家娇生惯养吃不了苦的丫头吧,担心我不是去做事情而是去给他找麻烦的。在这之前就曾听过男生个女生,电视台的老师更愿意带男生,因为男生能扛摄象机三脚架旅行包能吃苦,但是女生不行。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说有性别歧视之说的原因吧。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我是能扛摄象机三脚架的女生。
当天下班之前吴老师找了一些他以前做过的专题给我看,让我注意观察画面的颜色变化和远景中景近景的变化,以及每个画面的时间长度。他说远景是不可以直接接近景的,那样会出现跳桢,还有一个画面通常是5到7秒等等,之后又打印了一些专题文章让我回学校看看,熟悉一下《百姓看法》栏目专题的写作格式和风格,为之前一直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做的我们,这个时候才清楚,原来之前我们的想法都太过幼稚而显得可笑。一个专题哪怕一个小小的新闻事件的记录,文字的记录都只是其中的一个载体,和画面一起述说着整个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新闻策划是非常重要的。
姓名被我弄反了。大家都没注意到。就在下午快下班稿子就要交上去审核晚上就要播的时候,z却突然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错误——幸好发现了,否则那篇稿子要是播出去了,老师就得下岗。很自然是,我被老师训了一顿。的确,这是在工作,没有人会像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对学生一样苦口婆心一遍遍强调,错了也没关系,重新来过就可以了。当时很受不了那个现实,气匆匆的在老师气还没消的时候就离开了,负气的跑去重新写稿子。后来老师道了歉说自己当时是太急了,语气有点重。老师的话反而让我很不好意思,毕竟是自己粗心大意,差点让人丢了饭碗。
这件事情也让我悟出一个很浅显而之前又很难有机会领悟的道理:自己必须为自己的过错负责。
总之,这次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让我把新闻策划,采访,写作,剪辑等新闻制作的一系列程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自己学到了许多从前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让自己有机会把自己从前在课堂上学到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为今后从学校踏入社会,从课堂进入工作找到了一个适当的平台来适应和打基础。
新闻实习报告 篇7
我的家乡是宁夏的一个不大也并不繁华的中等城市--中卫。家乡的电视台的节目播出覆盖面仅仅是家乡城镇地区。但我并不因此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我相信,很多东西都是在最基层的地方才可以学习的到。而且我现在还这么年轻,没有任何经验,甚至没有接触过任何专业课程,更应该从最基层的地方去发现和学习最基础的传媒知识。
当我向办公室主任介绍自己的时候说,我们学校还没有分具体专业,将来有意向要学广告学的时候,他笑一笑说:“我当年也是学广告学的。”那个笑很意味深长,我是后知后觉。之后我被分配到了专题部,负责跟着学习并制作第一期的暑期少儿节目。这一安排,真的令我有点不愿意接受。我想象中的实习,最起码也是忙忙碌碌的坐着车赶赴某个会议会场,奔赴某个事故现场之类的。可是我想起了办公室主任说的那句话,其实不论学习什么专业,传媒行业是一个大圈子。不一定学习什么,就一定会从业与那个相关的工作。但只要你掌握更多的知识,不论怎么转,只要在这个圈子里,你就是有用之人。
令我感到幸运的是,我参与了这次节目制作的策划,拍摄,及后期制作的全部过程,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在知识和心理上都有所成长与收获。
刚开始策划节目的时候,指导老师要我对这一期的节目提出我的看法和意见。我自认为,这个一点都难不倒我,于是我开始尽情的发挥。但是后来有很多提议都被“枪毙”了。刚开始,老师只说了一句:“太多了!”节目的制作开始进行后,我心有不甘的又提出了我的意见。指导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讲:“也许你的实习仅仅这一次,你想抓住机会一下把所有的都表现出来。但是不要忘了,这仅仅是一次20分钟的节目,以后还会有很多的节目。一次的节目,只能表达一次足够表达的东西。我们要做到精、简。
以后还会有很多个20分钟用来表达。如果你现在有10个盒子,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第一个盒子,使第一个盒子超重了,其他的却空着或填不满。那超重的第一个盒子谁愿意来接受?其他空的盒子谁会去理睬?”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也许,这就是我们年轻人的不足之处吧。我们总想尽可能的去展现自己的才能,而忘记了如何理智的去看待事情。我想,不仅仅是才华,更重要的如何沉着冷静的,用长远且理智的目光去对待和处理一件事情,让它更好。这些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与经验才可以慢慢去体会和学习到的。现在我提前知道了,我很庆幸。
接下来就开始拍摄了。记得那天气温很高,我们一大早一起简单吃了早点后便出发了。因为是要拍摄一个电视散文,所以我们去了很多地方,去拍设计好的场景。一遍一遍的重拍,以求最好的效果。中午饭都没有吃就直接又去了下一个节目预约好的饭馆,拍摄活动记录。等全部忙完以后,已经晚上7点了,接近12小时基本上没有怎么休息一下,等回到家已经累得不行了。不过回想起来,还是摄影老师,他似乎比我们其他人要更累一些,不仅一天跑来跑去,还要扛着那么重的机器,进行拍摄工作。这让我想起刚入学时,辅导员和老师对我们说的,在新闻这方面男生会比较占优势。现在才真切的感受到,我一天跟拍都已经很累了,如果再扛着机器去拍摄,那可真有点困难。不过,教我的指导老师也是女的,她现在是主任职务,这给了我很大鼓励。我想即便男生有优势,也不能为自己找借口和理由,只要自己想做好这件事情,就一定要尽百分之二百的努力。
后来就进入后期剪辑制作的工作了,刚开始跟着老师,看了一个宣传短片的剪辑过程,大致认识学习了一下。第二天因为老师没有太多的工作,有较多时间来给我做手把手的指导。半天下来,我基本上掌握了“ edius ”视频剪辑软件的操作方法,可以独立进行最基本的操作了。之后我便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将之前拍来的东西,采集下来后进行剪辑,制作。
新闻实习报告 篇8
目的和意义:
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作,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后就业的职业工作内容和性质等实质性内容,学校安排我们07新闻班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二个月的认知实习,新闻专业暑假认知实习报告。
20xx年2月22日-7月24日这段期间,我被安排在“合肥晚报-服务热线”进行实习工作。20xx年8月2日-8月26日期间,自己联系,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记者站进行实习工作,开始了在学校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实习结束,回想起在暑假实习的那段日记,心里感触颇多。
实习过程:
一、初到报社——懵懂
第一次道报社时6月22日,我跟班里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去合肥晚报广告部报到。因为是第一次去,里面的人我们都不认识,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我们几个人都在那狭小的办公室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觉得自己实在是多余。下午的时候,孙处把我和胡同学叫去,说“服务热线”那边也缺人,问我们可愿意去,想想自己在这边也实在是“多余”和那边的“缺人”,和学校说的“服从报社安排”的叮嘱,我和胡同学去了“服务热线”那边,开始了在“服务热线”为期一个月的接热线的实习内容工作,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开始了我的暑假认知实习。
二、实习生活初期
实习的前两天,马主任说我们主要是了解工作内容,学习一下陈姐和郭姐是如何接热线的,同时要熟悉和准确了解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等工作细节。
两天之后,正式上岗。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但是马主任说接电话时一定要热心、真诚和耐心,因为也许我们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晚报社的声誉。在本着不给晚报社丢脸,不给学校丢脸的“工作态度”,我在那认真踏实工作了一个多月。我知道。即使遇到“服务热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的宗旨就是让读者和客户满意。
有好几个都是因为对服务内容不太清楚,让客户在电话那边等了好久,实在是很过意不去啊。渐渐地我知道只有熟悉工作内容和条款,是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的那种,才能真正的帮助读者和客户,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读者和客户的需要时半点马虎不得的。
三、心得小结
其实在“服务热线”的那段日子,虽然渐渐地实习的内容也熟知了,得心应手了,但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不甘心和觉得委屈。看到报纸上班里同学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一篇篇新闻报道中,听他们说自己跟记者跑新闻的经历,我心里实在是羡慕,觉得他们好充实,真的把两年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了实习实践中了。我把我的心里的真实的想法告诉了黄老师,黄老师耐心的'开导我说:“哪种实习不是一种认知呢?”也许我没有学到采写新闻的技巧。但是步入了社会就会有所收获的,而这种经验和收获也都会是一生受益的,是隐性的,但是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用的着的。一番话,让我心里平衡多了,我的实习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了。
新闻实习报告 篇9
20xx年2月至3月底两个月时间,我在《石狮侨报》社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1 实习目的
1.1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1.2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1.3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 实习时间
20xx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点上班到12点,下午2点上班到6点。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轻松了。
3 实习地点
福建省石狮市群英北路侨联商厦7楼
4 实习单位
《石狮侨报》社。
关于《石狮侨报》,由石狮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石狮侨报社主办,是一份周报,每周三出稿,周四见报,所以,相比日报,就不会那么忙碌与紧张。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也蛮好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报社里现在的工作人员将近20人,有采编部、广告部、办公室、美编部等,虽然比不上大报,但也很不错了,而且正在向大报靠近。而我实习的部门就是采编部。
5 实习主要内容
5.1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实习过程中有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新闻学。“你会写稿子吗?写过稿子吗?”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修改稿件时,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由于住的地方离实习单位比较远,所以每天8点不到就得起床,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我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5.2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虽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在我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听别人说过,这个职业需要很广的交际圈。这次参加实习以后我真正体会这一点。“人不熟,谁会主动给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广,哪里有事哪里就会主动打电话找你,这样就不用担心丢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这样一个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开朗、真挚为基础。我在采访的时候经常会脸红,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样容易让采访对象产生紧张,影响采访效果。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我学过《新闻采访教程》,里面有个引用“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效率高的关键”。在实际采访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访前准备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记者老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举个例子:3月15号,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时要做这篇稿子的是张记者。但他突然有其他新闻要采,于是叫我去狮城国际广场采访消协现场咨询会。因为接到通知很突然,对这方面的资料没有准备。所以临时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信息,还好在开幕前赶到了现场。现场咨询了很多工作人员,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资料,了解了不少事情。那次采访很成功,有了采访的侧重点,避免了无谓的话题。
5.3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
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我们需要在平淡的事实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仅仅要靠平时的磨练,更需要对整个事件的“了如指掌”。况且是周报,无论什么新闻都不能依照日报的样式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写出深度,写得深刻。
跟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间并不长,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从我个人观点看,我们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和学习中,发现一个好的新闻素材不难,难的是笔下的功夫。我在和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体会:拿个新闻素材改写是很顺手的。然而当我出去采访回来要自己独立写稿的时候,就有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哪些方面是该写进去的重点,哪些方面又是可以舍去的。这是记者的一个“上手慢”问题。所以我觉得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6 实习感总结和体会
6.1 实习工作的总结
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和滴滴点点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自己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知道自己在社会这个大坐标轴上还在原点的左边,需要加大马力才能真正成为原点右边的一份子。
这两个月的实习,我参与了不同的活动,记者采访、写稿、参与策划等,对领域内的各个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加了解媒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这次实习,我感受到了压力,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弥补的东西也不少。
我曾经觉得新闻专业没有什么好学的,尤其疏忽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我发现其实我们新闻人每做一步,当中都有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影子。而且知识面也是必要的。因为无论是采访,还是采访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面和对该行业知识的了解。虽然临时准备很重要,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平时准备这样的一个积累的过程。
6.2 实习工作的体会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定位,一个今后的计划打算。努力改变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让自己发光。
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新闻实习报告 篇10
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后多年,大多会有种走上不归路的自我放逐感。当然,前提是他还在媒体圈子里混。我这人并没有多少高瞻远瞩,连当初进新闻系也是在阴差阳错的恍惚中完成。不过在这个准圈子里混了3年,自然也沾染了1些圈子里好大喜功的习气。
20xx年xx月,在教2那个明亮教室的讲台上,雷蔚真老师负责代表学院向台下2105个懒散且孩子气10足的学生宣布你们的实习开始了。我的位置距离雷老师不是很远,在这个重要时刻,雷老的表情被我很不小心但很忠实地记录下来。这是1种复杂的表情,1种过来人的故作镇定和1丝狡诘。台下这批学生的实习以及以后的命运,似乎早已在他的意念之中——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对于实习,台下的学生看起来有很多选择,不过实际上就两种:决定工作的,去央视新闻中心实习,为的是毕业时能在那里留下几个;想考研的,自己找个地方弄份实习鉴定有大红公章就行。我当时就知道这是新闻人的试行放逐,为了见识1下我泱泱大国第1大台的风范,我没多想就选择了前者。于是在xx月中旬的1个下午,我被告知我的发配接收地是央视新闻中心编辑部时段1组。
所谓时段1组,就是早间组。所谓早间组,就是夜班。夜班组3班倒,也就是说干1天休息两天。这个待遇很是不错,搞得我上铺的小C很是艳羡。我得以将夜猫子的习性在夜间央视方楼2层发挥得淋漓尽致,白天则回到宿舍蒙头睡觉。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生活实在有悖人性。我现在回忆那段时光,马上感觉有千万个苍蝇瓮地冲进脑袋并将其吞食。人说睫毛长的人爱睡觉,我睫毛长,但根据多年生活经验,我了解自己并不是很嗜睡的人,我能1次性熬个48小时不睡觉,但我却始终没法适应没48小时就要倒1次生物钟的生活。我没有熬过几个班就开始疲倦并开始怠工。到最后虽然我的怠工并没有影响我留下的可能,但几个月下来我欠下的睡眠帐最终让我选择离去。
在早间组值夜班,所谓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其实我是有心睡眠而身不由己啊。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地方台用卫星传送过来的稿子放到对编机上重新编辑1下。这个工作没什么挑战性,因此我的斗志在无用武之地的情境下开始休养生息。说到这里要提醒诸位看官:想做事的兄弟,就找点挑战性的工作,不然斗志会很快消磨光,等哪天你想振作1下都找不到感觉了。我就在那里无意识地消磨着我的斗志。看看HBO的电影,翻翻栏目组的杂志自得其乐。每每自感无聊之时,就开始做起未来的春秋大梦来。我开始规划自己毕业后的生活:钱多,活少,逍遥,有自己时间可以搞点私活。按照这个标准看,央视编辑部的日子也是过得的。只是最终我实在没法忍受那万恶的夜班,只得拜拜了。
在这期间,我还跟CRI的《世界新闻报》有过1段短暂的邂逅。1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她的招聘启事就投了份简历。后来就被通知笔试,然后面试。很轻松的搞定了1切,然后过去上班。主编对我也是颇为照顾,他安排我跟他做头版。在MSN上我跟他说前辈您要多多照顾我,他回话说没问题你很有灵气。现在想起来,在1个新环境中领导这种赏识还是相当难得的。以后我还碰到过1些领导就没那么好了。于是我又得出个结论:在别人瞧得起你的时候,千万别瞧不起人家,等到你之后被另外的人家瞧不起时,你会很怀念被人瞧得起的时光。
这结论对于找工作的人来说很是重要,遗憾的是我当时竟以为有央视的夜班在手,工作便不用发愁,参加CRI的招聘只是练练兵而已。当然,报纸本身有它自己的局限,我知道这个事情做不大。于是带着半分糊涂和半分理智,我向主编提出我要回去考研。主编有些愕然,他肯定明白这是个托辞。当然我也知道在他看来,这无意于1种背叛。在我留下工作证走出CRI的大门1刹那,我有些莫名的怅然,又有点莫名的释然。 这种不痛不痒的日子1晃就是半年,我逐渐从央视夜班的迷梦中苏醒过来。
这里只会不定时地发1些钱,没有3保1金且不解决户口。工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并没什么感受,难道就是央视3天1倒的夜班?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必须要从头开始找工作。我被迫开始照相,做简历,去招聘会,到处乱撞。这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形势并不好,同在1片水深火热之中,我和所有人1样感到彷徨,绝望。而实际上我到底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我心里并没底。直到深圳电视台的出现。我现在已经记不得是怎么得知深圳台招人信息的。在1个阳光有些刺眼的下午,我去中关村陪1个朋友看笔记本,顺便去了趟北大。
在1个古色古香的木楼里,我漫不经心地填写了他们发给我的报名表。之后的第2天傍晚,他们通知我去深圳大厦参加笔试面试。我去了,依然是有些漫不经心。试的题很空,什么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媒体应该怎么有竞争力之类,都是博士论文的题目。我答起来竟毫无感觉,4道大题竟只用千把字答完了。接着就是面试,HR问我喜欢做哪类新闻,我说做时政类,他说做民生类你干不干。民生?我只在南方周末上看见有个民生版,似乎也有些深度,做起来也应该不难。于是我马上表示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我了解下层人民生活疾苦云云。HR略略点头,跟他旁边两位同伴说还需不需要问其他的,另两位均表示没有问题。临走告别时,1位副考官冲我笑了笑,我知道这应该是个好兆头。
【关于新闻实习报告合集十篇】相关文章:
关于新闻实习报告模板合集七篇02-23
关于新闻实习报告范文集锦5篇03-18
关于新闻实习报告范文锦集6篇03-13
关于新闻实习报告范文汇总八篇03-11
关于新闻实习报告范文汇编九篇03-09
关于新闻实习报告范文汇总10篇02-27
关于新闻实习报告范文锦集7篇02-23
关于新闻实习报告范文集锦八篇02-11
关于技术实习报告范文合集十篇03-31
关于工作实习报告模板合集十篇03-30